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多点温度、湿度监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论文题目湿度控制系统设计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湿度主要指设施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它是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湿度是作物最为敏感的因子之一,湿度的大小不仅影响着设施内作物蒸腾与地面蒸发量,而且直接影响着作物光合强度与病害情况[1]。
通常所指的湿度为相对湿度,用RH%表示,用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空气湿度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且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在温室栽培、食物储藏方面,还是医疗环境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都需对环境湿度进行测量和控制,湿度测量控制智能化对开展各项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此可看出,设计一个高精度、控制简捷且成本较低的湿度控制系统是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所在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采用湿度传感器芯片进行湿度检测,用单片机编程进行控制,打破原有的人工控制湿度模式,采用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控制,研制的系统具有小型化,智能化,湿度控制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进行设定。
利用单片机判别特定环境湿度程度,再进行去湿或加湿装置处理,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湿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现如今,湿度控制系统的种类很多且它的实现方式多样化,可采取基于单片机、PLC及LabVIEW语言等多种实现方式去实现它的功能。
国外早已将湿度控制技术应用到了很多领域,从最先的手动控制到自动控制,再到最后的智能化,向着完全自动化、小型化、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目前阶段,我国大多数大型的农业温室大棚已完成了温湿度检测控制的设施的研发与应用。
而中小型的大棚还是依靠人工温湿度判断与控制,存在着人工气候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已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大力发展。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专题: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讲师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赠送资料青花鱼(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财务分析报告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2 .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2-1 资产状况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1-1 资产构成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
主要构成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XXX2亿元,XXXXX1.08亿元,XXXX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XX净值4.8亿元,XXX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4)无形资产:XXXX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XXX摊余净值5062万元。
(5)长期待摊费用:XXX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XXX摊余净值837万元。
2-1-2 资产质量(1) 货币性资产:由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构成,共计9.48亿元,具备良好的付现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2) 长期性经营资产:由XXXXX构成,共计5.61亿元,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
(3) 短期性经营资产:由工程施工构成,共计6617万元,能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币性资产并获得一定利润。
(4) 保值增值性好的长期投资:由XXXX与XXXX的股权投资构成,共计3.08亿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且XXXX的股权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类资产总计18.83亿元,占总资产的90%,说明公司现有的资产具有良好的质量。
2-2 负债状况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10.36亿元,主要构成为:短期借款(含本年到期的长期借款)9.6亿元,长期借款5500万元,应付账款707万元,应交税费51万元。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温度和湿度是常用的环境参数,对于很多行业和领域来说,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例如,在医疗行业,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提供对手术室、实验室和药物存储室等环境的合适控制和维护;在农业领域,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湿度,从而提供农作物生长的合适环境。
因此,开发一种可靠、实用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报警功能。
主要目标包括:1.设计一个硬件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等;2.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3.测试和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4.提供报警功能,当温度或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能够及时发送警报。
三、技术方案系统开发需要采用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温度湿度传感器。
常见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有DHT11、DHT22等,我们将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实现数据的准确采集。
硬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数据,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据显示模块则通过屏幕等设备直观显示温度和湿度等数据信息。
软件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三个模块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硬件系统通信,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滤波、校准等;数据显示模块则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显示给用户。
四、项目计划本项目的开发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2.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开发平台;3.硬件设计:完成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4.软件设计: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算法和逻辑;5.系统集成: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集成,进行初步测试;6.系统优化:针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和调试;7.最终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8.文档编写:撰写项目文档,包括开题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1. 引言温度湿度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设计目标本文的主要设计目标是: - 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 - 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功能; - 支持远程访问和控制。
3. 设备硬件为了实现温度湿度检测功能,我们将采用以下硬件: -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 - 微控制器单元(MCU):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将其输出给用户界面; -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功能; - 电源模块:提供设备所需的电源。
4. 软件设计4.1 数据采集和处理温湿度传感器将环境温湿度数据传输给MCU。
MCU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校验和格式化。
4.2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温度湿度检测系统交互的窗口。
用户界面可以是一个网页应用或一个移动应用程序。
用户界面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MCU进行交互,获取温湿度数据并显示。
4.3 数据存储与分析MCU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存储的历史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生成趋势图、统计数据等功能。
