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 第01节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48
人口统计指标及公式
一、年平均人口数:
定义:指某年度的平均人口数。
公式:(本年初人口数+本年底人口数)÷2
二、出生率:
定义:指某年度每一千人中的活产数,是反映某地区人口出生情况的相对指标。
公式:某地某年活产数÷该地同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注意:活产指具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四肢抽动四项指标的任一项时称为活产,出生要统计。
三、死亡率:
公式:某地某年死亡人数÷该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注意:死亡人数不包括死胎数,死亡人数按常住人口所在地进行统计,不是按发生地统计。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公式:出生率-死亡率
五、总人口:
公式:年初人口数+出生-死亡+迁入-迁出
六、计生率:
公式:年内符合政策出生人数÷同年出生总数×100%。
计生率是说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的统计指标,计生率高,说
明该地方计生工作做得好。
七、节育率:
公式:已采取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数÷已婚育龄妇女×100%。
八、女性晚婚率:
公式:符合晚婚年龄的女性初婚人数÷同期女性初婚人数×100%。
注意:计算初婚年龄时应以登记结婚日期为准。
九、出生婴儿性别比:
定义:指一定时期内以女婴出生数为100计算男婴与女婴的比例。
公式:男婴数÷女婴数×100%。
第十五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一、教学大纲要求(一)掌握内容1.医学人口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人口总数、性别比、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2)人口金字塔;(3)生育与计划生育常用指标:粗出生率、总生育率、终生生育率、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4)死亡统计常用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顺位。
2.疾病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治愈率、生存率。
(二)熟悉内容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其它指标。
(三)了解内容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含义及其资料来源。
二、教学内容精要(一)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的意义及其用途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1)人口数:人口数(population)又称人口总数,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特定时间点的人口数。
通过一次人口普查,可得较好的人口数统计。
根据我国的户籍登记,也可获得户籍人口数。
在人口流动较多的情况下,还可按居住地来统计人口数。
(2)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计算男女性人口数之比,称为性别比或性比例。
性别比= 男性人数×100 (15-1)女性人数(3)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说明人口老龄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尺度。
65岁及以上人口数×100% (15-2)老年人口系数=人口总数(4)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指少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指标之一。
14岁及以下人口数×100% (15-3)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人口总数2.人口金字塔(1)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pyramid)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的表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方法。
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的直方图,其型如金字塔,称为人口金字塔。
卫生统计学基本指标引言: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卫生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卫生数据,揭示疾病的流行趋势,评价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卫生统计学中,有一些基本指标被广泛应用,对于了解和评价卫生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卫生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指标,包括出生率、死亡率、患病率、健康寿命和婴儿死亡率。
一、出生率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的人口中出生的婴儿数量与总人口数的比值。
出生率是衡量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以每千分之几的形式表示。
出生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计划生育政策等。
出生率高的地区往往意味着人口增长较快,需要加强生育控制措施;而出生率低的地区可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死亡率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的人口中死亡的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
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地区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以每千分之几的形式表示。
死亡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条件。
死亡率高的地区可能存在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而死亡率低的地区则可能具备较好的卫生环境和医疗条件。
三、患病率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的人口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
患病率是评价疾病流行情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以每千分之几的形式表示。
患病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患病率高的地区需要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而患病率低的地区则可能存在较好的卫生环境和健康水平。
四、健康寿命健康寿命是指人们在健康状态下预期的平均寿命。
它反映了一个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常以岁数表示。
健康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医疗条件等。
健康寿命的提高需要综合施策,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医疗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