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7、8简易天气图、天气系统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846.50 KB
- 文档页数:2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常见的天气系统[例1] 分析下列问题 (1)填出右图中气团的类型(2)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移动的气团为 气团。
(3)由北向南移动的气团为 。
锋 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气旋与反气旋 高气压与低气压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团某地区气温、湿度相差不大同一水平方向上某地区①向冷气团一侧倾斜;②锋面两侧空气温度、湿度、气压差异明显。
③锋面附近常形成云、雨、雾、大风等天气。
时间) )) )暖锋[例2]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比较A 地与B 地、C 地与D(2)比较A 地与B 地、C 地与D [例3] 标出冷锋与暖锋影响下,气温与气压的变化曲线[例4]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d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例5] 据某市10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1-2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气旋造成B.反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例6] 下面四幅冷、暖锋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处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A[例7]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例8] 图2为我国某平原城市P及其附近地区12月28日北京时间8时的气温水平分布图,此时该城为西北风3~4级,读图回答1—3题。
天气图知识近地面层的天气系统主要有气旋、反气旋、锋等;高空的天气系统主要表现为大气波动。
天气(Weather)――一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天气图是观察、跟踪和研究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等情况的基本工具,是进行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工具。
一、天气图的概念――填有某地区同一时刻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的特种地图,描述了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的天气形势和天气状况。
二、天气图底图底图――用来填写各地测站所提供的气象观测记录的特种空白地图,图上标绘有经纬线、海岸线、观测站的站址(陆上气象站还标有该站的区号、站号)等。
底图常用的投影A.墨卡托圆柱投影(适用于热带天气图)B.兰勃特投影(适用于中高纬天气图,标准纬线30°、60°)C.极射赤面投影(适用于极地、半球、全球天气图)。
三、天气图的种类和图时1、分类按高度分:地面图、高空图等按内容分:分析图、预报图等2、图时分析图:即为图上资料观测时间。
地面分析图图时分别为每日00、06、12、18Z(北京时为08、14、20和02时)。
高空分析图图时为每日00和12时Z(北京时间08和20时)。
预报图:表示预报起始时刻地面分析图1、填图格式¡――测站或船位,称为站圈。
N――总云量;CH,CM,CL――高云状、中云状、低云状;NH――低云量,以数字表示;h――最低云的云底高度,以数字表示。
TT、TdTd――气温、露点温度,以数字表示,无小数位,若实际气温为零下,则前面加“-”号,单位℃。
ww――现在天气现象(即观测时或观测前1h内的天气现象);W――过去天气现象(即观测前6h内出现的天气现象);RR――观测前6h内(包括观测时)的降水量,以数字表示,单位mm;VV――水平能见度,以数字表示,单位为km,例如填图数字为10,表示10km,填0.5时,则表示500m。
PPP――海平面气压,以数字表示,省略了气压的千位、百位数字,只保留了十、个、小数位,但无小数点,单位hPa(或mb);PP――3h气压变量(即观测时与观测前3h气压差值),以数字表示,有一位小数,但无小数点,单位为hPa(或mb),若气压上升,数字前加“+”号,反之,则加“-”号;a――3h气压倾向(即观测前3h内的气压变化趋势)。
第一节气团和锋气团的定义、形成、源地及变性: 1.定义在广大空间里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块空气,称为气团。
它的水平范围从几百到几千千米,垂直范围从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在同一气团内,气象要素(如温度)的变化相对比较小。
水平温度梯度一般小于1~2℃/100 km。
2.气团的形成气团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如辽阔的海洋、无垠的沙漠、冰雪复盖的大陆和极区等都可成为气团形成的源地。
(2)具备使大范围空气能较长时间停留在均匀的下垫面上的环流条件,以使空气能有充分时间与下垫面进行热量和水汽等交换,取得与下垫面相近的物理特性。
3.气团的变性气团形成的地区,称为气团源地。
气团在源地形成后,随着环流条件的变化,气团的属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气团变性。
气团的变性过程通过湍流、大范围垂直运动和蒸发、凝结、辐射等物理过程来实现。
变性的快慢和变性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所流经地区下垫面性质与气团源地下垫面性质差异的大小,离开源地时间的长短以及空气运动状态的变化等。
气团的地理分类:根据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对气团进行分类,称为气团的地理分类。
按这种分类方法,将气团分成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四大类。
由于源地地表性质不同,又将每种气团(赤道气团除外)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这样,总共分为七种气团。
1.冰洋大陆气团(Arctic continental air mass)大致位于65°以上的极地大陆。
天气特点是温度极低、气压高、湿度小、气层稳定。
2.冰洋海洋气团(Arctic maritime air mass)大致位于65°以上的极地海洋。
天气特点与冰洋大陆气团相近。
但夏季可以从海洋获得一定的热量和水汽。
3.极地大陆气团(Polar continental air mass)大致位于40°~70°纬度带的大陆。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一、锋面天气系统锋面的含义及两侧大气物理性质的差异锋面(锋区):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锋区):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的分类:冷锋、锋面的分类:冷锋、暖锋冷锋—冷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锋—暖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移动的锋。
锋面与天气冷锋过境时:阴雨、大风、冷锋过境时:阴雨、大风、降温降水区域:降水区域:主要在锋后3、锋面与天气、暖锋过境时:阴雨(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时:阴雨(连续性降水)降水区域:降水区域:锋前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降温,升压,降温,升压,转晴阴雨(阴雨晴,气温低,(连升温,降压,气温低,升温,降压,暖锋续性降水)续性降水)转晴气压高气温高, 晴.气温高阴雨大气温高冷锋风、降温气压低影响我国的锋面系统主要是冷锋 : 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季的寒潮;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天气。
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天气。
