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
- 格式:pdf
- 大小:286.56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关系分析摘要: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道路绿化建设和交通安全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在充分确保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追求道路绿化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成为城市建设的目标;而研究城市道路绿化和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显著发挥两者的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下将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交通安全;关系分析引言道路绿化作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应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要在充分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之上进行视觉景象的美化如此才能够充分显现出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1 概述1.1 城市道路绿化的概念城市道路绿化是通过不同的栽培手段、布局形式将园林植物种植到城市道路上,包括灌木、乔木、攀援植物、地被植物等,可以根据道路性质、功能、及所处的环境等因素进行针对性安排。
城市道路绿化的理念是追求生态、环保,讲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理念深入人心,契合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要义。
1.2 道路绿化的基本功能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是有许多好处的,在调节气温、净化空气、改善气候、降低噪音的同时池能够吸收一定量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
顺着道路的形状进行有规则的道路绿化能够指引司机搞清楚当地路段的情况起到引导司机视线的作用。
为了避免司机发生眩光情况胎夜间提供安全行车的条件河以在中央隔离带区域种植树木,以遮挡对面机动车发出的强光。
在太阳光较为强烈时道路两旁的高大树木会阻挡部分光线从而使司机的开车环境更加舒适提高道路行车安全。
在一定程度上城市道路绿化能够反映出当地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文化底蕴,比如启杨树就是西北文化中植物的特有代表。
另外道路绿化也能够起到某种意义上的防灾作用,比如耐火性的植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充当防火带的角色。
2 道路绿化的基本功能2.1 保护生态环境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加庇荫,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日益增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绿化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环卫绿化交通安全的教育。
本文将从环卫、绿化、交通安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卫教育1. 环卫知识普及环卫教育首先要普及环卫知识,让市民了解环卫工作的重要性。
环卫工作关系到城市的卫生、环境、市容市貌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宣传教育,使市民认识到环卫工作不仅是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每个市民应尽的义务。
2. 环保意识培养环保意识是环卫教育的重要目标。
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具体措施包括:(1)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如环保知识讲座、宣传册发放等,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2)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如增设垃圾桶、分类回收点等,方便市民投放垃圾。
(3)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推广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能力。
(4)强化执法力度,对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引导市民自觉遵守环保规定。
3. 环卫志愿服务环卫教育还要鼓励市民参与环卫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组织志愿者开展捡拾垃圾、绿化养护、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提高市民的环保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二、绿化教育1. 绿化知识普及绿化教育要普及绿化知识,让市民了解绿化的意义和作用。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 绿化意识培养绿化意识是绿化教育的重要目标。
培养市民的绿化意识,使他们自觉保护城市绿化,参与到绿化建设中来。
具体措施包括:(1)开展绿化宣传活动,如植树节、绿化知识讲座等,提高市民的绿化意识。
(2)加强绿化设施建设,如增设公园、绿地、广场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3)开展绿化养护活动,如义务植树、绿化养护培训等,提高市民的绿化养护能力。
城市园林绿化与改善城市交通安全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行造成了困扰。
而城市园林绿化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交通安全。
