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文字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08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语言学?1.1定义语言学常被定义为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
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是人类所有的语言。
为了揭示语言的本质,语言学家首先要对语言实际使用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语言使用的概括性假设,这些初步形成的假设要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最终形成一条语言理论。
1.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语言学研究有不同的侧重。
对语言体系作全面研究的语言学研究称为普通语言学。
语音学主要是对语言声音媒介的研究,它不只是研究某一特定的语言的声音媒介,而是所有语言的声音媒介。
音系学与语音学不同,它主要研究特定语言的语音体系,即音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有意义的单位。
形态学主要研究单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及这些叫做词素的语义最小单位是如何结合构成单词。
句法学主要研究构成潜在句子的句法规则。
语义学以研究语义为目的,传统语义学主要研究抽象的意义,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语用学也是研究语义,但是它把语义研究置于语言使用语境中加以研究。
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
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科学被称之为社会语言学。
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心理语言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它要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大脑的工作机理,如人是如何习得母语的,人的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记忆语言信息等问题。
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形成了应用语言学。
狭义上,应用语言学指把语言理论和原则运用于语言教学的科学,在广义上,它指把语言理论与原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
除此之外还有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1.3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1.3.1规定性和描述性语言学研究是描述性的,不是规定性的。
这是语言学和传统语法的一个重要区别。
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是对人们使用的语言进行客观描述与分析,而不是对语言的使用作出规定。
传统语法是规定性的,它主要建立在笔头语言基础之上,旨在规定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并且把这些语法规则强加给语言使用者。
第七章文字1.文字与文字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相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克服了时空对有声语言的限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决定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在文字的起源上,一般以为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文字不等于图画。
按照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关系不同,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与意音文字。
文字学是指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特点、形音义关系、改革、体系等内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文字学的研究有利于文字改革、创造文字、规范文字书写、服务语言、计算机信息处置等。
2.文字的大体类型表音文字是指通过利用一套完整的字母来标记音位或音节从而拼写语言中词或语素的文字体系。
按照表音文字字母所表示的读音单位的不同,它可以分为音节文字与音位文字两种。
表音文字利用方便,看到字就可以够读出音来,勤学、好认、好记、好写。
它又叫拼音文字,以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为代表。
表意文字是指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它不标记声音,它的数量庞大,笔画复杂,字形里面有表示意义的结组成份。
一般以为古代埃及的圣书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与中国的指事、会意字都属于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是指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
意音文字的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份,又有表示字音的成份。
中国的形声字是其典型代表。
拼音文字,广义上讲就是指表音文字,狭义上讲是专指音位文字。
音节文字是指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
日本的化名、梵文是其代表。
音位文字是指以音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位的文字。
英、法、俄、意、德等文字是其代表。
自源文字是指从创建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它的形体、体系都源于自身,是独创性的。
古代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成立起来的文字。
第六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文字2.字符3.意符4.音符5.记号6.自源文字7.他源文字8.单纯字符9.复合字符 10.词语文字 11.语素文字 12.音节文字 13.音位文字 14.表意文字15.表音文字 16.意音文字 17.假借字 18.楔形文字 19.象形字 20.指事字、会意字21.“六书” 22.独体字23.合体字、偏旁、形旁、声旁24.字符的书写规则 25.“文字的创制”26.语言规划二、简答和论述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简述字符的类型。
3.谈谈自源文字是如何表音的?4.举例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5.“自源文字”与“他源文字”的区别。
6.简述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
7.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8.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9.汉字是不是音种语素文字或语素一节文字?请谈谈你的看法。
10.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1.语言对文字的影响.12.文字对语言的影响.13.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14.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15.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16.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17.古埃及文字的情况.18.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最早的辅音文字.19.“辅音文字”的起源。
20.试述“音位”文字的发展过程。
21.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22.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23.汉字字体的演变.24.汉语字符组合规则.25.应该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26.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27.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28.文字改革的类型.29.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30.文字创制的目的。
31.应该如何对待文字改革?32.文字改革与创制文字的异同。
33.在现代汉语中,诸如“日、山、火、象”这样的字很多。
这些字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它们的字形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第七章语言的属性符号──文字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区别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明确文字的形式和文字的类型;了解文字的起源、文字的演变和关于文字发展规律的不同观点;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的演变过程的造字法,明确汉字改革的任务第一节文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和作用1、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语言“写”和“看”的符号形式,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是语言的书写符号2、文字的作用★(1)弥补了语音的时空局限(2)保存了人类的宝贵经验(3)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语言本身2、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三、文字和书面语(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并不等同于书面语(2)书面语:是用文字符号记录的语言形式,只是一种符号或者一种工具第二节文字的形式和类型一、文字的形式字符就是文字的符号的总称,是文字的最基本单位1、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1)单纯字符:不能再分解的字符。
