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生物学特性及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5.18 MB
- 文档页数:34
草莓的生长技术和管理实践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主要在土壤表层20-30厘米范围内。
草莓的花期在4-5月,果期在5-6月。
草莓果实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二、草莓种植技术1. 选地与整地草莓对土壤要求较高,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在种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清除杂草和石块,然后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5000公斤。
2. 定植草莓的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后,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定植。
定植前,应将植株根部进行修剪,保留3-5个饱满的芽眼。
定植时,将植株栽入土中,覆土踏实,浇透水。
3. 浇水与施肥草莓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浇水。
浇水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施肥应根据草莓生长需求进行,一般在开花前、结果期和采收后进行追肥。
4. 支架与绑蔓草莓生长期间,为防止植株倒伏,应设立支架。
支架可采用竹竿、树枝等材料。
随着植株的生长,应及时将茎蔓绑在支架上。
5. 疏花疏果草莓植株开花后,应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疏花疏果,保留发育良好的果实,提高果实品质。
三、草莓病虫害防治草莓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防治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 病害防治草莓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叶斑病、灰霉病等。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用药物喷洒防治。
2. 虫害防治草莓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草莓叶蜂等。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昆虫天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四、草莓采收与储存草莓成熟后,应立即采摘。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伤果实。
采摘后的草莓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尽快销售或加工。
综上所述,要想获得高质量的草莓果实,需要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和精细的管理方法。
希望本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草莓生物学特性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丛矮小,高度一般只有30cm 左右(图4-1-1)。
作为果品栽培,草莓属浆果中的小浆果。
草莓是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株体最小、繁殖最易、周期最短、管理方便、病虫害较轻、加工容易、便于调控的一种果树。
草莓果实柔软多汁、甜酸适度、芳香浓郁、营养丰富。
一般载后数月即可成熟收获,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利用保护地进行促成或半促成栽培,鲜果可周年供应上市,具有及高的经济价值。
一、生长结果习性1.根系草莓根系由根状茎和新茎产生的粗细不等的须根组成(如图4-1-2)。
草莓根系分布较浅,70%的根系分布在20cm 土层内。
由于根系分布比较浅,所以草莓对干旱、高温、寒冷忍耐性差。
草莓根系生长一年有2~3次高峰。
早春根系生长早于地上部约10d左右。
开始主要由上年秋季发生的白色越冬根伸长,然后由根状茎和新茎上发生新根,一般在花序初显期达到第一次生长高峰。
随着开花和幼果的增大,根系的生长逐渐缓慢下来。
果实采收后,新茎和匍匐茎苗生长期进人第二次生长高峰。
从9月下、中旬到越冬前,随着叶片养分的回流,根系生长形成第三次高峰。
但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由于7、8月地温较高,根系生长非常缓慢,一年只出现2次生长高峰。
2.茎草莓有3种茎,既新茎、根茎和匍匐茎(图4-1-2)。
(1)新茎 是草莓当年萌发的短缩的茎,它着生于根状茎上。
新茎可生根,每片叶腋间着生腋芽,腋芽当年萌发抽生新茎分枝,有些腋芽萌发后抽生匍匐茎,有些则不萌发,成图4-1-2 草莓的茎和根系 1.新茎 2.新茎分支 3.新根 4.2年生根状茎 5.3年生根状茎 4.老根图4-1-1 草莓的植株促成 1.根 2.缩根茎 3.匍匐茎苗 4.果 5.叶为隐芽,当地上部受到损伤时,隐芽萌发抽生新茎。
新茎顶端和叶腋顶端都具有生长点,在秋季气温变低,日照变短的条件下,新茎顶端生长点形成混合芽,次年抽生新茎并开花结果。
新茎加粗生长很旺盛,加长生长很少,每年只生长0.5~2.0cm 。
草莓种植管理技术1、草莓栽培特点(1)花芽分化草莓大多数品种在温度为13-17℃,8-12小时日照下分化花芽。
在5-12℃的温度下不论日照长短,皆能分化花芽。
当温度在30℃以上,不论日照长短,都不能分化花芽。
4℃以下植株休眠,花芽分化停止。
不同品种间花芽分化需要的低温和日照长短有差异。
(2)开花授粉与果实成熟草莓在日平均温度10℃以上开始开花。
开花前花药中的花粉粒初步成熟,已有较低发芽力,开花后2日发芽力最高,花粉发芽适温25-27℃。
开药适温14-21℃,临界最高相对湿度94%。
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或降雨均不开药,或开药后花粉干枯、破裂,不能授粉。
雌蕊受精力从开花当日至花后4日最高。
由昆虫、风和振动力传播花粉。
果实发育最适日温18-20℃,夜温12℃。
果实成熟适温17-30℃,积温约600℃。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0-50日,温度低则成熟慢。
适温时果柄粗,高温时细。
在日照强度欠和较低温的环境中,果实所含芳香族化合物、果胶、色素和维生素C均较高。
