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岩土详细勘察任务书道路桥梁地勘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x
- 大小:14.78 KB
- 文档页数:6
白城师范学院土木系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公路与桥梁专业适用)一.设计任务与内容1.根据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等级。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推荐一个最佳方案进行详细技术设计,内容包括: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排水设计及其它构筑物的设计。
3.施工组织设计及概预算的编制。
4.完成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的各种图表及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资料1.地形图原在地区张数2 比例尺1:20002.交通资料:根据调查近期(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如下:小汽车:310 (量/日、年平均、下同)载重汽车:1950兽力车:30人力车:40自行车:300其他:其中载重汽车:东风EQ1407.8%解放CA10B83%黄河JN1509.2%预测年平均增长率:各种机动车:6.2%各种非机动车:6.5%3.初定设计年限:12年三.设计文件的组成:1.总说明(1)公路的建设意义(2)公路等级的确定及技术标准的论证(3)沿线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公路设计的影响(4)路线方案的比选说明(5)路线、路基、路面、排水等设计说明及计算方法(6)施工组织与概算说明(7)环境评价(8)对设计的综合评价及心得体会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3.路线(1)路线平面设计图(2)直曲线及转角——览表(含(3) 逐桩坐标表(1KM)(4)纵断面设计图(5)路基标准横断面(6)路基横断面图(7)路基设计表(8)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表(9)弯道超高方式图4.路基、路面(1)高填方段及深挖段边坡设计及验算(2)挡土墙设计(3)路基排水设计图(4)路面设计(包括轴载换算、设计弯沉、路面类型、结构设计、绘出路面设计图)5.小桥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结构形式的涵洞进行设计并算出工程数量6.施工组织设计7.施工图预算四.参考书1.各门课程的教材,讲义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路线、路基路面设计规范4.公路路线勘测规程5.公路桥涵设计规范6.小桥涵设计手册7.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9.公路工程预算基价表10.吉林省价格信息表11.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04年7月1日。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任务(一)目的:了解路线设计的内容及过程,培养同学的内业设计能力,进行道路设计内业的初步训练。
(二)任务:综合运用道路线形设计知识,完成1公里左右的道路设计;二、设计要求1、内容齐全,图纸布局合理,标注正确,线条清晰,字迹工整;2、设计及计算要求正确、说明书文理通顺,层次分明、书写整洁,设计内容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3、将任务书、计算书及设计图纸装订成一册,按时上交指导教师审核。
三、设计资料●项目名称:东洲岛至大源公路AB段公路设计●沿线自然地理概况(一)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本路段位于浙江省北部,沿线属富阳市管辖。
区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交通条件便利,物资供应充足。
2.地形、地貌本区地貌分区属浙西中山丘陵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发育受岩性、构造控制,山脉呈平行带状分布,呈北东~南西走向,基本与构造线一致。
富春江河谷平原也呈北东~南西向分布。
工作区东北部属于富春江河谷平原堆积地貌区,西南部为构造侵蚀丘陵区。
河谷区地面高程6~8m,地势平坦,河谷开阔,通视条件好。
3.气象、水文本项目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为15.5-16.2℃,极端最高温度为39.9℃,极端最低温度为-15℃。
多年平均雨日153.7天,降雨量达1300-1461mm。
本区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以春雨、梅雨和台风雨为主。
梅雨以后的7-8月间晴热少雨,常有旱情发生。
年无霜期200-250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年蒸发量1350-1472mm。
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春秋季节风向多偏东偏南;年平均风速2.9-5.5m/s,最大风速在台风期。
区内最大水体为富春江,江宽400-700m,并在张家埭以西发育1km左右的滩涂。
据富春江水文站资料,富春江最大流量6850m3/s,最小流量141 m3/s,平均流量1020m3/s,年径流量320亿立方米,水质浑浊。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任务书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某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委托单位:某某路局勘察单位:某某勘察设计院勘察地址:某某道路勘察范围:某某道路整体工程概况:某某道路是一条重要的干道,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和稳定,需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地质条件。
二、勘察目的1.明确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条件,确定地层的分布特征、巨相和工程地质取水情况。
2. 对道路沿线的岩土地层、地基承载力和地基稳定性等进行综合的勘察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3. 找出影响工程安全和可行性的地质灾害隐患,提供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
三、勘察内容1. 地质勘察1.1 地质调查:包括山地地貌、植被覆盖情况、岩石地层、地下水情况等。
1.2 地质构造:确定地质构造类型、构造特征、构造变形、构造背景等。
