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21.35 KB
- 文档页数:3
机械公差的计算公式机械公差这玩意儿,对于搞机械制造的人来说,那可是相当重要!就像我们做菜得拿捏好盐的分量一样,机械零件的制造也得把公差控制得恰到好处。
咱先来说说机械公差到底是啥。
简单来讲,它就是允许零件尺寸变化的范围。
比如说,你要做一个轴,规定直径是 10 毫米,但是呢,总不能要求每一个做出来的轴都正好 10 毫米,一点儿不差吧?所以就有了一个允许的偏差范围,这就是公差。
那机械公差咋算呢?这就得提到几个关键的公式啦。
首先是尺寸公差的基本公式:公差 = 上偏差 - 下偏差。
啥是上偏差和下偏差?上偏差就是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下偏差就是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
给您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我们要生产一批螺栓,规定螺栓的直径基本尺寸是 12 毫米,上偏差是 +0.1 毫米,下偏差是 -0.1 毫米。
那这个螺栓直径的公差就是 0.2 毫米。
为啥呢?因为上偏差 12.1 毫米减去下偏差 11.9 毫米,可不就是 0.2 毫米嘛。
再来说说孔的公差计算公式。
孔的公差 = 孔的上偏差 - 孔的下偏差。
这和轴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公式是配合公差。
配合公差 = 轴的公差 + 孔的公差。
配合公差就是为了保证轴和孔在装配的时候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我在工厂里看到师傅们在为一批新的零件计算公差。
他们拿着图纸,一会儿测量,一会儿在本子上写写算算,那认真劲儿就像在解一道超级难题。
我凑过去看,师傅一边算一边给我讲解,“你看啊,这个零件的基本尺寸定了,但是实际生产中肯定有偏差,咱们得通过计算公差来保证质量,要不然装到机器里就出大问题啦!”我在旁边听得似懂非懂,但是看着师傅们专注的神情,我知道这公差的计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机械公差的计算,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几个数字的加减。
可说难也难,因为这关系到整个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一个小小的公差计算错误,可能就会导致零件无法正常装配,甚至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行。
所以啊,在机械制造这个领域,可千万别小瞧了这公差的计算。
公差数列公式(二)公差数列公式什么是公差数列?公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差值都是相同的。
这个差值被称为公差。
公差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个数字,a1表示第一个数字,d表示公差,n表示数字的位置。
公差数列公式公差数列中的公差可以是任意实数。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公差数列公式:1.通项公式:an = a1 + (n-1)d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公差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通过给定第一个数字a1、公差d和要计算的数字位置n,可以求解出第n个数字an。
2.前n项和公式:Sn = (n/2)[2a1 + (n-1)d]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公差数列的前n项和。
通过给定第一个数字a1、公差d和要计算的数字个数n,可以求解出前n项的和Sn。
3.通项与公差的关系:d = an - an-1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公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
通过给定第n个数字an和第n-1个数字an-1,可以求解出公差d。
4.数列长度公式:n = (an - a1 + d) / d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公差数列的长度。
通过给定第一个数字a1、公差d和最后一个数字an,可以求解出数列的长度n。
例子说明假设有一个公差为3的数列,第一个数字为2。
我们通过上述公式来计算一些相关值。
1.计算第5个数字: a1 = 2, d = 3, n = 5 根据通项公式,an = 2 + (5-1)3 = 14 所以第5个数字为14。
2.计算前10项和: a1 = 2, d = 3, n = 10 根据前n项和公式,Sn = (10/2)[2*2 + ] = 85 所以前10项的和为85。
3.计算公差: an = 14, an-1 = 11 根据通项与公差的关系公式,d = 14 - 11 = 3 所以公差为3。
4.计算数列长度: a1 = 2, an = 14, d = 3 根据数列长度公式,n = (14 - 2 + 3) / 3 = 5 所以数列的长度为5。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尺寸公差是用于描述零件尺寸允许范围的一种工程标准,它对于产品
的质量控制和互换性非常重要。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是指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确定各个尺寸的公差范围的一种计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尺
寸公差计算方法。
1.杂凑法:这是最简单的计算尺寸公差的方法之一、首先列举出所有
与尺寸相关的特征,然后将它们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尺寸的不同变化来确
定公差值。
2.统计法:统计法是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计算尺寸公差的一种方法。
通过收集一定数量的零件测量数据,计算出其均值和标准差,然后根据所
要求的可靠度水平确定公差范围。
3.定性法:定性法是根据产品使用要求以及尺寸影响因素的经验判断
来确定公差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初步设计阶段,可以帮助工程师在
具体计算之前对尺寸公差进行大致评估。
4.统计规则法:统计规则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它是根据产品使用的可靠度要求,结合零件尺寸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确定
公差范围的。
5.数字化技术法:数字化技术法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计算尺
寸公差的一种方法。
通过建立尺寸公差模型和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可以
