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3、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审题立意1、师:早就听说四(2)班的同学聪明能干,个顶个的棒,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是一段绕口令。
出示ppt: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谁来试试?指名说,师说。
第一次就能说得这么流利,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同学,引出“敬佩”。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2、ppt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1、指名读2、学生汇报3、这个人可以是谁呢?4、出示ppt,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从习作要求中把握信息,这次作文要求写人,是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
重要的是要用具体的事例写清让人敬佩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抓品质(特征),具体写(板书)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
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
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小学课堂常规教案(集合9篇)小学课堂常规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1.向后转走(齐步)2.迎面接力跑教学任务: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8')1.开课式。
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x2)二、基本部分:(28')1.向后转(齐步)(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
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
(4)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
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
2.迎面接力跑(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
(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
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
(3)要求:1.传递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
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4.下课。
小学课堂常规教案第2篇教材分析跳跃在体育课程标准各个水平目标中都有所出现,但不同年级达成的目标有所不同,是逐步深化和递进的过程。
单双脚连续跳是跳跃项目内容之一,也是教材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低年级单双脚连续跳学习以基础的单双脚跳动作为主,活动形式接近生活,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也有对身体进行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学生在正确掌握动作方法的同时,强调体育与音乐的结合,体育与旋律相配合,为下一水平目标一脚蹬地双脚落的学习延伸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以前掌握原地单双脚跳后,在本次课主要学会单双脚连续跳的完整动作,感受身体的空间变化,明确利用连续跳进行身体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设计5篇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要怎么进行开展才能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呢?相关的主题教案设计应该要怎么进行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小学语文主题教案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语文主题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道故事内容,能复述这个故事。
2、能理解“掰、摘、抱”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4、能续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教学重点:能用“走到……看见……”的句式复述故事。
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1、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
(猴子、小猴子)2、听过有关猴子的故事吗?谁能看图,猜出这个故事名。
猴子捞月,狐狸和猴子3、今天,这两个故事我们都不讲,讲一个比这个更有趣的故事。
看老师补充题目:小猴子下山4、自己把课题读一读。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玉米地、桃树下、瓜地、树林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
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6、理解动词的特点(1)质疑不会读的字。
(2)谁能用上动作,来读一读(3)指生演一演“掰”的动作。
(4)师生合作边演边读。
7、练习:看老师做动作,你们来说动作,看谁厉害。
三、研读重点段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谁得把这四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
4、练习:把四句话合并在一句话。
丁丁按时起床。
丁丁洗脸刷牙。
丁丁吃完早餐。
丁丁高高兴兴去上学。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2.能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绘画图案,提高动手能力;3.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小熊的图片一张3.幼儿领域的操作用书活动过程:一、感知规律。
(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小熊搬新家了,它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看看它们是谁呀?(小兔,小猫,小狗)师:去小熊家有三条不同的路,三位好朋友各走了一条小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走的是怎样的小路呢?小兔:不同颜色一隔一的排序小猫:不同大小一隔二的排序小狗:不同形状一、一、一的排序(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二、出示PPT,引导幼儿体验学习不同排序方法。
(一)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
师:三个好朋友都到小熊家了,小熊可开心了,为小动物们准备了它们最爱吃的食物呢!可是想吃这些食物可没那么容易哦!小熊还为小动物们提供了没有装饰完的盘子呢,我们只要把小熊的盘子装饰完,最爱吃的东西就会出现了。
小兔:不同实物一隔一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萝卜)小猫:不同大小一隔二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小鱼)小狗:不同形状一、一、一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骨头)三、幼儿动手操作。
(一)简单介绍活动内容。
师:小熊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呢,但是小熊为小朋友出了一道题,闯关成功的小朋友才可以到他家做客。
小熊出的题在老师手上,叫按规律画。
画对的小朋友才可以到小熊家做客。
(二)教师的示范讲解。
(三)幼儿动手操作。
提出制作要求:按一定规律排序保持安静,完成后举手告诉老师。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2】设计意图:小朋友们,你喝水的时候被杯子烫过吗?你知道为什么热水倒入杯子,杯子就会烫呢?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玩一玩有关传热的科学活动《黄豆宝宝赛跑》。
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它的传的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铁制品的传热速度比陶瓷、塑料制品的快。
中班老师课堂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 通过故事理解小兔子勇敢、智慧的品质。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 故事《小兔子的冒险之旅》绘本及相应PPT。
2. 小兔子头饰若干。
3. 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跳舞热身。
2. 教师向幼儿展示绘本《小兔子的冒险之旅》,并简要介绍故事内容。
二、讲述与讨论(15分钟)
1. 教师结合PPT,生动讲述故事《小兔子的冒险之旅》。
2.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小兔子的勇敢和智慧表现。
3. 故事讲述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角色扮演(15分钟)
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领取一个小兔子头饰。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子、大灰狼、小鸟等角色,进行故事角色扮演。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角色特点,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总结与延伸(5分钟)
1. 教师对本次语言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思考,培养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品质。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讲述《小兔子的冒险之旅》,增进亲子共读时光。
语文教师课堂教育教案语文老师课堂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拼读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依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熟悉“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肯定的语境中使用。
