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7.1代谢废物-1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36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章第一节代谢废物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
2.理解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课前预习任务】1.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的反应式: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等无机物,以及糖类、、、等有机物。
3.经过消化系统,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会被消化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淀粉最终被消化为,脂肪被消化为和,蛋白质被消化为。
【课上学习任务】1.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有:、、、和。
2.排泄的概念:【课后作业】1.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废物以下哪项不是代谢废物( )A. 二氧化碳B. 氨基酸C. 尿素D. 体内多余的水2. 排汗对人体的意义在于( )A. 排出废物B.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 调节体温D. 以上三项都正确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意义的一项是( )A. 可以将蛋白质、无机盐等废物排出B. 能够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 可以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D. 有利于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4.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摄氏度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我市(当地气温为5摄氏度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A. 减少、增加B. 增加、减少C. 增加、不变D. 增加、增加5.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A. 尿素B. 多余的水C. 二氧化碳D. 无机盐6.以下关于排泄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全都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B.皮肤通过汗腺排出的废物中有水和无机盐C.冬天,户外的人呼出了“白气”,不能说明呼吸系统排出了水D. 肾脏、肺和汗腺排出的废物是由血液从细胞运输来的7.关于排尿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B.维持体内细胞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D.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平衡8.用线将下列代谢废物与它们的排出方式连接起来。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本节课是北京版教材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生物的排泄第二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是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及肾单位的结构,第二课时是在明确了泌尿系统结构后,进一步探究肾脏及泌尿系统的功能。
即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
它在本册书中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1.从学生已有知识角度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人体营养、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人体的能量供应、人体产生代谢废物、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及泌尿系统组成、肾脏和肾单位结构等知识。
2.从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角度分析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的想象力丰富。
经过一个学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有了一些认识,并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对肾单位这一微观结构及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分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终尿形成与成分。
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液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
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明确肾单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血液循环知识,说出血路与尿路,并找到两者的关系。
2、通过观察图表物质的含量数据,说出在血浆、肾小囊和肾小管末端液体中的物质变化。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表数据,训练分析比较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2、通过画不同物质在肾单位里的流动轨迹,分析肾小球、肾小管在尿形成中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对教师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方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生物教案设计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设计思路: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
这一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在学生巩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再从资料分析以及图文讲解得出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单位的结构、泌尿系统的作用、人体其他排泄途径。
最后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尿毒症以及血液透析的原理。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课程标准》“生物圈中的人”一个一级主题。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容之上的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部分内容“尿的形成与排出”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探求新知前首先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血液的组成,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与关爱生命的情感。
(2)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人体八大系统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在不久前刚刚学习了《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与自身相关的知识与实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3)教学条件分析: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学校各教师已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更加多样化,教学效果更加灵活。
教师可使用传统的黑板,也可使用多媒体电脑和电子白板。
图片、音频以及动态视频等普遍使用于教学中。
代谢废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代谢废物的是什么,理解排泄的概念。
b.知道尿液的主要成分。
c.明确排泄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检测尿液的主要成分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认识代谢废物,明确排泄对人体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
二、教学要点
1.代谢废物及其排出体外的途径
2.排泄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1、代谢废物及其排出体外的途径
四教学流程
四、课后练习:拓展自我
1、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
D、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2、运动员在比赛时会大量出汗,为保持和补充体内水分,最好饮用 ( )。
A、纯净水;
B、淡盐水;
C、浓茶水;
D、鲜果汁
3、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为什么要及时排出体外。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的途径。
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4.学会利用嗅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来认识代谢废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排泄的途径。
2.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排泄的途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准备演示实验“尿液成分的测定”的实验仪器、玻璃板、留有汗渍的T 恤等。
学生:做好预习,自愿收集尿液,并带到实验室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请问同学们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上厕所。
【教师】请问同学们,我们为什么每天要上厕所呢?根据生活经验,除了排尿、排便,我们人体还会排出其他的废物吗?它们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来一起探讨的问题。
(建议播放视频:【情境素材】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二、讲授新课(一)细胞代谢产生多种废物【教师】对于人体排泄的废物,同学知道有哪些吗?【学生】根据旧识及生活经验回答:尿液、汗水、粪便等。
【教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代谢废物呢,暂不评论。
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教师做尿液成分测定的演示实验。
几个学生上台来做近距离的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的尿液,思考以下问题:1.你们看到的尿液是什么颜色?(黄色)2.有什么气味?(骚臭味、化肥店的味等)3.在烘烤过程中,看到什么,有气味产生吗?(白烟、气味等)(1~3由上台学生回答,后面由小组讨论后回答)4.能预测一下这种气味来自什么物质吗?(有点像是化肥商店里尿素的味道)5.大家看看,残余物有多少,是什么颜色的?这种物质会是什么呢(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用一个简便的办法来测定。
(点燃、闻)6.尿液中还有什么呢?(水)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对于这层白白的物质,大家大胆猜测下。
根据它不能燃烧,可以证明它是什么吗?(无机物)提出问题:根据这个演示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尿液中都有哪些物质呢?【学生】思考、回答。
《第一节代谢废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的途径。
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2)学会利用嗅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来认识代谢废物。
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比较简单。
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排泄的途径和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以协作活动方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废物的排出途径和代谢废物排出对生物体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废物的排出途径和代谢废物排出对生物体的意义。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它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废物。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了哪些代谢废物呢?它们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来一起探讨的问题。
新课教学:代谢废物以多种途径排除体外师:对于人体排泄的废物,同学知道有哪些吗?尿液、汗水、粪便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代谢废物呢,暂不评论。
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教师做尿液成分测定的演示实验。
几个学生上台来做近距离的观察。
)问题:1、你们看到的尿液是什么颜色?(黄色)2、有什么气味?(骚臭味、化肥店的味等)3、在烧烤过程中,看到什么,有气味产生吗?(白烟、气味等)(1~3由上台学生回答,后面由小组讨论后回答)4、能预测一下这种气味来自什么物质吗?(有点象是化肥商店里尿素的味道)5、大家看看,残余物有多少,是什么颜色的?这种物质会是什么呢(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用一个简便的办法来测定。
(点燃、闻)6、尿液中还有什么呢?(水)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对于这层白白的物质,大家大胆猜测。
根据它不能燃烧,可以证明它是什么吗?无机物师:分析得对。
准确的说,它是无机盐。
有人尝过它的味道,是咸的。
师:尿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