更精确地计算出尺寸公差范围。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不同的方法适
用于不同的设计阶段和产品类型。
此外,尺寸公差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
到材料的可用性、制造工艺的限制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
因此,合理选择
和应用尺寸公差计算方法对于产品的设计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尺寸公差是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零件尺寸进行的一种控制方式。
尺寸公差的计算是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一、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公差计算最大材料条件是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零件的尺寸达到允许的最大值。
在最大材料条件下,尺寸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零件的最大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在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
2. 确定零件的最小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在最小材料条件下的尺寸。
3. 计算公差: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公差等于最大尺寸减去最小尺寸。
二、配合公差计算方法配合公差是指在装配过程中,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
配合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装配要求,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
2. 确定上偏差和下偏差:根据零件的配合要求,确定零件的上偏差和下偏差。
3. 计算公差:配合公差等于上偏差减去下偏差。
三、累积公差计算方法累积公差是指在装配过程中,多个零件之间的尺寸公差的累积效应。
累积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
2. 确定零件的装配顺序:根据零件的装配顺序,确定每个零件的装配位置。
3. 计算公差累积:根据零件的装配顺序,计算每个零件之间尺寸公差的累积效应。
四、统计公差计算方法统计公差是指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公差。
统计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进行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得到实际测量数据。
2. 统计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3. 计算公差:根据统计指标,计算出适用于该零件的公差范围。
尺寸公差的计算方法因不同的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最大材料条件、配合公差、累积公差和统计公差是常用的计算方法。
2012年12月20日不详关键字: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讣的RSS分析动态统讣平方公差方法1.RSS没有充分说明过程均值的漂移,总是假设过程均值在名义设讣规格的中心. 这就是为什么能力最初看起來比较充分,但实际中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原因.特别是在制造过程中工具受到磨损的时候。
因此就有必要利用C來调整每一个名义设讣值已知的或者估讣的过程标准備差.以此來说明过程均值的自然漂移.这一方法就称为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DynamicRoot-Sum-of-Squares Analysis, DRSS)。
实际上,这种调整会使标准偏差变大,因而会降低装配间隙槪率。
调整后就以一个均值累积漂移的临界值是否大于等于來衡虽六西格玛水平.即时,DRSS模型就简化为一个RSS 模型,这一特征对公差分析有许藝实际意义。
从这一总义上讲.DRSS模型是一个设讣工具,也是一个分析1:具。
因为DRSS模型考虑均值随时间的随机变界的影响.所以称之为动态模型。
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2•、勺假设的均值漂移都设定在各自的极值情况时.这种方法称为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Worse-<ase Static Raot" Surn- of "Squares Anlysis, WC-SRSS).这一方法可以认为是一种极值情况的统讣分析方法。
为了有效地研尤任总假定的静态条件.需要将公式(2-10>分母项中的偏倚机制转移到分了项中(注意:'“I均值漂移大于2。
时.就不能应用上述转换),同时必须用Cp, Cpk:代替分母中的实际上,所有偏倚机制都可以利用來表示.但是和过程标准偏差改变时.如果利用作为转换日标.名义间隙值也会改变,这样就违背『均值和方差独立的假设°也就是说•用作为描述均值漂移的基础使得均值和方差之间正相关。
而利用k为动态和静态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和灵活的机制•同时保证了过程均值和方差的独立性。
设计优化3.利用IRSS作为优化基础,十考虑5RS5和WC-SRSS作为基础时其逻轲和推理是相同的。
一.尺寸链公差计算
“公差的计算公式:尺寸公差δ=最大极限尺寸D(d)max-最小极限尺寸
D(d)min=ES(es)-EI(ei)。
公差就是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合理分配零件的公差,优化产品设计,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质量制造产品。
公差的计算方法:1、极值法这种方法是在考虑零件尺寸最不利的情况下,通过尺寸链中尺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来计算目标尺寸的值。
2、均方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法,其实就是把尺寸链中的各个尺寸公差的平方之和再开根而得到目标尺寸的值。
尺寸链(dimensional chain ),是分析和技术工序尺寸的有效工具,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保证装配精度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互相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而成的封闭尺寸组。
