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7
- 格式:pdf
- 大小:172.69 KB
- 文档页数:7
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发布者:王妮信息来源:市培训中心发布时间:2008-06-25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从事温度120K以上中、大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与修理作业的人员。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 50274—19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定义制冷与空调作业包括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运行、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小型制冷空调装置安装修理等操作项目。
3.1 制冷与空调操作工。
从事温度120K以上和制冷量在标准工况下12kW或空调工况下25kW以上的制冷与空调机组及辅助设备的运行操作人员。
3.2 制冷与空调安装修理工。
从事对制冷与空调机组部件、整机及系统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人员。
4.基本条件4.1 年满18周岁。
4.2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职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3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5.考核方法5.1 考核分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5.2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方式为笔试,时间为2小时。
5.3 实际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模拟操作、口试等方式,考核题目不少于4题。
5.4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为及格。
考试不及格者,允许补考2次,补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训。
6.考核内容6.1 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
6.1.1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内容。
6.1.1.1 制冷与空调热工与传热的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现场模拟操作、笔答。
3.考试要求实操科目及内容3.1.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3.1.1.1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简称K2)3.1.1.2制冷系统中温度仪表的测量操作(简称K12)3.1.1.3活塞式冷水机组停机的操作(简称K13)3.1.1.4充注制冷剂后的验证操作(简称K14)3.1.1.5活塞式冷水机组充注制冷剂操作(简称K15)3.1.2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3.1.2.1制冷设备压力保护装置认知(简称K21)3.1.2.2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知(简称K22)3.1.2.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各部位温度测量操作(简称K23)3.1.2.4制冷设备的压力保护和安全装置调整操作(简称K24)3.1.2.5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中危害及救护操作(简称K25)3.1.3科目3:作业现场隐患排除(简称K3)3.1.3.1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故障排除操作(简称K31)3.1.3.2空调设备中安全阀的认知(简称K32)3.1.3.3制冷系统检漏的操作(简称K33)3.1.3.4真空泵的正确使用操作(简称K34)3.1.3.5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有关安全保护器件认知操作(简称K35)3.1.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1.4.1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41)3.1.4.2空调制冷系统中截止阀安装操作(简称K42)3.1.4.3空气调节系统中风管防火阀认知(简称K43)3.1.4.4氨对人体的伤害认知(简称K44)3.1.4.5热氨处霜的安全操作(简称K45)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具体题目由考试系统或学生抽取产生。
3.3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6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是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考试不合格。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现场模拟操作、笔答。
3.考试要求3.1实操科目及内容3.1.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3.1.1.1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简称K2)3.1.1.2制冷系统中温度仪表的测量操作(简称K12)3.1.1.3活塞式冷水机组停机的操作(简称K13)3.1.1.4充注制冷剂后的验证操作(简称K14)3.1.1.5活塞式冷水机组充注制冷剂操作(简称K15)3.1.2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3.1.2.1制冷设备压力保护装置认知(简称K21)3.1.2.2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知(简称K22)3.1.2.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各部位温度测量操作(简称K23)3.1.2.4制冷设备的压力保护和安全装置调整操作(简称K24)3.1.2.5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中危害及救护操作(简称K25)3.1.3科目3:作业现场隐患排除(简称K3)3.1.3.1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故障排除操作(简称K31)3.1.3.2空调设备中安全阀的认知(简称K32)3.1.3.3制冷系统检漏的操作(简称K33)3.1.3.4真空泵的正确使用操作(简称K34)3.1.3.5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有关安全保护器件认知操作(简称K35)3.1.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1.4.1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41)3.1.4.2空调制冷系统中截止阀安装操作(简称K42)3.1.4.3空气调节系统中风管防火阀认知(简称K43)3.1.4.4氨对人体的伤害认知(简称K44)3.1.4.5热氨处霜的安全操作(简称K45)3.2 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具体题目由考试系统或学生抽取产生。
3.3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6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是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考试不合格。
制冷实操考试标准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现场模拟操作、笔答。