1.3 地质灾害:对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详细调查。
2. 地下水勘察2.1 地下水文地质勘察:包括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等。
2.2 地下水化学勘察: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3. 岩土工程勘察3.1 岩土地层勘察:对路基地质和地层特征进行详细勘察。
3.2 地质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土壤抗压强度、泥质土的强度特性、岩石的抗压强度等。
3.3 地基承载力勘察: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
4. 其他勘察内容4.1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2 断层、裂隙勘察:对断层、裂隙开展精细勘察,做出合理评价。
四、勘察方法1. 野外地质勘察:采用地质测量、地质钻探等方法,绘制地质调查图、地质构造图、地下水位图等。
2. 岩土工程勘察:进行岩土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工程地质参数分析等。
3. 其他方法:包括遥感、遥控、无人机等新技术手段。
五、勘察成果1. 勘察报告:详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地基承载力、地质灾害情况等。
2. 勘察成果图:包括地质图、地下水位图、地基承载力分布图等。
3. 勘察数据:包括岩土样品测试数据、数据分析报告等。
设计题目:某地区二级公路选线综合设计一、设计任务与内容1、根据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等级。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两个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推荐一个最佳方案进行设计,内容包括:路线的平、纵、横设计。
3、完成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的各种图表及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资料1、地形图张数1 比例尺1:20002、交通资料:根据调查近期(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如下:量/日小客车:1200 黄河JN150:340 交通SH361:120 太脱拉138:150解放CA10B:300 吉尔130:140 尼桑CK10G:180预测年平均增长率:7.5%3、地质资料一般挖方路段地质为: 路表土(塑性粘土深2米), 风化砂(深5米), 以下为砂岩。
一般填方路段地质剖面为: 第四纪堆积物的粉质中塑性粘土(厚2m), 中塑性粘土及高塑性粘土(厚5m),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米处。
4、起点:A 地面高程316.5;设计高程318.0终点:B 地面高程336.9;设计高程333.0,详见图纸。
三、设计文件的组成:1、设计说明书(用B5纸书写装订,装订线在B5纸上侧1cm处,请注意!)(1)课程设计任务书(2)公路等级的确定及技术标准(3)简单说明沿线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公路设计的影响(4)路线方案的比选说明(5)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及计算方法(6)本次设计的心得体会(必须写)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3、图表(1)路线平面设计图(2)直曲线及转角—览表(需要画在路线平面图上)(3)纵断面设计图(比例V:1:200或1:400,H: 1:2000)(4)路基标准横断面(填方、挖方和半填半挖,三选二)2009年1月4日设计题目:某地区高速公路选线综合设计一、设计任务与内容1、根据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等级。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两个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公路/市政工程详细勘测桥梁工程勘察任务书2016年2月编写:朱正旺2016年 2 月24日校核:年月日审查:年月日目录1工程特性及项目缘由 (2)2工作依据 (2)2.1 前期工作及批复 (2)2.2 主要规程规范 (2)3勘察技术要求 (3)3.1主要勘察工作内容 (3)3.2勘察方案或勘察纲要编制 (4)3.3实施要求 (5)3.4其他 (5)4测量任务和要求 (5)4.1地形测量和断面测量范围 (5)4.2测量要求 (5)5提交成果 (6)1工程特性及项目缘由本工程为南昌市幸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防洪工程配套工程,跨越幸福河,共设桥梁 1 座。
桥位、桥型结构布置见附图。
主要桥梁结构特性详见表1-1、表1-2。
我院受南昌经城综合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承担本工程设计工作。
根据项目规模和建设程序,现须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以下称详细勘察)。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经协商一致,提出详细勘察桥梁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表1-1 桥梁工程概况表2工作依据2.1 前期工作及批复(1)建设单位要求,相关会议纪要。
除以上资料外,勘察单位应自行收集或补充收集齐全有助于开展本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技术资料2.2 主要规程规范(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等相关规范、规程及地方标准。
3勘察技术要求3.1主要勘察工作内容1)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应查明桥梁工程及接线道路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并应提出相应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建议,为施工图设计及工程实施、营运提供依据。
道路公路〔XXXXXX〕改建工程K1+033.800 小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文字说明〔详细工程地质勘察〕1 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拟建K1+033.800 小桥位于新建道路老路段,为现状小桥撤除重建,中心桩号K1+033.8,拟采用跨径1×13m。