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其中,在装配或加工过程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称为封闭环,其余尺寸称为组成环。
组成环可根据其对封闭环的影响性质分为增环和减环。
若其他尺寸不变,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也增大的尺寸称为增环,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减小的尺寸则称为减环。
公差计算方法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公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公差是指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它可以确保零件在装配时能够正常工作。
因此,正确的公差计算方法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一、确定公差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公差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公差的基本原则,这包括以下几点:1. 功能要求,根据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公差范围,确保零件在使用时能够正常工作。
2. 制造成本,公差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增加制造成本;同时也不宜过小,以免增加制造难度。
3. 统一标准,在进行公差计算时,应尽量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公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公差的计算方法。
1. 最大材料条件法,最大材料条件法是指在公差计算时,以零件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基准,确定公差范围。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零件的功能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2. 最小间隙法,最小间隙法是指在公差计算时,以零件尺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间隙为基准,确定公差范围。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零件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3. 统计公差法,统计公差法是指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的实际情况,采用统计方法确定公差范围。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情况。
三、公差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公差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 材料特性,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弹性模量等物理特性不同,会对公差范围产生影响。
2. 制造工艺,不同的制造工艺对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影响不同,会对公差范围产生影响。
3. 使用环境,零件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对公差范围的要求也会不同。
四、公差的控制方法。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需要采用一定的控制方法来控制公差范围,包括以下几点:1. 合理的设计,在零件的设计阶段,应尽量合理地确定公差范围,以确保零件在使用时能够正常工作。
2. 严格的加工工艺,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确保零件尺寸和形状的精度。
3. 有效的检测手段,在零件的检测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测手段,确保零件的公差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公差计算练习题一、题目描述某机械加工厂生产了一批螺钉,规格为M8 × 30。
根据客户要求,螺钉的公差为 h11,孔的公差为 H9。
请根据给定的公差要求和相关标准,计算出螺钉和孔的最大、最小尺寸,并判断是否能够互换使用。
二、公差计算根据ISO 286-1标准,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公差表。
查阅表格可得:1. 螺钉的基本尺寸为 D = 8mm。
公差 h11 对应的数值为 -14 μm 到 0 μm。
因此,螺钉的最大尺寸为8mm + 0 μm = 8mm,最小尺寸为 8mm - 14 μm = 7.986mm。
2. 孔的基本尺寸为 H = 8mm。
公差 H9 对应的数值为 -69 μm 到 -21μm。
因此,孔的最大尺寸为 8mm - 21 μm = 7.979mm,最小尺寸为8mm - 69 μm = 7.931mm。
三、尺寸对比与判断根据计算结果,螺钉的最大尺寸为 8mm,而孔的最小尺寸为7.931mm。
因此,在公差要求下,螺钉和孔的尺寸是能够互换使用的。
这是因为螺钉的最大尺寸比孔的最小尺寸还要小,确保了装配的可行性。
四、其他影响因素的考虑需要注意的是,公差只是一个机械加工中尺寸控制的一个方面。
除了公差,其他因素也会对装配质量产生影响。
例如,表面粗糙度、硬度要求、配合形式等。
在实际工程中,这些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确保产品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五、结论在本次题目描述的条件下,根据公差计算,螺钉和孔的最大、最小尺寸分别为 8mm 和 7.931mm。
根据计算结果,螺钉和孔是能够互换使用的。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对装配质量的影响。
位置度公差值的计算位置度公差值是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用来控制零件的尺寸和位置偏差的重要参数。
它是指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允许零件偏离其设计位置的最大距离。
位置度公差值通常用于说明两个或多个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
一、平行度和垂直度的计算方法平行度和垂直度是用来描述两个平面或曲面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的。
