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实验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83.52 KB
- 文档页数:4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二氧化氮的测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分光光度法。
1.2适用范围当采样体积为4~24L时,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范围为0.015~2.0mg/m3。
2 引用标准GB 5275 气体分析标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 3 术语Saltzman 实验系数(f):用渗透法制备的二氧化氮校准用混合气体,在采气过程中被吸收液吸收生成的偶氮燃料相当于亚硝酸根的量与通过采样系统的二氧化氮总量的比值。
该系数为多次重复实验测定的平均值,测定方法见附录B。
4 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燃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定吸光度。
5 试剂除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无亚硝酸根的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必要时可在全玻璃蒸馏器中加少量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钡重新蒸馏。
水纯度的检验方法:按8.1.1条测量,吸收液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5.1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称取0.50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C10H7NH(CH2)2NH2・2C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贮于密封的棕色试剂瓶中,在冰箱中冷藏,可稳定三个月。
5.2 显色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溶于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和50.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5.1),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25℃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5.3 吸收液:使用时将显色液(5.2)和水按4+1(V/V)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
此溶液于密闭棕色瓶中,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5.4 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2.50mgNO2-/L。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廖敏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张逸涵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八、讨论、心得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并进行评价。
2.掌握分光光度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1. 测定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于N-(1-萘基)乙二胺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于波长540nm 下测定吸光度,根据绘制的标准曲线,对应计算出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
吸收及显色反应如下:计算结果中,用到Saltzman 实验系数d 进行换算。
该系数时用NO 2标准混合气体进行多次吸收实验测定的平均值,表征在采样过程中被吸收液吸收深沉偶氮染料的亚硝酸两与通过采样系统的NO 2总量的比值。
f 值守空气中NO 2的浓度、采样流量、吸收瓶类型、采样效率等因素影响。
2. 计算公式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时,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C NO2(mg/m 3)计算公式[1]如下:其中,A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装 订 线A——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b——标准曲线的斜率,吸光度·mL/μg;a——标准曲线的截距;V——采用吸收液体积(mL);V——换算为标准状态(273K、101.3kPa)下的采样体积(L);D——样品的稀释倍数;f——Saltzman实验系数,一般为0.88。
注:标准化公式依据PV=nRT计算V;当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高于0.720 mg/m3时,f值为0.7。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1.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多孔玻板吸收瓶、便携式空气采样器;2.样品空气样品(取于农生环B座二楼实验室内空气,实验室与外界连通);3.试剂N-(1-萘基)乙二胺酸盐溶液(1.00g/L)、吸收液(使用时将含有对氨基苯磺酸的显色液于水按4+1(V/V)比例混合)、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5μg/mL)、蒸馏水。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进一步了解大气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这两种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实验采用化学吸收法,通过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溶解在吸收液中,再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测定,从而得到氮氧化物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设备和试剂,包括吸收瓶、吸收液、分析仪器等;2. 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选择实验点,设置吸收瓶,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吸收到吸收液中;3. 将吸收液中的氮氧化物与试剂进行反应,生成化学物质;4. 采用分析仪器对生成的化学物质进行测定,得出氮氧化物的含量;5.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数据。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数据。
根据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氮氧化物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氮氧化物的含量更是达到了较高水平,这表明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五、实验分析。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一种有害的气体污染物,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高浓度的氮氧化物不仅会导致雾霾天气的形成,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和人民健康。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并对其来源和危害进行了分析。
我们应当加强对工业和交通尾气排放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同时,也需要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及时掌握大气污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七、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S]. GB 3095-2012.2. 郭美玲, 张晓英. 大气污染物的化学测定[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题目:二氧化氮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大气中二氧化氮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
于波长540~545nm 之间测定吸光度。
