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中西方美术作品的比较中西方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背景和对世界的审美方式不同,导致了传统中西绘画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绘画历来是含道应物、澄怀味像,讲究精神对过程的体味,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对心境意絮的表现。
西方绘画则讲究焦点透视、光影、明暗、色调等,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两大传统绘画体系不仅成了世界美术的两大支柱,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从中西绘画中对空间、时间、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进一步阐释中西艺术家在对待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和哲学思想。
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加深理解中外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
1.时间的比较。
我们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而从古至今,中西艺术家们也一直在探索着绘画中的时间表现,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时间表达方式。
法国立体派画家杜尚在1912年画的《正在下楼梯的裸体女子》,很像一张重叠曝光的照片,画面充满了动作,而没有静止状态中的形象。
画家的目的是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段,表现在一段时间内一个裸体女子下楼梯的连贯动作,克服时间对绘画的局限。
中国山水画中,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采用的手卷式构图,在克服时间对绘画的局限上,是非常成功的。
《清明上河图》在结构上有序曲、高潮(虹桥部分)、尾声,形成鲜明的情感节奏,突破时空的局限,在同一时间里展现不同环境。
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在克服时间的局限上,西方艺术家往往强调瞬间的因素,在表现上选择富有暗示性的动作的一瞬间,需要观者的想象;中国艺术家则往往采取横幅手卷形式,表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或场面,引发观者的回忆。
2.线条的比较。
对中西绘画中的线条,可以将中国画中的线条提炼出来,与西方绘画素描、速写中的线条加以比较。
总的来说:中国画基本上用线条、墨块组成,中国历代画家们十分重视用笔、用线,因此,中国画也可以是线的艺术。
西方绘画中的线条是依附于形体的,没有上升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审美范畴,就如《罗丹艺术论》中提到:“由于线条的显然的来龙去脉,你们才能够深入空间而获得物体的深度。
中外美术鉴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外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分析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美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3)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表达和设计实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美术艺术的魅力,增强对美术的热爱;(2)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创作,弘扬多元文化;(3)提高审美素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美术鉴赏(1)中国古代美术:壁画、彩陶、青铜器、瓷器等;(2)中国近现代美术:油画、水彩画、版画等;(3)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剪纸、泥塑等。
2. 外国美术鉴赏(1)古代希腊、罗马美术:雕塑、建筑、绘画等;(2)中世纪欧洲美术:宗教艺术、城堡建筑等;(3)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油画、雕塑、建筑设计等;(4)17-18世纪欧洲美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等;(5)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印象派、现代派、抽象艺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中外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学会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创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分析评价美术作品;(2)如何从多元文化角度,解读美术作品的意义;(3)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外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中外美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式、内容、技法等;4. 比较法:对比分析中外美术作品的异同,提高鉴赏能力;5.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和设计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2. 教学进程:第1-2课时:中国美术鉴赏;第3-4课时:外国美术鉴赏(古代希腊、罗马美术);第5-6课时:外国美术鉴赏(中世纪欧洲美术);第7-8课时:外国美术鉴赏(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9-10课时:外国美术鉴赏(17-18世纪欧洲美术及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
