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度公差文库-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48
位置度公差的概念
位置度公差(Positional tolerance)是在工程制图中用来描述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等要求的一种公差标注方式。
它用于确定一个特定的几何元素(如点、线、面等)的理论位置与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范围。
位置度公差包括两个部分:公差值和公差带。
公差值表示允许的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之间的最大偏差值,公差带表示公差值两侧的偏差范围,即实际位置可以在公差带内任意位置。
位置度公差常用于描述工件的几何要求,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等。
例如,如果一个零件上标注了一个位置度公差为±0.1mm的平行度要求,表示这个零件上的平行线之间
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0.1mm。
位置度公差的概念主要用于确保零件组装和功能的正确性,减少零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误差,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制造过程中,位置度公差常常与其他公差标注方式(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结合使用,形成完整的公差控制系统,以确保工件的相互配合和组装符合设计要求。
第七章位置度公差第一节概述在机械产品中,由于功能的要求,常需要控制零件要素间的相互位置,以保证其装配互换性和上作性能,如机械零部件之间常用螺栓、螺钉、销钉等连接件连接。
在零件上用于连接的光孔或螺孔,加工时总会偏离其理想的位置。
为了能让连接件自由地通过连接孔,设计者不仅要规定连接孔的直径公差,还需给出孔与孔之间中心位置的公差。
控制孔中心位置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坐标尺寸公差或位置度公差。
位置度公差是在尺寸公差的基础上,随着成批、大量生产和高速自动装配的要求和加工、制造技术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40年代初由英国提出并由美国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和汽车制造工业的“位置度”公差迅速被推广“至世界各地,1969年在IS01101中将“位置度”正式纳入国际标准并发布了ISO 5458进行了详细规定。
一、基本概念位置度公差是以带方框的理论正确尺寸给定被测要素的理想位置,并对每一个被测要素给定位置度公差,以此限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的变动(偏离)。
理论正确尺寸是不附带公差时在理论上的正确尺寸,如|80°|、|60°|,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位置和理想方向。
给出的位置度公差带相对于理论正确位置对称分布,对隐含的0°、90°、180°或零距离的理论1F确尺寸可省略标注。
位置度公差可用于单一要素,也可用于成组要素。
当用于成组要素时,位置度公差带同时限定成组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
位置度公差是务实际要素相互之间或各要素相对一个或多个基准的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因此,位置度公差带可以相对于基准确定,也可以不相对基准而在各要素之间确定。
图7—1是球心采用位置度公差的示例及公差带解释。
零件上圆球的球心相对于基准A、B、C(底面,侧面和中心平面)建立理想位置,见图7—1(a)。
即控制球心的公差带是公差值为Sφ0.3的一个小球,其球心位于由基准A、B、c 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上。
位置度公差标准
位置度公差的标准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给定平面内点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所限定的区域。
该圆公差带的中心点位置是由基准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
另一种是在空间上点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内的区域。
该球公差带中心点的位置,是由相对于基准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
此外,线的位置度公差被测要素为一直线(中心线),根据零件功能要求不同,线的位置度公差要求有以下几种形式:给定在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带是以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对称配置的两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该中心线的位置是由相对于基准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是框格指引线箭头所指的方向。
给定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带是两对相互垂直的,间距分别等于公差值t1和t2,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两公差值可以不相等或相等。
该线的理想位置是由相对于三基面体系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
这是本人对于位置度公差的理解过程(或思维过程)的总结,如果大家觉得有价值就参考一下,如果大家觉得没意思,就一笑了之。
还是按习惯分成七步来讲,如果不小心又把大家给讲晕了,那是我的无心之错,敬请谅解。
举个例子也许能弥补一下表达能力的不足:Z-V!R#Xv: z7 O5 Y" _' l; O" v[attachment=25911] Ns'FH(:3 C/ Y) k1 H3 A3 MF?7u~b|@{) ?6 m2 Z% y* Q第一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和形状。
公差带大小及形状是由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来确定的,公差值的大小就是公差带的大小,其形状则由公差值有无直径符号来确定,如果公差值前有直径符号,它的公差带就是一个直径等于公差值的圆柱;如果公差值前没有直径符号,它的公差带就应该是相距公差值的两平行平面。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6个φ8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0.1的圆柱,而4个φ12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0.2的圆柱。
t-_#Q bzE{ 3 l1 Y6 G! C; F9 w第二步:根据公差带的实体状态修正符号确定补偿公差。
公差带的实体状态由公差值后面的修正符号来确定。
如果没有任何修正符号,则表示位置度公差带在RFS状态,即公差带的大小与被测孔的实际尺寸无关;如果带MMC符号,则表示公差带适用于被测孔在MMC 时,当被测孔的实际尺寸从MMC向LMC偏离时,该偏离量将允许被补偿到位置度公差带上;如果带LMC符号,则表示公差带适用于被测孔在LMC时,当被测孔的实际尺寸从LMC向MMC偏离时,该偏离量将允许被补偿到位置度公差带上。
上图中两个位置度公差均是MMC 状态,因此它们的公差带的大小与被测孔的实际尺寸相关。
比如对φ8的孔来说,当它的实际尺寸在MMC时(φ8),它的位置度要求为φ0.1,当它的实际尺寸在LMC时(φ8.25),它的位置度公差带就变成了φ0.1+(φ8.25-φ8)=φ0.35。
位置度公差位置度公差是现代工程设计和制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确保零件装配质量和功能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位置度公差是指零件几何尺寸与指定位置之间的偏差允许范围,它在工程图纸中通常用符号ε表示。
通过合理地设置位置度公差,可以确保零件的装配精度和性能,避免因为工艺、材料等因素导致的不良影响。
位置度公差的重要性位置度公差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可以有效控制零件在装配时的位置偏差,确保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合理设置位置度公差,可以有效降低零件装配过程中的损耗和失败率,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位置度公差还可以帮助设计者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位置度公差的确定确定位置度公差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零件的功能要求、装配方式、使用环境和制造工艺等。
通常情况下,位置度公差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确定位置度公差的总体策略,包括使用最大材料原则、功能定位原则等。
2.结合零件的装配方式和使用环境,确定不同特征的位置度公差要求,包括基准特征、核心特征等。
3.考虑零件的制造工艺,合理设置位置度公差的数值范围,确保在实际生产中可实现。
4.在确定位置度公差时应考虑到零件装配的方便性和稳定性,避免过度精度导致装配困难。
位置度公差的应用位置度公差在实际工程设计和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通过合理设置位置度公差,确保零件在装配时位置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满足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制造阶段,操作人员根据工程图纸上的位置度公差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符合要求。
结语位置度公差作为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设置位置度公差,能够有效控制零件在装配时的位置偏差,提高产品的装配精度和稳定性。
设计者和制造者应该充分理解位置度公差的意义和应用,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满足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