如:十、人(2)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有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在组合而成的字符。
如:张2、意符、声符和记号(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2)声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3)记号:跟语音、意义都没有联系的字符二、文字的类型1、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文字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2、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
也叫拼音文字。
如: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3、表意文字:实际上指音义结合层的各级语言单位,理论上可以包括“语素、词语、词组、句子”四级。
4、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因为它们原来都是词语文字,只表意,不表音,后来才发展出表音符号来。
如:汉语的“其”字。
第三节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文字的起源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第七章文字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是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音的文字系统。
表音文字利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中的语词,因此又称拼音文字。
表音文字以语言的音节或者音位为书写单位,又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3.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早期的表意文字都是象形字。
有的表意文字用书写符号综合表示词或者语素的意义和声音。
和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字能使人产生对于事物的客观形态的联想。
但表意文字也有缺点:一个字一个形,文字数量大;只表意不直接表音;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等等。
4.表音节文字:表音节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体系。
表音节文字的一个书写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5.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是指独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字体系。
这种文字从它的产生开始到发展都没有参照其它文字,其文字的形体和体系都是独创的。
现在世界上发现的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汉字、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6.借源文字:借源文字是指借用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者文字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体系。
现在世界上的多数文字属于借源文字。
复习思考题。
1.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性质:(一)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①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口头语言,口语只能用于人们的口耳交际。
他要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为了克服这种时空限制,创制了文字。
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用来记录语言的。
②文字是符号具备符号的特征,它能记录一个个语言单位。
但是符号不一定就是文字,文字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另一个语言单位,而其他符号只能简单孤立的表达某种意义。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符号,它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组合成书面语言。
③文字是一个系统。
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单个的孤立的个体是不能成为系统的。
文字是一套特定的书写符号,在文字的内部有着不同的层次的组成部分的结构规则,他们使文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语言学概论第七单元文字习题、真题集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文字与语言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P230A.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没有任何联系B.文字不能等同于需要C.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的符号系统D.同一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书写符号系统2.不能再分解的字符是( C )P233A.笔画 B复合字符 C.单纯字符 D.意符3.下列关于声符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 )P234A.声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B.声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C.声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D.声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4.下列文字中属于表音文字的是( C )P235A.苏美尔文字B.汉字C.日语“假名”D.古埃及圣书字5.文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的最初形态是( B )P239A.象形字符B.图形的切割字符C.表意字符D.表音字符6.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B ) P241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7.现在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 C )P241A.苏美尔文B.玛雅文字C.汉字D.古埃及文字8.下列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C )P241A.古埃及文字B.古汉字C.古希腊文字D.古代契形文字9.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是( D )P242A.音节文字B.表音文字C.音素文字D.意音文字10.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发展最高级阶段为( A )P242A.音位文字B.表意文字C.象形文字D.音节文字11.下列文字不属于会意字的有( C ) P247A.莫B.益C.亦D.武12.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D )P240A.拉丁文字 B.腓尼基文字 C.古希腊文字 D.古埃及文字13.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B ) P240A.元音文字 B.辅音文字 C.音位文字 D.音节文字14.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 C )A.玛雅人B.腓尼基人C.苏美尔人D.古埃及人15.下列文字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D )p241A.日文假名B.阿拉伯文学C.希腊文D.汉字16.辅音字母的创造者是( C )A.古埃及人B.玛雅人 C腓尼基人 D.阿拉伯人17.汉语“休”是一个( B )p247A.指事字B.会意字C.假借字D.形声字18.下列各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 D )p247A.休B.刀C.二D.颖19.“上”、“下”属于传统“六书”中的( B )P246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0.文字起源于( A )P237A.图画B.结绳C.结珠D.实物22.传统上把汉字的单纯字符称为( D ) P233A.偏旁 B.笔画 C.记号 D.独体字23.各种文字的“字符”根据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分为( C )P234A.意符、声符、独体符B.声符、记号、独体字C.意符、声符、记号D.意符、记号、独体字24.下列语言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D )P235A.