中外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幅作品是达芬奇的代表作?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C.《星夜》D.《向日葵》答案:A2. 中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哪四种植物?A. 梅、兰、竹、菊B. 松、竹、梅、兰C. 桃、李、杏、梨D. 菊、桂、梅、竹答案:A3. 被誉为“画圣”的中国古代画家是?A. 吴道子B. 王维C. 张大千D. 徐悲鸿答案:A4. 印象派画家中,以画睡莲著称的是?A. 莫奈B. 雷诺阿C. 德加D. 塞尚5.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以“泼墨”技法著称的画家是?A. 王羲之B. 张旭C. 王维D. 范宽答案:C6. 下列哪幅作品是毕加索的代表作?A.《格尔尼卡》B.《星夜》C.《睡莲》D.《蒙娜丽莎》答案:A7.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写意”著称的画派是?A. 工笔画B. 写意画C. 泼墨画D. 重彩画答案:B8. 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艺术家是?A. 塞尚B. 高更C. 梵高D. 毕加索答案:A9.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白描”技法著称的画家是?B. 吴道子C. 张大千D. 徐悲鸿答案:A10. 下列哪幅作品是梵高的代表作?A.《星夜》B.《向日葵》C.《格尔尼卡》D.《蒙娜丽莎》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画的“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____。
答案:传移模写2. 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____。
答案:拉斐尔3.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四大家”指的是____、范宽、李成和郭熙。
答案:董源4.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除了莫奈,还有____、雷诺阿和德加。
答案:毕沙罗5. 中国画的“五色”指的是青、黄、赤、白和____。
答案:黑6. 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其作品《大浴女》是其____系列的代表作。
答案:浴女7.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泼墨”技法著称的画家张旭,其作品《____》是其代表作。
中外美术鉴赏:艺术的无国界之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文化、历史与情感的传承。
中外美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共同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国美术,深深根植于千年的文化土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无论是山水画中展现的壮丽景色,还是花鸟画中细腻的笔触,都透露出浓厚的东方哲学。
例如,宋代的山水画,其构图之严谨、笔法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而在当代,中国画也在不断创新,融合了现代元素与技法,展现了新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西方的美术也独树一帜。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到现代的毕加索、梵高,他们的作品都展现了西方艺术对真实、生动和创新的追求。
尤其是印象派的兴起,如莫奈的《睡莲》等作品,捕捉了光影的变化,使色彩得到了全新的表达。
尽管中外美术在风格、主题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强调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无论是中国画的意境深远,还是西方艺术的真实生动,它们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表达。
在鉴赏中外美术时,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不同的艺术风格,还能感受到人类对美的共同追求。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艺术,它们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欣赏和学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感受那份无国界的美丽与和谐。
中外美术鉴赏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中外美术鉴赏主要是一门对中外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与品鉴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上的优秀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不仅拓宽知识面,同时获得美的欣赏,陶冶情操,涵养性情,提高人文素养。
并在以点带面的学习中,兼及艺术史、思想史与文化史的问题探讨,增强同学们触类旁通的思考能力。
【教学要求】1.学生须具备中外美学史、中外美术史的一般知识。
2.要求学生适当记笔记并有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这是人文学科的审美欣赏课,不是数学,不具有答案的唯一性。
3、吃午饭,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教学方法】课堂集中讲授,附以多媒体观看作品图片。
【参考书目】1、《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2、《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薛永年主编,邵彦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杨泓、李力:《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xx年版。
(作者从艺术的起源谈起,依次论述了史前陶器、早期玉器、三代青铜礼器和兵器、秦汉至隋唐墓俑和陵墓石雕、汉唐墓室绘画及佛教艺术、中古时期的绘画艺术、青瓷白瓷与彩瓷、漆器丝绸和金银工艺、城市建筑以及与之共同发展变化家具艺术等。
)5、《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郑岩著,文物出版社,xx年版。
6、《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王文娟著,中央编译出版社,xx年版。
7、《图式与精神:西方美术的历史与审美》,邵大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xx年版。
