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25
全国应用心理学院校排名1、专业简介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
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应用心理学学科。
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2、就业前景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
3. 专业主要分支分支领域:工业/组织心理学,临床/咨询心理学(区别在于临床取向),医学/健康心理学,消费/商业心理学,环境/社区心理学,司法/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4.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能够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最新研究方法与技术,能独立完成应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或现场研究。
在理论与应用方面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毕业后能胜任应用心理学教学或研究工作,并能在实际部门从事有关应用心理学的工作。
5、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专业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师范大学 A+2 浙江大学 A+3 北京大学 A+4 西南大学 A+5 华东师范大学 A专业录取分数统计分析2008,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A类考生* B类考生* C类考生*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2008年教育学[04] 310 49 147 300 45 135 295 43 129 2007年教育学[04] 305 50 150 300 48 144 295 45 135其中:*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教学因设计而改变——《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习收获10月31日上午,听了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李慧老师的课——《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李老师的课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把理论、活动、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熔于一炉。
李老师,不愧为“学习科学”研究的专家,她的课,让我受益匪浅,现简要概括如下。
首先,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教学评价的设计往往没有,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总结性评价从来没有形成性评价,李老师在课上给我们指出: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评价的设计。
确实,小学科学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探究,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是需要形成性评价的。
其次,通过学习,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有了新的认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因学生的情况比较熟悉,因此教学设计时,不再去分析学生的学情。
李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经验。
同时,李老师还给我们介绍:脑科学研究表明,要改变学生的前概念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可见,教学设计时,分析学习对象不可缺少,分析学习对象,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经验,会让我们去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考虑教学策略,同时让我们让我们清楚学生的前概念是什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改变学生的前概念。
第三,李老师介绍的有关记录单的知识,如记录单的形式、富有个性化的科学记录本等,有利于学生积累科学资料,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过多去考虑记录单,只是依照教材让学生做记录,上完课后,学生的记录单也扔掉,现在才知道记录单对学生学习学科是那么重要。
第四,在案例分析《七岁孩子对声音的说法》中,李老师分析道:本案例有开放式提问,也有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能引导学生一步步向教学目标靠近。
我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的关系,对学生难理解的科学概念或离学生的生活太远的内容,通常用讲解的方法,老师讲,学生听,收效甚微,苦涩难懂,原因在于不会设计关键问题。
李老师的课,给我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的关键问题的设计,如果设计得好,能引导学生一步步向教学目标靠近,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时不再被动,而是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老师自然而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74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杨元魁,博士,就职于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儿童情感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评测与培养。
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考试几乎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每一个年龄阶段,从小到大要经历无数次大考小考。
现在已经是5月底了,很多学生将迎来自己求学生涯的一次重要考试——中考或高考。
在每年的这种选拔性考试中,你会发现学生的表现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考前准备充分且超常发挥,考出了从未有过的好成绩;考前准备充分且发挥稳定,取得了自己理想的成绩;考前准备充分但临场发挥失常,成绩远逊于自己的平时成绩;考前准备不充分但超常发挥;考前准备不充分且正常发挥;考前准备不充分且发挥失常。
同样是面对考试压力,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考试考得好不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长期面临着一种压力问题——考试焦虑。
南京大学周仁来教授及其在东南大学研究生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初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比例近15年来一直稳定在30%左右,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比例随着年代迁移而逐年增高。
从心理学的定义来看,考试焦虑是一种情境特异性的人格特质,表现为在面临考试或评价情境时,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过度担忧、无关思维、心理混乱、紧张及相应的生理唤醒。
