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 格式:pdf
  • 大小:168.48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

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

做“换成转述句”。

笔者过去在这方面的教学欠重视,结果是上层学生掌握了,中层学生一知半解,下层学生如坠云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没有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不重视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后来,笔者通过思考和实践,摸索出一个“三为主”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以针对性典型句型训练为主。

句型转换有基本方法,要学生掌握方法,就要以训练为主。训练要有针对性,应该是一个课时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有一个课时解决所有句型转换的问题的想法。集中教学“火

力”突破的好处是使学生的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性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和识记,特别有利于下层学生的掌握。

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安排一个课时,“反问句换成陈述句”一个课时,“换成转述句”一个课时等等。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这些课时安排要间隔开来,不要连续进行为宜。另外,在期末复习时也要安排一个课时进行综合训练和检查。既然是训练,训练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内容须求典型,不能偏、繁、难,比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中的陈述句主要有三种情形:1、肯定陈述句。2、否定陈述句。3、双重否定陈述句。出示的内容就要以这三种形式为典型,不要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式,如带直接引语或复句之类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也要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或者富有思想教育意义。

二、以指导合作探究方法为主。

句型转换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笔者通过归纳,把这些方法编成一些易诵易记的顺口溜。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的顺口溜是:……怎么会(能)……呢?难道……吗?

有“不”去掉“不”,无“不”加“不”,问号别忘末尾处。那是不是在课堂上要学生把这些顺口溜背下来就行了呢?

不是。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笔者和学生一起参加探究和归纳句型转换的方法。首先,笔者将事先制作好的典型例句卡片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找出句型转换的方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进行巡视指导和点拨,还参加了两个小组的讨论,和他们一起探究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结果,接着集思广益,一起归纳。最后,引导学生一起把归纳出来的方法编成顺口溜。

三、以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为主。

要求学生掌握句型转换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当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达到一定的境界,句型转换也就不再是一道难逾越的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主要方法还是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大量典型的例句。第二步是以小组的形式创设情景说一说,如练说“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可以两人进行,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进行。第三步是做练习题。先由教师出几道题,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可自查、互查、抽查、汇报结合),必须对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评讲。第四步是搞个“句型转换擂台赛”,学生互相出题和答题,轮流攻擂。通过以上巩固和运用为目的的训练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也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标。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高,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沉淀时间和过程。

小学语文的句型变换方法

汉语组合灵活,句式变化多样。同一个句子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意思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为了收到表达的最佳效果,我们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善于变换句式,挑选一种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句型变换的练习。在句型转变的练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的是,无论句子如何变,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改句子时,尽量少改动字词。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式变换有:

一、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如:我做完了作业。

1。“把”字句:我把作业做完了。

2。“被”字句:作业被我做完了。

这两种句子的变换只要调换句中的某些词的位置就行了。如上面句①中只需把“做完了”和“作业”的位置调换一下,再在“我”的后面加个“把”字;句②则把句①中“我”与“作业”交换位置,并在之间

加个“被”字就行了。

这种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要学生明白一般情况下不加字,不少字,只是对语序的调整,最重要的是完成句型变换后,要多读几遍,看看句子意思是否改变。学生多做几次就能明白。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相变换: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或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

例如:“我们上课要认真听讲。”是个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难道我们上课不应该听讲吗?”在“我们”的前面要加上“难道”,还要加上否定词“不”,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反过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

根据这些方法,我编了陈述句变反问句的随口溜:加上“难

道”、“怎能”、“吗”、“呢”,有“不”去“不”。

无“不”加“不”,句号变问好,意思不变。 如果是反问句变陈述句则把随口溜反过了说:去掉“难道”、“怎能”、“吗”、“呢”,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问好变句号,意思不变。如果句子不通顺可以改变少数字。

在学生做作业的题之前,让他们背一杯这个随口溜,一般不会做错。

三、陈述句与感叹句的转换

陈述句变成感叹句,加上“多么”或者“真”和“啊”表示感叹的词语,再把句号变成问号就行了。

四、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

陈述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时,在陈述句中合适的地方加上“不能不”、“不得不”等表示双重否定词而且句子通顺、意思不变就行了。

双重否定句变成陈述句时,去掉“不能不”、“不得不”等表示双重否定词而且句子通顺、意思不变就行了。

五、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

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

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即“我”改为“他”“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

老师给学生讲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