1.2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拟建桥梁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桥梁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本次勘察的任务如下:〔1〕查明拟建桥梁场地地形,地貌的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2〕查明覆盖层的厚度、土质类型、分布范围、地层结构、密实度和含水状态等;〔3〕查明基岩的埋深、起伏状态,地层及其岩性组合,岩石的风化程度及节理发育程度;〔4〕查明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5〕查明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及性质;〔6〕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和环境水的腐蚀性;〔7〕查明拟建桥梁建筑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评价;〔8〕对根底选型提出建议。
评价拟建工程适宜的桩基持力层,选择桩型,提供桩基岩土设计参数;提出地基处理与浅根底方案的建议,并提出相应的岩土设计参数。
1.3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标准?(JTG C20-2021);(2)?公路桥涵地基与根底设计标准?(JTG D63-2007);(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那么?(JTG/T B02-01-2021);(6)?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7)由设计单位提供的1:1000地形图,黄海高程系统。
2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布置情况2.1勘察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调绘、钻探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
2.2勘察工作量布置根据拟建桥梁桥型、桥跨和根底型式,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标准?(JTGC20-2021),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2个,钻孔深度分别为20和30m。
路桥工程地质勘察调查作业指导书一、地质调查工作目的与目标:1、目的:依据已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发或初步设计文件中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调查工作,为确定大路路线、工程构造物的位置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供应精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2、目标:(1)在工可研的基础上,依据设计要求进一步查明构造物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终确定大路路线和构造物的布设位置。
(2)查明构造物的地基的地质结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精确供应大路工程基础设计所必需的工程地质参数。
(3)依据前期工作拟定的对不良地质、地质病害及特别性岩土防治方案,应详细查明其分布范围、性质,供应防治方案设计所必需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参数。
(4)对筑路材料进行详勘,最终确定施工时所采纳的料场。
(5)供应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
二、预备工作:1、准确掌控工程可行性研发或初步设计审批的有关内容,认识设计意图,明确调查及勘察的重点。
2、参与路线方案的研发和现场调查工作,认识各方案沿线的工程地质状况。
3、拟订组级作业方案,落实人员和技术装备。
三、路基勘察与调查:1、一般路基勘探工作沿路线进行,探点一般沿路中线布设,改建大路可在旧路两侧布设,一般采纳简易钻探或挖探,勘探点每公里不少于3个,孔深不小于2米,地质条件简单路段适当加大勘探点的密度。
按地质条件分段布设测试点,并分层采用代表性样品进行室内试验或在代表性地段作原位测试。
土的含水量按不同深度取样测试,有条件时应在现场完成含水量试验,无条件时应于当天完成。
依据沿线的地质状况供应路基填挖高度,以便于内业人员进行纵坡设计。
2、高路堤首先应确定掌握横断面位置和数量,一般应每100米设1个,地质条件变化不大时,能够每300米设1个,或每个工段设2~3个。
掌握横断面宽度应超过路堤底左右各20米,每一个掌握横断面上至少应设1个钻孔或每一工段至少应设2个钻孔,辅以触探、挖探、简易钻探在内,每一个掌握横断面上至少应设3个探点。
桥梁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XX有限公司:根据项目需要及设计要求,现需贵单位对贾鲁河沿线桥梁工程进行详细勘察,具体勘察技术要求如下:1、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郑州。
(2)桥梁长度:328.5米,桥宽为55.6米。
(3)结构形式:上部结构采用9x36.5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薄壁式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详见平面图。
桩径及承载力如下:①桥墩桩径拟采用1.8米,单桩桩顶反力约为8500KN,桩顶标高约133米。
②桥台桩径拟采用1.8米,单桩桩顶反力约为5500KN,桩顶标高约140米。
2、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按详勘布置工作量,如遇地层变化较大处需适当增加探孔,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或不良地层应予以钻穿。
3、按照现行《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要求取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提供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岩土工程参数,对各层土压缩性进行评价,提供满足桩基设计所需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摩阻力标准值、桩端土的承载力容许值等参数,并对成桩可行性进行评价,提供单桩承载力参考值。
提供计算桩基沉降量所需的压缩模量等参数。
4、验算单桩承载力,提出合理的基础形式建议,并提供计算基础沉降所需的压缩模量等参数。
5、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6、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水位、年变幅、埋藏条件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7、查明工程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