9、(英)贡布里希:《艺术的历程》,范景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日)高阶秀尔:《看名画的眼睛》,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幼儿中外美术鉴赏教案第一章: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美术的定义,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视觉艺术形式。
解释美术的分类,如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等。
1.2 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探讨美术鉴赏对幼儿的意义,如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提高观察力等。
强调美术鉴赏的价值,如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表达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中国传统美术鉴赏2.1 中国画的基本特点与鉴赏介绍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如唐代、宋代、元代等。
分析中国画的技法特点,如水墨画、工笔画等。
指导幼儿如何欣赏中国画,关注线条、构图、意境等要素。
2.2 雕塑与建筑的鉴赏介绍中国古代雕塑与建筑的代表作品,如秦始皇兵马俑、故宫等。
分析雕塑与建筑的艺术特点,如比例、线条、结构等。
引导幼儿观察与欣赏雕塑与建筑的美感,培养审美情感。
第三章:西方美术鉴赏3.1 西方绘画的基本特点与鉴赏介绍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如文艺复兴、印象派等。
分析西方绘画的技法特点,如油画、水彩画等。
指导幼儿如何欣赏西方绘画,关注色彩、构图、光影等要素。
3.2 西方雕塑与建筑的鉴赏介绍西方雕塑与建筑的代表作品,如维纳斯的诞生、埃菲尔铁塔等。
分析雕塑与建筑的艺术特点,如比例、线条、结构等。
引导幼儿观察与欣赏雕塑与建筑的美感,培养审美情感。
第四章:现代美术鉴赏4.1 现代绘画的鉴赏介绍现代绘画的发展背景,如现代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分析现代绘画的技法特点,如拼贴、喷绘等。
指导幼儿如何欣赏现代绘画,关注创新、表达、色彩等要素。
4.2 现代雕塑与建筑的鉴赏介绍现代雕塑与建筑的代表作品,如毕加索的雕塑、玻璃艺术等。
分析雕塑与建筑的艺术特点,如创新材料、空间感等。
引导幼儿观察与欣赏现代雕塑与建筑的美感,培养审美情感。
第五章:美术鉴赏的实践与拓展5.1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欣赏与分析。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想法。
引导幼儿观察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要素。
第一讲美术的价值1、审美价值•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子恺漫画的审美价值:纯洁、简单、空灵,诗一样的江南情调,如朱自清所感慨的:“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2、人文价值•美术的更崇高的使命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富含人文关怀,表现出对各种人文生活的高度珍视,关切精神体验、追求人生价值、维护生命尊严等。
•丰子恺漫画中的人文价值:方寸画幅里,以关爱、尊重生命为价值取向,如《护生画集》,以广大而深沉的慈悲情怀,护佑高尚的生命情调和艺术品位。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四君子:•中国画术语,指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花鸟画。
•此类题材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强、坚忍、乐观以与不畏强暴的精神,历代画家久画不衰。
岁寒三友:竹、梅、松五清或五友:梅、兰、竹、菊、松树(或水仙,或奇石)3、文化遗产•美术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独特的价值,是整个人类需要珍视的财富,美术作为文化遗产,在于它蕴藏的特殊文化能量和历史讯息,可以为人类提供最为深切而又独特的例证,这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无法用文字来替代。
•丰子恺漫画是值得永远珍存的文化遗产,如他的以古诗词为题的漫画里,一点闻不到陈腐的味道,意古人的意,生活却是今人鲜活的生活,典雅的意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毫不矛盾,让人感受中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典型的文化氛围。
•学者在谈论人类文明的时候,甚至更看重美术这种视觉语言体系,而不是文字文本的作用,因为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制作图象的历史已经开始。
当然图象历史的可信性不仅仅在于它起步更早,而且还在于它蕴藏的特殊文化能量和历史讯息可以为人类提供最为深切而又独特的例证,这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无法用文字来替代。
4、经济价值•假如不鄙夷现实生活的逻辑,我们清楚地看到美术并非绝尘于世俗,特别是在当下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美术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人们日益注重生活质量,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品牌设计等,各种审美需求直接带动美术品的创作、生产和消费,并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中外美术鉴赏美术是一门全球性的艺术门类,而中外美术鉴赏则是一种广泛研究和欣赏不同地区、国家和文化中的艺术作品的学科。
从中国古代时期的宗教艺术、汉唐绘画、宋元明清山水画到近代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抽象艺术等,中国的美术历史悠久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而西方美术则以发展较为快速和日新月异的艺术形式和流派等著称,包括古希腊罗马艺术、文艺复兴艺术、现代派和后现代艺术等等。