4.4 远程访问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温度湿度检测系统。
远程访问功能由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以及远程控制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
5. 应用场景5.1 气象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在气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测和研究提供支持。
5.2 农业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在农业领域中起到关键作用。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和湿度,可以帮助农民调整灌溉和通风系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5.3 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医疗器械的贮存条件,保证其安全和可靠性。
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背景分析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对于许多工业和生活领域来说,湿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例如,在电子设备制造过程中,过高的湿度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腐蚀和损坏;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湿度的稳定性对于药品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一个可靠的湿度控制系统对于保持生产环境的稳定性和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研究目标本文旨在设计一个湿度控制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环境的湿度。
该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1.实时监测湿度变化: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湿度数据。
2.准确控制湿度范围:根据设定的湿度值,调节加湿或除湿设备,使湿度保持在目标范围内。
3.自动化控制:设计一个智能控制算法,根据环境湿度变化,自动调整加湿或除湿设备的工作状态。
4.可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操作人员对湿度参数进行调整。
三、研究方法为了实现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本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硬件设计:选用合适的湿度传感器、加湿器和除湿器,并设计电路连接方案,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环境湿度,并通过控制加湿器和除湿器来调节湿度值。
2.软件设计:开发一个具有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控功能的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需要能够实时采集湿度数据,根据预设的湿度范围和自动控制算法,控制加湿器和除湿器的工作状态。
同时,软件还需要提供远程监控和控制接口,方便操作人员通过网络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3.算法设计:根据实时采集的湿度数据,设计一个智能控制算法,根据湿度变化情况,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加湿或除湿操作,并调整加湿器和除湿器的工作状态。
算法需要考虑湿度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响应速度。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设计,预期可以实现一个具有实时湿度监测、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控功能的湿度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根据环境湿度变化动态调整加湿或除湿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环境湿度在设定的范围内。
五、研究计划1.第一阶段(时间:1个月):–调研市场上已有的湿度控制系统,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种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物联网在环境监测和控制方面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温湿度是环境监测中最基础的数据之一,其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方法主要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大范围监控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实现远程监控。
因此,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设计符合工业标准的温湿度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节点需要满足小尺寸、低功耗、长寿命和稳定性等要求,同时需要采用工业级通讯协议以方便与现有系统的集成。
2. 建立传感器网络。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选择无线通讯协议,实现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通讯。
利用网关设备将数据上传至公共平台。
3. 实现温湿度数值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功能,同时开发平台数据库、平台API和数据查询模块,实现数据在Web端的实时显示和报警处理功能。
4. 对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优化。
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并通过优化算法和协议提升系统的性能。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提高温湿度监测的范围和准确度,可以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的无缝监测和跨区域传输。
同时,将传感器节点集成入工业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监测能力和控制精度。
此外,本研究还为物联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硬件方面,将采用成熟的微处理芯片、温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等器件,建立温湿度传感器节点和网关设备。
在软件方面,将采用C语言、Python等编程语言,采取策略性采样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对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将采用云平台和数据库等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在线查询功能。
五、研究计划阶段任务时间1 系统框架设计 1周2 硬件设计与实现 2周3 软件设计与实现 3周4 系统测试与性能优化 2周5 结论撰写与论文答辩准备 2周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设计并实现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
无线粮仓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在粮食储存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粮食的质量和保存期限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粮仓温度进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粮仓温度监控方法是人工检查,但是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同时也不够准确。
而且在人员不利的环境下,会有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一套无线粮仓温度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粮仓的温度状况,提高监控效率,预防出现温度异常的情况,保证粮食储存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的目的是设计一套无线粮仓温度监控系统,能够对粮仓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无线连接方式将监控结果传输到基站,方便用户及时了解监控结果。
同时,在温度异常低或高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进行处理。
三、项目意义1.提高储粮效率传统的粮仓温度监控方法是人工检查,效率低下。
而通过设计一套无线粮仓温度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粮仓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储粮的效率。
2.保障粮食安全温度对粮食质量和保存期限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粮仓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温度异常低或高的情况,预防粮食出现质量问题。
3.降低监控成本传统的粮仓温度监控方法需要人工参与,监控成本较高。
通过设计一套无线粮仓温度监控系统,能够降低监控成本,并且提高监控效率,减少粮食损失,为用户带来经济效益。
四、项目研究内容1. 硬件设计: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并在基站上实现温度曲线的绘制。
2. 软件设计:编写系统控制程序,包括采集温度数据、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警报判断等功能。
3. 系统测试:对设计的无线粮仓温度监控系统进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包括系统稳定性、功能完整性、数据准确性等。
