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_2011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8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数字化程序控制工作过程的自动化机床,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机床各轴运动、加工工艺参数和辅助功能的精确控制,从而完成工件的加工加工。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控系统、执行机构、传感器和工作台四个方面。
首先,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由数控装置和输入设备组成。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它接收输入的加工程序和指令,经过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实现各轴的运动。
输入设备通常是键盘、鼠标或者其他输入设备,用于输入加工程序、工艺参数等信息。
其次,执行机构是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它包括主轴驱动装置、进给装置和辅助装置。
主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轴进行旋转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进给装置用于控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进给运动,包括直线进给和旋转进给;辅助装置用于实现机床的各种辅助功能,如换刀、冷却、润滑等。
第三,传感器是数控机床的感知器件,它用于感知机床各轴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数控系统,以实现对机床各轴的闭环控制。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最后,工作台是数控机床的加工平台,用于固定工件并进行加工。
工作台通常具有多轴自由度,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多方向加工。
数控系统通过控制执行机构,使工作台按照预先设定的加工程序和路径进行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总的来说,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执行机构,实现对工作台和刀具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灵活性强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将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标题: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引言概述:数控机床是一种利用数字控制系统来控制机床动作的机床,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灵活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一、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1.1 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核心是数控系统,它由控制器、执行器和输入设备组成。
控制器接收输入设备传来的指令,经过处理后控制执行器实现机床动作。
1.2 数控程序:数控程序是数控机床工作的“指南”,它包含了机床每个动作的具体参数和顺序。
数控程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数控系统中,控制机床按照程序要求进行加工。
1.3 传感器:传感器是数控机床实现自动化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位置等,保证加工质量和安全。
二、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2.1 加工准备: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进行加工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刀具、夹具和工件,设置加工参数等。
2.2 加工操作:根据数控程序的要求,数控系统控制机床进行各种动作,如进给、主轴转速控制、刀具换刀等,实现工件的加工。
2.3 加工监控: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传感器监测加工状态,及时调整加工参数,保证加工质量和安全。
三、数控机床的应用领域3.1 汽车制造:数控机床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汽车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行业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很高,数控机床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用于加工各种航空航天零部件。
3.3 电子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需要高精度的零部件,数控机床可以实现对小尺寸零件的精密加工,提高产品质量。
四、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将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加工过程。
4.2 网络化:数控机床将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4.3 精度提升:随着机床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将会不断提升,满足各种高精度加工需求。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数控机床是利用数字控制系统来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一种先进的机械设备。
它通过预先编写好的数控程序来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一、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几个关键部分。
1.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软件部分则包括数控程序和操作界面等。
数控系统负责接收操作者输入的指令,并将其转化为机床能够理解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机床的运动。
2. 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中的关键部分,它负责控制机床的运动轴。
伺服系统由伺服电机、编码器和驱动器等组成。
伺服电机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编码器反馈机床的实际位置,驱动器则根据反馈信号调整电机的转速和转向,从而实现机床的精确运动。
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床的状态和工件的位置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数控系统。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和压力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数控机床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4.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数控机床的动力部分,它负责将数控系统发出的控制信号转化为机床的实际运动。
常见的执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液压缸和气动缸等。
执行机构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
二、工作过程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数控程序的编写、数控系统的设置和机床的加工操作等几个步骤。
