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0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温故知新]2.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哪些金属可以与酸发生反应?[我会自学]1.盐酸的主要用途;硫酸的主要用途。
2.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________________,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___里,并不断_______,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
3.酸的化学性质[我会探究]1.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2.硫酸为什么可以除去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没在酸中?为什么?以除铁锈为例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程度的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因素一:;因素二:;因素三:。
[例题解析]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用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用两种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物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答案不唯一。
回答时需要对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进行比较分析,如浓硫酸的特性有强腐蚀性、吸水性、脱水性等,而稀硫酸则具有酸的通性。
[答案] 物理方法:(1)用天平称质量,体积相同的两种液体中质量大的为浓硫酸;(2)用密度计测密度,密度大的为浓硫酸;(3)倾斜观察,较粘稠的为浓硫酸;4)稀释两种酸,用手摸杯壁,较热的为浓硫酸。
化学方法:(1)用小木条分别蘸取两种酸,变黑的是浓硫酸;(2)用白纸条分别蘸取两种酸,变黑的是浓硫酸;(3)取少量的两种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铁钉,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硫酸。
[体验收获]1.浓盐酸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在空气中形成白雾B.滴在石灰石上有气泡放出C.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除去金属制品表面的锈斑2.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能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酸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D.氧化性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稀硫酸D.稀盐酸4.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Zn B.Fe C.Mg D.Al5.实验室欲用质量分数98%、密度 1.84g/cm3浓硫酸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9.8%,密度为1.14g/cm3的稀硫酸75ml,请按要求填写空格。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方法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短玻璃导管、镊子、投影仪;药品:浓硫酸、鸡爪、NaOH溶液(20%)。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研钵、烧杯、纱布、纸、小木棍、布、玻璃片、玻璃棒、点滴板、镊子、表面皿、蒸发皿、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花(果实)、浓盐酸、浓硫酸、生锈的铁钉、NaOH固体、生石灰、蒸馏水。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酸和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第二课时: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几种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几种常见的酸[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盐酸硫酸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气味[教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总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瓶口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刺激性气味无味[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投影]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案例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案例(精选2篇)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案例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点滴板、滴管;盛开的盆花。
2.学生准备从家中带来的花瓣、紫卷心菜、紫萝卜皮、胡萝卜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今天早餐你吃水果了吗?你是否还尝过其他有点酸或很酸的食物?在这些食物中都包含着一种物质──酸。
上次洗头时,你用了什么洗发水?使用时有什么感受?如果用了,那么,你可能用到了另外一种物质──碱。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含有酸和碱的物质,甚至连我们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酸和碱的化学反应。
那么,酸和碱有哪些用处?它们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呢?在这一节,你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讨论、交流。
有酸味的物质:苹果、橘子……使用时会感觉到滑腻感。
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老师的思路。
由生活问题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
问题引导:展示:分别盛有白醋、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思考:如何将这两份液体区分开?观察溶液的物理性质后思考并讨论交流:1.用闻味的方法,若有酸味的则为食醋。
2.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溶液变浑浊则为澄清石灰水,反之则为食醋。
3.……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
展示:分别盛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
思考:那么,如果将食醋换成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呢?或者说,如何区别酸和碱呢?观察溶液的物理性质,思考讨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出下面的探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