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59.77 KB
- 文档页数: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的影响分析作者:朱晓丹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24期摘要: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选择现金股利的占大多数,第一大股东有一半以上是国有股东。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都呈正相关关系,法人股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负相关关系,而流通股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股权结构;股利政策;股权分置改革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132021引言从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对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已经比较多,但是由于股利政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加之不同地区的经营环境和市场成熟度不同,以及行业发展差异很大,至今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结论。
我国的股票在2005年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的股票逐步从半流通向全流通演变。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是否发生改变?股利分配是否更科学?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摸索探讨的。
2研究假设假设一: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三:国有股与现金股利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四:法人股与现金股利呈负相关关系假设五:流通股与现金股利呈负相关关系。
3实证研究3.1样本选择本文选择2007年在深沪两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并剔除了金融行业、财务数据异常和数据不全的公司。
经过筛选,本文选取的上市公司共1133家。
本文选取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源于锐思金融研究数据(),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Excel和Eviews6.0。
3.2变量设计(1)因变量设计。
本文选取每股现金股利(CD)作为研究的因变量,即股利政策的替代变量。
(2)自变量(X)设计。
自变量是股权结构的替代变量,本文选取的替代变量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股权集中度(OC3),用上市公司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来表示;国有股持股比例(NS);法人股持股比例(LPS);流通股持股比例(CS)。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的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重要方面,对公司股东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资本市场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而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具有不同的影响。
比如,控股股东持有的股权比例越高,就越容易对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控制,从而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
而如果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那么不同股东之间的权益冲突和利益冲突也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
因此,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股利政策制定的逻辑和影响因素,为公司的股利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拟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股权结构类型(包括控股股东、大股东、小股东等)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以股利支付率和股息率为指标,比较不同股权结构下公司股利政策的差异;同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股权结构和其他因素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本文的预期研究结果是,不同性质的股东对公司的股利政策有不同的影响,控股股东和大股东相对容易对公司股利政策进行控制,小股东
则相对较弱;同时,公司发展阶段、融资需求等因素也会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股权结构类型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进行利益分配的一种决策,上市公司如何在股利分配与股利留存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是所有上市公司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实现公司价值即股东财富最大化。
一、现有股利分配政策1.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分配政策是指股份公司生经营所获得的盈余首先应满足公司投资项目的需要,如果还有剩余,则分配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分配股利。
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每年盈利的比率,并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分派给股东的政策。
从绝对额上看,企业支付给股东的股利随每年赚的盈余不同而有差异。
3.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该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不论公司的盈利状况和财务状况如何,都保持该股利不变,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的盈利将足以维持增加后新股利的时候才会宣布增加每股股利。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除了每年向股东支付固定的股利外,还在企业盈利情况较好、资金较为充足的年份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及特征我国的证券市场成立于九十年代初期,经过近二十年的进展,市场运作日益完善,投资者交易日趋理性。
然而与国外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市场环境依旧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问题。
总之,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分配倾向有所缓解,但是股利支付率低。
九十年代初处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早期,此时,大部分公司都进行股利分配。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末,“不分配利润”几乎成为了ZG大陆证券市场的一中普遍现象。
有资料显示,我国在1999年前上市的公司有二百家在1999-20XX年从没分配过利润。
股改之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影响到了其股利分配的能力,不分配的情况有所缓解。
第二,股利分配形式多样,以派现为主。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引言:随着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股东结构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日益凸显。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财务决策,特别是现金股利政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影响机制和特点。
一、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1. 股权结构的定义与特点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票股权的分配情况,它直接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归属和公司治理的方式。
股权结构通常包括大股东和小股东两个主要部分。
大股东往往拥有相对较大的股权份额,对公司的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小股东则拥有相对较小的股权份额,对公司治理和经营决策的影响力较弱。
2. 现金股利政策的定义与特点现金股利政策指的是公司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的决策与实施方式。
现金股利既是上市公司分享利润给股东的一种方式,也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金股利政策的特点包括稳定性、可持续性和透明度。
二、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机制1. 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关系股权集中度是衡量公司股权分散程度的指标,一般用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表示。
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意味着大股东对公司的决策权和控制力更强。
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支付率越低。
这是因为大股东往往更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稳定利润增长,而不断支付高额现金股利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和扩张产生不利影响。
2. 股东权益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在公司治理中,股东权益约束是对大股东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的机制。
股东权益约束的强弱直接影响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研究表明,股东权益约束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增加现金股利支付来保护小股东的权益,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
