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生产各阶段饲喂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母猪各阶段喂料标准
母猪坚持六阶段饲养:
第一阶段:配种前增量饲喂(短期优饲)。
饲养管理目标:增加排卵数,提高产仔数。
第二阶段:妊娠前期(配种——妊娠30天)。
妊娠前期母猪采食量过大或能量蛋白水平过高,会导致胚胎死亡增加,为了使胚胎着床数量最大化,妊娠前期每日每头母猪采食量应控制在1.9-2.3Kg。
特别是在配种后7天之内日喂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公斤.
第三阶段:妊娠中期母猪体型管理(31-75天)。
A、饲养管理目标:调节母猪体型;B、给料程序:目标体型指数为2.5-3.0,母猪日平均采食量1.8-2.2Kg,同目标体型指数相比,每高于目标体型指数0.5时减0.5Kg/天,每低于目标体型指数0.5时,增加为0.5Kg/天。
第四阶段:妊娠中期乳腺发育管理(76—95天)。
A、饲养管理目标:乳腺发育极大化,为产后泌乳力打下基础;B、给料程序:母猪日采食量1.9-2.5Kg,不要超过第三阶段的饲养量;C、如果膘情较差则从85天后开始用哺乳母猪料饲喂,日喂3Kg左右。
第五阶段:妊娠末期增量饲喂(96-110天)。
A、饲养管理目标:胎儿体重极大化。
因为胎儿体重的71%都是在产前一月内完成的(因为初生重大一两、断奶重大一斤、出栏重就会大十斤);B、给料程序:使用哺乳母猪料,母猪日采食量3.0-3.5Kg。
第六阶段:分娩。
分娩前5到7天根据母猪膘情适当降低采食量(产前减料),可减少产后便秘、预防子宫炎、乳房炎、产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提高哺乳期采食量。
分娩当天不喂料,使用麸皮汤加盐。
产后第二天开始逐步增加母猪采食量,直至自由采食。
母猪的饲喂要点,分娩猪舍卫生管理的三个方面加强种猪饲养管理,提高种猪质量,保证种猪健康,才能提高猪场生产效益。
本文为大家介绍母猪的饲喂要点、仔猪的补料方法,以及分娩猪舍卫生管理等问题。
一、母猪的饲喂要点母猪临产前2~3天开始减料,分娩当天不喂料或少喂料,分娩后第一天喂1.0千克,第二天喂2.0~2.5千克,第三天喂3~3.5千克,5~7天后增加至哺乳量(2千克+0.5×带仔数)。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把握不好母猪饲喂量,如临产前喂太多料易造成母猪产后便秘,产后1~3天饲喂过多易造成母猪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5~7天后喂料太少,又会影响到母猪泌乳量和断奶后体况,而断奶后母猪的体况好坏又直接影响到母猪发情。
不让母猪吃发霉料,饲喂母猪的料一定要新鲜,每天保证饲喂的母猪料没有发霉变质,同时每天必须清理料槽1~2次,以防止在料槽边角的饲料发霉变质而影响到母猪的采食量。
二、仔猪的补料方法仔猪出生后5日龄左右开始补料,料槽要保持清洁,少喂勤添,保持饲料新鲜,每天补料4~5次,晚间补添一次。
此项工作主要是刺激仔猪的肠道发育,同时提前准备好断奶时仔猪由母乳过渡到饲料采食,此工作控制不好,如补料不新鲜,易造成仔猪腹泻,补料不及时,易造成断奶后仔猪不吃料等现象增多,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成活率、生产速度和饲料报酬,对生产影响较大。
三、猪舍的卫生管理为母猪和仔猪创造一个相对干燥、清洁的卫生环境对减少病原,保障母子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产房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根据生产计划和栏舍情况,安排好母猪和仔猪的调入和调出,每出完一间猪,对此间栏舍进行全面清洗、空栏和消毒,消毒后空栏1周,下一批进入母猪冲洗、消毒后才可调入。
2、产房日常卫生产房卫生要经常清扫,定期检查,屋顶无蜘蛛网、窗户干净明亮,走道必须每天要进行清扫,料槽每天至少要清理两次,猪粪及时清除,保证猪体干净,屋外水沟定时清理,胎衣、死猪和垃圾分开处理。
