金融学第十章
- 格式:ppt
- 大小:644.05 KB
- 文档页数:51
一、自动调节机制: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在某种程度上自动消除。
1. 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逆差导致黄金外流,本国黄金减少,物价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黄金流入,逆差得到改善;2. 纸币本位下:物价、收入、利率、汇率(1)固定汇率制物价水平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储备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得到改善;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储备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收入水平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得到改善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使得储备货币减少,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水平上升,吸引资本内流,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2)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储备货币减少,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得到改善。
同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本国收入水平提高,货币需求提高,利率水平上升,资本金融账户逆差减小。
二、国际收支主动调节机制(1)手段:1. 利率调节提高利率吸引短期资本流入,同时减少对外投资,抑制资本的外流,减小资本金融账户逆差2.汇率调节通过本币升值贬值,影响进出口的规模3.国民收入调节4. 物价调节国内通胀水平上升,国内商品相对于国外商品涨价,使得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出现国际收支出现逆差5. 国际借贷调节(2)国际收支调节政策1. 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采用调节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水平的方式金融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率水平等方式2. 直接干预:政府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直接管制外汇自由买卖和贸易进出口,控制调节国际收支。
主要有财政、金融、贸易等管制手段政策。
财政:关税壁垒;金融:外汇管制、外汇干预;贸易:鼓励或者限制进出口等3.国际经济合作政策促进生产要素自由转移、贸易自由化、建立全球清算制度、协调经济政策4. 涉外经济预警政策选取预警指标以能够准确反映国际收支的潜在金融风险,对货币危机发生进行有效的预报。
三、国际收支理论(一)弹性分析论围绕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供给的弹性进行分析,分析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
《金融学》第十章资本市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的方式是()A.直接发行 B.间接发行 C.公募发行 D.私募发行2.发行人委托中介机构承销债券的发行方式是()A.直接发行 B.间接发行 C.公募发行 D.私募发行3我国目前发行的债券多数采取的发行价格是()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公募发行4.当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债券的发行价格是()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议价发行5.当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债券的发行价格是()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议价发行6.当债券的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债券的发行价格是()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议价发行7.在我国,不允许债券采取()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议价发行8.债券买卖双方在达成成交协议后,约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照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某一债券清算交割的交易方式是()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回购交易9.目前,我国股票发行的制度是()A.审批制 B.核准制 C.注册制 D.批准制10.2010年3月我国启动的融资融券业务实质上是股票的()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信用交易11.用以反映整个股票市场上各种股票市场价格的总体水平及其变动情况的指标是()A.市盈率 B.股票价值 C.股票价格指数 D.市净率12.股票的市价与股票的每股税后收益的比率是()A.市盈率 B.股票价值 C.股票价格指数 D.市净率13.股票技术分析的基本要素是()A.价和量 B.价格走势 C.交易量 D.时间14.证券投资基金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在英国称为()A.共同基金 B.互助基金 C.证券信托投资基金 D.单位信托基金15.基金设立时,对基金的规模没有固定限制,可随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发行新份额,而投资人也可以随时赎回的投资基金是()A.契约型基金 B.公司型基金C.开放式基金 D.封闭式基金16.将基金分为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的标准是()A.投资运作 B.组织形式 C.投资目标 D.投资对象17.我国开放式基金申购采用()A.T+0 B.T+1 C.T+2 D.T+318.投资基金在认购时,单位基金的价格为()A.1 B.累计净值 C.单位净值 D.基金净值19.投资基金在申购时,单位基金的价格为()A.1 B.累计净值 C.单位净值 D.基金净值20.投资基金的管理费用不得收取的对象是()A.基金的股息收益 B.基金的利息收益C.基金资产 D.投资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是指揭示与认清风险,分析风险的起因与可能的后果,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
D. 风险识别正确答案是:风险识别2()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转账支付及满足客户贷款需求的能力。
C. 流动性正确答案是:流动性3()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D. 信用中介正确答案是:信用中介4商业银行的资本按其来源可分两类,其中()是银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有资金。
D. 核心资本正确答案是:核心资本5()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其具有经营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能够有效运用资金并分散风险等优点。
A. 总分行制正确答案是:总分行制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6商业银行具有()等功能。
A. 转移与管理风险B. 充当信用中介C. 充当支付中介D. 降低交易成本E. 信用创造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充当信用中介, 充当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 转移与管理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7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因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等类型。
A. 连锁银行制B. 单一银行制C. 总分行制 E. 控股公司制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总分行制, 单一银行制, 控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8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资产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是()。
A. 真实票据理论D. 预期收入理论E. 可转换性理论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真实票据理论, 可转换性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9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遵循()兼顾的原则。
B. 安全性 C. 流动性D. 盈利性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安全性, 流动性, 盈利性10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其选择的标准是()。
A. 流动性较强B. 信用较高 E. 风险较低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风险较低, 流动性较强, 信用较高判断题(每题6分,共5道)11一般而言,流动性强的资产盈利性高,而高盈利性往往伴随高风险性。