8、设计主要采用规范:①《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②《公路圬工桥涵没计规范》(JTGD61—2005);③《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④《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⑤《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⑥《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9、其他未详事项按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
《公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山东大学2010年12月《公路勘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是完成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公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土建学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本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学过的书本知识,初步联系公路勘测设计的具体任务,学习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常用设计手册、表格等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及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能力,更加深入、系统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一设计题目某运煤专用路的路线设计二基本工程概况(参照地形图)在某山区A处发现一远景(10~15年)采掘量为100万吨/年的煤矿,为了将煤炭运出,需修建一条公路与山下二级路相连接。
(在A处西南约1公里处已有山区二级路)。
此路是运煤专用公路,沿线无其他经济、文化等发展规划,运煤主要车型是解放牌CA-10B车,另外还考虑占运煤交通量5%的客运及生活等交通量。
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土质为碎石土,土层厚1.5米,1.5米以下为坚实泥灰岩(次坚石),水文条件良好,属Π5a区。
路面结构决定采用路拌沥青碎石。
三设计任务和内容1、确定专用路的运输交通量及公路等级2、选择路线方案,进行纸上定线3、进行路线平、纵、横设计1)平面设计包括①确定路线平面位置②平曲线设计(选择一个平曲线设缓和曲线)③弯道超高和加宽设计(不设缓和曲线时要设置超高和加宽缓和段)④平面视距设计⑤绘制平面设计图(在原图上绘制)2)纵断面设计包括①点绘地面线②纵坡设计(拉坡)③竖曲线设计④绘制纵断面设计图3)横断面设计包括①确定横断几何尺寸,包括路拱型式、路基、路面宽度、路拱横坡度、边坡坡度、边沟型式及尺寸②绘制100米路段的典型横段面图和土石方横断面图四设计成果设计完成后应交出如下文件1、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各一份(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线交点坐标表,路基设计表等附在计算书后。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书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工程规模:道路建设长度为 m,规划红线宽度为 m,道路占地面积为m2,用地面积 m2,采用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结构,路基形式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中桥采用,跨径布置为20m+20m,梁体结构厚度为0.95m,基础为 ,桥梁全长 m,宽 m。
二.依据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本次工程勘察依据以下(但不限于)规范、规程和标准:2.1国家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3)《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2行业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 C20-200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004-89);(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GTGE40-2007);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程所在地有所增减2.3 地方标准:(1)云南省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YGJ88-02);三.详细勘察技术要求3.1 勘察钻孔布置3.1.1道路部分钻孔布置:道路工程部分共布置钻孔16个,其中技术孔(控制性勘探孔)4 个,鉴别孔(一般性勘探孔) 12 个。
3.1.2 桥梁部分钻孔布置:桥梁工程部分共布置钻孔28个,其中0#桥台7个,1号桥墩14个,2号桥台7个。
勘探要求:1.勘探孔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一般性勘探孔孔深8~10米, 控制性勘探孔孔深12~15米。
桥梁部分钻孔深度应至岩土持力层。
2.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设计及施工方法的要求,提出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设计任务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从而为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在指定的地形图上进行一段公路的初步设计,完成700米的路线设计图表、计算和说明。
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40Km/h。
三、设计时间:1周四、设计要求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
按地形图上给定的起、讫点及相应高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说明书。