俄语B.英语C.德语D.日语25.文字发现三阶段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的阶段分别为( A )P242A.象形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B.表意文字、音位文字、音节文字C.象形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D.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26.下列汉字的发展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D )P248A.甲骨文、小篆、金文、楷书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C.小篆、金文、甲骨文、楷书D.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文字起源于( ABCDE )A.结绳B.契刻C.图画D.结珠E.编贝2.下列汉字字符中,一般情况下属于意符的有( ABC )P234A.鱼B.牛C.人D.其E.多3.根据文字的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可以将文字分为( CE )p234A.音节文字B.音位文字C.表意文字D.语素文字E.表音文字4.下面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BE )p241A.古埃及文字B.腓尼基文字C.中国的甲骨文D.古代的楔形文字E.印欧语的字母文字5.下面各项属于单纯字符的有( AB )P233A.丁B.木C.符D.章E.酒三、术语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文字:p228一是“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等;二是“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三是“词语或文章”,如“文字通顺、文字晦涩”等。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一识记内容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2书面语:文字出现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11应用语言学: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码”即所谓的言语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答: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答:语言客观存在形式是极其多样化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要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那样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如果研究对象长期不确定不明确,或者研究对象太杂,范围太宽,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6语言和言语的区别?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语言”就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语言=言语活动-言语,言语带着个人性,语言带着社会性7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答:无法把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分开:声音离开了意义就不再是语音的声音,意义离开了声音也就不再是语言的意义,而且声音和所表示的意义一旦分开,语言符号也就不存在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语言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答: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柴交际工具的作用9语言符号的可变性?一方面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细微的偏离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时间的推移,细微的偏离积累成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人口的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变,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出现,书面语的产生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内部的阶层和行业等等的分化,都必然会引起语言在功能上的分化和发展10语言是一个系统?语言是一个人和人之间表达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而人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系统也必然是非常复杂的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是各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根据严密的组织规律分层次组织起来的,不同单位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系统11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答: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有明显差异的,其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几乎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语法子系统的系统性也很强,但比语音系统稍差一些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进行语言的发音时态的变换等等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均有这样的规律12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答:系统性还表现为相对的封闭性,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对的封闭性也就不成其为一个系统13语言系统的层次性?答:语言的出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语言的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都是分层次的,不是单一层次的,而且有上位层次下位层次之分大小依次为:语速—词—短语—句子,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句子和句子可以组合成语篇,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14组合关系的含义?答: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部分和部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上15聚合关系的含义?答: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16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聚合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又体现为聚合关系的线性序列17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研究领域包括的内容有:语言的定义,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本体的语音语法语汇语义和文字的一般规律,不同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性和特性等等18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任何一门应用语言学都有自己的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是主要性质主要研究领域:1最早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2实验语音学,是现代通讯领域应用语音学的理论和成果改进通讯质量和效能的体现3计算机的广泛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等结合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形成的新的应用语言学4也可用来侦破刑事案件19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不论中外,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辩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印度人希腊人已经对语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后世语法研究的基础中国人则对语义文字音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都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即使今天看来也是真正的语言学研究20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几个阶段:1从16世纪到18世纪,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一些学者懂得的语言和了解的语言大大增多217世纪和18世纪不少人纷纷搜集和编纂多语种的对照词表,有人发现欧亚两洲语言有明显相似之处,并开始加以比较研究,后来语言学吸收近代生理学和声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科学的语音学,并运用其的理论和方法发现语言之间严格的语音对应规律3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学科终于建立起来了21普通语言学的产生?