本文将探讨城市园林绿化与改善城市交通安全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视觉环境改善城市园林绿化能够为城市增添一道道绿色的风景线,给人带来舒适愉悦的感受。
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设置绿化带可以起到屏障和缓冲的作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
绿化带的设置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还能增加驾驶员的驾驶体验,降低驾驶过程中的焦虑与疲劳感,从而提高驾车安全性。
二、城市园林绿化减少交通噪音城市通常伴随着嘈杂的交通噪音,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易造成注意力分散,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而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减缓交通噪音的传播。
树木、花草等植被可以吸收一部分交通噪音,并通过阻挡、消散的方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行人和驾驶员提供更加宁静的出行环境,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
三、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休憩空间和交通设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也可以提供休憩的场所。
适当设置休息区、凉亭和公共座椅等设施,使行人和骑行者可以在行程中进行适当的休息,缓解疲劳,保持警觉。
此外,公园和绿地的开放也为城市交通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功能,人们可以在此停车、等候交通工具、接送乘客等,促进交通流动,提高交通效率。
四、城市园林绿化鼓励非机动交通出行城市园林绿化的改善不仅仅是通过美化交通环境来提升交通安全,也鼓励人们选择更加环保和健康的出行方式。
例如,合理规划和设置自行车道,可以为骑行者提供安全的通行条件,鼓励人们选择骑行代替机动车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此外,适当设置行人专用道和人行天桥等交通设施,为行人提供安全通行的保障,减少人车混行造成的安全隐患。
结论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城市园林绿化与改善城市交通安全息息相关。
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摘要: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发展的加速,科学有效地绿化公路已成为公路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通过道路绿化和交通的关系分析,阐述了基于交通安全考虑的道路绿化工作有哪些要点,为今后的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道路绿化;交通安全;植物配植1 引言经调查道路两侧种植树木的利弊发现,很多时候在道路边沿植树,事故发生率也较高。
然而,路缘和树木之间的距离超过1米,车祸发生率低于没有树木生长的地段。
在很多情况下,树木的阻隔能保护行人避开行驶的汽车。
道路的两侧,种植树木和灌木也可以引导视觉,使司机更好地确定汽车的速度,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控制事故后果。
2 道路绿化和交通安全的关系2.1 城市道路绿化和交通安全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缓解压力,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的同时,除了发挥它的作用外,也应考虑交通的安全性,有效地使用它来协调车辆流量分配。
在现代城市中,往往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实施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车道行驶。
因此,对不同的车道,其道路绿化的要求也不同。
这是出于对交通安全和道路景观作用的考虑。
2.1.1 高架道路的景观绿化许多大中型城市都会建设高架桥,高架桥是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一种方式。
这些道路的绿化,最重要的是注重运输功能,而不是只考虑景观装饰的作用。
高大的树木适合种植在大弯段的高架桥(但不要太靠近树枝)或指示性道路,发挥引导行驶方向作用,并能给驾驶者一种安全感;主体交界处的支路和桥梁,应种植小乔木或灌木,种植的树木不能挡住司机视线;高架道路和路口更需要宽阔的视线,使司机了解复杂路况。
因此,不应该大量种植灌木和树木,主要是种植草坪和点缀少量花朵。
2.1.2 机动车道间的道路景观绿化机动车道的道路绿化主要是反向行驶之间的通道。
不同宽度的道路也要使用不同的绿化带,宽的有两米,窄的只要一米。
应采取绿色植物隔离,种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到行车安全,原则是不妨碍驾驶员的视线。
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影响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城市交通事故,其在我国交通事故中占据重大的比例,城市交通部门经常忽略城市绿化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性原因。
本文以城市道路绿化和交通安全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其次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和发展方向,然后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方法,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交通;安全影响前言:城市交通部门必须要考虑到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影响,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进行科学的设置,选择合适的植被,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城市道路绿化降低交通的安全性,进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出现几率,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
