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主要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7
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功能特征
1、性能指标:
系统的RSA
可靠性(Reliability):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度量
可维修性(Serviceability):用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度量
可用性(Availability):正常工作的概率
系统吞吐量: 单位时间完成的作业数
系统响应时间: 从输入到回应所需时间
资源利用率:资源(CPU,内存,I/O设备)实际使用比例
可维护性: 改错、改变功能、扩充功能
可移植性: 将OS移植到另一机型所需工作量
方便用户: 用户界面友好,使用灵活方便
2、功能:
处理机管理
多道程序环境下,处理机管理以进程为基本单位.
进程控制
进程调度
进程同步
进程通信
存储管理
为方便用户使用存储器,提高主存的利用率.
地址重定位
存储分配
存储保护
存储扩充
设备管理
缓冲管理
设备分配
设备处理
设备独立性和虚拟设备
文件管理
目录管理
文件读、写管理
文件存取控制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用户接口
命令接口
程序接口
图形接口
3、主要特征:
并发性: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共享性:系统中多个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有互斥和同步两种共享方式
虚拟性:将一个物体影射为若干个逻辑实体
不确定性
程序执行结果不确定,程序执行结果不能再现。
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程序按异步方式运行。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备课教师:晁妍职称:助教教学班级计科专业09级本科2班时间:2011年9月已教轮数:1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初步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为其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小丹等推荐参考书:[1]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版)汤子瀛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张尧学史美林清华大学出版社[3]《UNIX教程》(第2版)(美)Syed Mansoor Sarwar Robert Koretsky 张玉洁孟祥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4]《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梁红兵、汤小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操作系统实验指导—基于linux内核》徐虹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2讲(周次:第2周)(注:线右侧写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新增补内容、重要标注、时间分配等) 教学章节: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简略)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每种OS的不足与各自特点)教学目的及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 OS的基本概念。
要求:了解OS的引入和发展;理解多道程序设计技术;重点、难点:(注:重点和难点如果一致,则写在一起,若不同则应分开写):OS引入和发展、OS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教学内容:板书设计见PPT。
(注:内容每节课1-2页为宜)复习引入:首先说明对课程的成绩如何评定,提出学习要求,以及教材的使用并推荐参考教材。
然后介绍本课程的特点、性质和目的,以及如何学习,最后对本课程内容以及课时分配做简单的介绍。
新课讲授: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结合课件中图加以说明,由此引出目标和作用)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操作系统在硬件基础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其他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笔记第1章计算机硬件基础1.1、计算机基本组成:1、按照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2、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内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器合称为主机;其它设备称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3、运算器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用于协调整个计算机的工作,包括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控制器三部分,存储器通过地址线和数据线同其它部件相连。
4、字节是表示CPU一次可以处理的位数的单位,有8位,16位,32位,64位。
1.1.1、中央处理器CPU1、运算器:运算器可以进行算数逻辑运算,由算数逻辑运算部件ALU和寄存器组成,寄存器用来存放操作数、操作数地址、结果,CPU一般有多个寄存器,如8个、16个、32个。
累加器中不但可以保存运算中的操作数还可以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字长指运算器的位数,字长越长处理器能够计算的精度就越高。
2、控制器:控制器的工作实质是解释和执行指令,为保证计算机可以正确执行指令,控制器要保证CPU可以按照正确的时序产生操作控制信号.3、控制器包括如下4个部分: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或指令指针PC,用于存放下一条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在顺序执行时每次PC自动加1,在需要跳转执行时,通过转移类指令形成转移地址存放到PC;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现行指令;指令译码器:用于对现行指令进行解释;脉冲源:用于产生时钟脉冲信号;总线带宽: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总线传输的数据总量,单位是MB/S;总线的位宽:总线能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有32位、64位。
4、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分为三种,高速缓冲存储器,(即高速小容量存储器,速度接近CPU,用于存放指令和数据)。
主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运行时的大量数据)。
外部存储器,(大容量低速度)。
其中高速缓冲存储器和主存储器合称为内存储器,CPU 可以直接访问内存储器。
4、输入输出设备:键盘:由按键和键盘控制电路组成,其中键盘控制电路由逻辑电路或单片机组成,功能是进行扫描判断键盘的位置,进而将对应的码转换为ASCII码,通常按照键盘控制器的结构将键盘分为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