产后母猪的饲喂要点科学合理管理分娩后的母猪能够极大地提高母猪繁殖效率,从而也提高了整个猪场的生产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一般注重分娩前和分娩中的疫病防治,而分娩后母猪的饲养管理却往往被忽略。
1.饲养:a.分娩当天不喂食由于母猪分娩时间较长,体质消耗较大,精神疲乏,胃肠功能活动能力较差。
一般不提倡喂食,可供给足量的饮水,冬季饮温水,适当加盐、电解多维等,必要时可饮麸皮(少量)水。
b.分娩后2~3天喂稀食,并逐渐增加供食量母猪分娩后2~3天,对哺乳母猪更要注意饲喂方式,由于分娩带来的胃肠功能下降,这时饲喂过度,最易诱发母猪产后不食病的发生,前2~3天要少喂勤添,喂流汁食物。
而后逐渐增加饲料供给量,5~7天达到正常饲喂量。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使用产房母猪饲喂器进行饲喂,不仅可以减少人工,还能达到母猪的精确饲喂。
它根据母猪产后的进食特点“初产进食少,随后食量逐渐增加及少食多餐原理”,设定母猪哺乳期每天的饲喂量及每天饲喂次数。
每次的饲喂量设为200-300g,避免饲料的浪费。
c.母猪分娩后4~5天,注意增加母猪的活动母猪生产后,由于体质较弱,再加之仔猪频繁的哺乳,这时应当增加母猪的运动,有利于体质的增强,减少疾病,增加泌乳。
可采取母猪出圈活动,而后入圈再行哺乳。
2.护理a.产后的清洁母猪分娩结束后,立即清除胎衣及污染的产床,清扫地面,用温肥皂水或表面活性剂(饮水消毒的产品也可以)洗净母猪的外阴部、尾巴及后躯的污染物及奶头,阻止病原或其产生的毒素侵入,导致全身感染。
b.母猪产后的检查母猪产后应注意观察:①恶露的排出量、色泽及排出时间的长短(猪的恶露很少,初为暗红色,以后变为淡白,再成为透明,常在产后2~3d停止排出),恶露的排净时间延长,则母猪产后可能受病原感染,常用0.1%的高锰酸钾、生理盐水等溶液冲洗子宫。
冲洗时,应注意小剂量,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透明为止。
②观察乳房的胀满程度,有无炎症、乳量多少及乳头有无损伤等。
不同阶段母猪养殖技术要点一、母猪阶段饲喂及饲喂目标母猪不同的生长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饲喂目标不同,应该采用阶段饲喂,配制阶段性母猪饲料。
同时在母猪生产这个连续性的生产过程中,母猪各个阶段相互影响,需要综合统筹考虑。
1.后备母猪后备母猪一般在25-30kg体重时开始选择(当然,仔猪出生时就可以选择某些性状如乳头数),**迟需要在60kg体重时进行后备母猪的选育。
后备母猪的选育对于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使用年限具有关键决定性作用。
饲喂后备母猪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目标:1.1打下健康的基础。
要使母猪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母猪的健康非常关键,是发挥母猪繁殖潜力的保证。
而育成期母猪良好的肠道发育、稳定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强化的免疫机能是基础。
1.2良好骨骼发育和体贮。
母猪怀孕期将承载很大的重量,需要强健的骨架和肢蹄,而且胚胎生长期和哺乳期需要超量的营养,因此创建足够的体贮以备动用。
若后备母猪体贮少,则母猪的使用寿命短,淘汰率高。
1.3合理的生长速度。
与生长肥育猪不同,后备母猪不仅需要确保较高特殊营养素体贮,同时要考虑其生理成熟年龄,因此一般在体重达到100kg左右时需要限饲,直到配种前2周,以改善母猪的使用年限。
而配种前2周进行饲喂,有利于提高排卵数。
1.4良好的乳房发育。
乳房发育对于今后母猪的泌乳,确保哺乳仔猪的良好生长非常关键。
后备小母猪的能量摄入过多会导致乳房发育不良,过多的脂肪渗入乳腺泡,限制乳腺系统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泌乳。
