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理学2016
- 格式:ppt
- 大小:27.52 MB
- 文档页数:255
微⽣物⽣理学习题汇总(华农⽣科院王教授的课)微⽣物⽣理学习题11.1…6是通过筛选获得的6株对某种氨基酸(F)营养缺陷型脉孢霉突变菌株,A…E五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可能是氨基酸F合成代谢中的中间产物。
下表是进⾏补充养料获得的突变菌株的⽣长结果,+表⽰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某种有机物突变菌株能够⽣长,-表⽰突变菌株不能⽣长。
请根据表中结果推断氨基酸F的合成途径及各突变菌株发⽣突变的位点。
BECDAFA B C D E F1 +----+2 +-++++3 -----+4 +-++-+5 +--+-+6 +-++-+2.粗糙脉孢菌有两个缬氨酸营养缺陷型val1和val2,菌株val1的培养液中有物质B积累,val2的培养液中有物质A积累。
菌株val1能在含有缬氨酸或val2⽣长过的培养液中⽣长。
菌株val2能在含有缬氨酸的培养液中⽣长,但不能在val1⽣长过的培养液中⽣长。
说明基因val1,val2以及物质A,B和缬氨酸的关系。
B Val1 → A Val2 →缬氨酸5.已经证明T4噬菌体rII型快速溶菌突变由两个顺反⼦rIIA和rIIB控制。
现有⼀T4噬菌体,在rIIB中有⼀个点突变F。
此突变噬菌体与突变噬菌体1,2,3混合感染⼤肠杆菌K时,能够出现rII型噬菌斑,但是和突变噬菌体4则不能出现噬菌斑。
如何解释这⼀现象。
6. 1…10是10个表型相同的突变型.下表结果说明1…10分属于⼏个基因(+表⽰有互补作⽤,-表⽰⽆互补作⽤) 突变型 123456789101 ?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突变分别发⽣在两个基因中,顺式、反式均能互补。
A+ B? A?B+A+A? B+B?反式顺式6 ??+ + ?7 ?+ + ?8 ??+9 ?+10 ?7. 沙门⽒菌从⾕氨酸合成脯氨酸的途径如下图:说明下列部分⼆倍体菌株哪⼀个为⾕氨酸营养缺陷型。
微⽣物⽣理复习题及答案第⼀章绪论1、什么是微⽣物⽣理学?研究热点是什么?微⽣物⽣理学是从⽣理⽣化的⾓度研究微⽣物的形态与发⽣、结构与功能、代谢与调节、⽣长于繁殖等的机理,以及这些过程与微⽣物⽣长发育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研究热点:环境修复;微⽣物发电、⽣物燃料;资源开发利⽤。
2、简要说明微⽣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微⽣物⽣理学既是⼀门基础学科⼜是⼀门应⽤学科。
它的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依赖于微⽣物学、⽣物化学、细胞⽣物学、遗传学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还需要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学⼯程、电⼦信息学和设备制造⼯程等的理论和技术。
3、简述微⽣物⽣理学中常⽤的技术与⽅法。
(1)电⼦显微技术,⼀种公认的研究⽣物⼤分⼦、超分⼦复合体及亚细胞结构的有⼒⼿段,也是研究微⽣物不可缺少的⼿段。
(2)DNA分⼦铺展技术,可⽤来检查细菌、噬菌体的染⾊体结构,还可进⾏动态跟踪。
(3)超速离⼼技术(4)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可见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5)层析技术,⼀种基于被分离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物学特性的不同,使它们再某种基质中移动速度不同⽽进⾏分离和分析的⽅法。
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
(6)电泳技术,⽤于对样品进⾏分离鉴定或提纯的技术。
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细管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7)同位素⽰踪技术,利⽤放射性核素作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标记的威廉分析⽅法。
(8)基因芯⽚与⾼通量测序技术第⼆章微⽣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1.细胞壁及细胞膜的⽣理作⽤是什么?(2)控制细胞⽣长扩⼤(3)参与胞内外信息的传递(4)防御功能(5)识别作⽤(ps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长,保护原⽣质体。
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质体由于液泡吸⽔⽽产⽣的膨压,从⽽使细胞具有⼀定的形状,这不仅有保护原⽣质体的作⽤,⽽且维持了器官与植株的固有形态.另外,壁控制着细胞的⽣长,因为细胞要扩⼤和伸长的前提是要使细胞壁松弛和不可逆伸展.2.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允许离⼦、多糖等⼩分⼦和低分⼦量的蛋⽩质通过,⽽将⼤分⼦或微⽣物等阻于其外。
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这个微小却又充满神秘力量的世界,一直以来都在我们身边默默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而微生物生理学,就是探索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领域。
想象一下,那些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理过程。
微生物生理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帮助我们打开这个微观世界的大门,去了解它们是如何生存、繁衍和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微生物虽然小,但它们也需要“吃东西”来获取能量和构建自身的物质。
不同的微生物有着不同的“口味”。
有的喜欢利用简单的糖类,比如葡萄糖;有的则能够分解复杂的有机物,甚至可以利用无机物来合成自身所需的物质。
例如,自养型微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需求。
而异养型微生物则需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来源。
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通过扩散作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小分子物质;有的则通过主动运输,耗费能量将所需的物质“拉”进体内。