五、研究计划第一年:研究市面上的无线温度传感器、物联网通讯模块以及系统控制程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验证。
完成系统基础模块的编写和测试。
第二年:开始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增加警报机制等功能。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的温湿度控制,还是在气象预报中的数据收集,温度湿度监测系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探讨温度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二、背景温度湿度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设备。
它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组成。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数据采集器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后数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设计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具体目标如下:1. 提供准确的温湿度数据: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
2. 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温湿度异常并发出报警信号,以保障生产和人员安全。
3. 数据可视化和远程访问:系统应具备数据可视化和远程访问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看温湿度数据。
4. 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环境。
同时,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故障。
四、系统设计与实现1. 传感器选择:为了提高温湿度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较低的能耗,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2. 数据采集器和处理器:我们选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器和处理器,能够将传感器获取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存储和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访问和查看数据。
同时,系统还支持数据的导出和分享功能。
4. 报警系统:系统设有报警功能,当温湿度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系统将自动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注意。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仓库温湿监控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对现实生活非常实用,对学生知识运用非常好的锻炼课题。
本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制作对室内温湿度的监督与控制,相当于简易空调的制作,了解空调系 统,运用原理设计制作方案;运用物理知识制作控制温湿变化设备;传感器获取外界温湿度参数, 51 单片机编程控制,实现智能化设计;并用仿真软件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研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性能设备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对温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 统的温湿度监测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 况信息。
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许多重大事 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
而问世监控系统就可以解决这样人才资 源浪费,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这是由于它的智能化设计所决定的。
它的工作步骤如下:感应环境温 湿度;单片机判断感应到的温湿度是否异常;若感应到的温湿度异常,实行措施进行调节;判断异 常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超过预设时间,则输出异常信号报警;判断异常是否处理完毕,若处理完 毕,解除报警。
这样就可以利用控制器对机房温湿度进行监控,从而实现环境温湿度管理的实时性 和有效性。
故本次设计对于类似项目还具有普遍意义。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问世。
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 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_)的结晶。
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
智 能温度传感器内部包含温度传感器、A/D 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
有的产品还带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并且可通过软 件来实现测试功能,温度计也越来越智能化。
开题报告通信工程温湿度监测系统一、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温度湿度的环境状况要求越来越高,主要是指库房、储柜、大棚种植、工业生产等对温湿度环境变化有着重要要求的地方。
例如: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实施科学监测和有效调控,是预防性保护文物劣化的关键所在。
因此温湿度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温湿度检测的局限性(1)不具有实时监测性传统的温湿度检测器只是实时的检测而不是实时监测,检测只是将当前的环境温度检测出来,需要人工的观察检测结果。
不仅监测效率低而且当监测环境空间过大也痛耗费人力。
采用温湿度监测系统通过设置警戒温湿度的范围和正常的温湿度的范围。
如果环境处于正常的温湿度范围系统将继续正常监测,如果环境处于警戒温湿度范围产生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从而大大提高监测效率和减少人力消耗。
(2)不具有历史数据保存性传统的温湿度检测不具有历史数据保存功能,历史的温湿度信息是一种有用的信息。
对于流动型展示的文物,可以利用历史记录温湿度信息作为参考,为以后文物环境的变化做好准备。
还可以根据文物在不同历史记录的变化,得出更适于文物保存的温湿度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在该课题中采用温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协调LCD显示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正常工作。
通过串口传输与上位机连接,利用上位机软件和数据库进行连接,并对历史温湿度信息进行存储。
从而实现温湿度监测系统。
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监控效率和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1)调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温湿度监测系统现状;(2)利用单片机及其外设电路,通过编程实现温度信息的采集、显示,并给出程序框图及功能代码。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与各模块进行连接,确定连接关系。
(2)利用keil编译工具编写模块化程序。
使LCD显示模块和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分别独立实现它们的功能。
(3)组合各模块程序,实现各模块协调运行。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粮库温度监控技术是科学保粮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生产粮情温度测控系统产品,品种繁多,系统结构各异,但其基本功能无外乎粮仓内外温度检测、粮食内部温度检测及分析、通风机械的控制等几项,鉴于粮食储藏的特殊性,系统功能的重点放在了储粮内部温度的检测和分析上。
粮库监控系统可以根据采用的温度传感器和通信方式的不同进行如下分类:按温度传感器分类和按通信方式分类。
1.1按温度传感器分类通常粮库监控系统主要选用热敏电阻、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传感器,也有选用其它温度传感器,例如 PN 结型温度传感器[1]。
(1)热敏电阻以温度变化导致阻值的变化为工作原理的热敏电阻,因其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简单、可靠、响应速度快、容易使用等特点,是国内粮库监控系统中采用最多的温度传感器。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较高,室温电阻通常也较高,因此其自身发热较小,信号调节较为简单。
热敏电阻的缺点是互换性差,温度与输出阻值之间呈非线性关系[2]。
热敏电阻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两种,但在温度测量应用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较少得到采用,更多采用的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
以下提及的热敏电阻均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的粮情测控系统的硬件由上位机、通信接口电路、智能分机、温度分线器、测温电缆、湿度分线器、测湿探头和通风控制器组成。
在上位机上运行粮情测控系统软件,对检测到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粮仓内外温湿度条件判断是否可以进行通风,手动或自动控制通风机械的启动和停止。
通信转换电路分为内置式和外挂式两种,主要完成两种通信协议之间的衔接转换功能。
智能分机是由微处理器、A/D 转换电路和通信电路等组成,主要功能包括接收上位机下达的指令、将现场采集上来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向上位机传送数字化的温湿度值、向通风控制器下达启动或停止指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