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及适性课件第十章 油墨的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906.50 KB
- 文档页数:3
油墨适性一、平版油墨的组成及制造过程1.平版油墨的组成▪颜料(颜料粉、色浆)▪连接料(凡立水Varnish)▪植物油(亚麻油、桐油、大豆油)▪高沸点矿物油▪助剂(干燥剂,耐磨剂等)2.平版油墨的制造过程二、印刷品密度、墨层厚度、油墨浓度的关系1.墨层厚度▪不同的油墨类型、印刷方式、承印材料,其墨层厚度均不相同。
▪单张纸油墨印刷的墨层厚度为1μm左右。
▪紫外固化油墨和热固轮转油墨印刷的墨层厚度在0.7~1.3μm左右。
2.印刷品的密度▪印刷品的密度是一种反射光学密度,是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量度,用反射率倒数的对数表示,无单位。
▪密度的测量通常用密度仪来实现。
3.油墨的浓度▪油墨的浓度是油墨本身具有的特性。
▪油墨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颜料的含量。
与油墨的转印性,纸张的吸墨性等因素也有关。
▪油墨浓度的高低是衡量油墨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4.印刷品密度、墨层厚度、油墨浓度的关系▪当油墨的浓度保持不变时,密度值随墨层厚度变大而增加。
纸张油墨在一定厚度会达到饱和,此时密度值不再增加。
▪当墨层厚度为一定值时,密度值随油墨浓度增加而增加,但不完全是线性关系。
5.密度测量▪密度测量方式是印刷工业中最常用的客观评价质量的形式。
▪印刷操作人员通常采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检测印张油墨厚度及浓度大小,计算网点面积率、网点增益、相对反差值、叠印效率等。
三、影响油墨乳化、干燥、耐磨的因素1.影响油墨乳化的因素▪纸张的性质▪油墨的性质▪冲淡剂和干燥剂▪版面用水量▪机器速度▪室温1.1.纸张的性质能引起油墨乳化▪纸张(如铜版纸、胶版纸)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在印刷过程中会被润版液润湿而被橡皮布粘取,传递到印版和水斗内。
降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同时降低油墨和水两相的界面张力,促使油墨乳化。
1.2.油墨的性质能引起油墨乳化▪油墨的酸值油墨的酸值越高,极性越强,乳化越严重。
▪油墨的粘度油墨粘度过小,则内聚力减弱,降低抗水能力,促使乳化加速。
▪颜料的性质亲水性的颜料粉更易引起油墨乳化。
丝网印刷油墨的性能一、黏度黏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
它是流体内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
油墨黏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
丝印油墨黏度约在4000~12000厘泊之间。
黏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
造成印刷困难,印迹缺墨。
黏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
黏度指标可以使用黏度计进行测量。
黏度变化与印刷适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黏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黏度变大愈快愈好。
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的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切变稠对印刷有害无益。
加溶剂、稀释剂或增塑剂,可降低黏度;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黏度。
二、触变性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黏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黏度的能力。
在丝印过程中,表现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黏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黏度也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
因为,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种不规则的圆球。
所以,在静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相互吸引,阻碍颗粒的自由活动,油墨就变稠、变黏。
然而,这种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变稀,黏度下降。
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
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越不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
反之,如黄墨,其触变性就小。
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
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触变性大。
三、屈服值屈服值是指对流体加一定外力,从弹性变形到流动变形的界限应力,也是油墨开始层流时必须施加的最低应力。
屈服值太大,油墨发硬,不易打开,输墨不便,流平性差;屈服值太小,印刷细线和网点再现性差。
印刷材料及适性印刷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它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和适用性。
在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印刷方式、印刷效果、耐久性等。
本文将就印刷材料及其适性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我们来谈谈纸张这一最常见的印刷材料。
纸张是印刷品质的重要基础,不同类型的纸张适用于不同的印刷需求。
例如,对于需要高清晰度印刷的图片或文字,可以选择光面的铜版纸;而对于需要书写或印刷的文件,可以选择书写纸或复印纸。
另外,还有特殊的纸张材料,如艺术纸、卡纸等,它们适用于特殊的印刷效果或场合。
因此,在选择纸张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印刷需求和效果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除了纸张,印刷材料还包括墨水和油墨。
墨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和质量。
一般来说,墨水可以分为水性墨水、油墨和溶剂墨水等。
水性墨水适用于纸张印刷,干燥速度快,对环境友好;而油墨适用于印刷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附着力。
因此,在选择墨水时,需要根据印刷材料的不同和印刷效果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此外,印刷材料还包括印刷机和印刷辅助材料。
印刷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印刷效果和生产效率。
不同的印刷机适用于不同的印刷材料和印刷方式。