(3)休眠现象植株从秋至冬,受低温短日的影响,叶中合成、积累休眠素类物质,全株矮化,叶柄短,叶片小而平地开花。
花柄短,果小,产量低,不发生匍匐蔓和停止花芽分化,发生休眠现象。
这是草莓植株适应冬季低温而形成的一种耐寒的生理状态。
植株进入休眠后,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5-8℃)才能恢复生长。
休眠期的长短,依品种而异,四季莓等休眠浅的品种仅50小时以下,北方露地品种需500-700小时。
露地栽培的休眠期一般从10月中旬开始直到翌年1月。
生理休眠解除后如温度过低,乃处在强制休眠状态,待春暖日照加长,才能进入正常生长。
2、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重施腐熟的农家肥草莓是反季节作物,而且生长周期长,所处生长气候又在低温寡照的冬季。
这样的情况下,土壤环境对根系的生长以及连续结果能力影响巨大,所以用好基肥是高产高效的基础之一,也是好多果农反应草莓不甜、着色不好、果实个小、青头果、畸形果等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基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草莓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根系属须根系,在土壤中分较浅。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短缩茎节间极短,节密集,其上密集轮生叶片,叶腋部位着生腋芽。
地下短缩茎为多年生,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也可发育成不定根。
匍匐茎是草莓的特殊地上茎,是其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
离生雄蕊20~35枚。
雌蕊离生,呈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数目从60~600不等。
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至多歧聚伞花序。
果实为假果。
果实成熟是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草莓的栽培习性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
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而阴。
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
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叶片较大,因此蒸发量大。
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
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80%,而秋季9,10月份,土壤持水量达60%即可,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
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都能生长。
但由于是浅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草莓组培的原因草莓色泽鲜艳、果实香嫩多汁、甜酸适口、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一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冬令鲜果。
随着农业产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莓的需求逐年增加。
2024年第4期世界热带农业信息草莓生长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探讨草莓市场需求量较高,是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农作物,其高产高效种植受到更多关注。
为实现草莓高产种植,就必须要遵循草莓生长发育特性与规律,设定并使用合适的栽培管理技术手段,提升草莓产量与果品质量。
1草莓生长发育特性与规律1.1根系生长特性与规律相比于其他果树而言,草莓根系较为浅显,普遍在0~20cm土壤内。
对草莓根系生长产生明显影响的因素为浅土层的水分条件,在草莓植株生长至不同时期时,对于土壤内的水分需求量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温度也是影响草莓根系生长的主要因素,当温度达到3.5℃后,草莓根系能够进入开始活动的状态,低于该温度时草莓植株根系会缓慢、停止生长。
一般来说,最适合草莓植株根系生长的温度为19℃,若温度过高,也会使得草莓植株根系的生长缓慢,甚至直接停止生长。
具体而言,当温度超过25℃后,草莓植株根系的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长缓慢;而当温度增高到36℃后,草莓植株根系会停止生长[1]。
从这一角度来看,为确保草莓植株根系健康、正常生长,必须要在种植期间落实对土壤水分含量(湿度)及温度的合理调控。
1.2茎生长特性与规律新茎、根状茎及匍匐茎是草莓植株茎的主要类别。
其中,对于新茎、根状茎来说,二者均包含在地下茎的范畴内;对于匍匐茎来说,其包含在地上茎的范畴内,沿着地面延伸。
新茎是当年萌发出的茎,普遍呈现出半平卧弓背形的状态,叶片密生。
根状茎是1年生新茎上的芽,会在次年萌发期间又一次抽生出的新茎,年生长量一般保持在约为1cm的水平。
根状茎可以存储营养物质,为春季条件下草莓植株的正常生长提供养分支持。
匍匐茎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地上茎,在草莓繁殖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草莓果实采收后会转入大量抽生状态。
1.3芽生长特性与规律顶芽及腋芽是草莓植株芽的主要类型。
其中,顶芽在新茎的顶端向上生长,并生成新叶片、延伸新茎;在进入秋季后,顶芽会生长成为顶花芽,次年再次萌发后生长出新茎,长出新叶片、抽生花序。
草莓的生长习性及保护地栽培技术草莓是一年中鲜果上市最早的水果,露地栽培南方4月下旬、北方6月上旬成熟上市。
此时正值水果淡季,市场鲜果奇缺之时,所以不仅填补了水果淡季市场,而且还有较高的经济收入。
特别是近年来利用各种设施,如地膜覆盖、小拱棚、中拱棚、大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加温温室等,使草莓成熟期大大提前,从11月份到翌年6月份都有新鲜草莓上市。
同时,四季草莓和抑制栽培的应用可部分满足7~10月份鲜果供应。
