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 43(2) 291·短篇论著·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余德红*(商城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信阳 465350)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2例。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和对照组(52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
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总长度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术,术中创面小、出血量少,且对胃肠功能干扰较轻,且安全性高,临床使用价值大。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结直肠癌;安全性*作者简介:余德红,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肝胆胃肠,甲状腺)方面腔镜手术,Email :******************。
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在发达国家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于低三位,仅次于肺癌、胃癌[1~3]。
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患者自身饮食习惯有密切联系,该病在早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结直肠癌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
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方式,而传统的开放直肠根治术切口创面大,患者预后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临床推广困难[4]。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中创面小、患者预后好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5]。
本探讨了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依据。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先进的手术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评估其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
术切口更小,对患者组织的侵袭更小,术后患者疼痛感和創伤感明显降低,恢复期相对较短,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手术操作中具有较好的视野和灵活性。
腹腔镜手术使用高清
的摄像头系统,可以提供清晰的视野,使得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手术区域,减少了手术操
作的风险。
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灵活性也使得医生能够在手术中更加精细地操作,减少误伤
和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媲美的根治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腹腔
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方面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别。
一些研究甚至显示,腹腔镜手术的根治率更高,术后复发率更低。
这主要归因于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好的手术视
野和操作精确度,能够更彻底地清除癌组织。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
的治疗中。
该手术在手术创伤、视野、灵活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并能够达到与传统开腹
手术相媲美的根治效果。
在应用腹腔镜手术时,医生的经验和技术非常关键。
我们应该积
极提高医生的培训水平,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46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 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4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分析。
结果 46例患者中,左半结肠切除术11例,直肠癌根治术30例,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转开腹2例,无死亡病例。
术后直肠组吻合口瘘2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平均手术时间1 6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0 ml,术后平均肠蠕动恢复时间24 d。
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根治效果好、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作者单位:215600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1990年美国jacobs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腹腔镜结直肠部根治术在中国大陆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艰苦探索,尤其是近十年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与欧美国家相媲美[1]。
2010年1月至2011年 6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44例,其中46例运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切除,结果令人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29例,女17例。
年龄47~74岁,平均586岁。
结肠癌21例,其中升结肠癌5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癌11例,直肠癌30例;肿瘤据肛缘最低5 cm;低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22例,高分化腺癌14例;dukea期11例,b期25例,c期10例。
所有患者术前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行组织活检确诊并证实为单个病灶,未发现有脏器转移和周围组织浸润者。
12 手术方法(直肠癌为例)术前准备同常规开腹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者取足高头低截石位,于脐环上缘作1 cm切口,穿刺建立气腹,压力为12~15 mm hg,置入10 mmtrocar,腹腔镜入腹常规探查,观察肿瘤情况及有无肝脏、腹壁、大网膜等处的转移,并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程度,有无多发病灶。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效果对比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根治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传统开腹结
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传统方法,而近年来逐渐发展的腹腔镜技术已经逐渐运用
于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
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开腹手术的进步。
这种技术相对于开腹手术有明显的优势,例如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少、术后疤痕小等。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腹腔镜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造成患者不适甚至危险。
因此,应该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技术的手术效果,从而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手术
方法。
以下是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1.手术时间:腹腔镜手术时间较长,开腹手术时间短。
2.出血量:腹腔镜手术出血量较小,开腹手术出血量较大。
3.术后并发症: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4.患者住院时间: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
5.术后疼痛: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术后疼痛相对较轻。
综上所述,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多种优势,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且腹腔镜手术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选择手术
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决策,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手术方式,它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提高手术的精准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临床效果的角度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介绍。
一、手术的安全性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更小的创口、减少出血及减少感染的优势。
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在保证手术的安全性的还能够减少伤口愈合的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二、手术的精准度
腹腔镜手术利用高清晰度的显微镜,显微摄像头以及微小的手术器械,使得医生可以在更小的范围内进行手术操作。
这不仅降低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而且还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有助于保护周围的重要器官和组织,避免出现并发症的发生。
三、手术的康复速度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传统手术更能够快速地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加速患者的恢复。
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较小,术后肠功能的恢复较快,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四、手术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肿瘤切除的还可以通过淋巴结清扫等方式进行更加全面的治疗。
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术后存活率及生存质量都较传统手术明显提高,而且更能够减少肿瘤的复发率。
五、术后并发症的减少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精确的操作过程以及更快速的术后康复,从而可以减少包括感染、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作为腹腔镜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以往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80例作为开腹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 r735.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3-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who相关统计显示其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
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但其存在着术中出血量多以及并发症多等缺陷[1]。
随着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到结直肠癌外科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2]。
为研究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收治的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并选取以往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8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1~87岁,平均(62.9±10.9)岁,其中43例直肠癌,20例乙状结肠癌,12例升结肠癌,4例横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2~88岁,平均(63.1±10.6)岁,其中42例直肠癌,20例乙状结肠癌,12例升结肠癌,4例横结肠癌,2例降结肠癌;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必要时给予静脉麻醉,取头低臀高截石位,于脐孔上缘处切开穿刺注入co2建立气腹,维持压力在15 mmhg左右,于脐孔下缘处置入10 mm的套管针,由此处置入腹腔镜,于右麦氏点的15 mm处设置一个操作孔,同时在右中腹和左麦氏点中设置2个操作孔。
用电钩游离乙状结肠的系膜以及降结肠,充分显露输尿管,游离肠系膜下的血管,清理周围的脂肪以及淋巴脂肪组织,使用塑料夹以及钛夹封闭血管的两端,再切断肠系膜下血管。
在腹腔镜全面观察的情况下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使用电钩沿着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进行分离,避
免损伤直肠系膜,以便沿着骶前间隙的分离可以达到盆底。
根据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低位前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以及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行左半、右半、横结肠以及直肠癌根治术。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2 并发症分析
3 讨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可尽早恢复活动以及进食、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3]。
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腹腔镜,可以更加清晰地判断盆筋膜脏壁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以及手术入路,可抵达狭窄的小骨盆,并有效放大局部术野,保护盆腔生殖神经;采用腹腔镜的视野改变以往开腹手术由上至下的视角,便于充分暴露和分离组织,做到精确解剖,利于应用超声刀止血,减少术中出血量;且采用腹腔镜具备良好的照明可以清晰显示血管以及输尿管,避免损伤,利于清扫淋巴结[4]。
术后恢复肠道功能快,很少损伤邻近脏器以及输尿管。
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结直
肠癌根治术不适用于过于肥胖、肿瘤体积过大、肠系膜根部出现明显肿大的转移淋巴结以及肿瘤已明显侵犯至邻近器官等情况的病例[5]。
通过对本组资料研究显示,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以达到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基本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其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范银亮等[6]研究报道,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清除淋巴结数目、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等方面与开腹手术基本无差异,janson 等[7]对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和开腹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手术后2周腹腔镜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要好于开腹手术患者,充分肯定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总之,结直肠癌根治术应用腹腔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可行且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西鹏,马廷午,马荣龙,等.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7):83-84.
[2] 刘永光,郭澎,孙军席,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5):469-471.
[3] 李新源,韩晓鹏,刘宏斌,等.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
的临床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9):672-674.
[4] mynster t,harling 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denmark[j].ugeskr laeger,2009,171(41):2911-2982.
[5] 陶凯雄,蔡明.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2010,23(1):8-9.
[6] 范银亮.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河
南外科学杂志,2011,17(5):18-19.
[7] martin janson,elisabet,lindholm,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open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j].surg endosc,2008,21(5):747-753.
(收稿日期:201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