完成该公路的初步设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路线在图上的具体方案并说明依据、理由;2、完成路线平面设计图;3、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图;4、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图;5、完成必要的桥涵布置设计(分别在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上示意即可,不作详细设计);6、完成必要的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布置设计(分别在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上示意即可,不作详细设计);7、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的填写;8、完成“路基设计表”的填写;9、完成“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的填写;10、必要时进行弯道视距校核。
四、具体设计步骤1、纸上定线,用平均纵坡作控制,确定路线导向线(在地形图上完成。
)2、测量导线偏角和导线长度,完成平曲线设计,从起点到终点确定路线的里程桩号(在地形图上完成)。
直线每50m一桩,平曲线每20m一桩。
3、进行适当的地形、地物及人工构造物加桩定位(在地形图上完成)。
4、判读各中桩的地面高程,填入路基设计表的相应栏内;并点绘地形纵断面图(另用坐标纸),纵断面图比例:平1:2000,高1:200。
5、进行纵断面设计(即拉坡),并完成竖曲线设计(在纵断面图上进行)。
6、计算填挖高度,并将结果填入纵断面图和路基设计表;完成路基设计表的全部计算;7、设计标准横断面图;根据地形图等高线估读地面标高,绘出各中桩地形横断面,然后进行施工横断面图设计;进行必要的视距校核(另在坐标纸上进行,图纸比例1:200)。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工程专业)许昌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学时数:2周学分数:1分开课院系(部):土木工程学院一、设计目的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从而为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完成路线设计图表、计算和说明。
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40Km/h。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
1、平面设计路线平面图是设计文件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设计的重要成果。
它综合反映了路线平面位置、线形,还反映了沿线人工构造物和工程设施的布置以及公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的关系。
路线平面图应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它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
图中还应列出平曲线要素表。
比例尺用1:1000~1:5000,其带状宽度为中线两侧各200~250米。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路线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2000,由设计资料已给出的平面外业勘测原始资料,绘出路中线,其设计步骤与要求为:(1)编制出《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并复核。
(2)根据平曲线要素以及各里程坐标绘制平曲线。
(3)按有关规定要求标注出公里桩,百米桩、主点桩位置、交点号、高程等。
(4)绘制曲线表。
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用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纵断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
勘察任务书详细勘察应按不同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应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应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
一、基本要求1、勘察人在实施勘察前,应向发包人报送优化后的勘察服务工作大纲,勘察人并应实现发包人及其设计师提出的技术要求。
2、工程勘察布点应参考发包人提供的资料。
勘探点的数量、深度和位置可根据地质情况和现场条件依据规范进行调整,但应经发包人同意和批准。
3、勘探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每日工作记录内容,保存原始记录资料与数据,以供发包人检查和分析。
4、勘察人在钻探时应谨慎从事,对地下管线和构筑物进行相应保护,遇到地下文物时应及时向发包人和文物保护部门汇报并妥善保护。
5、勘察人在进行外业勘察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保卫和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对原有道路、桥梁、构造物或地上附着物造成损坏或损伤。
二、适用规范、规程、标准1、工程勘察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后续颁布的则应以最新版本或最新颁发者为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土的分类标准》(GB145-90)《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建筑工地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上述规范和标准如发生不一致时,则以要求最严格的规范、规程或标准作为工作依据。
河南城建学院《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0124091-2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课程名称岩土工程勘察指导教师肖有才贺瑞霞土木与材料工程系2012年5月《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任务书1、第16周2、本班教室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是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后,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课程设计更有必要性,通过这个阶段的工程设计或专题研究,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并具有独立分析及解决一般岩土技术勘察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
2、其他要求如下: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工作量。
2)、据场地情况、基坑开挖深度、等级及工程地质情况等,建议采用钻探、取样和原位测试方法。
