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礼四仪应知应会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未成年人八礼四仪
《未成年人八礼四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未成年人的教育非常重要,而未成年人八礼四仪作为传统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被视为未成年人的基本修养标准。
八礼四仪分别是:立身礼、坐身礼、行身礼、语身礼、着身礼、食身礼、卧身礼、祭身礼,以及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国家、敬畏神明四样仪式。
立身礼是指未成年人在见到长辈或上级时,要先行身礼,表示尊敬。
坐身礼是指在坐的时候,要保持端庄的姿态。
行身礼则是指在走路时,要保持整洁和挺拔的形象。
语身礼是指言语要庄重礼貌,不说粗话脏话。
着身礼是指穿着要整洁大方。
食身礼是指在进餐时,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举止。
卧身礼是指睡觉前要整理床铺,表示对自己的尊重。
祭身礼是指在祭拜神灵或祖先时要端正的姿态和诚挚的心意。
此外,尊敬父母是指要尊重父母的教诲和关心,友爱兄弟是指要和睦相处,在困难时互相帮助,忠于国家是指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敬畏神明是指要恭敬虔诚的对待神明。
未成年人八礼四仪是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道德和行为的要求,通过这些礼节的学习和遵守,可以培养出一个懂得尊重、礼貌、诚信、友爱的良好品质。
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礼仪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因为它们都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是培养未成年人健全性格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
礼仪教育,让未成年人通过学习八礼四仪,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八礼四仪具体要求八礼7-12岁(小学阶段)(一)、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二)、餐饮之礼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不说脏话谎话。
(四)待人之礼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面带微笑。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五)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七)游览之礼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不追、捉、打、喂动物。
小学生“八礼四仪”教育主要内容以及方案一、八礼的主要内容:1.见面礼:指小学生在见到人时要主动打招呼,礼貌地问好,并展示出友善的态度。
2.寒暄礼:指小学生在和别人交谈时要注意礼貌和谦虚,不要直接下结论或冒失地提问,而应先作适当的寒暄。
3.送礼物礼:指小学生在送礼物时要注意礼物的选取和送礼的场合,例如生日礼物要根据对方的喜好选择,重要的节日需要送上节日礼物。
4.写信礼:指小学生在写信时要注重称呼和开头结尾的礼貌用语,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5.会客礼:指小学生在接待客人时要有礼貌待客,不露怠慢之态,要主动为客人提供帮助和服务,并遵守交往礼仪。
6.用餐礼:指小学生在就餐时要注意用餐姿势,不大声喧哗,不随便谈论不雅话题,不浪费食物,懂得慢慢咀嚼,文明餐桌礼仪。
7.上学礼:指小学生在上学时要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早退,不给老师添麻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友好相处。
8.面试礼:指小学生在面试的场合表现出自信和礼貌,回答问题时要结合实际,反应灵敏,并能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二、四仪的主要内容:1.安静行为规范:指小学生在上课时要保持安静,不做打闹吵闹的行为,听取教师讲解时要集中注意力,不玩手机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整洁行为规范:指小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持教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整洁,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涂鸦。
3.有序行为规范:指小学生在排队、集体活动等场合要遵守秩序,不插队,不打闹,不吵架,与同学友好相处。
4.文明交往规范:指小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要礼貌待人,不说粗话,不欺负弱小,懂得尊重他人,与同学和谐相处。
为了将“八礼四仪”教育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采用以下方案:1.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八礼四仪”的内容和意义,让他们理解并愿意接受这项教育。
2.开设相关课程和主题班会,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和技巧,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礼仪,为什么要遵守礼仪。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实践。
爱园小学八礼主要内容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参加升国旗、入队、、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7-12岁(小学阶段)13-15岁(初中阶段)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具体规范1.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
2.学会自己穿衣、穿鞋。
3.学会自己揩鼻涕、擦汗。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4.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1.不纹身、不化浓妆。
八礼四仪—八礼
“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
仪表之礼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
教育引导孩子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八礼四仪 - 