2.怀孕(妊娠)母猪妊娠母猪的饲养目的是怀孕和产仔,母猪配种后,随着妊娠继续、胎儿着床、胚胎发育、乳腺生长,母猪营养和饲喂方案将变得更加多变,应该根据每头母猪的体况及怀孕所处的阶段实施阶段饲喂。
2.1妊娠前期(0-75d)。
妊娠前期母猪的饲喂目标包括:2.1.1维持正常怀孕。
母猪受精后,确保胚胎顺利着床,维持胚胎存活率**,减少怀孕过程中流产,可以提高分娩时窝产仔数。
妊娠前期特别是怀孕0-30d,是胚胎存活和着床的重要时期。
母猪生产各阶段饲喂要点后备母猪后备期小于6月龄的母猪,应选择大猪料。
全价颗粒膨化料1∶1配合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6月龄至配种前在的母猪,应选择全价颗粒空怀料1∶1配合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
适当限料饲喂,以防母猪过肥。
断奶空怀期第一胎空怀期一般每日喂两餐,定量饲喂,绝不能任其自由采食,以免引发各种征状。
饲料的优先选择也不能消减突然改变,可在断奶后3天内,将哺乳料逐渐换成空怀料或大猪料,适量减低藻酸麸皮和多汁青饲料。
怀孕期怀孕哺乳前期怀孕前期是指从配上种到怀孕80天。
定时定餐,每日饲喂2公斤~2.5公斤饲料(视母猪肥瘦情况而定),适当增加青饲料,喂至20天后,逐渐稳定下来母猪正常食料量。
饲料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全价坦尾站怀孕料。
怀孕后期怀孕后期是指怀孕80天后到分娩阶段。
此发展阶段饲料应逐渐换成哺乳料,适当喂给骨头汤,若条件许可,可在日日的饲料中添加干脂肪豆油或豆油,以提高仔猪出世重和存活率。
科栅方式是定时定餐,定量采食,每日饲喂2.5公斤~2.8公斤饲料为宜。
另外,应在怀孕巴氏产前7天增减料。
对膘情上等的母猪,在原料的基础上减料,以免产后因仔猪吸吮不全而引起乳房爱抚炎;适度对膘情较差的母猪适当加料,以满足其产后泌乳的需要。
哺乳期哺乳期产仔当晚不喂料,产后喂些温和的麸皮姜+生化汤丸(3丸~5丸/次)+红糖盐水,连喂两次,可促进恶露排出和迅速恢复体力。
分娩后第二天,喂给母猪1公斤左右饲料,以后每日增加0.5公斤饲料,至4天~5天恢复其正常的食料使用量。
食欲正常后,让母猪自由采食。
到仔猪断奶后1个星期,哺乳猪只可逐渐减料,并将哺乳换成料逐渐去掉空怀料。
断奶当天,母猪日喂料量维持在2.4公斤~2.6公斤。
授乳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哺乳料,适当在料中加入豆油和干脂肪,按1∶1配合青饲料供给。
母猪七阶段饲喂技巧,敬请收藏!从断奶、配种、怀孕、到产仔阶段,母猪的饲喂至关重要,今天就来聊聊各位养猪人必须知道的母猪各个阶段的饲喂技巧!一、第一阶段:母猪断奶→配种饲喂哺乳期母猪料1 短期优饲:刺激母猪多排卵,排好卵;正常母猪排20个卵左右;断奶当天母猪注射VE10毫升可使母猪多产仔。
2 注意配种时间:上午发现下午配,第二天早上再配;下午发现第二天早上配,下午再配。
小母猪宜配晚(1-2胎);中母猪宜配中间(3-6胎);老母猪宜配早(6胎以上)。
配种最佳时间:呆立反射,两次最好使用两头不同的公猪。
二、第二阶段:配种→怀孕30天饲喂妊娠母猪料饲喂量要减少,八分饱;受精卵着床阶段,减少能量摄入。
三、第三阶段:怀孕30天—70天饲喂妊娠母猪料1、调整膘情;断奶时瘦,多加点料;断奶时胖,减点料;2、为胎儿死亡的第二高峰;此阶段需要安静的环境;不要打、吓等,不要多头母猪一栏。
四、第四阶段:怀孕70天—90天饲喂妊娠母猪料乳腺发育期;注意蛋白质等物质的供给,增加乳腺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如母猪乳房硬,脂肪细胞多,奶不会好。
五、第五阶段:怀孕90天—110天饲喂哺乳期母猪料胎儿迅速发育期,2/3体重此阶段生长;如营养物质不足,产下胎儿可能大小不均;六、第六阶段:产前5天饲喂哺乳期母猪料1、饲喂量一天天的减少,每天减少1斤;2、产的当天喂1斤或不喂也可以;产的当天注意水的供给(温开水+麸皮);3、产后饲喂量要逐渐增加,产后7天自由采食。
七、第七阶段:分娩至断奶发情饲喂哺乳期母猪料1、救治假死仔猪:倒提,擦干黏液,捏住嘴,头尾往一起撅或用漏斗人工呼吸。
