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_浮力》知识点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81.72 KB
- 文档页数:2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向上的力。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数:物体体积的大小、液体的密度。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
大,浮力越大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该定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
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为完成某件事,必须要做的功。
有用功等于力乘以物体所经过的位移,公式为W=FS
2、额外功:为完成某件事,克服摩擦力或者多余物体的重力等等所做的功,这部分功可以通过改良设
备而降低。
3、机械效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
学习资料第十章浮力单元总结一、浮力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3。
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4。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二、阿基米德原理1。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
公式表示:g V G F 排液排浮ρ==;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三、物体沉浮的条件与应用★物体沉浮的条件1。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示意图: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如图所示,(1)当G F 〉浮时,物体上浮;物液ρρ〉。
知识要点一:浮力浮力的概念在本章属于基本概念,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均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本章在力学部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内容难学、涉及计算题多,所占分值高,并经常与压强和其他知识点结合以压轴题形式出现在试卷中。
本考点有浮力的基本概念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在本考点考试中,对“浮力”基本概念(产生、方向)的考查也曾出现,但概率不高;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考查出现概率较高,此类考题经常以实验探究题形式出现。
(2020·咸宁)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个材料相同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A、B,则两个木块受到的浮力F A F B(选填“>”、“="或“<"),水对木块底面的压强p A p B(选填“>”、“="或“<”),缸对桌面的压强是p甲p乙(选填“>"、“=”或“<”).【答案】>;>;=。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
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
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
(3)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2.应用
(1)轮船
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
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m
排=m
船
+m
满载时的货物
(2)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或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
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
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
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大小。
3.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①称量法:F
浮=G-F
拉
;②压力差法:F
浮
=F
向上
-F
向下
;
③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
=m
排
g=ρ
液
gV
排
;④平衡法:F
浮
=G
物
(悬
浮或漂浮)。
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知识点1 什么是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注意(1)“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2)浮力的施力物体为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2.称重法测浮力(1)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2)再把物体侵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3)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即F浮=G-F拉力大小知识点2 浮力产生的原因1.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方向相反。
2.两种特殊情况(1)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液体压力为零,则F浮=F向上(2)力是由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F向上为零,物体将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知识点3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
第二节阿基米德定律知识点1 阿基米德的灵感1.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可知,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排开的液体的密度越大,由m=ρV可知排开液体的质量越大,则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就越大。
2.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排开的液体的密度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即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
知识点2浮力的大小1.测浮力的实验(1)思路分析:用称重法测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同时测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然后比较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实验结论:小石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
(3)阿基米德定律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4)公式:F浮=G排=ρ液g 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作说明时,g取9.8N/kg。
⼋年级下册物理第⼗章第⼀节浮⼒,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浮⼒》知识点第⼀节、浮⼒知识点⼀:浮⼒1、浮⼒的定义:⼀切浸⼊液体(⽓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叫浮⼒。
2、浮⼒⽅向:竖直向上3、浮⼒的施⼒物体与受⼒物体(1)施⼒物体:液体(或⽓体)(2)浮⼒的受⼒物体:浸在液体(或⽓体)中的物体。
◆4、浮⼒的测量⽅法⼀:称重法(1)⽤弹簧测⼒计测出物体的重⼒G(2)将挂在弹簧测⼒计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计的⽰数F(3)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F浮=G-F【拓展延伸】称重法测物体所受浮⼒的原理将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对物体进⾏受⼒分析,如图所⽰.当物体静⽌时,由图知F浮+F=G,即F浮=G-F.因此,只要测出物体的重⼒G和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计的⽰数F,即可根据公式F浮=G-F求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所受浮⼒的⼤⼩。
◆5、浮⼒的测量⽅法⼆:浮⼒产⽣的原因(实质)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于向下的压⼒,向上、向下的压⼒差即浮⼒。
F浮=F向上-F向下【关于浮⼒的⼏个问题】①浮⼒的⽅向总是竖直向上的.②⼀切浸⼈液体或⽓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液体或⽓体中(除物体下表⾯与容器底紧密接触的情况),都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
③注意“浸在”包括“部分漫⼊”和“全部浸⼊(浸没)”两种情况,也就是说浸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的物体都受到浮⼒的作⽤。
当然浸在⽓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的作⽤。
④浸没在液体中的长⽅体六个⾯受到液体对其的压强和压⼒情况:6、两种特殊情况下的浮⼒1、当物体部分浸⼊液体中时,物体上表⾯受到液体对其向下的压⼒为0,此时F浮= F向上。
2、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和容器底部紧密接位置深度压强压⼒前、后两个⾯相等相等F向后、F向前是⼀对平衡⼒,合⼒为零。
左、右两个⾯相等相等F向左、F向右是⼀对平衡⼒,合⼒为零。
上、下两个⾯上表⾯深度⼩于下表⾯深度上表⾯所受压强⼩于下表⾯所受压强F向下F浮=F向上-F向下触,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F向上为0,物体将不受浮⼒的作⽤,即物体在浸没且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的情况下,只受到向下的压⼒。