3)、按照每层建筑荷载20Kpa确定钻孔深度并验证勘察方案的可行性。
4)、报告及相关图件要按时2012年6月1日(星期五)下午上交,过期不候。
5)、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岩土工程的设计内容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熟悉有关岩土工程的设计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1、某高层建筑及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2、建筑场地位于平顶山市矿工路西段原市陶瓷厂院内,缓坡地形、北高南低,起伏不大于 1.5m,属于山麓斜坡地貌单元之洪积相扇端沉积亚相,拟沿路建2栋28层商住楼,每个建筑南北宽20M,东西长60m,楼间距20m,框架—剪力墙结构,拟采用箱式基础,地下室2~~3层,北面距离矿工路15m。
场地涉及土层有:回填土(0.4~~1.0m)、一般粘性土(1.8~~~2.5m)、碎石土、砂土(互层状3.5~~~5.5m)、老粘土(>20m)等。
地层向南倾斜,倾角不超过15°。
地下水埋深1.5~~3.0m,流向南东,无腐蚀性。
四、设计方法和步骤1、除了按照规程要求进行钻探和取样外,至少要有三种原位测试方法。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书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工程规模:道路建设长度为 m,规划红线宽度为 m,道路占地面积为m2,用地面积 m2,采用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结构,路基形式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中桥采用,跨径布置为20m+20m,梁体结构厚度为0.95m,基础为 ,桥梁全长 m,宽 m。
二.依据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本次工程勘察依据以下(但不限于)规范、规程和标准:2.1国家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3)《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2行业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 C20-200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004-89);(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GTGE40-2007);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程所在地有所增减2.3 地方标准:(1)云南省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YGJ88-02);三.详细勘察技术要求3.1 勘察钻孔布置:道路工程部分共布置钻孔16个,其中技术孔(控制性勘探孔) 4 个,鉴别孔(一般性勘探孔) 12 个。
3.1.2 桥梁部分钻孔布置:桥梁工程部分共布置钻孔28个,其中0#桥台7个,1号桥墩14个,2号桥台7个。
勘探要求:1.勘探孔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一般性勘探孔孔深8~10米, 控制性勘探孔孔深12~15米。
桥梁部分钻孔深度应至岩土持力层。
2.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设计及施工方法的要求,提出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3.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
4.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5.当场地内存在土坡需要处理,需要对土坡边坡稳定给出评价及处理建议,并提供挡土墙设计的相关参数。
3.2勘察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道路工程部分:1.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判定场地类别,划分场地对地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对场地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2. 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其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土层, 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3.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土的易溶盐分析)。
4.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5.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如岩溶、采空区、滑坡、危岩、崩塌、地面沉降、地震效应及活动断裂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6. 查明可能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基础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7. 通过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为本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岩土工程地质依据。
8. 单项工程设计合同要求的或结构设计有特殊要求等其他内容。
桥梁工程部分:1、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市政工程勘察规程CJJ56-94》和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的相关规定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2、查明桥区各墩台和主要防护构筑物范围内及其邻近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岸边的地层结构,各类土层的性质、坡度,基岩的构造、风化程度及深度、断层或破碎带的位置,并对岸坡稳定性、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进行评价,提供基础的设计和验算所需参数。
3、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整治措施以及评价其影响。
4、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和分布范围,必要时还应查明地层的渗透性、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