2、断脐:脐带血往小猪肚里撸,距小猪肚4-5厘米处用手撸断,抹上碘酒。
3、断牙:用剪牙钳平行牙床剪断。
4、断尾:用钳子距尾根1/3处夹一下,骨断皮不断,几天后自然脱落。
5、固定奶头:母猪前2、3对乳房奶最好,小的放到前面,大的在后利于断奶时个体均匀。
6、小猪产后第三天注射铁小壮补铁,15天再注射一次。
产后母猪不同阶段的投料要点1、产后5d~15d时母猪产后乏弱,消化力不强,一般产后5天才能恢复正常饮食。
所以给产后母猪投料时要少给勤添,逐渐增加饲料供给,一般日喂3次一4次,到第7天的投料量要达到或略高于妊娠后期的投料标准。
对于个别带仔少的母猪可将投料标准降低到一般水平以下。
如果初产母猪的膘情差,但食欲正常,可适当增加投料量,每日多喂料0.4千克。
总的饲养原则是该期的投料量必须比妊娠后期多0.5千克左右。
母猪产后8d -13d,可按哺乳期日粮标准配制饲料。
如果发现仔猪生长缓慢,可适量补喂些高蛋白饲料,如鱼粉、豆饼等。
饲喂食一定要定时、定量,而且饲料要多样化,以满足哺乳母猪的营养要求每天除了供给清洁饮水外,还要加喂一些优质多汁青饲料。
2、产后16d~30d时饲养母猪要掌握”吃饱、吃好、吃光”的原则。
母猪产后15天,每天后半夜增喂一次夜料,以避免母猪因白天采食过量而发生顶食。
如果母猪食欲旺盛,膘情差,可提前几天加料,相反要酌情推迟加料。
仔猪开食前,要尽量促使母猪多泌乳,让仔猪吃到较多奶水。
这样使仔猪胃肠能正常发育,为开食、旺食创造条件。
3、产后30d~60d时母猪产后30天要停止加料,一直到断奶。
该期是母猪生产程序中最后的一个环节,既关系到母猪一年产仔潜力的发挥,也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
母猪产后一个月后要注竟保膘。
从上面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产房母猪很难饲喂,如果人工饲喂,不仅不能保证母猪及时吃到料,饲养员饲养10头产房母猪就会感觉很疲惫,现代社会,猪场的各种自动化设备都有了,像饲喂妊娠母猪的电子饲喂站,测定种猪各项指标及发情的种猪测定系统,实现后备母猪、育肥猪及保育猪的自动化饲喂的自动化供料系统等等设备。
那么有没有一种设备可以实现产房母猪的自动化饲喂呢?目前世界上有两家生产这种设备的,一个是加拿大的“格式塔”,另一个是中国郑州九川的“益爱堡”,“益爱堡”的原理:利用产房母猪少时多惨的原理,根据每头母猪的产仔时间设定母猪从上产床到下产床这段时间每天的食量,每天的饲喂次数。
母猪各阶段的饲喂量标准
在养猪生产中,合理的饲喂量对于母猪的健康、繁殖性能以及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母猪各阶段的饲喂量标准,帮助养猪生产者合理安排母猪的饮食,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配种前增量饲喂,增加排卵数,提高产仔数
在配种前的阶段,通过增加饲喂量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排卵数,从而提高产仔数。
研究表明,在配种前的14天内,每天增加0.5公斤的饲喂量,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排卵数,进而提高产仔数。
因此,在配种前应适当增加母猪的饲喂量。
妊娠前期,控制采食量以降低胚胎死亡
妊娠前期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此时母猪的体重增加不应过多,以降低胚胎的成活率。
实验表明,在配种后的7天内,每天的饲喂量不得超过1.5公斤,能够有效地降低胚胎死亡。
因此,在妊娠前期应严格控制母猪的采食量。
哺乳期,适量增加饲喂量以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求
在哺乳期,为了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求,需要适量增加饲喂量。
同时,需要保持饲料的质量,避免出现饲料堆积的情况。