三、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特点1. 股权结构多样性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多样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多样性是指公司股东的种类多样,包括国有股东、战略投资者、内部员工股权等。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046-02摘要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就发放得越多,即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
大股东控股的存在是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关系的首要原因。
关键词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对策一、股利政策与股权结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或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通常用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表示。
股利支付率的高低会影响公司留存收益和内部筹资数额。
它不仅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同时,合理而稳定的股利政策既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又能激发投资者对公司进行持续投资的热情。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
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权结构既是形成股票市场的基本前提,又是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在此意义上,公司股利政策既受到股权结构的制约,又对股权结构产生影响。
考察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不可避免要涉及到股权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
与国外大多数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复杂、集中性强、流动性差。
股权结构按照股权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等;按照流动性,可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
特殊的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利政策,即股票股利多、转增股本多、不分配多、现金股利少的“三多一少”股利分配特点。
这一股利分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气氛。
二、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关系通过对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实现的股利政策的分析,不难发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就发放得越多,即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关系。
大股东控股的存在是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关系的首要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集中度非常高,大股东控制现象明显,而且广泛的存在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中。
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的影响分析—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一.前言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运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股东有权获得企业的经济利益,而股利分配就是体现股东权益的一种方式。
在股权结构方面,不同的股东持股比例、投票权比例和股东数量等因素都会影响股利的分配,因此,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围绕着股权结构的不同特点,探讨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的影响,特别是关注国内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股利分配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探讨不同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带来的影响,包含股东持股比例、股份流通性、控股股东的流动性等因素;第三部分结合国内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的影响。
二、股利分配的背景和相关知识股利是企业在取得经济利益后,在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或者企业章程规定的条件下,给予股东的派发利益。
股利的分配是企业对股东权益的体现,也是股东投资的回报方式之一。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包括现金股利和送红股两种方式,其中现金股利是企业实际给出的营利额,而送红股则是以再投资的方式留给股东获利的机会。
股利分配的背景与股东权益保护息息相关。
在我国《公司法》中,就规定了公司依法应当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保证股东依法分享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落实了股东在股利分配方面的权利。
但是,在股利分配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股东的不平等权益、公司不合理的股利分配等。
因此,股权结构对于股利分配的影响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的影响1. 股东持股比例股东持股比例是指股东在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在公司总股本中的比例。
在股东持股比例方面,对于大股东和小股东的股利分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大股东往往控制了公司的管理层,具有相对更强的话语权,此时股利的分配往往会偏向股东控制的一方。
例如,在全时高科的股权结构中,董事长方便控制了公司的近60%的股权,这就导致了全时高科的股利分配既不均匀也不合理。
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提要本文主要从股权属性研究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结合我国2007~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股权结果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发现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现金股利;第一大股东;国有股一、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内外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当多,并且取得很多研究成果。
Gugler和Yurtoglu(2001)研究了1992~1998年德国736次股息变化公告后股价的反应,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派现比率与最大股东的投票权比率有“倒U型”关系,与第二大股东投票权比率呈正相关。
Klaus Gugler和Yurtoglu(2003)通过实证证明德国上市公司中不同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存在不同偏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支付率呈负相关,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支付率呈正相关。
吕长江和王克敏(2004)研究发现国有股和法人股比例越大,内部人控制度越强,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越低;国有股与法人股比例越低,公司越倾向于把利润留存于企业未来发展,通常会采用股票股利代替现金股利的支付政策。
魏刚(2006)采用Logit多远回归模型分析了389家公司的股利分配和股权结构的关系,发现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股利发放的概率呈正相关。
二、研究假设(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7~2009年间在深沪两市A股中派发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保证数据有效性,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严格筛选:1、剔除存在A股、B股、H股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2、为消除行业的影响,剔除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3、剔除出现过ST或PT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小于0的上市公司;4、剔除少数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
最后剩下的1,138家上市公司符合本文的条件,相关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系统,通过SPSS完成数据分析。
(二)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是从股权属性研究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的影响胡晓莉(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4)[摘要]确定恰当而又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股价的稳定、筹资成本和公司风险降低都至关重要。
我国现行股利政策存在股利分配行为不规范、不分配现象严重等问题。
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可以得出治理结构中的股东结构会影响股利政策,应从股权结构优化出发,提高法人股持股比例,培养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投资形式,加大对大股东的监督约束力度,以促进股利政策得到规范。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利分配;影响[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11-20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发展和股民都很重要。
