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2.95 KB
- 文档页数:3
2006年第2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70期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思考朱庆仙(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8)摘要: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充分揭示和相关性的原则,在合约签订之时,进行一次初始确认,在合约中载明的交易实现或完成时,应进行终止确认。
在会计计量上,应采用公允价值作为基础。
同时必须改进现有的会计报表模式,重新制定财务信息披露规范,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信息披露中图分类号:F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04(2006)02—0040—02衍生金融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货币、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以风险存在为前提,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一般具有杠杆性、虚拟性、价值波动性、风险性、表外交易等特点。
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不同,衍生金融工具以标准合约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为基本特征,其主要功能是保值或投机。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不确定性、大量表外业务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和披露、以及由杠杆式交易方式产生的风险和收益的揭示等会计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会计确认问题衍生金融工具本质上是一种合约,而合约所涉及的交易是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发生的,若按传统的会计要素确认标准,它们一般是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条件的。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 SA C)第48号征求意见稿(简称ED48),采用了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把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两个标准。
初始确认的标准是:(1)与资产与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给了本企业;(2)企业所获资产的成本或公允价值、或者预计的负债金额能可靠地加以计量。
终止确认的标准是:(1)与资产与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给了其他企业,且其所包含的成本或公允价值能可靠地加以计量;(2)契约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已经得到履行、清偿、撤销或者到期自行作废。
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008.110.下列各项属于基础金融工具的是()A.商品期货B.普通股C.远期外汇合约D.货币互换2009 12009 10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金融资产的是()A.银行存款B.应收账款C.债权投资D.权益工具11.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其采用的计量属性是()A.可变现净值B.公允价值C.现值D.历史成本2010.19.在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时,在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变动额应计入()A.投资收益B.套期损益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D.汇兑损益10.下列衍生金融工具中,在确定的将来某一时间按照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合约称为()A.金融远期B.商品期货C.金融期货D.金融期权11.在进行套期保值时,与被套期项目相关的被套期风险一般不包括...()A.外汇风险B.利率风险C.商品价格风险D.固定资产毁损风险2010.106.下列不属于...基础金融工具的是( )A.银行存款B.应收账款C.商品期货D.其他应收款7.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额应计入的科目是( )A.资本公积B.投资收益C.套期损益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衍生金融工具中,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达成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交割标准数量特定商品的交易合约是( )A.金融远期B.商品期货C.金融期权D.金融期货2011 16.下列不属于...金融资产的是( )A.银行存款B.应收账款C.债权投资D.权益工具7.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借记的账户为衍生工具,贷记的账户为( )A.投资收益B.套期损益C.汇兑损益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11 108.在确定的将来某一时间按照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合约称为( )A.金融远期B.商品期货C.金融期货D.金融期权9.企业取得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 )A.投资收益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衍生金融工具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采用的计量属性为( )A.现值B.公允价值C.历史成本D.可变现净值2012.18.资产负债表日,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贷记“衍生工具”科目,应借记的科目是( )A.投资收益B.套期损益C.汇兑损益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下列衍生金融工具中,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达成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交割标准数量特定金融工具的交易合约是( )A.金融远期B.金融期货C.金融期权D.金融互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新旧会计核算方法探析导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涌现,在日趋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市场的规模也不断发展。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的作用,陆续不断地有衍生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交易量也逐渐上升。
旧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这项特殊的资产(负债)的核算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随后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对其核算问题进行了新的规定。
新的核算方法突破了传统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属性,一方面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以及潜在风险能更准确的反映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让信息使用者能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另一方面这些新的突破,也使我国会计核算方法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性衍生金融工具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金融机构为满足特定客户避免风险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投资工具,是在汇率、利率、股票、债券和商品等交易工具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的金融交易合同,这种合同赋予一方在将来某一时刻对某一既定资产(或其现金价值)的债权,同时对另一方的相应债务作出明确的约束,合同的价值取决于一项或多项基础资产(如货币、股票、债券和商品等)或指数的价值。
与其他融资工具不同的是,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其价格是从可以运用衍生工具进行买卖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值中衍生出来的。
这种衍生性给予这种新的融资工具以广泛的运用空间和灵活多样的交易形式。
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互换、票据发行便利、利率上限、利率下限等均属金融衍生工具,并且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二是交易空间的广泛性和交易时间的连续性;三是交易金额的不确定性;四是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复杂性。
二、新旧会计体系下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比较新旧会计准则当中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
1、确认的比较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传统财务会计模式面临新挑战。