而且,微生物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比如,温度、pH 值、渗透压等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和利用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代谢就像是微生物体内的一场繁忙的“工厂生产活动”。
微生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和各种生物分子。
其中,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是微生物获取能量的重要方式。
呼吸作用类似于我们人类的呼吸过程,但微生物的呼吸方式更加多样。
有的进行有氧呼吸,充分利用氧气来产生大量的能量;有的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获取一定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发酵作用则是一种特殊的代谢方式,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的能量和代谢产物。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是丰富多样的,有的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抗生素、维生素等;有的则可能是有害的,比如毒素。
微生物的生理学和遗传学特性微生物是指那些不能自己看到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体之一,陪伴我们共同演化了几十亿年。
微生物隐藏在我们身体和周围环境中,很多时候都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无形之力。
然而,微生物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有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原初生态环境中,维持了许多生物之间的生存平衡;同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控制有着行之有效的作用。
其中,微生物的生理学和遗传学特性尤其值得我们研究探索。
微生物的生理学特性1.能量来源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它所寄生的生物环境中的有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化学反应来得到自身所需的能量来源,从而保证微生物生命的能量供应。
2.营养要素微生物对营养要素的需求比人类、动植物都要低一些,它们可以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依靠几乎不需要营养的生存能力生存。
但是,与大多数生命体一样,微生物对于碳、氮、磷、铁等元素也是非常关注的,在人类和动植物身上可以发现它们能吸附、分离、转化所需的营养来源。
3.生长条件微生物温度范围极其广阔,能包容非常悬殊的环境温度,而且在酸性、碱性、加盐等多种极端环境下,都有其不同能力的生存表现。
它们的适应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能够利用它们的适应能力,在生产、环保、生态建设等领域都将能够上一个新水平。
微生物的遗传学特性1.基因载体微生物基因组的大小是非常小的,但是集合在其身上的基因是极其珍贵的,并以不同的方式维持着微生物的生理学表现。
微生物基因含量少,但因为它们的基因组非常简单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因为寄生物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带来的重要启示值得细细品味。
2.基因转移微生物的基因转移现象是目前的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微生物基因可以通过转化、嗜酸乳杆菌介导基因转移等方式,在不同的染色体间进行转移。
这种现象常出现在超级细菌中,是人们在对细菌药物抵抗性研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引起了人们注意。
总的来说,微生物的生理学和遗传学特性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它们的适应性和调节功能都非常珍贵。
微生物的生理学功能与代谢机制微生物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微小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土壤、水源、空气和人体等各种环境中。
虽然它们通常被视为致病的元凶,但实际上,微生物在地球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发酵食品以及合成药物等。
了解微生物的生理学功能和代谢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它们的作用,并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1. 微生物的生理学功能微生物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理学功能,包括分解、协同和共生。
其中,分解是微生物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们能够分解化学物质,使其成为直接或间接的生命体建筑材料。
微生物可以分解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并将其转换成能量、碳和氮等营养元素。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利用电子受体转移链(ETC)来释放能量,并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
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速度非常快。
协同是微生物的另一种生理学功能,微生物经常在生态系统中协同工作,例如共同分解有机物质,互相提供其他营养元素以及互相防止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入侵。
这种协同作用对适应环境和生存至关重要。
共生是微生物的第三种生理学功能,其中包括与其他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有些微生物在其他生物体中营养良好,例如肠道中的某些菌群。