过度担忧往往表现为茶饭不思、自言自语等行为改变;无关思维往往表现为胡思乱想、思维频繁跳跃、说话逻辑性差等行为改变;心理混乱表现为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在平时作业中出现低级错误等行为改变;紧张表现为敏感性增强、误触误碰增多等行为改变;生理唤醒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紊乱、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或其他躯体不适症状等生理改变。
考试焦虑是一种非常情境化的特质焦虑,同时伴随有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并且焦虑程度也有高低水平之分。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教040110)
一.学科简介
学习科学的研究旨在探索与人类(特别是儿童)学习能力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机制,研究影响人类学习能力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及其客观的评价方法和技术,研究不同人群或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学习能力,研究相应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方法。
学习科学是通过在心智、脑科学和教育之间建立桥梁,将脑科学的最新成果(从基因到行为)应用于教育和学习过程。
学习科学是由生命科学和教育科学二大学科交叉形成的研究领域,涉及分子生物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
二.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有机地进行结合,具有独立从事从多层次研究儿童发展与情绪能力研究的能力,并具备独立进行教学工作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培养适应现代教育技术事业发展、掌握学习科学理论基础的既懂教育、心理、认知神经科学,又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的高级综合性人才。
三.研究方向
1 信息系统与科学教育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
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技术学040110)开设目录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负责人:
2007-6-25。
额叶脑电偏侧化的故事作者:杨元魁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8年第05期杨元魁,博士,就职于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儿童情感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评测与培养。
前文从过程与策略、测量与评估、儿童早期和青春期的发展特点等方面对情绪调节进行了讨论,本文将具体介绍一些可用于评估儿童气质、社会退缩行为、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电生理指标之一:额叶脑电偏侧化。
现有的大量证据表明,情绪功能是全脑网络协调工作的结果,但是也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偏侧化,即左右半脑是一定程度专门化的,负责不同的情绪功能。
例如,有关情绪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普遍观察到左侧杏仁核更加活跃;有关面部表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面部表情从左脸开始呈现,当完全呈现出来时,左脸表情也更加明显,这意味着可能是右半脑主导着面部表情。
上期文章中曾经提到,双侧杏仁核与双侧前额叶之间有着解剖结构上的直接神经投射,它们之间联系的有效性对情绪调节能力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左右两侧杏仁核与前额叶之间的神经效能也并不一致,这就引起了在脑电活动上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额叶脑电偏侧化,有时也被称为额叶脑电不对称性。
双侧杏仁核与双侧额叶的位置如图1所示。
从脑电信号的角度上看,额叶脑电偏侧化实际上测查的是左侧额叶和右侧额叶α波(8~13 Hz)活动强度的差异。
α波是正常人脑电波的一种基本节律,在人们清醒、安静闭眼时表现最为明显;当人们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会立刻消失。
由此可见,α波活动强度与所对应的皮层脑区活动强度成反比,α波活动越强表明该脑区活动越弱。
计算额叶脑电偏侧化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右侧和左侧额叶特定位置(一般是F4和F3,详见图2)电极测得的α波强度取自然对数,然后将二者相减。
如果差值为正,则说明左侧额叶比右侧额叶活动强烈,数值越大,左侧化程度越高;如果差值为负,则说明额叶活动没有出现左侧化。
《根据学生大脑发展规律发展先进教育学,培养创新人才》王辅强摘要:人脑在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程度与速度都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大脑发育的差异性及思维方式的异同,在很大一方面影响着每个人的学习。
因此,根据人脑发展规律来发展教育学,使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人脑,发展规律,教育学,创新人才培养。
作为心理学“发展认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维高斯基曾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情感发展过程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而教育要为不同的儿童搭建不同的“脚手架”,这正强调了要为不同的儿童,开发出相应的基于脑的教育方式。
我们不可否认,心智与脑紧密相连,并且心智受到脑中发生的生物过程的限制,我们说,心智与脑息息相关。
如果问,教育开发的是什么?答案的心智。
因此教育学与脑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美国议会早就于今年7月7日通过法令:支持基于实证的小学和中学里社会和情绪学习项目。
什么是基于实证?就是一切教育活动要建立在脑科学的研究之上。
然而中国当代教授发展却不是这样。
中国教育的改革,缺少从科学的角度得到的具有明确依据的理性研究,大多凭借人们从感性上的认识,经验与直觉,而这,恰恰是最不可靠的,这样的教育发展不仅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阻碍了人才的培养,甚至影响到一个名族的兴起。
人类正面临“第三次产业革命”——一个以“脑力”决胜负的“知识经济时代”,而这“脑力”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能力”。
为何苹果公司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归根到底是其前老板乔布斯的创新,他颠覆传统的以技术为首的数字产品的开发应用,而是创新的开拓出一条以实用性为首要的数字产品研发。
从教育方面看,了解大脑如何运作的知识,对教育具有相当大的启示。
并且,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对脑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也更加深入透彻。
从最初的对动物大脑的解剖,到现在医学采用核磁共振造影,脑波图以及正子断层扫描,光谱仪等先进方法来探究人类在进行特定作业活动的造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的大脑和心智作业的关系。
