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329.52 KB
- 文档页数:6
生物资源2020,42(6 ):660〜669Biotic ResourcesDOI : 10. 14188/j. ajsh. 2020. 06. 007中国7所高校校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张健T,艾小迪T,陈美倩,再雪芳,杨云礼(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大型真菌是校园生态环境中t要的生物组分,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通常孕育着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对我国7所髙 校校园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校订了已报道文献中校闶大型真菌的物种名录,对校园大型真菌资源的研究、保 育、利用与科普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校园大型真菌的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大型真菌;多样性;校园环境中图分类号:Q958. 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491(2020)06-0660-10Research advance of m acrofungal diversity in seven university campus of ChinaZHANG Jian , AI Xiaodi" , CHEN Meiqian, RAN Xuefang, YANG Yunli(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Guizhou University, (iuiyang 550025, (iuizhou, China)Abstract :M acro fungi are important biological components in campus ecological environm ent. In this paper, studies on macrofungal resource diversity in C'hina's university campus are reviewed. T he calalogues of macrofungi in the cam pus have been revised. T he research, conservation, utilization and popular science on macrofungi in the campus have been prospect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crofungal ecological management in the campus.K eyw ords: m acrofungus;diversity;campus environment〇引言真菌是生物界中物种数量第二位的生物类群,它的细胞壁含几丁质,细胞不含叶绿体,是以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1大型真菌泛指蘑菇或蕈菌,-般指有“肉眼可见,徒手可摘”的子实体、子座、菌 核或菌体的一类高等真菌,主要分为寄生、腐生或共生三类营养方式21: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M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恢复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在食用、药用等方面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内蒙古罕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初步调查
柴晓雷
【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共采集大型真菌子实体100余种,记录大型真菌子实体的生态习性及生境特点,并对采集子实体进行种类鉴定.经初步鉴定,内蒙古罕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大型真菌9科29种.这为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柴晓雷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乌兰浩特137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
【相关文献】
1.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调查 [J], 巴图;乌云高娃;图力古尔
2.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J], 俞彩珠;陈继团
3.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J], 俞彩珠;陈继团;钱银岳;张旭銮;
4.内蒙古罕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及生态效益评价 [J], 罗刚
5.内蒙古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地表可燃物特征分析 [J], 阿拉坦花;闫盟;宝虎;丰洁;宝金山;代长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 莹.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多样性调查[J].南方农业,2023,17(22):12-14,24.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 多样性调查白 莹(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兰州 730199)摘 要为调查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多样性,促进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通过采集大型真菌样本并进行鉴定分类,分析了物种丰富度、优势物种、海拔分布和各科别或属别的种类占比等指标。
结果显示,兴隆山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共计16个科,45种。
其中,冬菇、木耳、角孢斜顶菌、梯棱羊肚菌、毛木耳等物种数量较多,依次为321、299、289、280、279份;海拔2 361~2 607 m处存在的物种数最多;白菇科、红菇科、锈伞科菌类等在总真菌物种数中占比较高,分别为14.48%、11.93%、13.46%。
关键词真菌资源;物种多样性;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Q949.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2.003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兴隆山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真菌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区功能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对于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的研究还相对不足[1]。