这些微生物可以合成一些维生素和有机酸,使它们可以在肠道中重复生长。
2. 微生物的代谢机制微生物的代谢机制包括分解代谢、发酵代谢和呼吸代谢。
分解代谢是微生物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较简单的物质。
它们通过酶水解营养物质,因此也被称为酶解代谢。
微生物不断地分解和合成不同的化学物质,以满足自己的生长、分裂和代谢需求。
发酵代谢是微生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
这种代谢方式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的有机酸、酒精和丙酮等,产生大量的能量。
发酵代谢常被应用于酿酒、食品发酵和生物燃料生产中,是微生物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呼吸代谢是微生物在有氧气的情况下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它使微生物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氧气。
微⽣物⽣理学实验教案实验⼀酸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实验⽬的学会并掌握从酸乳中分离乳酸菌的技术进⼀步巩固⽆菌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采⽤溴甲酚绿(BCG)⽜乳营养琼脂平板分离法。
溴甲酚绿指⽰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在碱性环境中呈蓝⾊。
在分离培养基(pH6.8)中加⼊溴甲酚绿指⽰剂后呈蓝绿⾊,乳酸菌在该培养基中⽣长并分解乳糖,产⽣乳酸,使菌落呈黄⾊,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也变为黄⾊。
乳酸可⽤纸上层析法鉴别。
三、实验器材1、材料:市售酸奶2、培养基:(1) BCG脱脂乳粉培养基:A(溶液):脱脂奶粉100g,⽔500mL,加⼊1.6%溴甲酚绿(B.C.G)⼄醇溶液1mL,80℃灭菌20min。
B(溶液):酵母膏10g,⽔500mL,琼脂20g,pH6.8,121℃灭菌20min以⽆菌操作趁热将A B溶液混合均匀后倒平板。
(2)10%脱脂乳粉培养基:脱脂乳粉10g,⽔100mL,121℃灭菌20min。
2、器材:涂布器、培养⽫、⽆菌⽣理盐⽔/⽆菌⽔四、操作步骤1、制备BCG⽜乳营养琼脂培养基。
①称取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中,加⼊1.6%溴甲酚绿酒精溶液0.1mL,0.075MPa压⼒下灭菌20min。
②另取琼脂2g,溶于50mL⽔中,加酵母膏1g,溶解后调pH值⾄6.8,0.1MPa压⼒下灭菌20min。
③趁热将上述两液以⽆菌操作混合均匀,倒平板4个。
2、梯度稀释:将样品以10倍稀释法稀释⾄10-6,取其中10-5、10-6 2个稀释度的稀释液各0.1~0.2mL,分别置于上述各营养平板上,⽤⽆菌涂布器依次涂布2个⽫,置43℃培养48h,如出现圆形稍扁平的黄⾊菌落及其周围培养基亦为黄⾊者初步定为乳酸菌。
3、将典型菌落转⾄10%脱脂乳发酵管,43℃培养8~24h,若⽜乳管凝固,⽆⽓泡,呈酸性,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兰⽒染⾊呈阳性,则将其连续传代若⼲次,43℃培养,挑选出在3~4h能凝固的乳管,保存备⽤。
微⽣物⽣理学复习⼤纲第三章微⽣物营养与物质运输1、微⽣物六⼤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长因⼦、⽆机盐2、微⽣物五种营养物质的运输⽅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膜泡运输3、五种营养物质的运输⽅式的异同单纯扩散:这种形式不需要能量,是以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为动⼒,即基于分⼦的热运动⽽进⾏的物质运输过程。
当外界的营养物质的浓度⾼于细胞内该物质的浓度时,通过扩散作⽤使物质进⼊细胞内促进扩散:是顺浓度梯度,将外界物质运⼊细胞内,不需要能量。
与被动运输不同的是,这种形式需要⼀种存在于膜上的载体蛋⽩参与运输。
主动运输:是营养物质逆浓度差和膜电位差运送到细胞膜内的过程。
主动运输过程不仅像促进扩散⼀样需要载体蛋⽩,⽽且还需要能量。
基团转移:许多原核⽣物还可以通过基团转移来吸收营养物质。
在这⼀过程中营养物质在通过细胞膜的转移时发⽣化学变化。
这种运输⽅式也需要能量,类似主动运输。
膜泡运输:⼩分⼦物质的跨膜运输主要通过载体实现,⼤分⼦和颗粒物质的运输则主要通过膜泡运输。
第五章⾃养微⽣物的⽣物氧化1、光合磷酸化是指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2、环式光和磷酸化与⾮环式的异同:环式光合磷酸化:是存在于光合细菌中的⼀种原始产能机制,可在厌氧条件下进⾏,产物只有ATP,⽆NADP(H),也不产⽣分⼦氧,是⾮放氧型光合作⽤。
环式光和磷酸化:⾼等植物和蓝细菌与其他光合细菌不同,它们可以裂解⽔,以提供细胞合成的还原能⼒。
它们含有光合系统Ⅰ和光合系统Ⅱ,这两个系统偶联,进⾏⾮环式光合磷酸化。
特点是不仅产⽣ATP,⽽且还产⽣NADP(H)和释放氧⽓,是放氧型光合作⽤第四章、异氧微⽣物的⽣物氧化(⼀)EMP 途径因葡萄糖是以1,6-⼆磷酸果糖(FDP)开始降解的,故⼜称双磷酸⼰糖途径(HDP ),这条途径包括⼗个独⽴⼜彼此连续的反应。
其总反应是:C6H12O6+2(ADP+Pi+NAD+)→2CHCOCOOH+2(A TP+NADH+H+)葡萄糖经EMP途径⽣成两分⼦丙酮酸,同时产⽣两个A TP,整个反应受ADP、Pi和NAD +含量的控制。
微生物生理学简介微生物生理学是研究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在生理上的活动和代谢过程的学科。
微生物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并在各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微生物生理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运动等方面介绍微生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是指微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
微生物可以通过两种主要方式进行繁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适用于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通过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来产生新的个体。