不同文化和时期的美术之间既有不同的视觉语言、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也有一些普遍的艺术原则和规律,而中外美术鉴赏正是通过对这些相似和不同的点的分析和比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首先,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人们需要注意的是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和思想。
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很多时候来源于自身的经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等的理解,因此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和思想往往可以揭示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
例如,中国古代山水画尤为注重物我交融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重视表现人类中心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想,这些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在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其次,人们需要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来理解和欣赏艺术家的意图和技法。
每个时期、地区和文化都会有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例如,中国古代绘画中讲究“意境”,在表现对象的同时更注重表现情感和意境的抒发,而法国印象派则更加强调对光影、颜色等画面元素的观察和表现。
对于作品的视觉效果,人们需要注意到其线条、色彩、组合、构图、形态等方面,以及其所带来的情绪和情感。
同时,作品的材质和制作方式也是亟待被考虑的。
艺术家选取材料、使用工具和技法也是表现样式和特色的重要因素,例如绘画中涂层厚薄有别,粗细纹理差异,形成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另外,鉴赏艺术作品还需要注意到其所具有的传播和文化价值。
艺术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之后,其传播方式和所产生的影响都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以及中国古代的绘画、器物等,往往和宗教、政治和社会阶层等有着密切关系。
论中外美术作品的区别中外美术在我认为区别在于中西方的哲学观念不同,艺术的发展是要有哲学做指导的,西方人考虑问题理性的因素比较多,而中国的艺术人在考虑问题中以人的思想指导比较多.你可以看到,西方的美术作品追求的东西,以最为出名的,大家最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印象派的画家们是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莫奈到了晚期甚至逐渐抛开对形的把握而疯狂的追求光的表现,比如他创作的以自家花园为题材的<莲花>系列.而反观中国的绘画,在国画中我们是看到的这种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解剖是不多的.中国画强调意境,而意境则已经是纯粹的画家意识中的东西了.直到国画大师黄宾弘开始,才逐渐的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绘画中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思想,进行一些方面的结合.但并不是中国的艺术落后于西方的观念,而在于根本的哲学理念不同.不同哲学指导所产生的艺术是不一样的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学史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注重人文自由。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强调人体的美,争取人的尊严和解放,赞美人的力量和雄伟。
15世界的人文主义艺术家所创造的许多反映人间生活情趣的宗教美术品,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对象,是史无前例的。
先驱画家达芬奇的著名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它所展现的,正是当时意大利社会上凡是正值的人们都能看到的光明与黑暗斗争的缩影。
画面情节取自于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设立圣餐》一节。
那是逾越节的一个晚上,耶稣知道他的死期将届,和十二个门共进晚餐,正在进餐时,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
”坐在中央的耶稣推开双手,把头垂向一边做无可奈何的淡漠的表情,与两边四组动作状态不一的人物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是场面富有喜剧效果。
而这12个人也由于各自年龄、性格和身份的不同,他们惊讶与疑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任务之间相互呼应,彼此联系。
姓名:张堃
学号:ADS08024
专业:08艺术设计系环艺专业
太极与设计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从孔庙到道观的标识物;从道教的服饰到游方术士的招摇旗;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古典书籍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韩国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的爵士勋章等,太极图无不跃然其上。
太极图除了阴阳鱼图形外,还有五层图形(即“周敦颐太极图”)、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等等。
阴阳鱼太极图,早期称作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先天自然之图、古太极图等;五层太极图又称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
关于太极图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有原始时代说,有太古洪荒说,有生殖器崇拜说,不一而足。
宋朝的朱震认为,太极图是由五代末宋初的道教鼻祖之一陈抟传下,他在《汉上易传·进易说表》中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
”但是陈抟的太极图是谁传的,他没说,但恐怕也不会是陈抟自己创造的,因为有无数的出土文物证明。