计算平行度和垂直度公差值的方法是测量两个平面或曲面之间的夹角,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平行度和垂直度公差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差值=所测量的夹角-设计要求的夹角例如,如果设计要求两个平面之间的垂直度为90度,而测量结果为89度,那么公差值就是1度。
二、同轴度的计算方法同轴度是用来描述两个圆柱面或圆锥面之间的轴线位置关系的。
同轴度公差值的计算方法是测量两个圆柱面或圆锥面的轴线距离,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同轴度公差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差值=所测量的轴线距离-设计要求的轴线距离例如,如果设计要求两个圆柱面的轴线距离为0.1毫米,而测量结果为0.2毫米,那么公差值就是0.1毫米。
三、位置公差的计算方法位置公差是用来描述一个特征中心位置允许的最大偏差的。
位置公差值的计算方法是测量特征中心的实际位置偏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位置公差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差值=所测量的位置偏差-设计要求的位置偏差例如,如果设计要求一个特征中心的位置偏差不超过0.1毫米,而测量结果为0.05毫米,那么公差值就是0.05毫米。
总结:位置度公差值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尺寸和位置要求有所不同。
平行度和垂直度的计算方法是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的夹角进行比较,同轴度的计算方法是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的轴线距离进行比较,位置公差的计算方法是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的位置偏差进行比较。
这些计算方法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制造者确定是否满足了产品的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公差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常见的公差计算方法之一——最大材料条
件法。
在最大材料条件法中,公差是根据零件的最大尺寸来确定的。
也就是说,公差的上限是零件的最大尺寸,而下限则是最大尺寸减
去设计公差。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在一些特
殊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公差过大或过小,影响零件的装配质量。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公差计算方法是基本偏差法。
基本偏差
法是根据ISO制定的标准,将公差分为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两部分。
基本偏差是零件尺寸与基准尺寸的偏差,而公差等级则是根据零件
的重要程度和装配要求来确定的。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公差范围,提高零件的装配精度,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本偏
差和公差等级。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公差计算方法是统计公差法。
统计公差
法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条件,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公差范围。
通过对零件尺寸的统计分析,可以确定合理的公差范围,以满
足零件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条件。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零件的实
际使用情况,提高零件的装配精度和生产效率,但需要进行大量的
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
总的来说,公差计算方法是工程设计和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不同的公差计算方法有
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希望
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公差计算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高大
家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公差干涉量计算公式
1.线性尺寸公差:
线性尺寸公差是指直线尺寸上的公差,常用于描述两个零件的配合或
连接关系。
最大干涉量公式:
最大干涉量=(最大上偏差+最大下偏差)-(最小上偏差+最小下偏差)2.圆度公差:
圆度公差是指轴线与圆环之间的最大距离,并用直径差来表示。
最大干涉量公式:
最大干涉量=最大圆度公差-最小圆度公差
3.平面度公差:
平面度公差是指一个曲面上的其中一点到另一个曲面上的相应点的连
线处的最大距离。
最大干涉量公式:
最大干涉量=最大平面度公差-最小平面度公差
4.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一个特征的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的差异,并用最大位移
量来表示。
最大干涉量公式:
最大干涉量=(最大位置公差X方向+最大位置公差Y方向)-(最小位置公差X方向+最小位置公差Y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公差干涉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材料变形等。
因此,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公差设定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用于描述零件的尺寸偏差和形状偏差,以确保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尺寸公差的计算是确定合理的公差范围,以满足设计要求和制造能力的重要步骤。
一、尺寸公差的定义尺寸公差是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允许误差范围的规定。
它是为了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装配性而设定的。
尺寸公差通常包括线性尺寸公差、角度尺寸公差和形位尺寸公差等。