3.考试要求3.1实操科目及内容3.1.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3.1.1.1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简称K2)3.1.1.2制冷系统中温度仪表的测量操作(简称K12)3.1.1.3活塞式冷水机组停机的操作(简称K13)3.1.1.4充注制冷剂后的验证操作(简称K14)3.1.1.5活塞式冷水机组充注制冷剂操作(简称K15)3.1.2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3.1.2.1制冷设备压力保护装置认知(简称K21)3.1.2.2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知(简称K22)3.1.2.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各部位温度测量操作(简称K23)3.1.2.4制冷设备的压力保护和安全装置调整操作(简称K24)3.1.2.5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中危害及救护操作(简称K25)3.1.3科目3:作业现场隐患排除(简称K3)3.1.3.1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故障排除操作(简称K31)3.1.3.2空调设备中安全阀的认知(简称K32)3.1.3.3制冷系统检漏的操作(简称K33)3.1.3.4真空泵的正确使用操作(简称K34)3.1.3.5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有关安全保护器件认知操作(简称K35)3.1.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1.4.1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41)3.1.4.2空调制冷系统中截止阀安装操作(简称K42)3.1.4.3空气调节系统中风管防火阀认知(简称K43)3.1.4.4氨对人体的伤害认知(简称K44)3.1.4.5热氨处霜的安全操作(简称K45)3.2 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详]1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仿真模拟操作、口述。
3.考试要求3.1实操科目及内容3. I. 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l)3. 1.1. 1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简称K11)3. 1. 1.2制冷系统中温度仪表的测量操作(简称K12)3. I. 1. 3活塞式冷水机组停机的操作(简称K13)3. I. 1. 4充注制冷剂后的验证操作(简称K14)3. I. 1. 5活塞式冷水机组充注制冷剂操作(简称K15)3. 1.2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3.1.2. 1制冷设备压力保护装置认知(简称K21)3. 1.2. 2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知(简称K22 )3. 1.2. 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各部位温度测量操作(简称K23 )3. 1.2. 4制冷设备的压力保护和安全装置调整操作(简称K24 )3. 1.2. 5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中危害及救护措施(简称K25 )3. 1. 3科目3: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简称K3)3. 1. 3. 1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故障排除操作(简称K31)3. 1.3. 2空调设备中安全阀的认知(简称K32 )3. 1.3. 3制冷系统检漏的操作(简称K33 )3. 1.3. 4真空泵的正确使用操作(简称K34 )3. 1.3. 5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有关安全保护器件认知操作(简称K35 )3. 1. 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 1.4. 1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41)3. 1.4. 2空调制冷系统中截止阀安全操作(简称K42 )3. 1.4. 3空气调节系统中风管防火阀认知(简称K43 )3. 1.4. 4氨对人体的伤害认知(简称K44 )3. 1.4. 5热氨融霜的安全操作(简称K45 )3. 2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操作资格培训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操作资格培训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制冷与空调设备。
本文档将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操作资格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帮助从业人员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培训内容1.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基本原理在开始操作和维护制冷与空调设备之前,从业人员需要理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基本原理。
本部分将介绍制冷循环原理、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帮助从业人员建立起对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2.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是保证制冷与空调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止等操作流程,包括设备的开关操作、温度和湿度调节等操作要点,让从业人员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
3.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为了保证制冷与空调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工作非常重要。
本部分将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设备的清洁和维护要点等内容,帮助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有效的维护与保养技巧。
4.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正确的操作技能。
本部分将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高压电、低温等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帮助从业人员提高安全意识。
培训要求1. 参与资格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操作资格培训面向从事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等。
参与培训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从业背景和基础知识,并且按照规定参加培训。
2. 学习时间和方式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参与人员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几天或几周。
培训可以采用面授、在线学习等方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式。
3. 学习评估和证书发放在培训结束后,参与人员需要进行学习评估,通过评估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证书。
证书是参与人员具备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操作资格的重要凭证,可以在就业时提供一定的优势。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现场模拟操作、笔答。