1. 数控程序的编写:数控程序是数控机床工作的指令集,它由一系列的代码和参数组成。
编写数控程序需要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和机床的特性来确定加工路径、刀具的选择和切削参数等。
编写好的数控程序可以通过输入设备导入到数控系统中。
2. 数控系统的设置:在进行加工操作之前,需要对数控系统进行设置。
设置包括选择合适的数控程序、设定工件的初始位置和坐标系、调整刀具的补偿和设定加工速度等。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计算机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机床进行精确的控制,实现各种复杂加工操作。
在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数控系统、执行系统和辅助系统三个方面的工作原理。
首先,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它包括数控装置、数控设备和数控编程等组成部分。
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器,它接收由数控设备输入的数控程序,并将其转换成机床可执行的控制指令。
数控设备则是用来输入、存储和编辑数控程序的设备,它可以通过各种输入方式将加工工艺参数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而数控编程则是将零件的加工工艺参数转换成数控程序的过程,这些程序将会告诉数控系统机床应该如何进行加工操作。
其次,执行系统是数控机床实际进行加工操作的部分,它包括数控主轴、数控伺服系统、传动系统和辅助系统等。
数控主轴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动力来源,它通过电机驱动实现高速旋转,并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到刀具上,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数控伺服系统则是用来控制各个运动轴的系统,它能够根据数控程序指令精确地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包括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刀具进给等。
传动系统则是用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系统,它通过各种传动装置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机床的各个部位,实现各种运动和加工操作。
辅助系统则是用来辅助机床进行加工操作的系统,包括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刀具更换系统等,它们能够提供机床加工所需的各种辅助条件。
最后,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数控系统对机床进行精确的控制,实现各种复杂加工操作。
数控系统接收数控程序,并将其转换成机床可执行的控制指令,执行系统则根据这些指令进行各种运动和加工操作,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密加工。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数控系统、执行系统和辅助系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数控机床的各种加工任务。
总之,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精密化的加工技术,它通过数控系统对机床进行精确的控制,实现各种复杂加工操作。
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是
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是通过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加工程序编码输入到数控系统中,由数控系统对机床进行自动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输入程序:首先将加工工件的图纸转化为数控机床能够识别的数字化格式,然后通过编程软件将加工程序编码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2. 程序解释和执行:数控系统对输入的加工程序进行解释和执行,包括对各个指令进行解码、参数计算和运算,生成运动控制指令序列。
3. 运动控制:数控系统根据运动控制指令序列,控制伺服电机或液压驱动系统,实现机床各个运动轴的精确控制,包括直线轴和旋转轴的位置、速度和加减速控制。
4. 反馈控制:数控系统根据编码器或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实时监测和检测机床运动轴的状态,与指令进行比较和校准,实现闭环控制。
5. 辅助功能控制:数控系统还可以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如自动换刀装置、冷却液系统、进给系统等。
总的来说,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是通过将加工程序编码输入到数控系统中,通过程序解释和执行、运动控制、反馈控制等过程,实现对机床运动轴的精确控制,
从而实现工件的自动加工。
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控制刀具进行加工的机床。
其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输入指令: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输入加工任务的相关参数和指令,包括刀具路径、运动速度、加工深度等。
2.数据处理:计算机将输入的指令和参数进行处理,转化为实际控制机床的指令。
此过程主要包括解释输入指令、生成加工路径、计算工件坐标和刀具运动规律等。
3.控制指令传递:计算机将处理后的指令传递给数控系统的运动控制部分。
通常,数控系统由主控制器和执行部分组成,主控制器负责产生指令,执行部分将指令传递给伺服系统。
4.伺服系统控制:数控系统通过与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等配合,控制刀具的运动。
伺服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电机旋转角度和速度,实现刀具的定位和移动。
5.运动控制:伺服系统通过控制刀架和纵横滑台的运动,实现刀具在不同坐标轴上的定位。
运动控制部分通常由伺服电机、滑台、滚珠丝杠等构成,经过精确的运动传递装置,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刀架和滑台的线性运动。
6.反馈控制:数控机床通常配备各种传感器来实现位置、速度和力的反馈控制。
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机床各个部位的位置、运动速度及切削力等信息,并将其反馈到数控系统,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7.加工过程监控:数控机床通过传感器监控工件表面的质量,如温度、振动等,以及刀具磨损情况等。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调整切削参数或更换刀具等,以保障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之,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将输入的加工指令和参数处理,并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刀具的运动,同时通过传感器提供的反馈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过程。
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或数控装置对机床进行控制的方法和工作原理。
它是一种通过数字信号控制执行器的方式,通过对机床进行精确的位置、速度和力控制,实现对工件的精密加工。
以下是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的详细解释。
第一,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指数控装置、程序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执行装置和反馈装置等构成的系统。