无丝分裂适用于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在此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复制DNA并将其分配给新形成的细胞来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等。
不同的微生物对这些环境因素的要求各不相同。
例如,嗜热菌可以在高温环境中生长,而嗜冷菌则适应于低温环境。
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生能量和合成生物分子。
代谢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有氧代谢和厌氧代谢。
有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代谢过程,产生较多的能量。
厌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氧气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代谢过程,产生较少的能量。
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和合成代谢来维持生理功能。
新陈代谢是指分解有机物质以产生能量的过程,合成代谢是指合成微生物所需的有机物质和细胞组件的过程。
微生物的运动微生物可以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包括游动、滑动和极纤毛等。
游动是指微生物利用鞭毛或纤毛等结构在液体中进行活动。
滑动是指微生物利用纤毛或假足等结构在固体表面上移动。
极纤毛是一种很短的纤毛,存在于细菌和某些原生动物中,用于以一种像旋转的方式推动细胞。
微生物的运动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微生物通过感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光照和温度等刺激来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
这种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有助于微生物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结论微生物生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研究微生物在生理上的活动和代谢过程。
51、MIC答案:最小抑菌浓度,表示某药物对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常以μg/ml 或μ/ml来表示。
52、毒血症(toxemia)答案:病原菌侵入机体局限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细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外毒素作用于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如白喉和破伤风菌等。
53、脂多糖答案: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
由类脂A 、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
54、NK 细胞( naturalkiller cell, NKC)答案:是一类不需特异性抗体参与也无需靶细胞上的MHCI 类或II 类分子参与即可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
主要位于脾和外周血中,是正常人的一种单核细胞。
55、免疫答案:是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抗原,排斥异己抗原,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学反应。
56、光合磷酸化答案: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 的过程成为光合磷酸化。
57、病毒答案: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58、有性孢子答案:指经过两性细胞结合,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繁殖小体。
59、包涵体( inclusion bodies)答案: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核或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性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嗜酸或嗜碱性染色的斑块结构,称为包涵体。
60、核酸疫苗(nucleic acidvaccines)答案:是指将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基因,经质粒载体DNA 接种给动物,能在动物体细胞中经转录转译合成抗原物质,刺激被免疫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61、生活史答案: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后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就称为该生物的生活史或生命周期。
62、磷壁酸答案: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 ,有 2 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63、卡介苗(BCG )答案: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 次移种,历时13 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
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及应用微生物是生命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它们在许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生理学是对这些微生物的生理特征、生长繁殖规律、代谢过程等行为的研究,涉及到一系列的学科,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近年来,微生物生理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具有极大的潜力在医药、生物能源、化工等众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一、微生物代谢研究及应用微生物代谢过程是其生长繁殖和能量合成的基础。
