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介绍共45页
- 格式:ppt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45
DVB系统简单介绍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系统是一种数字电视标准,用于传输、接收和播放数字电视信号。
该系统由电视广播协会(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Project,DVB Project)负责制定和管理,并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之一DVB系统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字电视传输和接收,以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更多的广播内容选择。
同时,DVB系统还允许与其他媒体和通信技术进行互操作,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市场需求。
下面详细介绍DVB系统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和特点。
1.DVB传输系统DVB传输系统是指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技术和协议。
DVB系统可以通过有线传输(如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如卫星、地面波)来实现。
DVB传输系统采用数字技术,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流,并使用可靠的传输协议将数据流传输到接收端。
2.DVB编码和压缩DVB系统使用先进的视频、音频和数据编码技术,将信号压缩以减少传输带宽。
视频信号压缩使用了MPEG-2、H.264等标准,音频信号压缩使用了MPEG-1 Audio Layer II、AAC等标准。
通过编码和压缩,DVB系统可以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传输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3.DVB接收器DVB接收器是接收和解码DVB信号的设备。
DVB接收器可以是电视机顶盒(Set-Top Box)、电视机内置接收器或电脑接收卡等。
它们使用相应的接收模块和解码器,将接收到的数字数据流解码为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扬声器等设备播放出来。
4.DVB应用和服务除了传输和接收数字电视信号,DVB系统还支持一系列的应用和服务。
其中包括互动电视、电子节目指南、数据广播等。
通过互动电视,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选择和控制电视节目,参与投票、游戏等互动活动。
通过电子节目指南,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选择电视节目。
而数据广播则可以传输各类信息,如新闻、天气、股票等,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娱乐内容。
CTTB地面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简介概述:国家标准委于2006年8月18日,批准标准号为GB 20600-2006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该标准于2007年08月01日正式实施。
2008年1月1日,地面数字电视在北京开播,转播中央电视台的高清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6套标清频道,这标志着我国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正式启动。
5月5日,北京电视台奥运高清频道开播。
奥运会期间,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奥运城市以及广州、深圳播出了地面数字电视,转播了中央电视台的高清频道,推动了高清电视一体机发展。
2008年,总局共组织制订了13项地面数字电视配套标准,其中有9项已颁布实施。
2009年,将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的网络建设。
广电总局对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计划是2009年,准备覆盖100个城市;将在这些城市开通两个数字电视频道,一个播高清,一个播标清,标清主要播中央和地方现有的节目,用于模拟和数字的同播,在其余的地级城市是开通一个数字电视频道,就播标清节目。
我国将投入25亿元财政资金,争取在3~5年在全国全面覆盖地面数字电视(333个地级市和2861个县,覆盖90%以上的人口)。
“第一个阶段在37个大中城市转播中央电视台高清节目,同时有标清频道同播节目。
”中国2015年停止地面模拟电视播出。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英文标识为CTTB(中国地面电视广播)一、原理CTTB(中国地面电视广播)使用新的纠错编码技术——LDPC,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进行了支持互联网的扩展设计,以适应未来信息的数字化、多样化和多媒体扩展。
设计灵活的接口,支持国际通用的MPEG2-TS流数据格式,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视频压缩和数据格式,如MPEG2,MPEG4等。
此外,还采用了与自然时间同步的分层复帧结构,来支持单频网。
单频网不但能够更好的支持移动数字电视服务,而且能够解决由当个发射台无法覆盖的盲区问题。