1概述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和分类1.1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道路绿化工作和道路建设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开展城市道路绿化工作,有利于优化城市道路景观,改善整体城市生态环境。
概述城市道路绿化功能:第一,城市道路绿带有利于集散车流和人流,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通畅性。
利用植物的形态美和色彩美等,可以增强城市道路的美感,可以缓解司机的行车疲劳,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第二,改善道路卫生环境。
在道路两侧种植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和尘埃,同时可以消灭细菌和降低噪音。
第三,利用的植物材料可以丰富建筑物轮廓线,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的植被,可以优化景观效果,尤其是利用特色树种,可以展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突出城市文化特色。
1.2城市道路绿化的分类第一,分车带:分车带可以有效分隔来往的车辆,提高行车过程的安全性。
在设计行车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车流量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树种,保障整体景观的简洁性和规律性,因此需要整齐的修剪乔灌木,打造出优美林冠线,突出分车带的规律性。
第二,行道树:行道树可以庇荫行人和非机动车,有利于城市绿地覆盖率。
在设计行道树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乔灌木,突出行道树的层次感,有效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
浅谈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评价指标摘要:设计合理的公路绿化有利于交通安全,即绿化具有一定的安全功能,如防眩、诱导视线、提供失控车辆减速缓冲带等。
在已经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道路会议中,代表们也一致认为,合理的道路美化设计能提高其安全性。
但是,如果绿化设置不合理,也将对行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交通事故,如遮挡驾驶员视线、影响行车视距、行道树造成的刚性碰撞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公路绿化可能造成的行车安全问题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价,这对于改善现有绿化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安全的绿化模式有着较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行车安全;公路绿化;安全隐患;评价1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1.1影响防眩效果从防眩效果来看,中央分隔带的防眩效果不如防眩板,因为防眩板都是具有统一的规格的,能够起到较好的防眩效果,而植物防眩由于间距和高度都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种植的间距过大,而且在布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很容易使得中央分隔带中轴线与对向车辆前大灯连线之间的角度无法满足最小遮光角的需要,从而出现眩光的情况。
其次,植物成熟后的高度,有可能会低于驾驶员的视点,还有可能低于护栏的设置高度,从而使得绿化植物无法达到防眩的效果。
最后,由于公路绿化带在设置之初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间距,但是由于种植的过程中,部分植物有可能会死亡,其存活率较低,由于我国在公路养护方面,通常是问题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进行补种和养护,因此补种工作很难及时进行,从而使得部分路段的防眩效果较差。
1.2影响横向通视效果中央分隔带防眩绿化既要有效地遮挡对向车前照灯的眩光,又要满足驾驶员横向通视、看到斜前方的要求。
目前“良好的横向通视效果”很少引起高速公路建设各方的充分重视。
有些高速公路为营造好的绿化效果,中央分隔带植物高度过高,或株距过近,甚至形成了完全遮光防眩,无法实现横向通视要求。
对驾驶员和车辆来讲,横向通视效果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植物布置过密缩小了驾驶员的视野,对驾驶员心理有较强的压迫感;(2)对向车道的交通情况是行车的重要参照系之一,全遮光式防眩使得驾驶员无法通过对向车前照灯的光线判断两车的纵向距离;(3)巡逻管理车辆无法同时巡逻双向路况和交通运行状况;(4)在中央分隔带这种土层薄、污染重的恶劣生长环境中高密度种植植物,存活率会比较低。
建设方案中的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也变得愈发紧密。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起到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等作用。
然而,在建设方案中如何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同时保障交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城市道路绿化应注重植物选择与布局。
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其抗污染、耐盐碱、耐寒、抗病虫害等特性,以适应城市道路环境的特点。
同时,还应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位置,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布局。