通过对微生物生理学的仔细研究,人们可以揭示微生物代谢规律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从而开发出许多应用。
例如,研究葡萄糖和其他多糖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人们可以开发出发酵工艺,使微生物在葡萄糖进料的情况下,合成出更多的生物产物,如酒精、酸、乳酸等。
微生物代谢的研究也对生物能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开发出多种能量转化和储存技术。
例如,利用微集成系统,可以将在线电化学传感器与微生物电解池相结合,将有机废水转化为化学能或电能,实现了污水的净化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微生物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医药行业中应用广泛。
从古代的发酵制药到现代的微生物发酵、基因重组生产等,微生物学在药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许多广谱抗菌素和抗真菌感染的药物都是由微生物生产和发现的。
现代微生物学还可以通过合成基因工程技术,建立人类蛋白质表达系统,用于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此外,利用微生物的纯化和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抗体,具有极大的生物医学价值。
三、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恢复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污水处理和污染物去除领域,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代谢反应,可以高效地去除有害物质。
微生物的一些代谢产物还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异味、有毒物质和重金属。
总之,微生物生理学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代谢规律。
微生物是一类生命活动丰富、功能多样的生物,对各种化合物都有代谢能力,常常作为重要的工业菌来使用。
微生物生理学研究更是应用广泛,如农业、医学、食品、环保等领域。
下面,我们从微生物的代谢入手,探讨一下微生物生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
第一部分微生物代谢微生物代谢是微生物生理学的核心之一。
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有机物的分解与合成,能量的产生与利用等。
在微生物代谢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可以在顺应郭中生存的化能型微生物和以化学反应为生存基础的化学型微生物。
1.1 化能型微生物化能型微生物,也叫做碳源化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并利用氮气、二氧化碳等化合物产生大量的能量,从而完成其生存过程。
常见的化能型微生物有产酸菌、膜糖体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糖类、脂肪、蛋白、醇等有机物质产生能量,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合成细胞组分或响应外界刺激。
此外,还可以利用无机物质进行能量代谢,例如硫化氢细菌可以利用硫化氢合成ATP。
1.2 化学型微生物化学型微生物,也叫做于外营养物质微生物,不依靠外界有机体大量提供生存必需物质,而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得维持基本功能的能量和生物分子。
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多数甲烷杆菌,它们不依赖于外部有机体大量提供生命必需物质,而是利用甲烷和碳酸盐进行代谢反应,获得能量和所需化合物质。
与化能型微生物不同的是,化学型微生物更多的是通过化学反应来维持生命活动和代谢。
第二部分微生物生理学的应用微生物生理学的应用十分广泛,从食品工业到医学领域,都可以利用到微生物生理学知识。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其中几个应用。
2.1 食品工业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酸奶、芝士、酱油等食品的生产离不开微生物的应用。
微生物可以发酵,产生酸、酸性物质、酵素、蛋白质等,根据不同的产品需要,制定不同的菌种和发酵条件,从而生产出不同的食品。
2.2 医学领域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微生物与生理学微生物对身体生理的影响和免疫机制微生物与生理学:微生物对身体生理的影响和免疫机制微生物是一类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并与我们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微生物不仅对身体生理产生影响,还参与免疫机制的调节。
本文将讨论微生物对身体生理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免疫机制的关系。
一、微生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消化系统是人体吸收和利用营养的主要系统,微生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消化道中的一些益生菌能够帮助人体分解食物,并为人体提供所需的维生素和酶。
例如,肠道内的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维持肠道酸性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其次,微生物还能调节肠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二、微生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呼吸系统是人体用来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器官,微生物也与其密切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与人体共生。