GB20600-2006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系统介绍■标准号:GB 20600-2006■标准名称: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批准日期:2006-08-18■实施日期:2007-08-01■标准性质:强制标准■国标系统综述GB20600-2006具有自主创新的特点,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有:实现快速同步和高效信道估计与均衡的PN序列帧头设计和符号保护间隔填充方法、低密度校验纠错码(LDPC)、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调制、与自然时间同步的可寻址的多层信道帧结构、系统信息的扩频传输方法等。
本标准支持4.813Mbit/s~32.486Mbit/s的系统净荷传输数据率。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是广播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必须具有支持传统电视广播服务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要具有适应广播电视服务的可扩展功能。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支持固定(含室内、外)接收和移动接收两种模式。
在固定接收模式下,可以提供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业务、高清晰度电视业务、数字声音广播业务、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业务;在移动接收模式下,可以提供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业务、数字声音广播业务、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业务。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支持多频网和单频网两种组网模式,可根据应用业务的特性和组网环境选择不同的传输模式和参数,并支持多业务的混合模式,达到业务特性与传输模式的匹配,实现业务运营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国标系统框图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发送端完成从输入数据码流到地面电视信道传输信号的转换。
输入数据码流经过扰码器(随机化)、前向纠错编码(FEC),然后进行比特流到符号流的星座映射,再进行交织后形成基本数据块,基本数据块与系统信息组合(复用)后并经过帧体数据处理形成帧体,帧体与相应的帧头(PN序列)复接为信号帧(组帧),经过基带后处理转换为输出信号(8MHz带宽内)。
该信号经变频转换为射频信号(UHF 和VHF频段范围内)。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摘要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以及其它辅助系统一起相互协同提供全面的受众覆盖,是我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的重要部分。
作为ATSC、DVB-T 和ISDB-T 后的又一个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该标准提出如下技术要求:业务模式除了支持基本的单向广播外,通过扩展应该能够支持非对称双向传输,系统应该能够支持室内外的固定接收和移动、便携式接收,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多径、脉冲、单频、模拟及数字的同频和邻频等干扰的能力和快捕、低时延、高速移动的接收能力,支持多频网和大范围的单频网组网。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中最核心的信号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式。
该标准(DTTB)具有自主创新特点并能提高系统性能的主要关键技术有:能实现快速同步和高效信道估计与均衡的PN序列帧头设计和符号保护间隔填充方法、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系统信息的扩频传输方法等。
关键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LDPC目录1、DTTB标准介绍 (1)1.1 DTTB系统主要参数 (1)1.2数据输入接口 (2)1.3射频输出接口 (3)2 前向纠错-FEC (3)3 符号交织 (4)4 帧结构 (4)5 QAM调制 (6)6 单载波与多载波模式 (9)7 系统信息 (10)8 载荷 (11)9 邻频广播应用 (11)10多径干扰及其解决办法 (12)10.1多径干扰 (12)10.2 多径干扰的消除 (13)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DVB系统简单介绍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广播系统,用于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
它提供了更高的画质、更清晰的音质和更强大的功能,逐渐替代了模拟广播系统。
DVB-S是一种用于卫星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移键控)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DVB-S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电影和其他视频内容,信号覆盖范围广泛,适用于广播电视发射台覆盖困难的地区。
DVB-T是一种用于地面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COFDM (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
DVB-T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覆盖范围广泛,适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传输。