答:由于语言学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对更多的语言的认识,就有可能产生关于“语言”的一般理论或者说普遍理论,这就是现在的“普通语言学”22索绪尔的主要贡献?主要贡献在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3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也就越来越显露出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就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24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长期以来是语言学的研究素材诗律学修辞学文章学更跟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分不开的在基础科段,语言和文学是不分家的25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答:中国甲骨文和金文的辨认全靠汉代语言学家许慎给我们留下了一部《说文解字》,而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则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古埃及的文字没人能认读,后来语言学家解读了在一块石碑上刻下的这种文字和古希腊文对照的铭文,才解开了古埃及文字之谜,美洲玛雅文字的解读则揭开了欧洲人来美洲以前印第安人历史的神秘面纱26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答:确定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民族语言规范化,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补课27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信息处理是对语言文字资料的处理一方面是现有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三思考内容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答: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客观形式,客观存在形式有两种:一利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一种是以文字作为载体的书面语一言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答: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有口语和书面语2)不同的人说同一个句子时各有不同,有个人特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说同一句话也不能完全相同3)书面语也有个人特点4)语言学家研究的是经过主观的在不同程度上已经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5)所以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不同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语言的第一种客观存在形式,而书面语是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的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大多语言只有口语,并不存在书面语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因此语言就成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民族又突破了语言作为标志的现象,这样看来,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相互理解程度”是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所采用的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即他们认为: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同时主张: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其实,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单凭“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依据语言结构差异的程度,来确定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即可能会把本属于同一民族但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所使用的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当作不同的“语言”,从而认为这些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2客观上,在有些地区,分属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居民使用的语言差别很小,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话”,按照“相互理解程度”的理论,这些居民说的“话”应为一种语言,因而他们也应属于一个民族这样推论与客观事实是不相符的3实际上,按照“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并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区分“语言”和“方言”才是正确和可行的处理方式6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答:区别语言和言语是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所必须的,区别语言和言语可以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并把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一致的出均植系统的范围内,而使语言学回到本体研究部分,从而提高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7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有一个根本特性,那就是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8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形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形特征使语言系统的组合单位的成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个部分之间就都有可能形成各种关系,产生各种相互影响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9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答:1对语言的观察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目的不同依据的理论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素材不同等因素会造成语言学存在着不同的理论2即使以上都相同,但由于时代的不同,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态度等等主观因素不同,结论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3客观语言是浑然一体的,并和参与交际的各方周围的社会环境等等是分不开的语言学家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现有的研究手段对研究现象加以切割分析,然后再进行综合4作为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永远处于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10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1)着眼于语言的“本体”,也就是重点研究语音语法语汇语义等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规律:2)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重点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3)着眼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4)还可以是别的角度,如哲学角度或其他角度(5)多角度研究可以促进语言学繁荣第二章语音一识记内容1语音: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栽体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3振幅: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的偏移4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5音高:声音的高低,由频率有大小决定6音强: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7音长: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8音质: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又叫音色,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9响度: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