金融学第10章习题测试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远期合约的主要优点在于()。
[单选题] *A、标准化的,可以减少寻找交易对家的成本B、可以灵活的依据交易双方的需要订立(正确答案)C、没有违约风险D、不受金融当局监管2. 在期货合约的到期日,合约价格()。
[单选题] *A、等于交易对手方的价格B、等于合约签订时的约定价格C、等于标的资产在合约期限内的均价D、等于即将交割的标的资产的现价(正确答案)3. 期货合约成功并且发展迅速的原因包括()。
[单选题] *A、合约标准化B、合约可随时进行交易,流动性高C、通过期货交易所交易,没有信用风险D、以上原因都正确(正确答案)4. 通过支付一系列现金流管理利率、汇率风险的衍生工具是()。
[单选题] *A、期权合约B、互换(正确答案)C、期货合约D、远期利率综合协议5. 规避风险的一般做法是对冲,即利用一项资产的()和另一项资产的()构造无风险资产。
[单选题] *A、长头寸短头寸(正确答案)B、长头寸长头寸C、短头寸短头寸D、以上均不对6. 套利可以定义为()。
[单选题] *A、衍生产品投资收益B、风险投资收益(正确答案)C、无风险投资机会D、套期保值中的未预期收益7. 期权持有者的损失和收益符合以下哪种情况()。
[单选题] *A、损失不受限制,收益受到限制B、收益不受限制,损失受到限制(正确答案)C、损失和收益均不受限制D、损失和收益均受限制8. 期权相对于期货的优点是()。
[单选题] *A、期权的流动性好B、期权的交易费用低C、期权的价格低D、期权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可能获取收益(正确答案)9. 下列哪种交易是做多交易()。
[单选题] *A、购买美元看跌期权B、融券交易C、卖出黄金期货D、以上均不是做多交易(正确答案)10. 金融工具的价格与其盈利率和市场利率分别是哪种变动关系()。
第十章货币政策-、填空1•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
(稳左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另一种是_。
(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菲利普斯曲线)4.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启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_。
(保持币值的稳泄,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 ,三是_______ 。
(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6. _是一种威力巨大而不常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7. —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 (公开市场业务)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o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9. 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_______ 和__________ 之间的变呈:。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0•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___ 和 _____ o(窗口指导,道义劝告)11. 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学派的观点。
第十章中央银行案例10—1英格兰银行——从商业银行发展成中央银行一、基本原理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依法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实施金融调控与监管的特殊金融机关。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金融调控与监管的银行等重要职能。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是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和创造的条件导致中央银行的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
导致中央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控制的需要当时资本主义政府为了开辟市场,需要积累一定的财富作后盾。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资本主义工业稚嫩,无力与力量强大的高利贷势力抗衡,政府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付私人高利贷银行的不断扩大,有必要建立适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大银行。
这类银行不仅要为国家财政服务,而且要成为国家控制整个银行业的工具。
2.统一货币发行权在银行发展早期,几乎每家银行都有银行券的发行权,只要这些银行能保证所发行的银行券随时兑换,就可以在经营存、贷、兑换等普通银行业务的同时,发行银行券。
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市场的扩大以及银行机构的增多,各家银行都能发行银行券的这种分散发行的局面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一是在竞争加剧、经济危机频繁、银行林立的情况下,一些银行尤其是小银行由于本身的信用能力有限、经营不善或同业挤兑等原因,无法保证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能兑现,从而无法保证银行的正常流通,造成社会混乱;二是一些银行由于资金实力和信用等问题,所发行的银行券流通有严格的地域限制,也为银行券全面流通和全面兑换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权威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
3.中信用的需要在众多的商业银行中,由于有些银行因为经营资金不足、头寸调度不灵,周转困难而面临流动性风险,从客观上要求有一家大银行它既能集中众多银行存款的准备金,又能为周转暂时困难的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周转金,为这类商业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中央银行的出现就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需要。
一、国际收支失衡(1)判定1.区分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自主性交易:是指经济实体出于某种经济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完全是为了某种经济动机而自发或自动进行的。
实际上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所记载的交易。
调节性交易:也称补偿性交易是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进行的交易。
2.国际收支平衡的依据: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均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借贷双方相等,不需要由调节性交易来弥补。
国际收支失衡是自主性交易发生顺差或逆差,需要用调节性交易来弥补。
国际收支的平衡分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又称为国际收支均衡,强调的是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即国内经济处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条件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外均衡。
此时经常账户差额可由正常的资本流量弥补,无需通过过度的贸易限制,或者是对外资本流入流出的特殊刺激,或者造成大规模失业来实现。
其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货币均衡汇率水平的实现,使得该国国际储备达到最优水平。
(2)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统计口径。
1. 贸易收支失衡。
贸易收支差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收支差额。
商品进出口情况,综合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衡量一国国际分工地位和竞争能力,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基础,影响制约其他账户的变化。
2. 经常账户收支失衡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在内的收支差额。
前两项是构成经常账户收支的主体。
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以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制定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3. 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失衡。
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交易以及储备资产交易的差额,反映了财富变动。
国际投资头寸:一国在某一时间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资产和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