具体而言,应根据母猪的泌乳量和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饲喂量,以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求。
总结
本文总结了母猪各阶段的饲喂量标准。
在配种前阶段,
增加0.5公斤的饲喂量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排卵数和产仔数;妊娠前期应严格控制采食量,以降低胚胎死亡;哺乳期应适量增加饲喂量以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求。
这些标准能够为养猪生产提供合理的参考,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母猪饲养方案的10个要点母猪是一个繁殖猪场重要的生产资料,母猪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只有健康的母猪才能生产出健康合格的小猪仔。
所以,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提高母猪质量,保证母猪健康,才能提高猪场生产效益。
同时一个好的母猪饲喂流程可以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一、控制母猪料量的几个关键时期1.配后3天和8-25天,量料过高会导致受精卵死亡,胚胎附植失败,使空怀比例升高,产仔数减少,此阶段建议饲喂1.8-2.0kg/天。
2.怀孕中期70-90天,料量过高会导致怀孕母猪乳腺发育不良,产后泌乳性能下降,因此此阶段建议饲喂2.0-2.5kg/天。
二、母猪饲喂方案母猪获得的营养总是优先供应给发育中的胚胎,而胚胎的需要的能量又很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妊娠期的营养水平不太可能影响窝产仔数。
母猪怀孕35-90天阶段是生长、机体储备、体况调整恢复时期,对过肥或过瘦的母猪适当地进行减料或加料,使怀孕母猪在分娩前达到良好状态,各胎次母猪分娩时的P2背膘厚都应为18-19mm。
1.母猪配种当天转喂怀孕母猪料(粗蛋白含量14%),并把料量降低至1.8-2.0kg/天。
2.配后40-60天,喂怀孕母猪料2.0kg/天。
3.配后60-90天,喂怀孕母猪料2.0-2.5公斤/天。
4.怀孕90天—喂哺乳母猪料2.5-3.0公斤/天。
(日粮粗蛋白含量16%)①此阶段是胎儿的快速生长和乳腺生长期,建议无论小母猪还是母猪,应采食9500Kcal/天。
②产前母猪喂料过多会使母猪产后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影响母猪泌乳量。
因此想通过产前母猪增加饲喂量提高仔猪出生体重的做法成本不合算。
5.哺乳母猪—饲喂量以3Kg+330g×带仔数/头母猪计算。
少喂多餐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法。
①哺乳期间母猪要尽量增加饲喂次数,如分4-6餐饲喂。
夏天早晚多喂,中午少喂。
②哺乳期母猪掉膘过多会影响断奶后发情正常和下一胎产仔数。
母猪的饲喂方法
母猪的饲喂方法如下:
1. 怀孕母猪:从配种到产前3天,每天饲喂6到7斤配合饲料和3斤青绿
饲料。
饲料中长期添加维安1公斤,并在每月的1000斤饲料中加入“孕畜康5包+蓝独灵1公斤”,保健一周。
2. 哺乳母猪:产后10天,用包衣替米考星,产后7天停止使用;产后25
天内,每天使用补血生乳丹50克和“和维安” 10克。
3. 断奶母猪:种猪保每天5克,多情多仔每天50克,直至发情配种。
4. 断奶小猪:断奶前3天开始加两周,100斤饲料中加入“和维安”100克、包衣替米考星100克、科特免300~500克。
两周后,1000斤饲料中加入“和维安”1公斤+蓝圆转阴1型、2型各500克。
此外,母猪每隔4~6个月使用通灭注射一次6~8毫升进行驱虫,仔猪在
50日龄使用通灭注射1毫升。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可以根据猪场的具体情
况进行调整。