因此,草莓鲜果供应市场时间长,基本可以做到周年供应,也给草莓生产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我国目前草莓发展还不平衡,总体单产还不高,一般露地栽培亩产量500~1000千克,高的也可达2000千克。
我国近年来保护地发展十分迅速,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一般塑料大棚(南方)或日光温室(北方)亩产量1500~3000千克,最高者已经达到5000千克/亩。
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一般不超过35cm。
植株呈丛状生长,在短缩的茎上密集着生叶片,并抽生花序和匍匐茎,下部着生根。
(一)根草莓为须根系,由初生根、侧根和根毛组成,初生根上产生侧根,侧根上密生无数条根毛。
一般每株草莓具20~35条初生根,多者可达100条以上。
草莓根在土壤中分布较浅,多分布在20cm以上的土层内,少数可深达40cm。
一般土壤疏松、肥力充足时,须根多,其中白色吸收根多或有较多浅黄色根,根系发达。
新根为乳白色,后逐渐变成淡黄色至浅褐色,老化时呈黑褐色。
(二)茎草莓的茎分三种:即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
1、新茎:当年萌发的短缩茎称为新茎,一般长度为0.5~2. 0cm,新茎上着生叶片,叶片的叶腋有腋芽,可萌发抽生新茎分枝或匍匐茎,还可分化成花芽。
新茎分枝数目因品种而异,少的为3~9个,多的可达20~30个。
2、根状茎:草莓多年生的短缩茎叫根状茎。
新茎在第2年,其上的叶逐渐枯死脱落,并逐渐木质化,形成外形似根的茎而得名。
种草莓的原理和应用笔记引言种植草莓是一项独特而有趣的农业活动。
草莓不仅美味,还富含营养,并且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种植草莓的原理和应用,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草莓种植技术和实践。
1. 草莓的生物特性草莓(学名:Fragaria × ananassa)属于蔷薇科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草莓具有以下生物特性: - 草莓具有浅根系,适合生长在土壤较浅的环境中。
- 草莓的根系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耐旱能力相对较强。
- 草莓喜好温暖的气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是15-25摄氏度。
2. 草莓的种植原理草莓的种植可以采用传统的露地种植和温室种植两种方式。
以下是草莓种植的一般原理:2.1 露地种植露地种植是指将草莓直接种植在露天的土壤中。
以下是露地种植草莓的一般步骤: 1. 土壤准备:选择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耕作和除草。
2. 培育苗期:选用优质苗木,种植在育苗盘或苗床中进行培育。
3. 移栽: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将苗木移植到地块中进行成长。
4. 管理和维护:进行适当的灌溉、施肥和除草管理。
5. 收获:草莓成熟后进行采摘。
2.2 温室种植温室种植是指将草莓种植在温室中,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温室种植草莓的一般步骤: 1. 温室选择:选择适合种植草莓的温室类型,如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
2. 土壤准备:选择适应温室条件的土壤,进行耕作和除草。
3. 培育苗期:选用优质苗木,种植在育苗盘或苗床中进行培育。
4. 移栽: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将苗木移植到温室中进行成长。
5. 管理和维护:进行适当的温度、湿度、灌溉和施肥管理。
6. 收获:草莓成熟后进行采摘。
3. 草莓种植的应用草莓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草莓种植应用:3.1 食品产业草莓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种植草莓可以为食品产业提供新鲜的草莓供应,用于制作蛋糕、果酱、冰淇淋等产品。
新疆草莓棚室栽培技术草莓是蔷薇科多年性草本植物,其果实果色泽鲜丽,柔软多汁,浓郁芳香,酸甜适口,深爱人门的喜爱。
(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和生长结果习性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是半平卧丛状生长,株高30厘米左右。
草莓由根、茎、叶、芽、花、果实、种子组成。
花由花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及花托。
(1)根:草莓的根为须根系,由新茎和根状茎上发生的粗不同的不定根所组成。
(2)茎:草莓的茎有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3种,前2种生长在地下统称为地下茎。
1)新茎:新茎是当年生的茎,呈弓背形。
2)匍匐茎:匍匐茎由草莓新生的腋芽萌发而成。
其茎细,节间长萌发初期向上生长,超过叶面高度后,垂向株丛少的地方沿着地面生长。
一般地下茎多的品种,发生匍匐茎较少。
匍匐茎是草莓的营养繁殖器官,匍匐茎还可再生长出匍匐茎分枝,同样可繁殖幼株。
一般情况下,在匍匐茎的偶数节(第2节、第4节、第6节)部位,向上长出正常的叶,向下形成不定根,当接触地面且土壤较湿润时,即扎入土中,形成一株匍匐茎的奇数节位则不能形成幼苗。
(3)叶:草莓的叶属常绿叶,在植株上第4―6片新叶同化能力最强。
(4)芽:草莓的芽可分为顶芽和腋芽。
(5)花:草莓花序为雾伞花序或多歧雾伞花序。
1)花的结构:草莓花由花柄、花托、花瓣、雄蕊和雌蕊几部分组成。
2)开花、受粉、受精: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草莓开始开花。
草莓开花时间因地区,气候条件和品种而异。
雌蕊在开花后8―10天内具有接受花粉能力。
(6)果实:草莓果实是由花托膨大形成,植物学上称之为假果,栽培上称为奖果。
草莓果形状有圆锥形、短圆锥形、长圆锥形、圆球形、扁圆形、扇形、楔形、长楔形、宽楔形、平楔形等10余种。
(二)物候期草莓为常绿植物,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萌芽期和开始生长期:春季10厘米深土层内的温度稳定在1~2℃时,根系即开始活动。
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10天左右,此时的根系生长主要是上一年秋季长出的根继续延伸,随着气温升高,逐渐长出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