3.考试要求实操科目及内容3.1.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3.1.1.1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简称K2)3.1.1.2制冷系统中温度仪表的测量操作(简称K12)3.1.1.3活塞式冷水机组停机的操作(简称K13)3.1.1.4充注制冷剂后的验证操作(简称K14)3.1.1.5活塞式冷水机组充注制冷剂操作(简称K15)3.1.2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3.1.2.1制冷设备压力保护装置认知(简称K21)3.1.2.2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知(简称K22)3.1.2.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各部位温度测量操作(简称K23)3.1.2.4制冷设备的压力保护和安全装置调整操作(简称K24)3.1.2.5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中危害及救护操作(简称K25)3.1.3科目3:作业现场隐患排除(简称K3)3.1.3.1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故障排除操作(简称K31)3.1.3.2空调设备中安全阀的认知(简称K32)3.1.3.3制冷系统检漏的操作(简称K33)3.1.3.4真空泵的正确使用操作(简称K34)3.1.3.5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有关安全保护器件认知操作(简称K35)3.1.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1.4.1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41)3.1.4.2空调制冷系统中截止阀安装操作(简称K42)3.1.4.3空气调节系统中风管防火阀认知(简称K43)3.1.4.4氨对人体的伤害认知(简称K44)3.1.4.5热氨处霜的安全操作(简称K45)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具体题目由考试系统或学生抽取产生。
3.3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6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是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考试不合格。
制冷与空调作业实操考试标准说明: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饰理作业实操查核各含22 道题,分值40 分为反对题,分值30 分的为非反对题。
每人抽取 3 道题,此中抽取 1 道40 分的题目,抽取 2 道30 分的题目。
一.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实质操作查核试题(22)项目一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1.准备工作1.1 场所准备:许多于 5 个工位操作空间,要有操作平台,操作空间许多于10平方米。
1.2 工具准备: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流表若干等。
1.3 个人安全防备用品。
2.操作步骤2.1 正确采纳丈量挡位(电压、电流、电阻、电容丈量)和量程;丈量前两只表笔碰头表针摇动并回零;丈量电容前应先将电容放电。
2.2 被侧导线不得与钳型电流表表钳有接触。
2.3 绝缘电阻表也叫兆欧表,是用来丈量绝缘电阻的专用仪表。
使用时将双侧两头一头卡接在电机接线柱上,另一头接外壳,摇90~ 150 转。
2.4 查收内容:(1)万用表的正确使用(电压、电流、电阻、电容丈量)。
(2)钳型电流表正确使用。
(3)绝缘电阻表的正确使用( 500 伏)。
3.安全技术要求3.1使用万用表前要正确选档,测直流时要判明极性,不行测试时换挡,测量时人体不得接触被测端及万用表上裸露的带电部分。
3.2使用钳形电流表时不行丈量裸导线上的电流,丈量时要与邻近带电体保持距离,使用后将挡地点于电流最高档。
3.3使用绝缘电阻表前要将表放安稳,电缆放电,接地以保证安全。
4.查核评分标准4.2 配分标准: 30 分,各项目所扣分数总和不得超出该项应得分值。
序查核查核内容扣分标准配分得分号项目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正确选择丈量挡位,且操作规范得10分,有一10项错误扣 3 分,有安全错误不得分。
钳型电流表正确使正确选择丈量挡位,且操作规范得10分,有一10用处错误扣 3 分,有安全错误不得分。
1操作过程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正确使用兆欧表,操作规范得10分,有一项错10使用误扣 3 分,有安全错误不得分。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现场模拟操作、笔答。
3.考试要求3.1实操科目及内容3.1.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3.1.1.1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简称K2)3.1.1.2制冷系统中温度仪表的测量操作(简称K12)3.1.1.3活塞式冷水机组停机的操作(简称K13)3.1.1.4充注制冷剂后的验证操作(简称K14)3.1.1.5活塞式冷水机组充注制冷剂操作(简称K15)3.1.2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3.1.2.1制冷设备压力保护装置认知(简称K21)3.1.2.2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知(简称K22)3.1.2.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各部位温度测量操作(简称K23)3.1.2.4制冷设备的压力保护和安全装置调整操作(简称K24)3.1.2.5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中危害及救护操作(简称K25)3.1.3科目3:作业现场隐患排除(简称K3)3.1.3.1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故障排除操作(简称K31)3.1.3.2空调设备中安全阀的认知(简称K32)3.1.3.3制冷系统检漏的操作(简称K33)3.1.3.4真空泵的正确使用操作(简称K34)3.1.3.5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有关安全保护器件认知操作(简称K35)3.1.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1.4.1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41)3.1.4.2空调制冷系统中截止阀安装操作(简称K42)3.1.4.3空气调节系统中风管防火阀认知(简称K43)3.1.4.4氨对人体的伤害认知(简称K44)3.1.4.5热氨处霜的安全操作(简称K45)3.2 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具体题目由考试系统或学生抽取产生。
3.3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6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是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考试不合格。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点设备配备标准
1.总则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分为安全用具使用、安全操作技术、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等4个科目,每个科目设置若干考题:考位按照每道考题要求,确定相应的作业面积,并配置相应的考试设备及防护设施。
2.设备配备要求
2. 1安全用具使用2. 1.1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
2. 2安全操作技术
2. 3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
2. 3. 1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故障排除操作
2. 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
2.4.1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具体设备、设施、器材及其型号、规格、数量见附录8。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人员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简称考核)要求与具体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化工类(石化、化工、天然气液化、工艺性空调)生产企业,机械类(冷加工、冷处理、工艺性空调)生产企业,食品类(酿造、饮料、速冻或冷冻调理食品、工艺性空调)生产企业,农副产品加工类(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水产加工、果蔬加工)生产企业,仓储类(冷库、速冻加工、制冰)生产经营企业,运输类(冷藏运输)经营企业,服务类(电信机房、体育场馆、建筑的集中空调)经营企业和事业等单位的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工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operator指对本大纲1范围中所指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人员。