这些微生物能够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并且对预防气道炎症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三、微生物对皮肤的影响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微生物直接与其接触。
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存在大量微生物,形成了一种微生物的生态系统。
这些微生物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皮肤受到损伤时,有害菌可能会入侵并引起感染。
四、微生物与免疫机制的关系免疫机制是人体对抗外界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重要防线。
微生物与免疫机制的关系复杂而精妙。
一方面,微生物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泌免疫因子。
另一方面,一些微生物也能通过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而逃避人体的免疫攻击。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入侵的有害菌,同时保护人体自身的组织和微生物群落。
当免疫系统发生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维护免疫系统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总结:微生物对身体生理的影响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参与消化、呼吸和皮肤等系统的功能调节,同时与免疫机制紧密相连。
微⽣物⽣理学总结第⼆章微⽣物的结构和功能微⽣物⽣理学:是微⽣物学的分⽀学科,是从⽣理⽣化的⾓度研究微⽣物细胞的形态学结构和功能、新陈代谢、⽣长繁殖等微⽣物⽣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结构⾰兰⽒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壁层:位于肽聚糖层的外部。
类脂A脂多糖: 核⼼多糖o-特异侧链包括: 脂蛋⽩蛋⽩质层: 基质蛋⽩外壁蛋⽩磷脂.内壁层:紧贴胞膜,仅由1-2层肽聚糖分⼦构成,占细胞壁⼲重5— 10%,⽆磷壁酸。
细胞壁的基本⾻架——肽聚糖肽聚糖:是由N—⼄酰胞壁酸(NAM)和N—⼄酰葡糖胺(NAG)以及少数氨基酸短肽链组成的亚单位聚合⽽成的⼤分⼦复合体。
肽聚糖单体:是由NAG 、NAM 、肽尾、肽桥构成。
青霉素(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两者互相竞争转肽酶的活性中⼼):作⽤于肽聚糖肽桥的联结,即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故仅对⽣长着的菌有效,主要是G+菌。
⾰兰⽒染⾊原理: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交联度⼤,当⼄醇脱⾊时,肽聚糖因脱⽔⽽孔径缩⼩,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仍呈紫⾊。
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醇脱⾊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醇将脂溶解,缝隙加⼤,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细胞⽆⾊,沙黄复染后呈红⾊。
古细菌细胞壁没有肽聚糖、胞壁酸和D-氨基酸,含有假太聚糖⾻架是以β-1,3糖苷键交替连接⽽成,缺壁细菌原⽣质体:⽤青霉素等抗⽣素或者溶菌酶处理G+菌⽽得到的去壁完整的球形体。
原⽣质球:⽤青霉素等抗⽣素或溶菌酶处理G-细菌⽽得到的去壁不完全的近球形体。
L型细菌:某些细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因基因突变⽽产⽣的⽆壁类型。
在⼀定条件下L型细菌能发⽣回复突变⽽恢复为有壁的正常细菌。
⽀原体:在进化过程中天⽣⽆壁的原核微⽣物。
细胞质膜;:要由磷脂双分⼦层和蛋⽩质构成。
细菌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质膜很相似,但不含胆固醇等甾醇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质:是在细胞膜内除核区以外的⼀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微生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微生物生理学那些个名词!
啥是微生物生理学呀?简单说,就是研究微生物咋生活、咋生长、咋繁殖的一门学问。
就好比咱人每天要吃饭、睡觉、玩耍一样,微生物也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呢!
比如说“酶”,这就像是微生物的小工具,能帮它们搞定各种化学反应。
就像你有把趁手的剪刀,能轻松剪开各种东西一样。
微生物有了酶,就能在它们的小世界里大展拳脚啦!
还有“代谢”,哎呀呀,这可是微生物的大工程!它们要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自己能用的,就跟咱盖房子似的,得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那可复杂了,各种物质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
“生长曲线”呢,就像是微生物的成长记录。
从出生到长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
这不就跟咱小时候的照片一样嘛,看着就能知道咱是咋一点点长大的。
“发酵”,哇哦,这个可有意思啦!微生物通过发酵能弄出好多有用的东西呢,像酸奶、酒啊,都是发酵的成果。
你想想,这多神奇呀,小小的微生物能搞出这么多好吃好喝的。
微生物生理学里的名词可多了去了,每个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咱可不能小瞧这些小家伙们,它们虽然小,但是能量大着呢!它们在
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我觉得微生物生理学真的太有趣啦!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些小小的
生命,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所以呀,大家都应该来
了解了解微生物生理学,说不定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