比如,在主干道上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和灌木,以起到遮阳、隔音的作用;而在次干道和小巷中可以选择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增加绿化面积。
此外,还可以利用立体绿化、垂直绿化等手段,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绿化效果。
其次,城市道路绿化应注重景观与功能的结合。
绿化不仅要美观,还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比如,在城市道路中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站等功能性设施,同时在其周围进行绿化,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行走和骑行环境,还可以吸引市民前来休闲和娱乐。
此外,还可以在绿化带中设置休息亭、健身器材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再次,城市道路绿化应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时,应尽量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减少破坏和砍伐。
可以选择采用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手段,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益。
同时,在绿化过程中,还应注重植物的养护和管理,保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进行绿化,比如一些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植物,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最后,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的结合是建设方案中的重要问题。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时,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速度等因素,合理设置绿化带和交通标志。
绿化带的设置应符合交通规范,不得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行车安全。
同时,还应加强绿化带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清洁、整洁,不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
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绿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绿化不仅可以为城市增添美丽的风景,还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然而,城市道路的绿化必须与交通安全密切结合,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本文将就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城市道路绿化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通过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和花草,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氧气,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此外,城市道路的绿化还能有效降低道路噪音,缓解交通拥堵,改善行车体验。
二、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绿化可以划分不同车道,提供必要的缓冲区域和隔离带,减少车辆之间的碰撞风险。
同时,树木和花草的存在也能提醒司机保持适当的车速,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绿化还能为行人提供安全通行的空间,提高行人的安全感。
三、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的经典案例1. 双向道路绿化带在城市双向道路的设计中,合理设置绿化带将起到很好的交通安全作用。
通过在道路中央设置隔离带,将两个方向的车流完全分隔开来,有效防止对向车辆的碰撞。
同时,绿化带的存在还能减少驾驶员的视觉干扰,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2. 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高速公路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其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的结合。
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绿化隔离带,不仅可以有效分隔车道,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可以起到减少噪音、吸附尾气污染等作用。
同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也能够防止道路冰雪的堆积,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
3. 老城改造的街区绿化在老城改造过程中,注重街区绿化能够为步行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行人道路。
通过设置适当的绿化带,限制机动车辆进入,减缓车速,提高行人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感。
同时,在闲置空地、建筑立面等空间进行清理和绿化,使城市更具人文气息。
浅析道路绿化之交通安全性设计摘要:我国城市过重景观而轻安全;存在诸多隐患;本文着重道路绿化安全设计、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道路交叉口绿化设计。
于交通安全视角,探索道路绿化隐患,道路绿化安全性分析,并提出对应之道。
关键词:道路绿化;道路安全;交叉口设计随城市化发展,人们对景观与生态要求日益上升,我国城市大兴景观大道,过重景观功能而轻道路安全设计。