4. 基本条件4.1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4.2 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4.3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4 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4.5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5. 培训大纲5.1 培训要求5.1.1 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复审培训。
制冷与空调作业实操考试标准说明: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实操考核各含22道题,分值40分为否决题,分值30分的为非否决题。
每人抽取3道题,其中抽取1道40分的题目,抽取2道30分的题目。
一.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实际操作考核试题(22)项目一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1.准备工作1.1 场地准备:不少于 5 个工位操作空间,要有操作平台,操作空间不少于10 平方米。
1.2 工具准备: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流表若干等。
1.3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2.操作步骤2.1 正确选用测量挡位(电压、电流、电阻、电容测量)和量程;测量前两只表笔碰头表针摆动并回零;测量电容前应先将电容放电。
2.2 被侧导线不得与钳型电流表表钳有接触。
2.3 绝缘电阻表也叫兆欧表,是用来测量绝缘电阻的专用仪表。
使用时将两侧两头一头卡接在电机接线柱上,另一头接外壳,摇90~150 转。
2.4 验收容:(1)万用表的正确使用(电压、电流、电阻、电容测量)。
(2)钳型电流表正确使用。
(3)绝缘电阻表的正确使用(500 伏)。
3.安全技术要求3.1使用万用表前要正确选档,测直流时要判明极性,不可测试时换挡,测量时人体不得接触被测端及万用表上裸露的带电部分。
3.2使用钳形电流表时不可测量裸导线上的电流,测量时要与附近带电体保持距离,使用后将挡位置于电流最高档。
—13—3.3使用绝缘电阻表前要将表放平稳,电缆放电,接地以保证安全。
4.考核评分标准4.1 考核时间:10min,具体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调整。
4.2 配分标准:30 分,各项目所扣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项应得分值。
项目二制冷设备超压保护装置认知1.准备工作1.1 场地准备:不少于 5 个工位操作空间,要有操作平台,操作空间不少于10 平方米。
1.2零部件准备:安全阀,高、低压力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若干。
1.3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2.操作步骤2.1 释压装置的作用及安装(包括安全阀)2.2 爆破膜的作用及安装2.3 易熔塞的作用及安装2.4 高压限制装置的要求和调整(压力继电器)3.安全技术要求3.1 防止超压是发生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安全阀安装在冷凝器和储液器上部,阀头采用耐制冷剂腐蚀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阀头上侧有调节弹簧紧,阀头紧贴在阀口上,当冷凝压力超压时便顶开阀头,自动将冷剂高压气体排出,以保安全。
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本大纲规定了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与修理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
1 .培训对象拟取得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及修理作业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该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
2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及修理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 .培训要求3.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 3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4. 4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5. 5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
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4. 1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所有培训对象都应接受该部分内容的培训。
4. 1.1基础知识:物质与工质、压力、温度、物质状态变化、热能、热重与比热、沸腾、蒸发、冷凝、饱和状态及其参数、液体过冷、蒸汽过热、传热的基本方式等。
4. 1.2能量转换与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4. 1.3制冷剂的性质、危害、贮运及安全防护的方法。
4. 1.4载冷剂和润滑油的性质、安全使用要求。
4. 1.5有关制冷、空调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的安全知识。
4. 1.6与制冷、空调相关的电气、电气焊、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识。
4. 2蒸汽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人员。
拟从事蒸汽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的人员除按4.1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外,还应接受以下内容的培训。
4. 2.1安全技术理论。
4. 2.1.1安全基础知识。
4. 2.1.2单级和双级压缩式制冷原理。
4. 2.1.3制冷空调设备的分类、作用、工作原理和结构。
4. 2.1.4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及水质的安全要求。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仿真模拟操作、口述。
3.考试要求实操科目及内容3. I. 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l)3. . 1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阻表的正确操作(简称K11)3. 1. 制冷系统中温度仪表的测量操作(简称K12)3. I. 1. 3活塞式冷水机组停机的操作(简称K13)3. I. 1. 4充注制冷剂后的验证操作(简称K14)3. I. 1. 5活塞式冷水机组充注制冷剂操作(简称K15)3. 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制冷设备压力保护装置认知(简称K21)3. . 2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知(简称K22 )3. . 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各部位温度测量操作(简称K23 )3. . 4制冷设备的压力保护和安全装置调整操作(简称K24 )3. . 5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中危害及救护措施(简称K25 )3. 1. 3科目3: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简称K3)3. 1. 3. 1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故障排除操作(简称K31)3. . 2空调设备中安全阀的认知(简称K32 )3. . 3制冷系统检漏的操作(简称K33 )3. . 4真空泵的正确使用操作(简称K34 )3. . 5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有关安全保护器件认知操作(简称K35 )3. 1. 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 . 1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41)3. 1.4. 2空调制冷系统中截止阀安全操作(简称K42 )3. . 3空气调节系统中风管防火阀认知(简称K43 )3. . 4氨对人体的伤害认知(简称K44 )3. . 5热氨融霜的安全操作(简称K45 )3. 2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