二、教学重点:学会ao ou iu三个复韵母,并且能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三、教学难点:使同学能区分iu和ui,留意ou和o的发音和口形。
四、课时支配: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能够看图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出示卡片ao iu,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指名读复韵母ai ei 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形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3.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变。
ai是复韵母,发音使口形从a向i滑动,a重i轻。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知道复韵母发音时口形要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滑动。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3个复韵母,看谁学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ao ou iu1.教学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就是“奥”的第一声。
板书:ao。
(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
(老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指名读)(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āo(凹进凸出)áo(熬药)ǎo(棉袄)ào(傲慢)2.教学复韵母ou(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
)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中班课堂教案5篇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一份详实的教案可以为课堂注入新鲜元素,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课堂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课堂教案篇1玩法:全班幼儿坐成半园形,请一个幼儿背对大家坐好,请另一个幼儿走到他椅子后面,轻轻敲椅子背三下,坐着的幼儿问:是谁敲我的门呀?敲门的幼儿说:是我,猜猜我是谁?如幼儿猜不出,可再问: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你的好朋友。
猜对了,就调换幼儿,游戏重新开始。
提示:要求幼儿根据声音辨别同伴,练习说疑问句。
游戏可逐步加深要求,如:敲门的幼儿可故意压低、变细自己的声音,也可两个幼儿同时去敲门,同时回答问题,要猜出两个同伴的声音。
目标:能坚持将绳子上打的结解开,不怕失败。
材料:幼儿穿珠用的绳子若干。
每一根绳子打5个~8个结;定时钟一只;小苹果贴花。
玩法:1.任意拿出一根打结的绳子,观察绳结。
2.按自己的方法逐一解开绳结,直到解完该绳上所有的绳结。
3.继续取一根打结的绳子,将绳结解开。
4.坚持10分钟,每解完3根绳可以给自己贴上小苹果贴花一个。
规则:1.必须将一根绳上所有结解开才能解第二根绳结。
2.游戏开始,教师拨好定时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解完3根绳结,才能贴一只小苹果贴花。
目标:能动脑筋、有耐心地用钓鱼竿钓起不同形状的瓶子,坚持完成任务,不放弃。
材料:筷子、细绳、吸管、装饰过的可乐瓶。
玩法:1.用蓝色的纸板围一个池塘.将装饰过的瓶子放进去,瓶口朝上。
2.拿一根钓鱼竿,把鱼线(线的尾部系一小截吸管)放进瓶子里,抬起鱼杆将瓶子钓起来。
规则:1.可以调整鱼竿上的小吸管,但不能用手将吸管放进瓶子里。
2.钓过的瓶子及时还原,钓竿用完放回瓶子里。
目标:调整身体动作.将系在绳子上的笔放进小瓶子里,能坚持完成任务2次。
材料:大号夹子、铅笔、各种动物造型的(养乐多)小瓶子、地垫、五角星。
玩法:1.在平坦地面放置8块小地垫,上面放上卡通小瓶子8个。
小学名师课堂教案模板三篇学校名师课堂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主要以椅子功能、造型、材质为入手点,进行课程设计。
由于对于设计课程,许多学校生的眼界和思维水平比较低,思维比较狭隘,所以在课程设计上,主要注意同学眼界的扩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椅子的相关学问及设计的基本内涵,培育同学的设计及动手操作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分析讲解、探究等方法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分析力量、创新思维力量以及设计力量。
创作出造型新奇、美观、大方、有用性强的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同学关注生活、喜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设计和动手操作体验椅子的造型艺术。
教学重点:椅子的结构、功能等相关学问。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一款造型别致的椅子。
教具预备:课件、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嬉戏:用橡皮泥捏椅子。
同学用手中的泥快速捏椅子。
二、新授:(一)说一说提问:椅子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小结:椅子由靠背部分(椅子背)、座部分(椅子面)、支撑部分(椅子腿)部分组成。
(二)想一想1.体验放三把凹凸不同的椅子,让同学坐在椅子上尝试感受。
提问:(1)你觉得这三把椅子哪一把舒适?为什么?(2)从舒适角度看,椅角、椅面和椅背我们还应当留意什么?小结:A、椅脚:应等于小腿长度,坐下后小腿自然下垂,脚掌正好落地。
B、椅面:以坐为主的椅子,座面深度应当等于大腿的长度,坐下后膝关节的弯处正好到椅边。
C、椅背:能对腰、背和颈部起到全部或者部分的承托作用。
2..探究看书P38页作品。
提问:一张完整的设计图应当有哪些内容?小结:形状设计、尺寸、功能介绍。
(三)看一看观赏别致的椅子图片。
提问:这些椅子你喜爱吗?喜爱它哪里?出示课题:造型别致的椅子。
(四)出示学习目标。
三、创作:1.出示作业要求:设计一把造型美观而且有用的椅子。
留意:画好后留意标明尺寸和功能。
肯定要别致噢!2.同学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积极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等。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如复杂问题、抽象问题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b.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c.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讲授a. 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等;b. 结合实例,讲解知识点的应用;c.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3. 小组合作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b. 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c. 各小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
4. 课堂练习a.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c. 评讲练习,总结经验。
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b. 总结知识点,强调重点;c. 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知识。
6. 布置作业a.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b.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教师批改。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积极性等;3. 教学方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有效;4.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具有挑战性;5. 教师自身: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
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化简与约分等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关注社会、积极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化简与约分。
小学课堂教案【教案一】主题:小学语文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一些汉字,掌握基本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课件、录音机等。
2. 教学环境:小学语文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时间:5分钟)通过播放歌曲《小白船》,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为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时间:25分钟)a) 学习汉字:将教材上的汉字在黑板上亮相,并逐一解释其读音和意义。
b) 学习词语:呈现一些常用的词语,并进行词语理解和造句练习。
c) 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并进行相关的讨论。
3. 操练与巩固:(时间:15分钟)a) 模仿朗读: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逐句朗读课文,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 听力练习:播放录音材料,要求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并回答问题。
c) 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所学内容。
4. 教学总结:(时间:5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唱歌、朗读和听力练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识字和写字能力。
但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计更灵活多样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整个课堂的互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