道路绿化效果显著的,交通安全是潜伏的。
良好道路绿化设计与交通安全息息相关,道路安全为道路绿化首要制约因素,从而设计真正以人与安全为本的舒适、安心、优美的道路景观。
1 道路绿化安全性设计分析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交通的重要通道,为城市发展的轴线。
道路系统构成要素:交通参与者、道路绿化及道路结构。
路网中,各条道路各具主要功能,而道路绿化作为对行车具有影响特殊性,首重安全设计。
在道路绿化安全关系研究上,文献以定性描述为主。
如:结合实际将道路绿化与安全功能划分为引导、防止事故与保护道路功能;或归纳为对交通安全辅助及对安全制约;又或提出合理道路绿化设计,总结道路绿化潜在隐患以植被颜色及间距为重点。
而城市道路绿化安全功能主要集中于对平面交叉口设计、道路空间与行车视线的影响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功能研究只谈及绿化设计,而在道路工程关于安全性却只关工程设计。
而道路绿化对其安全性功能影响设计研究接近空白,道路工程与景观设计交融深入研究不多,反观,高速已独占鳌头,其他道路亟需借鉴吸收并应用于道路绿化安全设计。
2 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性关系关于道路绿化为交通安全重要因素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须充分保证道路安全性后再进行道路绿化设计。
据相关资料与调查数据分析,道路绿化设计不合理为致使汽车司机疏忽大意和决策判断错误主要因素,且这几年因道路绿化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事故持续提升。
而在国情下,交通事故主要为混合交通事故,机动车数量猛增,基础设施却落后其需求,且各交通参与者其特质各异,则出现各种混合交通事故。
低碳世界L O W C A R B O N W O R L DLOW CARBON WORLD 2014/3浅谈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关系高博(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近年来因道路绿化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加,很多地方政府网站经常可见市民反映道路绿化不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研究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交通安全【中图分类号】U49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2066(2014)06-0025-021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作用1.1分隔交通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以混合交通事故为主,道路绿化的分隔作用可以实现各种交通的分隔,道路绿化可以通过设置绿化分隔带分隔各种性质的交通,如中央分隔带可以分隔对向行驶的机动车交通,机非分隔带可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人非分隔带可以分隔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
道路绿化分隔带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分隔各种交通,保证各种交通各行其道,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
1.2方向指引道路绿化不仅可以分隔交通空间,还可以形成交通空间的围合,围合的空间具有方向指引性,各种交通都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围合空间中运行,有关研究表明,人在适度的围合空间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感和领域感。
此外,在雨雾雪等恶劣天气行车视线不良的情况下,道路绿化带的轮廓成为道路交通的有效方向指引,可以帮助交通参与者找到正确的行驶方向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1.3缓解疲劳道路绿化带由乔木、灌木、草等植被通过一定的种植形式、种植间距及色彩搭配组成,机动车驾驶人长时间在单调的环境中驾驶很容易产生疲劳而导致其反应能力下降,道路绿化的适当刺激可以缓解驾驶人的疲劳,可促进其安全驾驶有利于交通安全。
2交通安全对道路绿化的制约2.1行车视距保证机动车的安全行驶必须要有行车视距的保证,方可以明确行驶道路上的各种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危险采取有效措施。
2.2行车视线的通透根据前面对机动车交通特性的分析可知,视线的通透对驾驶人来说至关重要,在城市道路交通冲突和交织的区段,尤其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内,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出现任何遮挡驾驶人行车视线的绿化形式存在。
公路绿化与交通安全分析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行不仅注重行车舒适度,公路绿化也日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优质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对于交通安全也可以起到一定辅助效果。
本文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探讨一下公路绿化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以便通过绿化手段提高行车安全性的措施能够切实实行。
关键词:公路绿化;交通安全;关系;措施引言:公路之于我国重要性非常之大,通过公路连接,各地区间人力与物资的交流更加便捷,同时,也使人民生活质量和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得以迅速提高。
然而,在近些年公路建设的大潮中,人们关注要点还是公路基本行车功能,对于公路的环保与景观效应则基本忽略。
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引入了生态交通概念,使公路工程建设不再单调。
充满美感的公路绿化景观不仅使司乘人员从心理上感受到旅途的愉悦,还可以起到防止眩光、缓冲等实际交通功能。