知识点1: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施力物体:液体。
4.产生原因:由于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
5.液体中浮力的计算方法:(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做液体中的重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减去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见识试点2)6.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采用控制变量法)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2)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3)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结论: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知识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1.2.浮力的应用实例:(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浮。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盐水选种。
(5)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方法:(复习知识点1.5)(1)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漂浮悬浮法:F浮=G物(4)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小技巧大全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知识点总结(10)知识点1:浮力浮力是指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
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压力差即为浮力。
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方法有称重法、压力差法和阿基米德原理。
例1:画出质量为3kg的物体和重30牛的小球在水面上所受到的浮力示意图,以及小球受浮力的示意图。
例2: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求该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
例3:木块在水中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8N,求该木块所受的浮力。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选用操作③④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例4: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例5:如果形状不同的铁块和铅块在水中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相等,则可以判断它们的密度相等。
例6: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木块分别浸入水中,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
A.铜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例7:在水中浸泡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A、物体的体积B、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C、物体的密度D、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例8:一个重量为8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溢出水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_N。
例9:XXX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物块在空气中称重,读数为3N,当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称重时,读数为2.5N,此时物块受到煤油的浮力为________N;把体积为0.01m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10.1浮力〔F浮〕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10.2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F浮=G物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第1节质量1、质量:〔1〕定义:叫做质量。
用字母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1t=kg,1kg=g=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2〕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傲浮力,用字母F 浮。
表示,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气体)2.方向: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3.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这个压力的差就是浮力。
F 浮=F 上- F 下4. 实验法(称重法)求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G -G 示注意: 1.浮力产生的条件是必须要有上下压力差存在,所以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紧贴容器底部,则此时物体不受浮力作用,如桥墩、拦河坝等。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若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而静止,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 F 拉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由于浮力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在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2、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应控制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相等,改变物体浸没的深度。
3.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形状.液体多少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等因素都无关。
注意:将物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让物体慢慢浸没人水中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1.物体在空中时:不受浮力,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 2.物体浸人水中一部分时:受到浮力,测力计示数减小; 3.物体浸人水中较大体积时:浮力更大,测力计示数更小;4.物体浸没时:浮力达到最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小;5.物体浸没后深度增加时:浮力不变,测力计示数不变一、单选题1. 如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
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A. 探究浮力与液体质量的关系B. 探究浮力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 探究浮力与液体深度的关系2.一个正方体物块受到的重力为10N,将它浸没在水中,物块的上表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为4N,下表面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为10N,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为()A. 4NB. 6NC. 8ND. 2N3.一个铁球在空气中称时重4.5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则()A. 铁球受到的浮力是3.5NB. 铁球受到的浮力是1NC. 铁球受到的浮力是4.5ND. 铁球受到水的压力的合力为04.如图所示,一个木块静止地漂浮在水面上,它此时受到的力的个数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重点知识点
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所在位置的表面,并指向离物体较远的一侧。
4. 浮力与物体的浸没程度: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所受的压强与浸没部分的表面积的乘积。
5. 物体的浮沉判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浮在液体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沉于液体中。
6. 悬浮和漂浮:当物体在气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在空气中;当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在液体中。
7.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应用,如水上运输和潜水装备设计中的浮力控制、气球的原理、船只的浮力设计等。
8.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原理的基本定律,它指出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所受重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