DVB-C是一种用于有线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DVB-C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质量稳定,适用于有线电视网络。
DVB-H是一种用于移动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
DVB-H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广播接收。
DVB系统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多的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提高了音视频质量,拥有更强大的功能和互动性。
它还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媒介和应用需求。
同时,DVB系统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如电子节目指南、语言选择和字幕功能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编制说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编制说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国家标准特别工作组2006年7月26日一、任务来源本标准归口单位为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国家标准特别工作组, 主要起草人有杨知行、杨林、张文军、管云峰、张晓林等。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二、制订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电视产业和事业的发展一直围绕着收视质量与服务能力的提高为中心进行,数字电视作为新的一代电视技术,其收视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数字化技术的采用为更多的其它服务创造了发展空间。
数字电视的发展将对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以及其它辅助系统一起相互协同提供全面的受众覆盖,是我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中重要的部分。
我国尚有三分之二的电视用户要靠无线覆盖;另外,在自然灾害、战争等情况下,较之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而言,地面电视是具有快速恢复广播电视覆盖能力的传输系统。
本标准旨在抓住我国开展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契机,针对当前国际已有三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方案存在不能很好地支持移动接收等问题,充分利用近几年我国取得的原创性的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支持我国数字电视广播和相关产业的自主跨越发展。
三、国家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努力做到:1.为规范地面广播数字电视系统,广电总局科技司对地面广播数字电视系统业务模式、传输性能、与系统其它层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系统过渡能力、频率规划和经济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在编制本标准时遵循满足国家需求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广电和工业部门应用要求。
本标准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包括支持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支持多种不同数据率,支持多频和单频网组网等。
12.为使我国在数字电视产业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和适应未来地面广播数字电视系统业务和应用的发展,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我们坚持遵循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和保持技术先进性与可扩展性的原则,充分利用了近几年我国取得的一些原创性的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综合考虑标准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等多种因素。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信号源端、传输系统和接收终端。
根据覆盖方式的不同,又可将广播电视系统分为三大类,即地面广播电视系统、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及有线广播电视系统。
电视的传输方式同样分三种:卫星接收、无线电视、有线电视。
数字电视系统概述数字电视是指电视信号产生后的处理、记录、传输到接收全部使用数字信号。
即由摄像机摄像的图像及伴音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无线方式或/光缆有线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机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还原出原来的图像与伴音。
数字电视标准1、美国的ATSC标准、欧洲的DVB标准(DVB-S、DVB-C、DVB-T)、日本的ISDB标准、国标(CTTB)DVB标准的核心:(1)系统采用MPEG-2压缩的音频、视频及资料格式作为资源;(2)系统采用公共的MPEG-2传输(TS)复用方式;(3)系统采用公共的用于描述广播节目的系统服务信息(SI);(4)系统的第1级信道编码采用R-S前向纠错编码保护;(5)调制与其他附属的信道编码方式,由不同的传输媒介来确定;使用通用的加扰方法及条件接收接口。
