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
- 格式:pptx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40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1.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其中渗透多门学科的知识,如植物生理、生态、保护、育种、遗传、土壤、肥料、气象、真菌、药用植物、中药化学、中药资源等学科。
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用植物的产地和生态环境、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态学特点、规范化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的田间管理、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中草药的质量控制、采收加工和贮运等。
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
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4、中药材的道地性与特产栽培道地药材:指大家公认的、生长于某特定地区的、质量优良和疗效好的正品药材。
全国道地药材约有200种,约占常用药材的2/5。
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药材市场与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不同,药材生产的服务对象是中医院、中药制药企业等。
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和现状现在药用植物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质资源退化问题突出。
2.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问题。
3.中药材产地不同引起质量差异。
4.产地采收加工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
5.野生或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破坏严重。
第三节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与发展方向1、GAP的概念: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AgriculturalPracticeforChineseCrudeDrugs)此过程的简称。
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是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各生态因子),也包括人为的干预。
所谓中药材的生产全过程,以植物药为例,即指从种子经过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到形成商品药材(产地加工或加工的产物)为止的过程。
此过程一般不包括饮片炮制,一般炮制可看作是中药制剂的前处理。
1.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3 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4 中药材的地道性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4.概述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1.阐述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的含义及其意义?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空间、水、肥、光、温等条件)的限制,使植物生长的基本的方式呈现“慢—快—慢”的“S”形变化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
这种生长速度呈周期性变化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或称大生长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
利用这些关系,可以通过栽培措施控制产品器官(块茎、果实等)的生长速度及生长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植物生长周期的规律表明,任何需要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速度达到最高前实施用,否则任何补救措施都将失去作用。
2.简要介绍碳氮比假说及其意义?体内糖类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即C/N)高时,植株就开花;而比值低时,植株就不开花即通过控制肥水的措施来调节植物体内的C/N,从而适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在果实类木本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中,可利用砍伤或环剥树皮等方法,使上部枝条累积较多糖分,提高C/N,促进花芽分化而提高产量。
3.概述植物个体发育过程?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再收获种子为止的过程称为个体发育1.种子时期指从种子的形成至开始萌发的阶段。
2.营养生长时期指植株的根、茎、叶等营养体生长旺盛期、休眠期。
3.生殖生长时期指植物在营养生长基础上,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逐渐转向生殖生长,孕蕾、开花、结实。
这一时期可分为花芽分化期、开花期、结果期。
药用植物栽培学
,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植物多样性,种类资源以及这些植物在各种药物和医药工业
中的应用活动的研究和研究科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包括对纯正草药植物的栽培,采集,加工,维护,保存和价值分析,以及研究草药植物和植物根系,叶片,花和果实在药用,香料,食用植物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此外,药用植物栽培学还研究不同类型的植物分布,进行植物栽培的运行和管理,以及在药用植物栽培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稳定和可观的有效草药成分,为药用植物
的分子改良和细胞工程研究奠定基础,还要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对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可确定不同种族和品种的有效成分,以确定其效力及最佳应用方式,并为获取卓越的草药资源提供参考。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是一门复杂的研究,涉及种子种质资源,种子发芽状况,抗逆性,抗病性,浓缩程度和植物发育状况等诸多方面。
使用药用植物栽培学可以通过研究土壤,气候要求,栽培范围,病虫害及其它影响因素来获取有效成分,以促进其生物活性物质产量。
此外,药用植物栽培学还可以通过研究新品种改良剂来产生强烈的药用植物效果,还有可能开发出新的药用植物衍生物,从而取得新的经济效益。
通过药用植物栽培学可以提高我们对植物生物学,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的理解,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发新的草药产品,以支持健康和临床治疗。
因此,药用植物栽培学将成为未来药学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药用植物栽培学:就是研究药用植物栽培的学科,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药用植物部位的品质、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实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规范化栽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药用植物栽培:从种植环境选择开始,导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产地加工等整各生产过程。
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1栽培种类多,学科范围宽2多数药材的生产、研究处于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3药材生产对产品质量性状要求严格4药材生产地道性强5药材生产计划的特殊性。
地道药材:就是传统中药材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地上茎的变态:1叶状茎和叶状枝(仙人掌、天门冬);2刺状茎(山楂、皂荚);3茎卷须(恬楼、丝瓜)。
药用植物茎的生长,其生长习性:1立直生长;2缠绕生长;3攀援生长;4匍匐生长。
温度、光照、水分等生态条件常可影响根冠比值。
生态因子可划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
生态因子和生活因子的区别:其中日光、热量、水分、养分、空气等是药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药用植物就无法生存,这些不可缺少的因子又称为药用植物的生活因子或生态因子。
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药用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1耐寒的药用植物;2半耐寒的药用植物;3喜温的药用植物4耐热的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种类不同,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同,通常分为阳生、阴生,和中间型植物。
药用植物兑水的适应性及方式:1旱生植物;2湿生植物;3中生植物;4水生植物。
*土壤处在正常含水量的条件下,根系入土较深;在潮湿土壤中,药用植物根系不发达,多分布于浅层土壤中,而且生长缓慢。
在干旱条件下,药用植物根系下扎,入土较深。
药材品质的内涵:药材的品质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形状。
内在质量是指药用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多少,有无农药残留;外观性状指药材的色泽、质地、大小和形状。
目前已明确的药用成分有:糖类、苷类、木脂素类、萜类、挥发油、鞣质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多肽、蛋白质和酶、脂类、有机酸类、木之泪、植物色素类、无机成分等。
药用植物栽培学本章小结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药用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实施GAP目的药用植物栽培的发展方向第一章绪论中药材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菌物及矿物药材,其中药用植物为其主要来源。
药用植物栽培在保证药材供应、满足中医临床和中药制药企业用药的需求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药用植物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是中医药学的物质基础。
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药用植物栽培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药用部位的质量、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而研究制定优质、高产、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是研究并建立药用植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生产目标。
与多个学科相互联系如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和植物保护学,是多学科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二、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的容广泛,包括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种质资源、良种繁育、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农药残留、重金属和药用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等。
三、研究容四、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围广我国药用植物有11000多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余种,依靠栽培的主要药用植物有250种左右。
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并逐步渗入现代科学理论的一门科学。
它是祖国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部分。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目前,多数药用植物栽培沿用传统种植技术,依靠药农的经验进行生产,虽然药用植物栽培种类多,但多数药用植物主要依靠采挖野生资源。
随着中药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许多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已濒临灭绝。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从事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和育种的理论、技术、实践及其相关领域的学科。
它着眼于药用植物的高效栽培、良种选择、高产增效、病虫害控制等技术,以及药用植物栽培的经济性、社会性、环境友好性。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和特性、药用植物的栽培和育种技术、药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农艺技术和机械技术等。
这些研究内容能够为药用植物的高效栽培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国药用植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药用植物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更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种类,从而满足人们对药用植物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可以使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更加完善,从而促进药用植物栽培的科学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