中级会计实务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企业金融衍生工具是指根据合同条款而产生的、属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权益工具,其价值变动与基础资产或指标的变动相关。
企业在进行金融交易时,常常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利益的增值。
然而,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根据会计准则第13号的规定,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两大类。
根据其结算方式又可细分为以市场价格结算的现货合同和以约定未来日期结算的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等。
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对应着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初始与后续会计处理1. 初始会计处理企业金融衍生工具在初始被确认时,根据其特征和交易方式进行判断。
对于以市场价格结算的金融衍生工具,其确认时可以选择公允价值模型;而对于以约定未来日期结算的金融衍生工具,则需要进行费用分摊。
2. 后续会计处理金融衍生工具在确认并初始计量之后,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后续会计处理。
对于公允价值模型确认的衍生金融资产或衍生金融负债,其价值变动将直接计入损益表;对于经过资产减值测试后被确认存在减值的金融衍生工具,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此外,衍生金融工具的现金流量遵循现金流量对冲法。
三、关于风险管理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往往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
企业为了规避或转移特定风险,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或出售金融衍生工具。
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企业应该合理选择衍生工具的种类、金额和期限,并确保其风险管理政策与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四、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对财务报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资产负债表中,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资产或负债的形式呈现;在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表;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对冲法影响该项报表。
企业应该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其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及相关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思考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改进建议论文提要: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过度使用,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计量问题成为全球反思的焦点。
本文从会计学角度,结合我国实施不久的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会计计量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金融危机后需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反思2008年秋季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
金融危机的诱因是衍生金融产品及其过度杠杆化,而制造和炒作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证券公司则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贝尔斯登”和“莱曼兄弟”这些如雷贯耳、呼风唤雨华尔街多年的世界超级投资银行在自己一手制造的危机中“玩火自焚”,率先倒下;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机构无一幸免,损失惨重,大量倒闭。
衍生金融工具何以导致了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留给世人不尽的反思。
衍生金融工具是从传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一种金融交易工具。
国际互换衍生协会对其是这样描述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是有关交易者转移风险而互换现金流量的双边合约。
合约到期时,交易者应付对方的金额由商品、证券指数的价格来决定。
互换交易、远期交易、利率上限、利率下限等都由双方协议确定。
期货和认股权证则是在交易所交易的标准衍生工具。
”它具有以下特征:(1)波动性,其价值随着标的价值的变动而变动;(2)杠杆性,衍生金融工具不需要交纳合同所载的全部金额,只需交纳少量保证金等费用即可进行交易。
由此可知,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高风险的,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使用者的目的越来越偏离避险保值功能而追求投机获利,这使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越来越高。
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对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正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和杠杆性,再加上全球金融市场监管的松懈,导致金融市场的过度泡沫化,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发下,脆弱的全球金融体系终于瘫痪,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浅议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问题【摘要】近年来,由于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破产的事件屡见不鲜,在灾难的背后,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会计所应承担的责任问题。
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新兴金融市场投融资业务的日益扩张,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发了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为今后我国上市公司金融工具会计核算提供了完整、规范的会计处理标准。
本文尝试分析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采用对企业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确认计量一、引言衍生金融工具是为了规避金融市场因价格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而设计产生的,虽然参与交易者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套期保值,有的是为了风险投资,有的则是为了套利。
正是由于这些基于不同目的的交易者的存在才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展现出勃勃生机。
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较晚,金融工具交易量不大,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因而相对较少。
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二、金融类企业实施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核算应对措施目前金融企业实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还存在很多问题,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在规范金融行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金融行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理念的深层次变革,至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方法。
1.严格按照准则规定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实行审慎的会计核算制度,确保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及时和充分的披露。
2.真实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利润。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应当在利润表中披露;因衍生工具交易产生的损益,也应当在利润表中披露。
(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内部控制。
1.在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时,应当注意风险防范。
一是在办理衍生工具交易前,应当先评估其风险与收益,并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经最高管理层同意后方能办理业务。
二是衍生工具交易比较复杂、风险较高,要严格外汇资金业务的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