由此可见,公路绿化对打造集环保效应,交通效应与经济效应于一体的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1)防眩功能:夜间行车视线不好,司机往往会打开车灯辨认道路,刺眼灯光会给对向行驶车主造成视觉冲击,使其陷入短时间内看不见东西的严重境地,这是极其危险的。
若能够在中央分隔带内种植相应植物则可以有效防止炫光,使行车更为安全。
(2)缓冲功能:起到这一作用的主要靠公路两侧灌、乔木。
当车辆受到冲击冲向路缘时,密实的灌乔木可以起到有效缓冲,使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3)稳固路基与边坡:公路始终裸露在地面上,环境对其影响十分巨大,尤其是雨季,较大水量会给公路带来更严重危害,甚至出现翻浆、边坡塌陷等后果。
而无疑土质路肩与边坡承受能力更弱,严重危害人们行车安全。
植物根系可以固着土壤、保护路基,通过公路绿化手段,可以起到保持水土与防护边坡的作用。
(4)美化路容:常绿乔木与观赏性植物是公路绿化中的常用树种,根据地区及地势不同,将适宜植物按照各种绿化原则进行科学组合,就会形成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
园林绿化与城市交通安全的关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园林绿化在城市交通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园林绿化与城市交通安全之间的关联以及其意义。
一、园林绿化营造舒适的交通环境优美的绿道、花坛和树木等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可以让城市交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
在繁忙的交通路口,合理设置绿化带和景观树可以有效隔离车辆和行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绿化带的设置还可以吸收噪音和粉尘等污染物,净化城市空气,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二、园林绿化增强行人安全感园林绿化的建设不仅要注重车辆的交通安全,也需要关注行人的安全。
合理设置行人径和人行过街设施,如过街天桥、斑马线等,不仅可以方便行人的出行,还能提高行人的安全感。
同时,在道路两侧种植草坪和树木,可以提供行人遮阳、休息的空间,使行人在步行过程中更加舒适和安全。
三、园林绿化提升交通活力和文化内涵城市交通的安全不仅仅是道路安全,也需要考虑到交通的活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合理的园林绿化设计,可以打造交通活力和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城市形象。
例如,在城市的交通节点,可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坛和雕塑,既增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也使交通节点更加独特和具有吸引力。
四、园林绿化提供交通教育和宣传平台园林绿化也可以成为交通教育和宣传的重要平台。
通过在园林景观中设置交通安全宣传牌和标识,可以提醒行人和驾驶员关注交通安全,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通过设置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和交通安全主题公园等,可以为市民提供学习交通知识和体验交通安全的场所,促进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
五、园林绿化与城市交通安全的管理园林绿化与城市交通安全紧密相关,需要加强管理与协调。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规划设计,合理布局道路、绿化带和公共设施,确保城市交通安全与景观绿化的统一。
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交通设施和绿化环境的日常监管,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城市交通安全和园林绿化的有序发展。
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影响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关注程度也明显提升。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创建一个文明的城市,必须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重视,有效改善交通安全条件。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能够更好地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态效益,提升驾驶的安全,使人们能够充分地满足生活的需要。
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城市道路绿化和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含义,然后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化的方法,以期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交通安全;影响引言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是判断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点,它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
所以,城市道路绿化既要追求美观、实用,又要保证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性,要强化二者的联系,让二者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从而达到城市建设的目的。
1简述城市道路绿化总体来说,城市道路绿化指的是在道路两侧的分隔带中,采用不同的种植手段,需要按照道路的性质、作用和地理环境等不同的影响要素,分别栽种不同的树木、花草和护路林等,从而让道路变得更加美观和实用。