台湾的陈立夫在《关于太极图的一些问题》中认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
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现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乃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
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
”陈立夫所称“双龙太极图”实际上就是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陈立夫的说法比较科学,远古先民没有今天这样的科学手段,借助图象来推演天文地理、宇宙万物,那是十分自然的。
至于陈抟,也许只是把太极图当成道教的标识物而已。
还有人认为太极图出于道教徒之手,是道教内丹学的产物。
据说有人利用EF扫描技术,给进入气功功能态下的气功师作脑电图,并结合中医学和气功学有关记载,对气功师的脑电图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大脑存在一个太极结构,以此证明太极图最早是人体气功功能态下内景感受(或内视)记录的丹象,也就是人体气功功能态下的脑电图。
因此提出狭义与广义太极图之说,狭义的“太极图”(从它的原始起源的意义上说)是一张脑电图,广义的“太极图”(从它发现并描述了某种普遍的物质运动原理与结构的意义上说)是一种宇宙物质运动模型。
也就是说,要想获得这种丹象——太极图,只有气功修炼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否则就不可能获得。
但是用什么来修炼呢,还得求助古人,丹家的经典《周易参同契》就说,修炼的理法依据仍然是《易经》的原理和《易经》的太极模式。
也就是说,丹家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是在易理易法的指导下修炼出来的。
无论是汉代的魏伯阳,还是以后的陈抟等道教徒,他们都得研习《易经》,不研究《易经》,就不能发现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与伏羲八卦原理及图形相一致。
太极图产生以后,在流传的过程中,或配以八卦,或配以六十四卦,于是便陆续出现了“先天太极图”、“天地自然之图”、“河图太极图”、“洛书太极图”等
各种不同名目的太极图。
有人又据此得出结论:属于意义世界的太极图是以丹家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为原形,以伏羲八卦方位为参照系,在《易经》原理的指导下画出来的。
太极图产生以后,由于它具有与伏羲八卦方位图相同的宇宙意义,而其描述的简易性和生动性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于是人们便用它来解说宇宙现象,从而使之具有普遍真理性和适用性。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留待专家去研究而后得出结论。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太极图的创造者,或者叫设计者,一定是根据大量的资料和研究,在大脑里产生了某种图形,然后逐步加以完善,也许这种完善,不是一个人、一个时间内完成的。
河图和洛书的创造,更带有一种神话的色彩。
传说,在伏羲的时代,有龙马出于黄河,身上的花纹恰如八卦,于是,伏羲就取法于此,创造了八卦。
又传说,在夏禹的时代,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文字,大禹取法于此,创造了洛书。
这当然都是神话故事,不足为凭,但是,也有可取的地方,那就是,任何创造——包括一个伟大的艺术设计作品,都离不开客观实践。
无论从哪一个学科、哪一个角度,用什么样的手段去研究易学象数的起源,这些象数自身都是一件伟大的艺术设计作品。
它们给我们艺术家和设计师以深刻的启发,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指导;而理论创立的逻辑思维,在形象思维的表现下,将更加深刻。
二者的结合,将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太极图式又被设计师注入了许多新的观念和内涵,演绎创新了大量杰出的设计作品,例如韩国国旗的太极图形设计。
设计师是聪明的,把这样一种既具有最美的符号形式感,又有着丰富深刻的符号观念的古代图形运用于一个东方国家的标志设计中,既表征出东方民族的特色,又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刚柔相济的民族精神。
由太极图形发展而出的各种图形设计,一方面取“S”形的符号形式,广义的中国传统平面设计——装饰纹样设计中由此发展了生动多变的“喜相逢”格式,民间艺人称之为“双关”或“一整、二破”等样式,以对立来表现完整,通过相对完整来表现绝对完整。
汉代漆画、隋唐宋元的瓷器装饰等随处可见太极图形符号的构形。
在民间剪纸中,太极图形构成运用的方式也非常明显。
在各种器物上进一步发展的“S”形构图则是对太极图形符号这一形式母题的突破和创造。
现代平面设计对于太极图形构成的创造性运用十分多见,何洁设计的中国民间艺术节标志就是采用了这样一种太极符号形式的构形设计,除取得形式上符号化的美感外,作者还利用这一符号形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象征艺术节婀娜多姿的美感和文化厚度,符号形式所积淀的深厚内容在一定的合适的形式表达中被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另一方面取符号形式的深刻符号意谓,太极图形及观念的发展象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就像京剧人物的符号化一样,太极图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观念符号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这种符号形式及其观念的挖掘,并将它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是许多优秀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马泉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系列招贴画之一“水”,作者直接采用太极图形的样式,形成水的相对环流,水滴却是代表科学的“﹫”符号。
最优秀的设计往往是根植于传统之中的设计,并通过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结合形成现代平面设计百花齐放的局面。
太极图形有其独特的视觉优势,又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借用其丰富的内涵,来传达设计的主题,传达人的意念,使太极图的意义在设计中得到升华。
其外在形式和内在含义为现代平面设计带来无穷的创意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