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第八、九讲 先秦诸子散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75
先秦诸子散文的成熟过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很多精华,而先秦诸子散文,尤其是韩非子、老子、墨子、荀子、孟子等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诸子散文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诸子散文的演进和发展中,至少有三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秦诸子散文起源于先秦思想家们的议论文章,从提出总和论定性概念(如老子的道、墨子的不定、荀子的公理)到把道德理论、政治理论、社会理论、文明理论等整合成一体(如孟子的仁政治道德),先秦思想家们把思想发展至较为成熟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先秦时期思想的成熟”。
第二个阶段是先秦诸子散文的结构化和体系化。
从韩非子《韩非子》到老子《道德经》,再到墨子《墨子》和荀子《荀子》,孟子《孟子》,先秦思想家们把思想论述结构化和体系化,从简单的议论文章发展到一种有系统的文学论述形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秦诸子散文的结构化和体系化。
第三个阶段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文学成熟。
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中国许多文学理论发展至今仍与先秦诸子散文有关,比如说诗歌理论、叙事理论、文论理论等。
先秦诸子散文因此有着独特的文学形式,文体也更加熟练,逻辑性更加严谨,思想也更加充实,把道德观、政治观、社会观、文明观等整合到一起。
先秦诸子散文的成熟,也就决定了它们历久弥新、不朽的精神文化影响力。
在先秦诸子散文的成熟过程中,哲学思想、文学理论、文学实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先秦思想家们探究宇宙至理的本质,提出哲学思想,把思想抽象到最深层,从而使得诸子散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同时,先秦文学家们也从文学实践的角度,把思想抽象到文学形式,熔铸成一种具有独特文体和特殊语言的文学作品;最后,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文学理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把先秦文学发展至位于完整系统的理论阶段,使得先秦诸子散文能够成熟、昌盛。
从历史上看,先秦诸子散文经历了起源和成熟的过程,哲学思想、文学理论、文学实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先秦诸子散文完成了成熟过程的原因。
先秦诸子散文的类型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多种类型的作品。
这些散文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先秦诸子散文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论述型散文。
先秦诸子中,有许多著名的论述散文,如荀子的《劝学篇》,列举了很多学习的方法和原则,对那些怀有追求卓越的心灵具有指导意义;孟子的《性善篇》,则探讨了人性的本善之道,为道德观念的倡导提供了理论支持。
这些著作不仅富有哲理,而且用词精确,条理清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二种类型是议论型散文。
代表作之一是韩非子的《喻老篇》,它以喻老的故事为主线,阐发了治国理政的方法。
这类散文往往通过对比和反衬,突出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问题。
第三种类型是叙事型散文。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史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叙事的方式来讲述历史事件。
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这种叙事散文不仅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生动有趣,而且深入挖掘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背后的真实动机。
第四种类型是诗散文。
《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璀璨明珠,其中的诗散文尤为引人入胜。
庄子的诗散文以幽默、夸张、玄妙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寓言和奇特的场景,以达到启发读者深思的目的。
这种诗散文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传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以上仅仅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一部分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
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作者的智慧和学识,也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的重要窗口。
在当今社会,读者可以通过研读这些散文,发现其中蕴含的历史智慧和生活智慧,从而使自己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