3222NNO NNO O H NO +→+COOH CH NNO HO 3223++HO 3仪器和试剂:KB-6E 大气采样器 仪器编号:0911153 青岛金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722N 可见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070707040015S HO 3[ 重氮化SO 3HNHCH 2CH 2 NH 2NH+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吸收瓶(2只)硅胶管显色液吸收液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2.50mg NO 2/L)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制备标准色列如下表所示(配制标准色列加入的水为高纯水)标准色列的配制备注:各管混合均匀,于暗处放置20min.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波长为542nm处测量吸光度,扣除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对应NO2的浓度(ug/ml)做出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2.采样取两支多孔玻璃板吸收瓶,装入10.00ml吸收液。
一支吸收瓶的入口段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以降低空气中O3对NO2的测定产生的负干扰,另一支吸收瓶的入口端串接一段三氧化铬-砂子氧化管和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将NO氧化成NO2后再通人吸收液进行吸收和显色,气样不通过氧化管测定的是NO2含量,通过氧化管测定的是NO2+NO的总量,二者之差为NO的含量。
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
以0.4L/min流量采气。
气态污染物现场采样记录采样地点:沧州医专前三岔道口污染物名称:二氧化氮采样方法:溶液吸收法采样仪器型号:KB-6E 大气采样器采样者:程月张鹏程审核者:李红艳李针。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壤与环境分析 指导老师: 廖敏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空气中NO2含量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方丽、林园园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氮含量的方法和原理;2. 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3. 通过NO 2的测定值对空气质量并进行评价。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内容:测定空气中的NO 2含量。
原理:1. 一氧化氮经过氧化后成为二氧化氮,被溶液吸收后生成亚硝酸根离子,与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反应溶液颜色有深浅,用吸光度定量测定,整个反应过程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
低价氮氧化物(NO) NO 2 亚硝酸玫瑰红偶氮染料 于540nm 处测定吸光度三、实验材料与试剂:材料:空气试剂:吸收液、蒸馏水、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溶液、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 吸收液的制备:①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称取0.50gN-(1-萘基)乙二胺盐于500mL 容量瓶中, 用水溶解稀释至刻度。
次溶液贮于密封的棕色试剂中,在冰箱中冷藏,可稳定三个月。
②显色液:称取5.0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约200mL 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50mL 冰乙酸和50.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25℃一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③吸收液:使用时将显色液和水按4+1(V/V )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
此溶液于密闭棕色瓶中,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采样探头、吸收瓶、便携式空气采样器、硅胶管、10ml 比色管、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对氨基苯磺酸 重氮化 CrO 3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 周晓馨学号: 3110100498 日期: 2013.12.09 地点: 农生环B 座227室装订线五、实验方法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支干燥洁净的比色管,按下表中要求加入试剂:编号0 1 2 3 4 5 6 NO2-标准溶液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5μg/mL)/mL吸收原液/mL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水/mL 1.00 0.90 0.80 0.70 0.60 0.50 0.40 NO2-含量/μg 0 0.5 1.0 1.5 2.0 2.5 3.0充分摇匀、避开阳光直射,放置15min 用1cm比色皿于540nm下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二氧化氮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大气中二氧化氮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
于波长540~545nm之间测定吸光度。
NO2?H2O?NNO2?NNO3N NHO3S重氮化NH2?NNO2?CH3COOH + N] [ HO3S N CH3COO?+2H2O CH ・ 2HClCH2 2 2NH CH NH CH2 CH2NH 2HO3SNHCH2CH2 NH2NHN N +―SO3H粉红色λ=540~545nm仪器和试剂:KB-6E 大气采样器仪器编号:0911153 青岛金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722N 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编号:070707040015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吸收瓶(2只)硅胶管显色液吸收液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2.50mg NO2/L)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制备标准色列如下表所示(配制标准色列加入的水为高纯水)标准色列的配制管号项目 0 标准工作溶液体积(ml)高纯水体积(ml)显色液体积(ml) 0 1 2 3 4 5 0.40 0.80 1.20 1.60 2.00 0 2.00 1.60 1.20 0.80 0.4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0 0.10 0.20 0.30 0.40 0.50 NO2浓度(ug/ml)备注:各管混合均匀,于暗处放置20min.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波长为542nm处测量吸光度,扣除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对应NO2的浓度(ug/ml)做出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NO2 浓度(ug/ml) 0 0.10 0.20 0.30 0.40 0.50 A A-A0 0.011 0.097 0.1780.251 0.326 0.400 0 0.086 0.167 0.240 0.315 0.389标准曲线0.50.4y = 0.754x + 0.0132R2 = 0.9997A-A00.30.20.1000.10.20.3NO2浓度ug/ml0.40.50.62.采样取两支多孔玻璃板吸收瓶,装入10.00ml吸收液。
实验二被动式采样方法测定大气中的NO2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被动式采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采样滤膜的制作。
2.了解空气中的二氧化氮的分析方法。
二、原理被动式采样方法(passive sampler)是基于气体分子扩散或渗透原理采集空气中气态或蒸汽态污染物的一种采样方法。
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分子以扩散方式传质到吸收膜,并采集在吸收膜上。
三、仪器和设备1.被动式采样器的使用条件相对湿度:大于30%2.被动式采样器的主要特点特点: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以放置在需要测量的场所连续采样;操作简便,不需要抽气泵和电源,无需特别的维护,价格便宜;特别适用于大面积调查和监测。
3.被动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见图1,外观图见图2。
图1 被动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1. 前盖,2. 钢丝网,3. 吸收膜,4. 压环,5. 托板)四、实验步骤1.采样膜的制作用打孔器将whatman No.40滤纸制成符合采样器的圆形大小,用2% H2O2双氧水溶液浸洗滤膜,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洗两次,每次1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四次,每次10min,尽快低温(60~80℃)烘干。