了解和评估大型真菌资源的丰富度和分布情况,对于了解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及制订有效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兴隆山保护区中大型真菌资源的多样性水平,分析该地区的真菌资源种类和分布情况,探讨其在不同海拔状态下多样性方面的特征,以及物种丰富度、优势物种和生境类型等,以期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定参考[2]。
1 调查方法1.1 研究区概况兴隆山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北部榆中县境内,总面积为27 419 hm2,地理位置为东经103°57′30″~104°10′30″、北纬35°51′00″~36°10′30″,属祁连山山系东延部分,为暖温带半干旱森林区,海拔为1 800~3 670 m。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本文对辽宁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研究。
笔者在辽宁省海棠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500余份,共152种,通过分类鉴定,隶属于子囊菌门3纲5目6科6属9种,担子菌门1纲9目34科57属143种。
并按照《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2008)对物种名录进行了门、纲、目、科、属、种的编目工作。
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具有一定的沙漠化程度,但大型真菌多样性并不丰富,大于10种以上的属仅一个,即粉褶菌属(Entoloma)。
本文主要对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研究。
根据辽宁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不同,共设置5个样地,15个样方。
不同的样地之间大型真菌种类具有多样性。
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发现该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发生种类和发生量与季节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由季节、气温和降水等环境条件影响的子实体发生的行为需要详细长期的数据资料来得出结论。
本研究在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统计上主要采用丹麦植物生态学家C. Raunkiaer编制的频度等级划分,衡量大型真菌的α-多样性。
用Sorenson指数(CS)来分析群落的β-多样性。
研究发现,组成研究地的大型真菌中和植物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占据一定数量,并与植物之间形成稳定关系,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分析大型真菌发生的α-多样性指标符合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植物组成特点,多样性指数也符合不同植物生态系统及相同生态系统不同群落之间的关系。
大型真菌多样性丰富程度研究结果为:Ⅱ (Ⅰ)> Ⅰ>Ⅱ (Ⅱ)>Ⅱ(Ⅲ)>Ⅱ (Ⅳ),即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阔叶落叶林群落>油松林生态系统>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针阔混交林群落>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灌木林群落>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黄榆林群落。
大理点苍山植被研究1 概述大理点苍山是横断山脉中段的一座名山,座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理坐标东经99°55′-100°12′、北纬25°34'-26°00′。
跨大理、洱源和漾濞3县(市)。
点苍山山脉由19 座海拔3 074~ 4122 m 的山峰组成,最高峰马龙峰(4122 m)与东坡大理盆地(1966m) 相对高差为2156 m[1]。
点苍山总面积577lOhm ²,东坡属大理市,面积29300hm²;西坡属漾濞县,面积20610hm²;北段属洱源县,面积7800hm²[1]。
点苍山位于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
即康藏“歹”字形构造褶皱带的东南边沿最强大的一条径向构造带。
这是一条她壳西升东降的巨型深大断裂带。
洱海断裂是滇中高原与横断山区在本地区的分界,地层在强烈抬升过程中错断陷落,隆起地块形成点苍山断块山地,陷落地块成为断陷盆地并积水成为洱海。
点苍山区域内河流均为山地型源头河,属于澜沧江水系。
点苍山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
年均气温15.1℃.年均日照时数2276.6h.年均降水量1000-1lOOmm,相对湿度为65%[2]。
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从山麓到山顶具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及寒温带4个垂直气候类型。
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
点苍山总面积577lOhm²,有林面积27702. 2hm²,主要有云南松林、华山松林、点苍山冷杉林、云南铁杉林、滇油杉林、柏类林、栎类林、旱冬瓜林、核桃林、箭竹林、杉木林、桉树林、山杨林等森林类型,蓄积量1599832m³,森林覆盖率86. 3%[1]。
经初步调查研究, 点苍山有种子植物170科755属约2330种,蕨类植物有35科74属192种[3]。
大理点苍山植被研究1 概述大理点苍山是横断山脉中段的一座名山,座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理坐标东经99°55′-100°12′、北纬25°34'-26°00′。
跨大理、洱源和漾濞3县(市)。
点苍山山脉由19 座海拔3 074~ 4122 m 的山峰组成,最高峰马龙峰(4122 m)与东坡大理盆地(1966m) 相对高差为2156 m[1]。
点苍山总面积577lOhm ²,东坡属大理市,面积29300hm²;西坡属漾濞县,面积20610hm²;北段属洱源县,面积7800hm²[1]。
点苍山位于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
即康藏“歹”字形构造褶皱带的东南边沿最强大的一条径向构造带。
这是一条她壳西升东降的巨型深大断裂带。
洱海断裂是滇中高原与横断山区在本地区的分界,地层在强烈抬升过程中错断陷落,隆起地块形成点苍山断块山地,陷落地块成为断陷盆地并积水成为洱海。
点苍山区域内河流均为山地型源头河,属于澜沧江水系。
点苍山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
年均气温15.1℃.年均日照时数2276.6h.年均降水量1000-1lOOmm,相对湿度为65%[2]。
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从山麓到山顶具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及寒温带4个垂直气候类型。
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
点苍山总面积577lOhm²,有林面积27702. 2hm²,主要有云南松林、华山松林、点苍山冷杉林、云南铁杉林、滇油杉林、柏类林、栎类林、旱冬瓜林、核桃林、箭竹林、杉木林、桉树林、山杨林等森林类型,蓄积量1599832m³,森林覆盖率86. 3%[1]。
经初步调查研究, 点苍山有种子植物170科755属约2330种,蕨类植物有35科74属192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