探究:探究: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会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发生什么情况?发生什么情况?天气状况如何?你能举一个实例说明天气状况如何?吗?连续性降水. 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梅雨降水类型:台风雨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冷气流五月南部沿海地区五月注意观察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六月注意观察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七月、八月华北、伏旱七八月注意观察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九月注意观察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夏季风的进退结论北开始迟开始迟方结束早结束早雨雨季短雨季短季南开始早开始早方结束迟结束迟雨雨季长雨季长季华北、东北华北、东部地区雨带推移7、 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6月南部沿海地区 5月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练习:练习:1.该锋属于冷锋该锋属于锋该锋属于2.锋前为暖气团锋前为气团锋前为锋后为气团锋后为冷气团3.该锋的降水位于锋后(前、后)该锋的降水位于锋(该锋的降水位于锋4.若锋面在小时后达到地,则A地在若锋面在24小时后达到小时后达到A 地地在BA未来48小时内的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小时内的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小时内的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先出现大风、雨雪天气,先出现大风、雨雪天气,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练习:练习:月初某日地面天气图”回答:读“1月初某日地面天气图”,回答:月初某日地面天气图冷锋 (1)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考点08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纲定位】锋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核心素养】1.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掌握其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综合思维)2.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综合思维)3.动手绘制锋面示意图和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探讨各种天气系统在不同时段对天气影响的差异。
(地理实践力)【考情分析】1.命题特点:(1)以等压线图、等温线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天气变化数据图表等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的类型、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以局部等压线图、天气预报数据等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考查方式: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综合性较强。
近年来本讲考查频率高。
【考点整合】1、锋面系统(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准静止锋:①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②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
如下图所示:成因天气实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江淮梅雨受地形阻挡阴雨连绵昆明准静止锋(4)冷锋、暖锋的识别:2、气旋和反气旋——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系统气流状况气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影响天气实例气旋低气压四周向中心(北逆南顺)辐合上升阴雨台风反气旋高气压中心向外(北顺南逆)辐散下沉晴朗伏旱3.锋面气旋:(1)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2)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3)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高低【考点探究】探究点一:锋面与天气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徐徐爬升降雨区分布在锋线两侧,侧重在冷气团一侧(多锋后降水)分布在冷气团一侧(多锋前降水)图示锋图天气图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等;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典型例题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卷)读2018年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1.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2.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2.低压、高压系统。
(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法2、分组讨论作图法3、问题探究法4、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学生感兴趣的天气预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气团1、类型冷气团和暖气团: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如温度、湿度、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第11讲常见天气系统【学习目标】1.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锋面系统。
2.运用示意图,分析不同锋面系统的特点。
3.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4.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
5.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基础知识】一、锋与天气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及天气①分类:温度比移经地区气温高的气团叫暖气团,比移经地区气温低的气团叫冷气团。
②天气: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区域,天气现象单一,多晴朗天气。
2.锋面(1)概念: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叫作锋面,如图中B 。
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叫作锋线,如图中C 。
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天气特征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锋面附近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
判断1.冷气团的温度一定比暖气团低。
(×)2.锋面活动一定都能带来降水。
(×)3.锋面产生的雨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4.气团内部的大气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天气稳定。
(√)二、锋的类型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1.冷锋(1)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2)天气(3)分布: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冬半年更常见。
2.暖锋(1)概念: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2)天气(3)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准静止锋(1)概念: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
(2)天气(3)分布夏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的江淮准静止锋,冬半年,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
判断1.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现象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程标准1、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分析:天气图是学生以及将来作为一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要经常接触到的。
本条“标准”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其中涉及各种类型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切变线等天气系统。
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多是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
本条“标准”所指的就是这类简易天气图,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