二、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1. 线性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线性尺寸公差是最常见的一种尺寸公差,用于描述零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线性尺寸的偏差。
线性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通常为:公差范围 = 基本尺寸 + 上公差 - 下公差其中,基本尺寸是设计要求的理想尺寸,上公差和下公差分别是允许的正负偏差范围。
2. 角度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角度尺寸公差用于描述零件的角度偏差,如直线度、圆度、平行度等。
角度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通常为:公差范围 = 基本角度 + 上公差 - 下公差其中,基本角度是设计要求的理想角度,上公差和下公差分别是允许的正负偏差范围。
3. 形位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形位尺寸公差用于描述零件的位置偏差和形状偏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
形位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通常为:公差范围 = 基本位置 + 上公差 - 下公差其中,基本位置是设计要求的理想位置,上公差和下公差分别是允许的正负偏差范围。
三、尺寸公差的影响因素尺寸公差的计算不仅依赖于设计要求,还受到制造工艺和设备精度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设计要求:零件功能和装配要求将直接影响尺寸公差的计算。
2. 制造工艺:不同的制造工艺对尺寸公差的计算和控制有不同的要求。
3. 设备精度:生产设备的精度将限制零件尺寸的公差范围。
4. 材料特性: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和变形特性将对尺寸公差的计算和控制产生影响。
四、尺寸公差的应用范围尺寸公差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
公差上下限
摘要:
一、引言
二、公差的定义与性质
三、公差的计算方法
四、公差的应用领域
五、公差与工程设计的关系
六、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在数学和工程领域中,公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公差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值的变化范围,它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公差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公差的定义与性质
公差是一个数学概念,通常表示一个数值范围。
它由两个数值组成,即上限和下限。
公差可以表示为:上限- 下限。
在实际问题中,公差通常用来描述一组数值的变化范围,这组数值可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公差则可以反映出这些因素引起的变化。
三、公差的计算方法
公差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用上限减去下限即可。
例如,如果一个数值范围的上限为5,下限为3,那么这个数值范围的公差就是2。
四、公差的应用领域
公差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数学、工程、物理、化学等。
在工程设计中,公差被用来描述设计参数的变化范围,以便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能够保证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五、公差与工程设计的关系
在工程设计中,公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工程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制造工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公差。
合理的公差设置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六、结论
公差是一个在数学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概念,它用来描述一组数值的变化范围。
公差的计算方法简单,但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却十分重要。
问题5-1:公差计算
1.题目内容:配合件尺寸计算,根据所列已知条件,求其它各项填入表中。
2.公差与配合计算公式:
孔的上偏差ES=D max-D
孔的下偏差EI=D min-D
轴的上偏差es=d max-d
轴的下偏差ei=d min-d
孔的公差T h= D max- D min=ES-EI
轴的公差T s= d max - d min=es-ei
配合公差:T f=T h+T s
极限间隙X max= ES-ei,X min= EI-es
极限过盈Y max= EI-es,Y min= ES-ei
3.分析解答:
公差与偏差的计算,带入上面对应的公式,公式中只要已知两个值就可
以计算出第三个值。
(1)Φ40
6
7
s H ,基本尺寸为40。
(2)对于孔H7,可判断它的下偏差EI=0,且已知孔公差T h = 根据孔的公差T h = D max - D min =ES-EI 得ES= T h +EI=,D max =, D min =40,
(3)对于轴s7,已知es=,轴公差T s = 根据轴的公差T s = d max - d min =es-ei , 得ei=es-T s = d max =, d min =, (4)配合公差 T f =T h +T s =+=
(5)因为是过渡配合,所以存在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 极限间隙X max = ES-ei=极限过盈Y max = EI-es== (6)画公差带图
公差带图的关键是零线和孔轴的公差带。
4.总结拓展:公差计算的题目很多,这类问题是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有关公差配合计算题答题情况不理想。
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会放弃答题。
其实这类题目很简单,只要记住公式,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就可以得到所要答案。
计算非常简单,在运算的过
+41 +16
程中要做到细心,逐个将答案填入表格即可得分。
绘制公差配合图的关键就是绘制出零线以及孔和轴的公差带并标注出零线、孔轴的上下偏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