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连贯第二课时(补写式连贯)
- 格式:ppt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26
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补写句子的技巧和方法。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识别语言不连贯的地方。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补全文章或段落。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
掌握补写句子的技巧和方法。
2.2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补全文章或段落。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
讲解补写句子的技巧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补写句子的技巧和方法。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补写句子的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例引出语言连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语言连贯的定义和特点。
强调语言连贯在写作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4.3 讲解补写句子的技巧和方法讲解如何识别语言不连贯的地方。
讲解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补全文章或段落。
4.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不连贯的段落,让学生尝试补写句子。
分析并讨论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4.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补写句子的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表达能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自己创作一段文字,并尝试补全不连贯的地方。
让学生选取一篇篇文章或段落,进行补写句子的练习,并互相交流和分享。
第六章: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语言连贯概念的理解程度。
专题六 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考向一 补写句子语句补写题是2018年浙江卷新出现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其答题的实质是:让考生在一些隐性提示的指导下,使这个文段恢复原貌。
语句补写题选取的语段从性质上来说基本上是说明性语段、议论性语段;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
命题人在选好语段后,下一步就是对语段进行挖空,挖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的位置和性质,主要有三种情况,根据这三种情况我们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
类型一 总提(起)句的补写所谓总提(起)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语段题,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
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
[例1] (2017·全国卷Ⅲ,改编)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
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答案: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解题演示] 第一步――→通读文段确定类型这是一则说明性文段,从横线所在的位置和前后语境看,应补写一个总提句。
第二步――→结合前后文确定内容从后文看,“白天”“夜晚”“夏季”“冬季”是时间,而“白天”和“夜晚”、“夏季”和“冬季”的太阳能和风能的情况是互补的,由此分析,空格处所填内容应该强调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互补的特点。
第三步――→结合要求揣摩答案在确定横线处要引出“强调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互补”这个特点后,再根据字数不超过16个字的要求,用一个陈述句表达。
表达连贯之补写句子【复习目标】1、研究高考题,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2、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3、提高语言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考纲解读】1、考察实质: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有效表达能力。
2、全国Ⅰ卷必考题。
该题与衔接题共同构成语言逻辑思维的考查。
3、整体难度适中,对能力要求较高,得分有难度。
【真题体验】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17年全国1)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
然而,③,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答案】①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2分)②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渐渐上升(2分)③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2分)2.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貼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本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
批判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答案】①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试题分析】1、从语段体裁角度看,选材及填写内容基本上为议论性语段或说明文语段(说明文语段偏多,大多为科普语段)。
因为议论文语段或说明性语段逻辑性、顺序性较强,有利考查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
记叙性或抒情性语段,因每个人理解不同,填写的角度不同,填写的内容也可千变万化,不利于考查学生思维,也不利于阅读统一标准。
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性的概念。
培养学生识别句子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补写句子的技巧。
1.2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连贯性的重要性。
分析常见的句子间逻辑关系。
讲解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语言连贯性和句子间逻辑关系。
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实践补写句子。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第二章:语言连贯性概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语言连贯性的基本要素。
2.2 教学内容定义语言连贯性并解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讨论语言连贯性的基本要素,如逻辑关系、词汇衔接和语法结构。
2.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语言连贯性的定义和要素。
提供实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第三章:句子间逻辑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常见的句子间逻辑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关系连贯句子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句子间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和并列关系等。
分析实例,展示不同逻辑关系在句子中的运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PPT和例句讲解不同逻辑关系的特点。
让学生进行句子排序和改写练习,运用逻辑关系连贯句子。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例子。
第四章:补写句子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和创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如根据上下文线索、使用关联词等。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实践补写句子。
4.3 教学方法通过PPT和例句讲解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进行练习,补全给定的句子或段落。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五章:综合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连贯性和补写句子技巧。
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提供一段不完整的文本,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补全句子。
5.3 教学方法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创作文本。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补写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保证语言的连贯。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根据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保证语言的连贯。
教学过程一历年考情微观年份卷别设题形式命题特点2021-2022全国甲、乙和新高考Ⅰ、Ⅱ均采用主观题形式,与其他考点如概括、句式变换等一同考查(1)语段:①以说明性为主,兼顾议论性。
②内部层次性、逻辑性强:上下句之间、首尾句之间均有一定的逻辑照应,语意紧密。
③由4~5个句子组成。
(2)句子:①要补写的是三个句子;②类型有领起句、展开句、过渡句、总结句,中间句或展开句居多。
(3)答案:①简练,每句一般不超过15个字。
②答案中的关键词(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多在语段前后句中出现过。
(4)趋势:高考命题综合化的要求,会把它与其他考点放在语段中一起考查,且语段由原先一个大语段增至由2~3段组成的更大语段。
2019—2020全国Ⅰ、Ⅱ、Ⅲ采用主观题形式单独考查知识图要二掌握语句补写四步骤解答语句补写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第二步是推导句子——明位置,看联系,抓暗示,推导出要补写句子的表达内容和形式;第三步细读材料看细节;第四步是斟酌词语拟答案——代入检验,以求连贯。
其中第二步是最核心的工作。
第一步精读语段,明确话题抓中心(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
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
专题二语言表达连贯(语句排序、补写句子)——理清语脉找规律,遣词造句须细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语言表达连贯是考查的热点及重点,显性的考查包括语句排序题、语句复位题等,隐性的考查包括因境补文题、仿句题、图文转换题等,它最容易结合各式各类、推陈出新的开放式语言应用题来考查。
语句复位题在前一个专题已讲,本专题根据高考考题情况,针对“连贯”考点,从语句排序和补写句子两种命题形式来突破,重点突破语句填空题(补写句子)。
解答语句排序题采用“3步骤4排法”的形式突破。
解答语句填空题重要的是能够在了解语段的基础上,辨明句间关系,找准对应点。
1.(2020·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解析排序时要找准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
④句“最巧是……”与前文“瘦西湖的景妙在巧”连接最紧密,故④句在最前面,排除A、B两项。
③句“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明显是结论句,应在最后,排除D项。
答案C2.(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__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