学习日记范文集锦6篇学习日记范文集锦6篇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日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日记篇1王XX前言:X月16日——31日,我荣幸地参加了“国培计划(xx)——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国培”学习日记。
此次活动是由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共同承办。
16天的学习,来自全国各省的小学科学教育精英共100人欢聚一堂,共同聆听教授、特级教师高屋建瓴的讲座,对《新科学课程标准》深入解读;老师们通过参与式的学习培训,进行思想、观点的激情碰撞;大家在交流中,在参观考查活动中增进友谊。
通过培训,我们对小学科学中的“大概念”和“小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探究研讨式”教学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对一节课的评价、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设计和制作模型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难忘的16天培训,其中还有许多需要消化和吸收的东西,这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回味和研究。
下面是本人在学习期间的几篇日记,呈现给大家共同分享。
X月18日星期二到南京两天有感9月中旬接到前往南京参加“国培”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的通知,我就天天数着日子,希望这一天早些到来。
想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科学教师精英汇聚东南大学这一百年名校,大家在一块学习、生活,我就心生憧憬,无比激动。
16日一早,我从家乡谷城县火车站出发,历经12个小时,于晚上7点左右到达南京火车站,乘坐公交车非常方便地到达文园宾馆。
并很荣幸的和四川宜宾的一名教师同住一间寝室。
洗去一身的风尘,等待第二天的相聚。
第二天,在会务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仰慕已久的东南大学。
原来和我们住处就一街之隔,不到5分钟就到了。
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参天蔽日的法国梧桐,宽阔整洁的校园路面上,行走着东南大学的学子,一座喷泉水池格外引人注目,正喷出几米高的水柱。
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学教育作者: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第10期2012年9月17—28日,来自北京、江苏、广西的一支由27人组成的培训团来到英国约克大学,参加了为期12天的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
本次培训由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与英国约克大学教育学院等单位共同组织,培训地点为约克大学教育学院。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比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学策略,提升参训教师在中小学科学教育方面的教学能力与策略,促进参训教师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进一步思考和深入理解。
本次培训源于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与英国约克大学于2011年5月签订的教育合作协议。
该协议旨在为双方在科学教育研究方面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提供机会。
这次培训是这个合作协议中执行的第一项内容。
在12天的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参加了十几个科学教育相关话题的互动课程,主要涉及“中英两国科学课程比较”“课堂结构和为了学习的评测”“主动学习”“科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在科学课上使用小组活动和讨论”“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使用”“科学实践活动的有效使用”等;参观了4所当地的中小学,观摩了科学课;自主选题设计了教学和学习资源并进行了展示;参观了英国国家科学学习中心,领略了其中巨量的科学课程教学资源。
通过这些课程与观摩,参训教师初步了解了英式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亲身感受了英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学生的视角体验了模拟的课堂教学进程。
记得多年前流行过这样一个口号:“我听到了,但我可能会忘记;我看见了,我会记住;我做过了,我才会理解”。
这次培训的内容,不仅有课堂讲授,还有教具展示、课堂进程模拟、科学课观摩,更有亲自设计教学资源、制作演示教具,这不正是对这个口号的完美印证?在培训课程收尾阶段的分小组设计教学资源阶段,集中体现了参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设计出的教学资源不仅体现了培训所学——英式科学教育理念,而且融合了中国式科学教育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牛奶中氯霉素的纳米纤维固相萃取快速前处理方法郑胜兰;陈利琴;曲子健;康学军【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2(033)024【摘要】将纳米纤维固相萃取柱应用于氯霉素检测的前处理,建立牛奶中氯霉素检测的快速前处理方法。
在样液中加入高氯酸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调节pH 值至中性后直接过柱,100μL甲醇洗脱得洗脱液,取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
流动相为甲醇: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1:2,V/V,pH3.8),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77nm。
优化高氯酸体积分数、上清液的pH值、盐质量浓度、洗脱剂用量。
在最优条件下,方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05~10μg/mL。
方法回收率为92.3%~105.3%,日内RSD为2.5%~8.9%,日间RSD为11.7%。
与C18固相萃取柱相比,本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且精密度高,回收率好,是一种可靠并且相对高效环保的方法,可应用于牛奶中氯霉素的检测。
【总页数】5页(P180-184)【作者】郑胜兰;陈利琴;曲子健;康学军【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6;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市环境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1【相关文献】1.基于PA6纳米纤维膜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牛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J], 殷雪琰;许茜;吴淑燕;王敏;顾忠泽2.ELISA快速测定牛奶中阿维菌素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J], 刘萤;吴小平;苏丽芳;王文珺;陈银辉;3.ELISA快速测定牛奶中阿维菌素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J], 刘萤;吴小平;苏丽芳;王文珺;陈银辉4.固相萃取小柱-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测定牛奶中氯霉素 [J], 马晓年; 梁志坚; 李怡5.ELISA法检测牛奶中氯霉素残留的前处理方法 [J], 吴玲玲;姜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