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作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
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他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标准”未作要求,目的是简化知识头绪。
把握本条“标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第二,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如锋面等;第三,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云贵高原地区的昆明准静止锋。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是在前几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气团、锋面的概念、分类;②使学生能够根据锋面图能判断锋面的类型,分析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特点;(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示意图的分析对比,结合天气变化现象,归纳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②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正确认识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树立辩证唯物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板书:2. 低气压(气旋)【问题】⏹什么是低气压?⏹请描述低气压的形成过程?⏹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大气的这种流动,很像江河中的漩涡,所以低压又叫气旋。
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雨。
因此,一个地方受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老师】提问: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同学们对台风了解吗?听讲、对重天气实例:台风教师讲解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记板书:3. 高气压(反气旋)【问题】⏹什么是高气压?⏹请描述高气压的形成过程?⏹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夏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炎热干燥。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就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
冬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寒冷干燥。
我国的寒潮天气就是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
【老师】提问:除了我国北方秋季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受反气旋的影响,还有什么天气受反气旋的影响?天气实例:我国长江中下游7、8月份伏旱天气教师讲解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ppt上的活动探究1,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探究成果。
展示探究:【老师】评讲展示:好了,下面我们来总结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的特征比较。
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请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好笔记!思考、讨论、回答并做笔记板书:二、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1. 基本气压场及相关概念【问题】⏹什么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常见的天气系统编稿:李永华审稿:王艳欣考点解读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知识清单锋面示意图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图中各部位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参考答案均一性质倾斜地面锋面锋线冷暖暖降温冷下降上升减小暖冷冷锋前连续性暖上升下降势力相当连续①暖②冷低上升逆顺阴雨高下沉顺逆晴朗热带气旋12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狂风强冷降温降温①高压②低压③低压槽(线)④高压脊(线)⑤鞍部要点精析要点一:锋面与天气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高清课堂:常见的天气系统】1.冷暖气团性质的比较表气团温度湿度密度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冷气团低小大在锋面以下暖气团高大小在锋面以上2.锋的分类标准及主要区别比较【高清课堂: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徐徐爬升缓缓上滑图示锋图天气图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转晴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江淮地区的梅雨,云贵高原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记忆方法: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
【典型例题】4月5日4月6日4月7日4月8日北京晴天日平均气温12℃大风、大雪日平均气温-4℃晴天日平均气温-3℃晴天日平均气温-1℃武汉晴表日平均气温18℃晴天日平均气温15℃大风、阴雨日平均气温4℃晴天日平均气温2℃的天气变化,在4月6日时气温陡降;②武汉几天来的天气变化,在4月7日时气温陡降;③两个城市天气变化的具体表现不同。
高一天气系统知识点轮廓图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关系着我们的出行、穿着和心情等方方面面。
而了解天气系统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解读天气现象。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关于高一天气系统的知识点轮廓图,以便帮助大家系统地掌握这一知识。
一、天气形成原因和要素天气是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组合而成的现象。
天气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球自转轨道的倾斜、地形地貌和大气运动等。
在天气形成的过程中,气温、气压、湿度和风力是最主要的要素。
了解这些要素的变化规律,能够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变化。
二、天气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要素和特征,天气系统可以分为高气压系统、低气压系统、冷锋、暖锋和气旋等。
高气压系统指的是气压较大的气象系统,往往天空晴朗、风向顺时针并且较为稳定;低气压系统则是气压较小的气象系统,通常会带来阴雨天气和风向逆时针的气流。
冷锋和暖锋分别指的是冷空气和暖空气的边界线,它们之间的交汇处常常会产生降水现象。
气旋是指一个封闭的低气压系统,常常伴随着强风和暴雨等天气现象。
三、天气系统的影响天气系统的变化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天气系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出行。
例如,在大规模的低气压系统和气旋来临时,将会带来强风和暴雨,这对于交通运输会产生一定的限制。
其次,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穿着和体感。
在气温较低的日子里,我们需要适时添衣保暖;而在气温较高的日子里,则需要注意防晒和调节体温。
此外,天气系统的变化还会对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等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各行各业来说,了解和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四、观测和预测天气为了更好地观测和预测天气系统,人们利用气象观测站、卫星、雷达和气象仪器等工具设备进行天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观测到的气象要素数据,再结合天气预报模型的分析和运算,可以对未来的天气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预测天气系统不仅有助于我们做出合理的出行决策,还有助于各行各业做好准备工作,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