例如,胶印机适用于大批量的印刷品生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纸张和墨水;而数字印刷机适用于小批量的印刷品生产,适用于特殊的纸张和墨水。
印刷辅助材料如印刷版、印刷胶辊等也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质量和适用性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印刷材料的选择是印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印刷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印刷方式、印刷效果、耐久性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件第--印刷油墨 (一)印刷油墨是印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品质、效果和寿命。
本文将从印刷油墨的种类、适用场合、印刷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印刷油墨的种类根据油墨的发展历程,印刷油墨可分为传统型和新型两类。
传统型印刷油墨是指以油墨树脂为主要基材的,如油墨、橡胶版印刷油墨和凹版印刷油墨等。
新型印刷油墨是指杂化型印刷油墨,以聚合物、水性和环保型油墨为主。
二、印刷油墨的适用场合1.传统型油墨适用于需要打印深色、印刷量大、色彩鲜明的印刷品。
常用于印刷包装纸箱、封面等。
2.新型油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印刷品,具有环保、安全、耐光、适应性强等优点。
在外墙广告牌、服装印刷、食品包装上应用广泛。
三、印刷油墨的印刷技术1.胶印油墨:主要适用于纸张、包装、印刷各种彩绘等印刷品。
胶印油墨颜色饱满、覆盖性强、制作速度快等优点,广泛用于印刷工业。
2.丝网印刷油墨:主要用于在各种多材料上进行印刷,比如印刷塑料、瓷器、玻璃等物体上,这种印刷方式可使印刷品更加独特有创意。
3.凹版印刷油墨:主要适用于印刷卡纸、塑料、纸巾等物体上。
凹版印刷油墨的色彩饱满、清晰度高、耐磨性强,但成本较高。
四、印刷油墨的未来发展趋势由于环保、健康、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新型印刷油墨出现在市场上。
未来印刷油墨的发展趋势将是:可降解、可循环利用、低污染、高效率、实用性强等。
总之,印刷油墨是印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它的发展已经逐渐朝着环保、安全方向发展。
生产厂商需要制作出更加质量稳定、转移率高、无害性强的产品,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才能在剧烈竞争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纳米油墨的特性及用途随着对印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油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油墨不断出现,应用于普通印刷、特种印刷、防伪印刷等领域,它们不但要求印品质量优良,且还要符合诸如环保、防伪等多种特殊需要。
因此,出现了诸如磁性油墨、荧光油墨、光致变油墨、温致变油墨等等,使印刷业的发展跃上新的高度。
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高新科技含量特种油墨的特性及用途。
纳米油墨(1)从油墨细度和纯度谈起我们知道,油墨的细度和纯度,对印刷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要印刷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有细度、纯高度的油墨作保证。
油墨的细度就是指油墨中的颜料(包括填充料)颗粒的大小与颜料、填充料分布于连结料中的均匀度,它既反映到印品的质量,同时又影响到印版的耐印率。
工艺实践情况表明,彩印产品用网纹版印刷或实地版面中含有细小阴字、阴线,印刷过程中易出现糊版、版面感染、质量故障,如没有认真去检查和分析,可能陷入操作误区,以为油墨稠度不适、粘度太大、布墨量太大或压力太大而盲目作些错误的调整。
谁知却是由油墨细度不好引起的。
油墨的细度与颜料、填充料的性质和伙粒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情况来说,用无机颜料(不包括炭黑)所制成的油墨,颗粒较粗。
这与油墨的轧制工艺有很大关系。
油墨在轧制过程中研磨的次数愈多,它就愈显得均匀,颜料颗粒与连结料接触面也就愈大,油墨的颗粒就愈细,其印刷性能也就显得愈好、愈稳定。
以印刷网纹版为例,版面上高调和中间调的1-4成网点不乏有之,要是油墨颗粒与点子面积的比例较接近的话,则容易使网点空虚或铺展起毛,甚至出现点子不光洁之印刷弊病。
因此,油墨细度愈高,印刷品上的网点也愈显得清晰和饱满有力。
油墨的细度低,颜料的颗粒粗,印刷过程中摩擦系数大,印版的耐印率就低,印刷时还容易产生糊版和积墨现象,以及传墨、布墨不均的情况。
对油墨细度的好坏一般可以用肉眼观察来判别,即用墨刀刮过的表面,如呈现光滑、均匀的视觉效果,则说明该油墨的细度好;如刮过的表面出现小块状或颗粒状的粗糙层,则该油墨的细度差。
一、油墨的分类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油墨的品种不断增加,分类的方法也很多。
如果按照印刷方式来分类则以下五种:凸版印刷油墨:书刊黑墨,轮转黑墨,彩色凸版油墨等;平版印刷油墨:胶印亮光树脂油墨,胶印轮转油墨等;凹版印刷油墨:照相凹版油墨,雕刻凹版油墨等;孔版印刷油墨:誊写版油墨,丝网版油墨等;特种印刷油墨:发泡油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导电性油墨等。
二、油墨的印刷适性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它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叫做印刷适性。
油墨的印刷适性,指油墨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
主要有粘度、着性、触变性、干燥性等。
1.油墨的粘度油墨在流动中表现出来的内摩擦特性,叫做油墨的粘滞性,量度油墨粘滞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粘度。
油墨的粘度可以用粘度计来测量,常用的粘度计有平行板粘度计,旋转粘度计,拉雷粘度计等。
印刷机的速度愈快,要求油墨的流动性愈大,粘度愈小。
油墨的粘度,可以用调墨油或油墨稀释剂进行调整。
2.油墨的粘着性油墨从墨斗向墨辊、印版、(橡皮布)承印物表面转移时,油墨薄膜先是分裂,而后转移,墨膜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阻上墨膜破裂的能力,叫做油墨的粘着性。
量度油墨粘着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Tack值。
油墨的Tack值可以用油墨粘着性仪来测量。
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的粘着性和承印物的性能、印刷条件不匹配,则会发生纸张的掉粉、掉毛、油墨叠印不良、印刷版脏污等印刷故障。
油墨的粘着性,岢以用撤粘剂或ZY油墨添加剂进行调整。
3.油墨的触变性在一定的温度下,油墨经搅拌或施加机械外力后,流动性得到改善,粘度下降;静置后,流动性又变得不好,粘度上升,这种性质叫做油墨的触变性。
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的触变性不良,则会发生“下墨不畅”,传墨不均匀,网点严重扩大等印刷故障。
为了防止上述故障的发生,需用墨铲经常搅拌墨斗中的油墨或在墨斗中安装油墨搅拌器不时撑拦油墨。
4.油墨的干燥油墨的干燥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