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13届高考情况分析暨2014届高三复习建议
- 格式:ppt
- 大小:410.50 KB
- 文档页数:64
2013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14高考复习备考建议宾川一中物理组李志周2013.10一、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我省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为全国课标卷2,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试卷内容结构分布情况必考部分:必修1、2占分55分,其中选择题24分,为第14、15、20、21题,实验题8分,为第22题,计算题18分,为第25题;选修3-1、3-2占分45分,其中选择题24分,为第16、17、18、19题,实验题7分,为第23题,计算题14分,为第24题。
选考部分:占15分,各学校选考情况不尽相同。
2、试题体现了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的特点:主要为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力学部分:14.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图象问题15.考查受力分析、静摩擦力、力的平衡20.考查天体运动和卫星问题21.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及向心力22.考查了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25.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图象电磁学部分:16.考查了电磁感应及图象问题17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18.考查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中力的平衡19.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23.考查电表的改装、多用电表原理24.考查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的圆周运动、向心力、动能及动能定理3、难易程度不少题目学生都能感觉到平时见过,难度大的题目少,基本符合3:5:2的易、中、难比例4、突出对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分析综合能力,对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分析、对做功和能量转化的分析、对过程和状态的分析、对电路的分析、对电场磁场性质特点的分析、对图象的分析等在试题中均有具体、明显的体现。
其次还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但也要看到,试题是以考查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来体现能力的。
基础至关重要。
5、意外之处:个人观点个别题目考查知识点较偏,如第22题涉及弹性势能与动能关系时的图象,学生需知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才能较好地明了图象含义,知道m、h与图象斜率的关系,而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课本不要求用于计算。
一、第一部分:2013年试卷特点(一)立足主干知识,反映学科特点2013年试卷突出对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体现文明演进历史进程的主干知识考查。
从考查内容看,对政治史、经济史考查比例较大,文化史考点相对较少,选修内容融入必修部分进行考查。
涉及到中国史的主干知识有:古代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民国时期的经济和教育、抗日战争等;涉及到世界史的主干知识有:雅典民主政治、近代民主与科学、英国政治制度、美国独立战争等。
从考查特点看,注重从时代背景、时间空间、具体知识、材料作者特点、关键词、图画细节、表格对比等角度出题。
以选择题为例:以时间为主的考查有3题共12分,分别是2题、4题、6题;以特点为主的考查有8题共32分,分别是1题、3题、5题、7~11题。
(二)践行课改理念,引领课改方向1.实现“教材知识”到“课程知识”转变。
2013年历史试题不拘泥于教材及教材上的结论,不拘泥于教师依据教材所作的结论,重点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引领课程改革方向。
考生运用应当掌握的技能、观点和方法来解题,与课本中的具体史实知识关系不大。
2013年新材料涉及书法作品、统计表格、漫画作品、广告宣传画、大事年表、教材图片等。
更值得关注的是,主观题材料不再拘泥于论述某一段,而是对材料进行了重新整合,既能体现命题的灵活性,也增加了材料信息量,对考生能力层次要求更高。
2.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013年高考凸显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今年选择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学科基本内容为“引子”,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佐证、深化理解或对材料信息本身的理解以及甄别选项的技能,这正是对学生学科素养积累的要求。
如:2题、7题、9题、11题、12题。
而材料题13题和14题,则突出了对学生解读—复述—概括、归纳—比较—提炼、分析—论证等解题方法的考查。
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013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总结及2014年备考计划钟铺高中高三数学备课组一学年来,在学校领导、高三年级组的领导下,高三数学备课组按照学年初制定的复习备考计划加以实施,并适时地加以充实和完善。
全组成员,同心协力,废寝忘食地勤奋工作,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悉心研讨和实践旨在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复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和措施。
经过实验,效果良好,以往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的状况得到了改观,出现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新局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也大大提高。
使今年我校高考数学成绩再上新台阶,现总结如下:1、研讨考纲,分析考点,设置梯度。
高三备课组组织教师研讨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各章节知识的考点分布及其要求层次,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智力都比其它几所高中差的现状,狠抓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再结合知识本身的重点、难点,设置好复习题的梯度和难度。
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减少无效劳动。
2、团结协作,发挥特长。
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复习教学方案,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及复习的大致进度,理清各章节内容的知识网络及其交汇点(因高考常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命题),准确把握各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疑难问题集体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找出最佳解决办法,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3、回归课本,狠抓基础,开拓创新。
备课组以课本知识点为出发点,狠抓对“三基”的落实,并选好一本主干复习资料和套题,以自编资料为主,但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我们进行了大胆舍弃,同时,教师把富有新意、能启迪思维、体现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反映时代气息的习题及时补充进去,另外,老师自己也改编了一些题,重视单元小综合,适当自编或改编知识网络交汇点上的题目,这些自编题、自造题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们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因而从中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最终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大竹县石河中学2014年高三英语复习规划及备考策略一、2013年四川省普通高考英语科试卷分析(一)、对2013年普通高考四川卷的总体概述2013四川卷坚持“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完型、阅读、补全对话、书面表达仍然沿袭了四川省自主命题以来的风格,减少了单项填空题的题量,增加了阅读表达,改变了改错的设题方式,书面表达的字数由100词增加到120词左右。