城市道路绿化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公路绿化在城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和交通噪声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当前,许多城市通过在道路两侧设置花坛、花镜、花丛、花棚等,来提升城市景观在视觉层面的美感,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另外,在城市道路上有计划的开展道路绿化工作,可以让汽车驾驶员了解当地的道路状况,便于指导驾驶员及时调整行车的方向,还可以在夜间让驾驶员避开对面车辆的眩光,保证驾驶员在夜间也能安全行车。
在阳光比较强的季节,道路绿化带上的高大树木能够阻挡一定的阳光,给驾驶员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驾驶环境,保障道路行车的安全,改善驾驶的环境。
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讨论郭洁(太原市园林绿化养管中心03000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有了更高的需求。
而构建文明城市,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必须重视绿化城市道路,同时做好交通安全的维护工作。
从宏观结构来讲,通过城市道路绿化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增强生态效益,提高行车安全,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因此本文就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展开了积极讨论,概述了城市道路绿化与城市交通安全的关系,并指出了实现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有效促进城市道路绿化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之间的协调关系,为城市绿化工作和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借鉴方案。
关键词:道路绿化;交通安全;讨论中图分类号:U4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24-0164-01城市道路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息息相关,并相互影响。
因此在追求城市道路绿化的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同时,也要确保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实现城市建设的目标。
1城市道路绿化的概述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绿化是指通过不同的栽培手段在道路两旁分隔带内,根据道路的性质、功能以及地理环境,有针对的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使道路更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
城市道路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发展。
道路绿化具有诸多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净化空气,降低交通噪音。
目前,有不少城市在道路两旁设计了花坛、花镜、花丛、花群、花棚等景点,以此提高城市景观的视觉美,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此外,在城市道路上进行有规划的道路绿化,能够使汽车司机清楚当地的道路情况,起到指导司机及时改变行车方向,可以在夜间让司机避免对面汽车的眩光情况,让司机在夜间也能够安全行驶。
在阳光较为强烈的时候,道路绿化带上的高大树木可以遮挡刺眼的阳光,使司机拥有较为凉爽的开车环境,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改善行车环境。
浅谈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
发表时间:2018-05-23T15:28:11.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作者:覃惠萍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发展的加速,科学有效地绿化公路已成为公路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45010419830807xxxx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发展的加速,科学有效地绿化公路已成为公路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通过道路绿化和交通的关系分析,阐述了基于交通安全考虑的道路绿化工作有哪些要点,为今后的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道路绿化;交通安全;植物配植
1 引言
经调查道路两侧种植树木的利弊发现,很多时候在道路边沿植树,事故发生率也较高。
然而,路缘和树木之间的距离超过1米,车祸发生率低于没有树木生长的地段。
在很多情况下,树木的阻隔能保护行人避开行驶的汽车。
道路的两侧,种植树木和灌木也可以引导视觉,使司机更好地确定汽车的速度,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控制事故后果。
2 道路绿化和交通安全的关系
2.1 城市道路绿化和交通安全
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缓解压力,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的同时,除了发挥它的作用外,也应考虑交通的安全性,有效地使用它来协调车辆流量分配。
在现代城市中,往往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实施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车道行驶。
因此,对不同的车道,其道路绿化的要求也不同。
这是出于对交通安全和道路景观作用的考虑。
2.1.1 高架道路的景观绿化
许多大中型城市都会建设高架桥,高架桥是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一种方式。
这些道路的绿化,最重要的是注重运输功能,而不是只考虑景观装饰的作用。
高大的树木适合种植在大弯段的高架桥(但不要太靠近树枝)或指示性道路,发挥引导行驶方向作用,并能给驾驶者一种安全感;主体交界处的支路和桥梁,应种植小乔木或灌木,种植的树木不能挡住司机视线;高架道路和路口更需要宽阔的视线,使司机了解复杂路况。