四仪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八礼四仪的内容八礼四仪的内容八礼一、餐饮之礼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要求:幼儿园小朋友要吃饭时不吵闹,不独占食物小学生要求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初中生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规范餐具高中生在饭店用餐时,吃不完食物要打包二、游览之礼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体要求:幼儿园孩子不踩踏草坪,不采摘花果小学生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初中生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不拍照高中生应了解并尊重当地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三、观赏之礼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具体要求:小学生在观看文艺演出时不能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初中生观看时取下帽子,不影响后排观众观看高中生观赏高雅艺术演出时着正装四、仪表之礼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要求:小学生站立时要抬头挺胸五、行走之礼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六、言谈之礼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七、待人之礼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八、仪式之礼参加升国旗、入队、入团、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7岁入学仪式重点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10岁成长仪式重点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14岁青春仪式重点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18岁成人仪式重点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知识应知应会
“八礼”主要指
1、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时候的入学仪式、10岁时候的成长仪式、14岁时候的青春仪式、18岁时的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开学第一课
2014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父母教会我”,旨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一、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公共场合不脱鞋。
二、餐饮之礼目标:安静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食相文雅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学会倾听、诚恳友善、礼貌谦恭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四、待人之礼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微笑,主动问好。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五、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1.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2.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3.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4.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通道。
5.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维护环境、学会欣赏、礼貌喝彩1.准时入场,对号入座。
2.观看电影、文艺演出时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 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七、游览之礼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八礼四仪“八礼”:1.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澡要勤洗身无异味衣袜常换仪表整洁坐要如钟姿态端庄站如青松抬头挺胸个人物品整理有序掏耳挖鼻当众莫为公共场合请勿脱鞋体态自然优雅大方2.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用餐之时不多言语细嚼慢咽健康身体盘中菜肴捡挑失礼喝汤不响共食分享公共餐厅注意安静追逐嬉闹没有礼貌开饭之时手洗干净等候家人尊重有礼3.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遇见师长使用敬语接听电话先说你好通话完毕要说再见同学之间不起绰号与人为善相互尊重不说脏话不说谎言公共场合规范用语文明语言从我做起4.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父母之恩永记心上尊敬师长认真听讲举手发言礼貌说话向人借物有借有还进门之前敲门问询征得同意方能入内奉献爱心乐于助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5.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文明行走讲究礼让上学路上注意车辆放学整队排队为佳上下楼梯不忘右行不挤不推不跳不跑电梯停稳靠右站立不倚门边不乱按钮交通法规牢记心上6.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场馆秩序宜清宜静提前入场对号等待观赏专心熏陶自己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瓜皮果壳不抛不撒勿站勿堵勿喧勿闹剧终幕闭掌声响起有序散场安全第一7.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外出游览善待景物千年文物祖先留存驻足静观文明以待勿刻勿划绝不喧哗景区寻访勿攀勿爬尊重动物爱护花草垃圾有家细心摆放文化天地你我传承8.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华夏之邦泱泱大国见面招呼微笑应答同伴相处不愠不怒见到长着躬身礼让国旗飘扬国歌荡漾目光相随肃然起敬升旗脱帽心存敬畏服饰整洁行礼到位“四仪”: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八礼四仪
“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7岁(入学之礼)、10岁(成长之礼)、14岁(青春之礼)、18岁(成人之礼)
3.文明校园“六个好”
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
4.三风一训
校训:至德修身乐业砺能
校风:尽责爱岗乐群自强
教风:德技双馨乐教爱生
学风:崇德尚美乐学精技
茶拥有5000年的历史。
传说,神农氏(ShenNong)喝开水时,几片野树叶子落进壶里开水顿时散发出宜人的香味。
他喝了几口,觉得很提神。
茶就这样发现了。
自此,茶在中国开始流行。
茶园遍布全国,茶商变得富有。
昂贵、雅致的茶具成了地位的象征。
今天,茶不仅是一种健康的饮品,而且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一边品茶,一边了解中国文化。
Tea has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One legend goes that when Shen Nong was about to drink some boiled water,a few wild tree leaves fell into the kettle and gave off sweet fragrance. He drank a little and found it very refreshing,which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tea.
Since then,tea became popular in China. Tea gardens ap- peared everywhere,tea merchants became rich,and expen- sive and graceful tea set even became a symbol of social status.
Today,tea is not only a healthy drink but also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tourists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ulture as they drink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