将洗净、烘干的,用注射器将50μL,25%三乙醇胺TEA的丙酮溶液加到滤纸上,送入真空干燥器中,盖紧干燥器抽滤。
待浸渍液被抽干后,迅速将滤纸装入采样器中,并将采样器其它部件安装好,放于自封袋中、赶尽空气保存。
2.采样方法采样时将整个采样器放于遮雨罩下,固定在采样地点(距离地面 1.5~3m ),视放置地点二氧化氮浓度的高低放置3~15天,城市大气环境下一般放置一周(7天)。
待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迅速放入自封袋中,密闭真空保存,带回实验室分析。
图2 被动采样器外观图3.分析方法对空气中的二氧化氮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分析。
(1)分析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 之间处,测定吸光度。
实验8 二氧化氮测定实验8二氧化氮测定实验八二氧化氮的测定实验目的1、使学生掌握大气中二氧化氮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见到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仪器和试剂1.吸收瓶内装10ml、25ml或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2.便携式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采气流量为04l/min时,误差大于±5%。
3.分光光度计。
4.硅胶管内径约6mm。
5.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贮备液称取0.50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于500ml 容量瓶中,用水溶解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贮于密封的棕色瓶中,在冰箱中冷藏,可以稳定三个月。
6.呈色液称取5.0g[nh2c6h4so3h]对氨基苯磺酸溶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加热至室温,全部迁入1000ml容量瓶,重新加入50ml冰乙酸和50.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鞭叶液,用水吸收至刻度。
此溶液于密封的棕色瓶中,在25℃以下暗处放置,可以平衡三个月。
7.吸收液使用时将显色液和水按4+1(v/v)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
此溶液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8.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溶液250mgno2-/l,精确称取0.3750g亚硝酸钠(nano2-优级氢铵,预先在干燥器内置放24h),迁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吸收至标线。
此溶液储于密封瓶中于暗处放置,可以平衡三个月。
9.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2.50mgno2-/l,用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溶液稀释,临用前现配。
操作步骤1.取样取一支多孔玻板吸收瓶,装入10.0ml吸收液,以0.4l/min流量采气6~24l。
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应避免阳光照射。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mg/m3时,使吸收液略显红色,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可以将臭氧浓度降低到不干扰二氧化氮测定的水平。
实验十三、环境空气中NO2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要求:原理;1、理解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N O22、掌握N O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23、掌握利用大气采样器现场采集N O,并利用工作曲线法计算浓度;24、掌握利用监测结果评价空气质量。
二、实验原理:二氧化氮被吸收液吸收后,生成亚硝酸和硝酸。
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呈玫瑰红色,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三、仪器(一)采样仪器1、多孔玻板吸收管(10mL)2、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3、乳胶管。
(二)分析仪器、器皿1、7200分光光度计2、10mL具塞比色管7支。
3、1.0mL、2.0mL、5.0mL刻度移液管各1支。
4、5.00mL胖肚移液管1支。
5、50.00mL容量瓶1只。
四、试剂(一)实验室准备部分1、蒸馏水:不含亚硝酸根的重蒸蒸馏水(所配制吸收液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
2、对氨基苯磺酸。
3、冰醋酸。
4、盐酸萘乙二胺。
5、盐酸。
6、亚硝酸钠(NaNO2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h以上)AR级。
7、吸收原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通过玻璃小漏斗直接加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和900mL水的混合液,盖塞振摇使其溶解,待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后,加入0.050g盐酸萘乙二胺溶解后,用水稀释到刻度。
此为吸收原液,贮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可保存两个月。
(二)学生配制部分:1、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称取0.1500g粒状亚硝酸钠,溶解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0µg亚硝酸根(NO2),贮于棕色瓶保存在冰箱中,可稳定3个月。
2、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临用前,吸取贮备液5.00mL于100mL容量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5.0µg亚硝酸根(NO2)。
3、采样用吸收液:按4份吸收原液和1份水的比例混合。
目录目录 (1)一. 监测背景 (2)二. 课程设计目的 (2)三. 前期调研与校园资料的收集 (2)四.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2)五. 大气中PM10的测定 (4)六. 评价方法 (6)七. 质量保证和计划实施 (8)一、监测背景根据石家庄学院周边大气空气质量监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校园大气环境检测判断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判断大气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某监测任务中所需监测的项目,准确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分析监测方法。
同时对大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大气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课程设计目的:1、此次课程设计是针对校园空气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校园的大气以及大气状况观察分析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分布,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消化《环境监测》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加深我们对大气污染检测的基本理论了解。
熟悉大气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原理、方法、操作技能。
2、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原理和操作技术;3、能够正确操作使用大气采样器,掌握重量法的实验原理。
二. 前期调研与校园资料的收集1、校园概况石家庄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地处河北省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文化条件。
学校始建于1958年的石家庄专区师范学院,1959年更名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
1996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石家庄地区教育学院与石家庄市教育学院合并,校名定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石家庄学院。
学校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南部,处在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珠峰大街西侧,槐安东路南侧,学苑路北侧;北部为居民小区,东部为制药厂,南部为村庄,西邻精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