公司的价值与股利发放的多少和形式都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公司价值的增值,必须制定合适的股利政策。
我国股利政策研究与西方相比,起步晚,层次还比较低。
由于我国持股比例和性质的不同,西方的股利政策理论并不能直接适用于我国。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因此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之股权结构来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影响。
二、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内涵股利政策是公司关于对股利如何分配的策略,主要涉及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方式等的确定和选择,股利政策的选择影响到公司的投资、融资决策,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因素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治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合理设置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协调其与公司员工、债权人等的权责关系,实现公司长远利益最优化的目的。
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司治理机构之一,最终控制着公司,决定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一)股利分配行为不规范由于中小股东持股比例方面的劣势,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损害自己利益的现象,且我国对中小股东的保护还很不够,收益分配方面的表现也很突出。
控股股东对股利政策的制定有控制权,导致政策制定随其所欲。
有些公司股利政策缺乏一致性,更改程序不规范,容易扰乱股票二级市场给投资者的信息,使投资者不能根据这些信息对公司做出合理判断。
此外,有的公司还通过先配股后分红,稀释放弃配股权的股东的利益。
(二)不分配现象严重以“五粮液”公司的股利政策为例,在深、沪两市排行中,该公司各项财务指标位居前几名,我们知道上市公司发放股利与公司盈利能力有关,这就排除了业绩的原因,有支付能力而不分,股利支付率极低,好几年为零。
投资者长期持有股权就是为了得到分红,特别是对那些靠股利度日的小股东。
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有责任,及时发放股利,照顾到大多数股东的利益,但是事实上存在严重的不分配现象。
一些上市公司不具备足够的流动能力来发放现金股利,这样也导致投资者不得不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来获得其差价。
因为大量以现金方式发放股利,现金流出企业,会影响公司的流动性。
上市公司在哪些条件下必须分红,我国也没有相关具体政策规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得不到规范。
四、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择2008-2010年间沪市上市公司A 股作为研究样本,从中随机选取了30家公司,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近年来,我国的股利政策与公司的业绩状况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所以本文拟采用相对指标股利支付率作为因变量来进行研究,来规避每股现金股利对股利的影响。
解释变量从股权结构的角度,选取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
第一大股东影响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政策。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股权集中,股权集中也影响股利政策。
本文所选取的股权集中度第2012年第12期(总第412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12,2012Total No.412[文章编号]1009-6043(2012)12-0101-02101--指标为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TOP10。
该指标越大,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
本文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选样本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的描述统计量如下:股权结构特征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上表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大值为达到8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股的地位显著;最小值为9.23%,均值达到39.1533%,说明我国股权集中度较高。
(三)实证分析回归变量的定义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利支付率越高。
即股利支付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正相关。
假设2:股利支付率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即股权集中度越高,股利支付率越高。
模型:Y=a+B1CRI+B2H+£本文运用SPSS16.O 统计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回归结果分别见表由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之间的显著性水平为0.002,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成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占公司比例越高,发放股利越多。
这一结论支持了假设1。
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以发现,是由于国家通过立法加强监管上市公司的分红。
特别是国家对关联交易的监管比较严,导致控股股东放弃通过关联交易来扩大自己的权益,转而选择多发现金股利,由于派发现金股利,一来控股股东可以获得大额现金,二来现金股利代替股票股利,可以防止股份的摊薄,控制权的丧失。
2.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导致越多发放股利,支持了假设2。
当上市公司大多数的股份被少数股东控制时,由于发放股利对他们有利,他们极有可能进行合作,通过操纵董事会,发放股利,共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
因此,为了公平对待每个股东和维护各股东的权益,需要降低股权集中度,股东之间相互制衡,建立公正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
五、建议(一)提高法人股持股比例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绝大部分是国有股,因此要提高法人股持股比例,必须要减少国有股持股,这样才能引入其他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并且,股权多元化有助于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促进经理人合法运作。
同时,第一大股东减持股比例,缓解股权过于集中,使股利政策的制定不仅仅由控股股东控制,公司在此方面可以兼顾多数股东的利益,也更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培养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投资形式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得到了发展,其中机构投资者就在不断增多,相对于个人投资者,由于他们一方面可以运用专业收集和分析证券市场信息,对上市公司做出准确评估,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有专业知识,持股比例相对较大,可以制衡大股东的决策。
机构投资者具有一些优点如集中性、专业性,投资理性和注重长期投资,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
特别是当持股比例中机构投资者排在前十名时,其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三)加大对大股东的监督约束力度由于大股东控制权上的优势和自利行为的趋势,应优化配置证券市场的资源。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合理化,重视与经营状况的关系,防范大股东处于为了扩大资金收益或操纵股票市场的目的,而采取高额的股利分配政策。
相关监管在鼓励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分红的合理性,同时注意股利分配政策的一致性,更改程序要有理有据和规范。
[参考文献][1]李常青.公司治理模式与股利政策探讨[J].商业时代,2004(6)[2]徐雪芬,纪建悦.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J].新金融,2005(1)[3]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吴谦.健全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度的探讨[J].经济研究资料,2005(10)[5]石何园.基于公司治理的股利政策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周晓苏,朱德胜.股权结构、财务绩效与现金股利[J].当代财经,2006(5)[责任编辑:王凤娟]Descriptive StatisticsNM inimum M aximum M ean Std.Deviation 前十大持股比例15.21.64.3887.14870持股数量15 3.E7 4.E8 1.90E8 1.363E8持股比例(%)159.238439.15335.49836Valid N (listwise)15变量定义被解释变量股利支付率y 每股分配股利/每股收益*100%解释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第一大股东持股/总股数*100%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h前十大股东持股/总股数*100%M odel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Std.Error of the Estimate1.861a.742.656.105935489M 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tSigB Std.Error Beta1(Constant).954.174 5.483.002持股比例(%)-.010.006-.345-1.654.014前十大持股比例-1.149.290-.826-3.964.007a.Dependent Variable:股利分派率Coefficients aM odel Summary ba.Predictors:(Constant),前十大持股比例,持股比例(%)b.Dependent Variable:股利分派率商业经济第2012年第12期SHANGYE JINGJI No.12,2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