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技术
母猪临产前几天应减少喂量,调配容积较大而带轻泻性饲粮。
可防止干结,减轻甚至预防母猪发烧。
小麦麸乃轻泻饲料,可代替原饲粮的一半。
分娩前10-12小时最好不再喂料,但应满足饮水。
冷天水要加温。
母猪如表现饥饿,可投给饲料半公斤。
分娩当天母猪可喂料0.9-1.35公斤。
然后逐渐加量、5-7天后达到足量。
此后或自食或槽喂均可。
避免分娩后一周内强制增料。
果然如此,有可能发生乳房炎、乳房结块、仔猪由于吃过量而下痢。
在母猪增料阶段应注意母猪乳房与仔猪排粪。
从这些现象就能断定是否加料太快。
及至吃过量的危险期一过,母猪可尽喂优质平衡饲粮,以促进泌乳量。
还提不出一个针对分娩期的最理想词养方案,养猪者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与调整自己的饲养规程。
小麦麸与燕麦都是大容积轻泻料。
有的人用甜菜渣、柑桔渣或亚麻饼作为轻泻料。
有些养猪者在分娩前后短期喂大剂量抗菌素。
他们认为这样做既可防病又防止分娩期间及以后出问题。
也有用其它添加剂的。
哺乳母猪的饲喂程序哺乳母猪的饲喂要根据母猪的具体体况,适当地给母猪增减饲喂量,使哺乳母猪安稳地渡过哺乳期,保证其身体状况在哺乳期间良好,同时为下次发情配种打好基础。
所以,我们要制定好哺乳母猪的饲喂程序。
(1)产前7天转到产床上的母猪应逐渐过渡为哺乳母猪饲料,日喂量7~8斤,每天喂两次,每次喂3.6~4斤。
(2)产前2天,每天喂两次,每次喂3斤;产前1天喂两次,每次喂2斤。
产仔当天不需要喂饲料,但要给消瘦的母猪喂25克电解多维,保证其生产能力良好。
(3)产后第一天喂1次,喂1斤;产后第二天喂1次,喂2斤;产后第三天喂3次,喂5斤。
从产后第四天开始,饲喂量每天增加1斤,直到每天饲喂量达12~16斤,每天分3次或4次饲喂,产仔数超过10头的哺乳母猪日喂料量可以达到16斤,产仔数少于10头的要适当减少饲喂量,可以参考公式:日喂料量(斤)=4+0.8*产仔数。
(4)断奶后仍然要喂哺乳母猪料,每天喂5~6斤,膘情差的母猪采用自由采食直到配种。
下面分享下正大集团某养猪场的哺乳母猪饲喂程序,给大家做个简单参考:产前7天,后备母猪每天喂6斤,经产母猪每天喂7斤,每天喂2次;产后第一天喂2斤,分两次饲喂;产后第二天喂4斤,也是分两次饲喂;以后每天增长1斤,直到每天饲喂量达到14斤。
为确保日喂料量的准确性,可以用特定容量的器具来添加饲料,以加快养猪生产效率。
比如用一只碗来添加饲料,先称量好一碗饲料的重量约为1斤,需要喂4斤料,直接添加4碗就可以了。
注意,每天具体饲喂时间、具体饲喂量请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来定。
但一定要给每一头母猪恰当的饲料量,防止哺乳母猪过肥或过瘦,影响猪场生产。
最后,您也可以在评论中写出您所在猪场的哺乳母猪饲喂程序来给大家一个参考学习。
谢谢阅读~欢迎转载并注明。
产房母猪饲喂标准
以下是产房母猪的饲喂标准:
1.对于进入产房的母猪,需要逐渐增加喂料量,从怀孕母猪的最后一个月的每天
2.5公斤增加到产前最后7天的每天4公斤,然后在产后的第一周将喂料量逐渐增加到每天6公斤。
2.在产前5-7天,需要将母猪转入产房,开始每天喂两次,每次饲喂量约为1.8-2公斤。
3.在产前2天,需要将母猪转入产房,开始每天喂两次,每次饲喂量约为1公斤。
4.在分娩后,母猪需要禁食24小时,但在分娩后的第一天需要将少量水提供给母猪,以帮助母猪恢复体力。
从第二天开始,可以每天逐渐增加饲料喂给量。
5.在哺乳期间,母猪需要保持足够的食欲和水分,以确保充足的奶水来喂养新生的猪崽。
具体的饲料喂给量和时间间隔需要根据母猪的食欲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6.除了饲料喂给量的控制外,还需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营养均衡。
在产房母猪的饲料中应该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母猪在怀孕期、哺乳期以及断奶后再次配种的需要。
7.另外,在产房母猪的饲料管理方面,需要保持饲料的卫生和干燥,避免饲料酸败和霉变。