因此,不应该大量种植灌木和树木,主要是种植草坪和点缀少量花朵。
2.1.2 机动车道间的道路景观绿化
机动车道的道路绿化主要是反向行驶之间的通道。
不同宽度的道路也要使用不同的绿化带,宽的有两米,窄的只要一米。
应采取绿色植物隔离,种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到行车安全,原则是不妨碍驾驶员的视线。
所以,一般分离的绿化带只有80厘米的高度,种植金叶女贞等灌木树种。
但是城市道路绿化不仅仅要考虑到安全功能,还要具有一定的景观特色。
因此,各种绿化与景观设计,分层也应考虑其他因素,如驾驶员的驾驶疲劳程度。
因此,隔离绿化带的设计不应该太复杂,植被的选择不宜太亮,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缓解司机的疲劳,提高行车安全。
2.1.3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间的景观绿化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景观种植,一般指的是不同种类的车道之间。
因为它是相同的方向行驶,所以路况相对更安全。
这些道路的绿化大多是绿化带的形式,但不同的是在中间的绿化带,种植小乔灌木和鲜花,以提高道路绿化景观观赏性。
比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更丰富。
2.1.4 非机动车与人行道间的景观绿化
人行道绿化带的作用是同时为非驾驶者和行人遮阴,还有助于降低噪音,减少灰尘的污染。
种植植被是常绿和落叶,快速增长和慢长的高大的灌木,适当点缀花卉,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结构。
2.1.5 人行道与边坡绿化
人行道和斜坡的绿化形式之间不需要形成统一的造型风格,但更多地侧重于景观和环境因素,如植物造型的多变,植物规划有层次性和趣味性;同时,能体现城市的人文氛围和文化特色。
人行道斜坡绿化景观既有其自然特征的展现,又能表现社会特征。
不仅功能强大、实用,同时还值得观赏,呈现出特色化的趋势。
2.2 高速公路绿化和交通安全
现在高速公路的车辆行驶速度越来越快,长途驾驶还很容易导致驾驶员疲劳。
在高速公路的绿化上,行车安全应是首要任务。
公路绿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绿化植物主要是小乔木或灌木;其次,主要选择植物的形状和颜色比较简单的;最后,服务区或收费站附近的植物不要太高,不能遮挡驾驶员的注意力。
公路道路绿化设计,目的是为了缓解司机和乘客的旅途疲惫。
对于路边的人造景观,在布局上要注意不能过于密集,造型不能过于复杂,不然会分散司机注意力,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3 道路绿化的要点分析
3.1 城市道路绿化带的要点
城市道路的驾驶环境是开放的,平交路口往往是行人、非机动车和小型机动车从中央隔离带过马路,有许多交通安全隐患。
如果道路绿化形式不当,会增加发生交通意外的可能性。
3.1.1 科学利用彩色植物
色彩鲜艳的植物(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玫瑰,火炬树)和草本开花植物(串红,串兰,扶桑,步步高,黑心菊,金鸡菊,醉蝶)能很好地美化道路绿化道路交通环境。
同时,正确使用植物的颜色,能有效帮助司机安全驾驶。
在城市道路上由于汽车速度较快,绿化带的植物起到一个连续观赏的效果。
首先,明确种植的植物风格,应该是简单直接的,通过栽植不同颜色和样式的植物,营造绿化带的层次性,建立一个清晰的节奏感。
绿色是主色调,从心理学上说,绿色能使人平静;从物理学上说,绿色是能让眼睛休息。
同时,利用红叶小檗、中华金叶榆、八宝景天等植物,运用其色彩、高矮与自然形状,在运动中表现平面和立体的美感,给司乘人员以新鲜感和情趣,以减轻司机疲劳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3.1.2 中央隔离带断带口绿化
中央缓冲区的绿化带端口设计,要求交叉口视距三角区的道路和弯曲拐角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保持道路视野的通透性,
符合安全线要求的视线。
绿色种植的视线检查一般采用包络线的视线,根据道路的不同路段的运行速度要求,绘制出平面包络线图。
安全视距D的计算公式为D=a+tv+v/2gφ(单位m)。
式中:D———安全视距(m);
v———机动车行驶速度(m/s);
b———刹车距离(m);
g———重力加速度(9.8m/s);
a———汽车停车后与危险区域的安全距离(m),一般采用4m; t———驾驶员发现目标必须刹车的时间(s),一般为1.5s; φ———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结冰情况下采用0.2,潮湿时0.5,干燥时0.7。
3.1.3 弯道绿化
边角设计重点考虑视线引导作用。
弯曲半径不超过300米,横向连续种植高大的树木,每隔100米的种植长度就设置一个曲线段。
多元化种植行道树,是要选择不同的树,树种有一定的间隔距离,选择不同类型叶子的树种,减轻司机的视觉疲劳。
种植绿色植物一般平原的公路长度不宜超过10公里。
3.1.4 过村接路段中央隔离带绿化
过街段的中央隔离带,连续种植高度小于一米的绿篱,以确保视觉通透,还能防止行人过马路。
公路交通标志的意义表达要明确,以确保司机遵守标志内容。
3.1.5 平交道口绿化处理
种植在道路口两侧的树木,间距应大于六米,避免种植高大的灌木,以保持透明的视线。
中央隔离带口,视觉三角形内,株高应控制在0.7米以下。
4 结论
总之,道路绿化景观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建设任务也日益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道路的环境特点和功能需求。
通过合理的配置,把道路景观和交通安全,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道路景观绿化的观赏价值,也使道路景观绿化为交通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鼎兴,张志国.道路状况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初探[J].公路运输文摘.2004(Z1)
[2]余建平.公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陕西林业.2007(04)
[3]陈晓霞.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4]张国庆.浅析公路绿化与交通安全[J].河北林业.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