10基音:在复合声波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音叫“基音”11陪音:复合波中除去基音外,由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陪音12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13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就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就是噪音14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15声门: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音声门,两块杓状软骨之间的空隙叫气声门,合称为声门16齿龈:紧靠上齿的凸起的部分17硬腭:上腭前面凹进去的部分18软腭:上腭后面比较柔软的部分19舌叶:舌头自然平伸时,与齿龈相对的部分20舌面:舌叶后面的部分21舌根:与软腭相对的部分是舌面后,叫舌根22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23鼻音:气流完全从鼻腔呼出时发出的音24鼻化音:气流同时从口鼻腔呼出时发出的音25主动的发音器官:能够活动的发音器官,如唇舌头软腭等26被动的发音器官:不能活动的发音器官,如上齿齿龈硬腭等二领会:1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言借助声音这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无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收辨别和理解3)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说话人则听觉器官接收到的这些声音来辨别和理解对方的意思,语言借助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大脑联结起来4)离开语音这个物质外壳,语言就无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2语音和一般声音的本质区别?:1)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所以风声雨声等不是语音2语音必然负载一定的意义咳嗽打喃喃的声音是人的,不是语音3)语音负载的意义应属于语言符号系统即使几个人把咳嗽的声音约定为“有人来了”,仍不是语音,因为它没有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而成为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要素3音高与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的关系?1音高与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有关相对而言,大的长的粗的厚的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低:小的短的细的薄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也高2)语音的高低和人类声带的长短松紧有关一般而言,妇女和儿童的声带较短较薄,声音就高一些:成年男子声带较长较厚,声音就低一些同一个人的声音的高低变化,靠控制声带的松紧调节4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答:音高变化在语言中有重要作用在汉语等声调语言中,音节内的音高变化可以构成区别意义的声调句子的语调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而任何语言的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都是音高变化5音强与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关系?答: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振幅的大小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使发音体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和气流量的大小,说话时比较用力,呼出的气流量比较大,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强,反之,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弱6音强响度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答:指人们听觉上感到的声音强弱,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不一定一致实验证明,一个强度大的声音听起来不一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除了音强外,音高等因素也会对响度产生影响7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答: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英语俄语等西方语言的词重音,汉语的轻声都与音强的变化有关比如英语中的content是名词,意思是内容Content是形容词,意思是满意的利用音强位置的变化来区别不同的词汉语中精神第二个字读轻声,是形容词,是活跃,有生气的意思如果第二个字不读轻声,是名词,指人的思想品德宗旨的意思8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答: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英语中的feel感觉,与fill填充汉语广州话中的三与心都是利用音长变化来区别意义的9对语言说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这是因为,以音高为例,在读诗这个字时,妇女和儿童的绝对音高比成年男子高,但只要相对是高而平的调子,就不会使人听成‘实史式“,读同一个字时,同一个人提高噪门或压低嗓门绝对音高不同但相对音高没变别人也不会听错音强音长也是如此10音质的性质?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是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声波形式决定于基音和陪音的配比关系由于陪音的数量频率和振幅的不同,以及它们和基音在频率振幅等方面配比关系的不同,就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声波形式,,从而产生千差万别的音质11乐音和噪音的区别?1)发音体不同乐音的发音体是声带,噪音的发音体是参与发音的有关部位2)声波形式不同乐音的基音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成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声波形式有规则,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噪音的基音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声波形式没有规则,杂乱无章3)听感不同乐音听起来和谐悦耳,噪音听起来嘈杂刺耳12音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以及共鸣器的形状之间的关系?答: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如敲打木板和敲打金属,发出的声音音质就不同发音方法不同,音质就不同,如小提琴上的同一要弦,用弓拉和用手弹,发出的声音音质就不同:共鸣器的形。
第五章文字学第一节文字和文字学一、文字的性质(一)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以字符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拼音文字的字符一般叫字母.汉语的字符一般叫字,一个汉字也是一个字符。
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系统。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
不代表语言单位的符号不是字符。
如交通标志、商品包装上表示防潮、易碎、有毒等意思的图形标记都只代表某种意义,而不代表具体的语言单位,不与词语的声音发生固定联系。
这种图形具有超语言的性质.字符除了包括字母和字以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
这些特殊字符都与语言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与字母和字又有明显的区别。
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狭义的文字不包括这些特殊符号.文字是语言和书写两个系统的结合,具有音、形、义三个要素。
(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联系:1.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字符作为文字系统的符号,跟其他符号一样,也有能指和所指两个要素。
字符的能指就是字形,字符的所指就是各种语言单位。
字符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为约定的。
用什么字符或字符与字符怎样组合表示什么语言单位,是人为约定的。
文字符号的所指是语言单位,因此,文字是离不开语言的,文字离开了语言,就不成为文字了。
但是语言不依赖于文字,没有文字,可以有口头语言。
2.都是交际工具。
虽然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只是辅助性交际工具,但文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字对保留和继承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创造和发展将来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了文字,人类才进入文明时代,没有文字,也就没有文明社会。
所以说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文明时代的界碑。
3.都没有阶级性。
区别:1.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