同时,需要定期清理残留的饲料,保持饲料的清洁和卫生。
以上是产房母猪的饲喂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猪场产房母猪饲喂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猪场产房母猪饲喂流程是猪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母猪产仔前后的饲管
产前:母猪产仔前几天的饲养,主要是根据母猪的体况和乳房的发育来决定的。
体况和乳房发育较好的母猪,产前3-5天应减料,逐渐减到妊娠后期水平的一半或1/3,并停止喂给青绿饲料和发酵饲料,以防乳汁分泌过多引起乳房炎,或因乳汁过浓引起仔猪下痢。
对比较瘦弱的母猪则不必减料。
如果产前几天乳房膨胀不够,则应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催乳饲料。
产后:在产仔当天,母猪非常疲乏,不想吃食,感觉口渴,可以喂给清洁饮水,或喂给加盐麸皮水。
产仔后2-3天,对哺乳母猪更要特殊照顾,第一必须使母猪子宫恢复正常状态,此时不能用大容积的饲料;第二应避免乳汁分泌过多,仔猪不能全部吃完而导致乳房炎。
如果母猪瘦弱,乳少或无乳,可增喂些动物性饲料,或喂催乳药。
其配方有三:一是鸡蛋4个,花生米500克,加水煮熟,分两次喂猪,一般在2-3日后可下奶;二是海带250克泡涨切碎,加入100克猪油煮汤,每日早晚各喂一次,连喂3天;三是猪肠一副切碎煮熟,加少许食盐煮,连汤带肠一起喂猪。
母猪产仔5-7天内,体况好的母猪日粮营养水平不宜过高,饲喂量可视情况逐渐加大。
产后10-15天内,应喂稀粥饲料,如喂稠粥或干料则应充分供给清洁饮水。
母猪产后3-4天,由于产后体弱,只能让母猪在圈内休息,到第4天以后,如天气晴朗,就可以让母猪出圈运动,将仔猪关在栏内,让母猪活动之后再进入圈内哺育仔猪。
- 1 -。
母猪生产各阶段饲喂要点
后备母猪
后备期小于6月龄的母猪,应选择大猪料。
全价颗粒膨化料1∶1配合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6月龄至配种前的母猪,应选择全价颗粒空怀料1∶1配合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
适当限料饲喂,以防母猪过肥。
断奶空怀期
断奶空怀期一般每日喂两餐,定量饲喂,绝不能任其自由采食,以免引发各种病症。
饲料的选择也不能突然改变,可在断奶后3天内,将哺乳料逐渐换成空怀料或大猪料,适量增加麸皮和多汁青饲料。
怀孕期
怀孕前期怀孕前期是指从配上种到怀孕80天。
定时定餐,每日饲喂2公斤~2.5公斤饲料(视母猪肥瘦情况而定),适当增加青饲料,喂至20天后,逐渐恢复母猪正常食料量。
饲料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全价怀孕料。
怀孕后期怀孕后期是指怀孕80天后到分娩阶段。
此阶段饲料应逐渐换成哺乳料,适当喂给骨头汤,若条件许可,可在每日的饲料中添加干脂肪或豆油,以提高仔猪出生重和存活率。
饲喂方式是定时定餐,定量采食,每日饲喂2.5公斤~2.8公斤饲料为宜。
另外,应在怀孕母猪产前7天增减料。
对膘情上等的母猪,在原料的基础上减料,以免产后因仔猪吸吮不全而引起乳房炎;对膘情较差的母猪适当加料,以满足其产后泌乳的需要。
哺乳期
哺乳期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喂些温和的麸皮汤+生化汤丸(3丸~5丸/次)+红糖盐水,连喂两次,可促进恶露排出和迅速恢复体力。
分娩后第二天,喂给母猪1公斤左右饲料,以后每日增加0.5公斤饲料,至4天~5天恢复其正常的食料量。
食欲正常后,让母猪自由采食。
到仔猪断奶后1个星期,哺乳母猪可逐渐减料,并将哺乳料逐渐换成空怀料。
断奶当天,母猪日喂料量维持在2.4公斤~2.6公斤。
哺乳期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哺乳料,适当在料中加入豆油和干脂肪,按1∶1配合青饲料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