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接收指令和工件参数,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给驱动装置。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加工程序,输入设备用于输入加工参数和指令,输出设备用于显示控制信息和加工结果,执行装置用于驱动机床进行运动,反馈装置用于检测机床位置和状态。
第二,加工程序。
加工程序是一系列控制指令的集合,用于描述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等加工参数。
加工程序一般由工作人员使用专门的数控编程软件编写,并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中。
第三,数控机床的轴控制。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多个运动轴,如X轴、Y轴和Z轴等。
每个轴由一台伺服系统控制,该伺服系统由驱动装置、电机和位置反馈装置组成。
驱动装置接收数控装置发送的驱动指令,并通过电机驱动轴进行运动。
位置反馈装置用于检测轴的实际位置,并将其反馈给数控装置进行闭环控制。
第四,数控指令的执行。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根据加工程序中的指令,将工件的位置、速度和力等控制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给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控制电机驱动机床进行相应的运动。
同时,数控装置通过反馈装置获取实时的轴位置信息,并将其与加工程序中的位置要求进行比较,以保证机床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加工。
第五,数控机床的自动化控制。
数控机床具有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可以在一次编程后多次重复加工相同的工件。
通过数控装置的运算和控制逻辑,可以实现自动换刀、自动换工件、自动调整切削速度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通过数控装置对机床进行精确的位置、速度和力控制,实现对工件的精密加工。
数控机床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机床,它能够自动控制加工过程,实现复杂零件的加工。
数控机床是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数控机床的原理数控机床的原理是将数字控制系统与机床结合,通过数控程序控制机床运动,实现零件的加工。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由数控装置、执行机构和传感器组成,其中数控装置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主要由数字控制器、程序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接口电路等组成。
数字控制器是数控装置的主要部件,它能够根据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指令,控制机床的运动。
程序输入设备是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输入加工零件的图形和加工工艺参数,生成加工程序。
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加工程序和加工参数,接口电路用于将数控装置与执行机构和传感器连接起来。
执行机构是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将数控装置发出的指令转化为机床的运动,实现加工零件的要求。
执行机构主要包括伺服电机、伺服阀、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等。
传感器是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监测机床的状态,反馈给数控装置,以便调整机床的运动。
传感器主要包括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二、数控机床的应用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下面将介绍数控机床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行业的应用。
1、汽车行业数控机床在汽车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加工。
例如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等零部件的加工,都需要数控机床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
2、航空航天行业数控机床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主要用于飞机零部件的加工。
例如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机身结构件等零部件的加工,都需要数控机床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
3、电子行业数控机床在电子行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电子零部件的加工。
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是指通过计算机数控系统对机床进行控制,精确的控制其移动、加工和工作过程。
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主要包括数控系统、执行机构和传感器。
首先,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离不开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它由数控装置和数控器组成。
数控机床通过数控系统接收计算机发出的程序指令,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
数控装置是将计算机发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机床可以识别的形式,它能够对指令进行解释和处理,控制机床的各个运动轴。
数控器是数控系统的操作终端,它负责与数控装置进行通信,并将计算机发出的指令传递给机床执行机构。
其次,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中的执行机构是指机床的运动轴和刀具。
机床的运动轴可以通过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驱动,实现机床的直线和旋转运动。
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是通过数控装置输出的脉冲信号控制的,通过控制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量来确定机床的移动距离和速度。
刀具是用于加工工件的工具,它可以通过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切削加工、钻孔等各种加工操作。
最后,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中还包括传感器。
传感器可以对机床进行监测和反馈,将机床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转换成电信号,反馈给数控系统进行处理和控制。
传感器可以监测机床的加工质量、位置、速度等参数,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传感器有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等。
总的来说,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是通过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
数控系统负责接收计算机程序指令,并控制运动轴和刀具进行加工操作,而传感器则负责对机床进行监测和反馈,以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实时控制和调整。
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的应用使得机床加工变得更加灵活、高效,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