5、查明河床的冲刷情况和深度。
6、判定环境水和土对桥涵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场地,应判别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8、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桥涵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9、未尽事宜详见相关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CJJ56-94)。
10、所有指标均应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等相关规范提供。
3.3 勘察技术要求1.取样要求:(1)土样:技术孔按分层取土样的原则采取原状土试样,取样间距宜为2~3m,每层土至少取一个样,土层厚度超过5m时应增加取样。
(针对本工程特点,提出取样的重点地层和部位,如持力层、基坑开挖范围的土层,样品等级和取样方法及取样器的要求,主要岩土层的样品统计数量应不小于6个,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2)岩样:技术孔的中风化岩中各取1~2组岩石样品,进行岩样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非软岩加做饱和状态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必要时在鉴别孔的中风化中取样试验(当技术孔数量较少,样品数量偏少时)。
岩芯钻探的岩芯采取率,对完整和较完整岩体不应低于80%,较破碎和破碎岩体不应低于65%.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土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连续取芯。
(3)水样:每个场地取水样不少于2件,进行水质分析,评定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2. 原位试验:(1)标贯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技术孔原则上每取完一个土样后进行标贯试验一次,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均应进行动力触探试验(间距宜为2~3m)。
(2)地下水位量测及抽水试验:应量测每个钻孔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选择代表性钻孔对场地内主要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以估算含水层的涌水量和渗透系数。
3. 室内试验:(1)土样:对粘性土应做天然含水量(w)、土粒比重(r)、天然密度(ρ)、孔隙比(e)、饱和度(Sr )、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内聚力(c)、内摩擦角(φ)、压缩系数(a)、压缩模量(ES)等物理力学性指标试验;砂土应进行颗粒分析,并做水上和水下坡角试验。
(2)岩样:进行岩样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非软岩加做饱和状态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提供岩石的软化系数kp值。
(3)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评定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4.1.文字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道路部分:(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拟建工程概况。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8)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对地基基础的选型提出意见和建议。
(9)对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基土的液化等级、场地标准冻深提出评价意见。
(10) 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和地震效应评价。
(11) 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能性,地基均匀性评价。
(12) 复合地基和桩基的桩型和桩端持力层选择的建议。
(13) 地基变形特征预测。
(14)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
(15) 路基开挖和边坡防护的评价。
桥梁部分:(1)勘察任务要求及勘察工作量。
(2)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成因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经验等。
(3)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岩土层的均匀性及承载能力和工程特性、地下水的影响、场地水土的腐蚀性、地震效应以及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结论和建议。
(4)对基础选型、持力层选择等提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5)应对桥梁工程的各墩、台和主要防护构筑物地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提供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以及施工排水的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6)未尽事宜详见相关勘察规范。
4.2.成果报告应附下列图件:(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
(4)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5)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6)关键土(岩)层(如风化岩)层面等高线图和等厚度线图。
(7)地质情况复杂如有软弱夹层或持力层厚度及顶面高层变化较大时可绘制工程地质立体图与工程地质分区图。
(8)存在特殊性或特殊地质问题时应有专门性图件。
(9)土(岩)芯照片。
4.3.应附有反映原位试验和室内试验的图表内容:(1) 土工试验及水质分析成果表,需要时应提供压缩曲线、三轴压缩试验的摩尔圆及强度包线。
(2) 各种地基土原位测试试验曲线及数据表。
(3) 岩土层的强度和变形试验曲线。
(4) 岩土工程设计分析的有关图表。
某某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