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上皮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585.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二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简称上皮,分布于人体外表及体内管、腔、囊的腔面。
有以下特征:①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一般呈膜状。
②上皮细胞有极性,一面朝向体表或腔面,称游离面;相对的另一面,称基底面。
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借此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
③无血管、淋巴管,其营养由深部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透过基膜供给。
④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上皮组织主要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第一节被覆上皮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覆盖在人体的管、腔、囊的内表面和机体的外表面,以保护等功能为主。
根据细胞的形态及层数,分为下列类型(表1-1)表1-1 被覆上皮的分类和主要分布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层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上皮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子宫和输卵管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等的腔面复层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型:口腔、食管和阴道上皮角化型:皮肤的表皮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一、单层上皮(一)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又名单层鳞状上皮。
由一层扁平如鳞状的细胞组成。
表面观,细胞为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互相嵌合;胞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侧面观,胞核扁形,胞质很薄,含核部分略厚(图2-1)。
图2-1 单层扁平上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endothelium);分布在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mesothelium)。
其功能主要是有利于物质的透过和液体的流动,保持器官表面的润滑。
内皮细胞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二)单层立方上皮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由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
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侧面观,细胞大致呈正方形;核圆,位于中央(图2-2)。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由大量密集、形状规则的细胞和极少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上皮组织呈现明显的极性(polatity),即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差别。
其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的一侧,称游离面;与之相对朝向深部的结缔组织的一面,称基底面;上皮细胞间的连接面为侧面。
上皮细胞基底面附着于基膜,借此膜与结缔组织相连。
上皮组织中多无血管,所需营养来自于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透过基膜渗入上皮细胞间隙。
上皮组织内可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根据功能,上皮组织主要分为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和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两大类。
被覆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腺上皮具有分泌功能。
此外,尚有部分特化的上皮,如:能感受某种物理或化学性的的感觉上皮细胞和有收缩能力的肌上皮等。
一、被覆上皮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衬贴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根据构成细胞的层次和表层细胞的形状,可分为下列类型。
(表2-1)表2-1被覆上皮的类型及主要分布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等; 角化的:皮肤的表皮。
复层柱状上皮眼结膜和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肾盏、肾孟、输尿管和膀胱等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又称单层鳞状上皮,上皮很薄,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
表面观:细胞呈不规则或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互相嵌合(图2-1A,B)。
垂直切面观:细胞核呈扁形,胞质很薄,只有含核的部分略厚。
衬贴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endothelium)(图2-1C),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巴液流动及物质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