在侧重考查考生双基的同时,注重对考生综合文化素质的考查,强调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全卷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宽,灵活性强,凸显了对考生用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选材内容丰富,搭配合理,题材广泛,语言地道,可读性强,信息量大。
试题难中易比例搭配适当,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能对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
全卷符合考试大纲的精神和四川省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符合语言考查改革的方向,尤其是对我省高2013级实行新课改后,如何进行总结性评价考试,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四川省2013年普通高考英语科新增了阅读表达题,旨在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考生通过阅读理解,用恰当的语言回答所设置的问题。
2013年卷的总体难度略低于2012年卷,但是各题型难易程度略有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单项填空题总体难度和2012年卷基本一致,但题量由以前的20题减到10题。
坚持考查重点内容,强调其基础性。
在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回归语言教学本质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完形填空题在难度方面略低于2012年卷。
试题保持了四川卷的一贯坚持的风格,语言生动,层次分明,可读性强。
总体是合格容易,得高分较难。
第三、阅读理解第一节总体难度略低于2012年卷。
在选材多元化,灵活性,题目设计科学等方面坚持了四川卷的特点,问题与选项简洁明确,题材广泛,语言地道,信息量大,可读性强,阅读理解第二节的补全对话题和2012年卷一样,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考生容易得分。
2013年历史高考试题分析和2014年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2014年高考复习正在紧张进行,那么,怎样才能使高考复习更有效,使学生的高考历史成绩能整体大幅度提高,这是我教书多年的追求。
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我认为应该仔细分析2013年高考试题,分析学清,使2014年高考复习更加科学有效,备考策略更加详细实用。
一、2013年历史高考试题分析第一、模块分值分布不均衡模块及中外知识考查点分布呈不均衡状态,今年依然注重对中国历史的考查,约占全卷分值的70%以上。
但从三本必修模块来看,必修三思想文化内容比重增加,约占必答题的60%,而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的比重降到了26%,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比重仅占必答题部分的14%。
第二、注重主干知识考查试题涉及的主题,如史书编撰、中国古代土地兼并、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明清世俗文化兴起、京剧脸谱、近代外交的转变、抗战时期土地政策、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美国1787宪法、德国近代政治制度形成、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近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建筑与政治制度的关系等,都是教材、教学和考试大纲规定的主干知识。
第三、注重能力考查试题突出了历史学科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基本特点。
选择题基本上运用材料创设新的情境,全部以文字的方式呈现,非选择题的第40题,材料阅读量不大,不晦涩,考易读懂。
第41题,尽管是以图的形式展现,但是材料为学生熟知,其重点还是在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运用,更强调分析试题中提供的史料和图画与历史中的相关知识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较宽的知识面,而且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的解题技巧。
第四、关注社会生活文化史中的第24题史书的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关系、第27题的市民阶层扩大对世俗文化的发展推动、第29题的京剧脸谱体现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第40题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第41题的建筑体现的文化内涵;经济史中第26题、41题的商品流通;政治史中第32、33、34、35题的各国所处历史阶段、国情不同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民主政治制度的差异性等,都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的人文性和时代性,贴近新课程改革。
2013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的新变化与2014年的备考建议作者:特级教师李迪明2013年是四川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其高考语文命题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既保持了四川卷的特色,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凸显了语文性,蕴涵着语文味,其命题的变化令人关注。
试卷总分仍是150分,题量21个小题也没有变化,试卷总体结构仍然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选题,第二部分为非单项选择题);但一些考点的题型和分值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古诗鉴赏侧重考查考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所选诗歌语意深沉,情感丰厚,体现了苏洵不断进取、老骥伏枥的精神,耐人品味。
以往一直保留的诗歌语言炼字题,今年并没有出现。
考的是关于“思想感情”和“对比手法”的“简答题”,各占4分,共8分。
文言文阅读变化最大,新增了文言断句和文言简答题,分值也由原来的19分增加到23分。
命制了2道单选题(实词、虚词各1道,共6分),1道翻译题(由10分变成了8分),1道简答题(5分)、1道断句题(4分)。
名句默写,分值由以往的5分调整为6分。
仍采用续写上下句的形式,不同的是要求从八句中选填六句。
所设8句中,高中占5句,初中占3句。
现代文阅读总分值仍为31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语言严谨而优美的《明代花鸟画》,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与往年一样,还是3道选择题,占9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负重的河流》,该文语言充满激情,描写细腻生动,意味深长,震撼力强;1道多选题,3道问答题,侧重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引导其思考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占22分。
语言表达,分值由原来的27分降为22分。
单选题还是4道(字音、字形、词语、病句),占12分;非选择题由往年的3道改成了两道:设计访谈问题(4分)、续写题(6分),占10分。
高考语文四川卷的作文题几乎每年都有新意,2013年卷也不例外,取材于富尔格姆的短文《信条》,是一道关于“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的材料作文,意在引导考生通过“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领悟“稳中求变”和“变中求稳”的生活道理,可写对“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可以写对“不平衡的生活”的思考和思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