信道编解码包括:前向纠错编码与译码、调制与解调和上、下变频3部分。
卫星传输采用QPSK (4相相移键控调制)、有线传输采用QAM (正交振幅调制)、地面传输采用COFDM (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方式。
前端机房信源省媒体SDI 信源、卫星信源SDI 、有线电视信源(AV )、数字电视信源(ASI )、长沙广电(ASI )、自办节目(SDI )、开机流(SDI )、戏曲频道(AV )目前网内节目传输情况欧标 国标第一频点: 1、 湖南卫视 2、 湖南经视 3、 湖南娱乐 4、 电视剧 5、 湖南公共 6、 潇湘电影 ————》 7、 金鹰纪实8、 湖南都市9、 移动电视10、湖南时尚11、金鹰卡通12、湖南教育13、开机广告其中前9套节目统计复用的码率为11.045M,后4套节目统计复用器的码率为5M.1、 湖南卫视2、 湖南经视3、 湖南娱乐4、 电视剧5、 湖南公共6、 潇湘电影7、 金鹰纪实8、 湖南都市 9、 开机广告欧标 国标第二频点1、 中央12、 中央23、 中央34、 中央45、 中央56、 中央6 ————》7、 中央78、 中央89、 中央1010、中央1111、中央1212、中央新闻13、中央少儿其中前9套节目统计复用的码率为11.045M,后4套节目统计复用器的码率为5M.欧标 国标 第三频点1、 青海卫视2、 广东卫视3、 自办频道4、 经典剧场5、 黄金影院6、 地方戏曲 ————》7、 测试频道18、 测试频道29、 长沙女性10、 长沙经贸11、 长沙新闻12、 长沙新闻13、 长沙县台其中分为三部分:除广东卫视的前7套节目统计复用的码率为8.654M,长沙5套节目的统计复用的码率为6M,广东卫视的固定码率为1.4M.韶山的两套地方台共需用码率4M.1、 中央12、 中央23、 中央34、 中央45、 中央56、 中央67、 中央78、 中央89、 中央101、 青海卫视2、 自办频道3、 经典剧场4、 黄金影院5、 地方戏曲6、 测试频道17、 测试频道28、 韶山台9、 湘潭台国标第四频点1、中央音乐2、中国教育3、东方卫视4、浙江卫视5、广西卫视6、江苏卫视7、江西卫视8、新疆卫视9、西藏卫视国标第五频点1、中央112、中央123、中央新闻4、中央少儿5、移动电视6、湖南时尚7、金鹰卡通8、湖南教育9、广东卫视或炫动卡通第四、五频点为一组统计复用。
• 145•ELECTRONICS WORLD ・技术交流1.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广电逐渐从黑白屏幕电视、彩电等时代演变至今数字化的广电时代。
相应发射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改良、优化。
为达到更好的视听效果,研究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特点及优化方向很有必要。
2.数字电视的地面广播综合系统电视的发射机模拟输入信号即为音频信号、视频信号,数字电视的发射机,它主要是把相应音频与视频的信号和附加数据信息经信源编码压缩、多工复用后形成一定格式的数据传送流(TS 数据),再经信道的编码及信号的调制等,转变成可满足于特定标准中频模拟的信号,再经变频到相应发射的频道,最终经射频逐渐放大到发射的天线实现发送处理。
在接收端,利用接收机对数据进行解调、解码,还原视频、音频和附加数据供用户使用。
3.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标准国外常见的三种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标准为: DVB-T 标准(欧洲1997年推出)、ISDB-T 标准(日本1997年推出)、ATSC 标准(美国1995年推出)。
上述三种标准的视频信源编码均采用MPEG-2方案;对于音频信源的编码,DVB-T 的标准主要采用的是MPEG-2处理技术,ISDB-T 的标准主要采用的是AAC 处理技术,ATSC 标准采用杜比AC-3技术;在信号调制方面,DVB-T 标准和ISDB-T 标准采用COFDM 调制技术,ATSC 标准采用单载波8VSB 调制技术。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为DTMB 标准(GB20600-2006),其为在清华大学DMB-T 方案的基础上,综合了广播科学研究院STIMI 方案和上海交通大学ADTB 方案的技术而形成。
我国DTMB 标准主要采用的是PN 的序列填充所在时域同步的正交频一种分复用多载波式调制处理技术TDS-OFDM ,此项技术可实现频域、时域范围之内之间信号传输相融合,可实现频域内有效载荷的传输操作,而控制信号则处于时域范围之内经扩频处理技术实现有效传输,同步信道的估计处理后,快速码字式薄捕获及同步稳健性跟踪等系统功能均可实现。
上海市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2004-04-19 上海市广播科学研究所一、概述广播电视从模拟方式全面转向数字方式已成为世界广播电视进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产业化。
上海文广集团紧跟世界数字化潮流、灵敏的觉察出这一广播方式在上海那个超大城市进展的前景,适时提出了在上海市开展数字电视车载移动接收广播。
采纳这一广播方式不仅可充分利用数字方式的容量大、传输效率高等优势,而且还具有灵活性大、能够进行实时电视节目广播等其它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
系统的目标是:采纳地面广播的方式进行数字电视广播,要求广播覆盖上海市区,并实现数字电视节目的车载移动接收。
在系统中,实现覆盖是一个超级复杂的难点。
咱们在已有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量工作,在把握了原有的覆盖情形下,进行了推算并参考了一些国外的资料,确信了单频网的方案。
然后增加了一些发射网点,并进行了调试,建成了上海地域的DVB-T单频网。
在此基础上,还采取了一些其它方法,如研制新的天线,提高接收灵敏度。
经测量统计,上海地域单频网建成后,在上海市外环线内的信号覆盖率平均达到95%,确信在外环线内地域接生成效良好。
系统中的另一个重点是视频紧缩标准和系统。
目前正式运行的系统利用MPEG-2视频紧缩系统。
其它紧缩方式正在开发和实验。
在目前的码流中已经加入了MPEG-4紧缩流做开路实验。
在前端利用了我所开发的硬盘播出系统和播出操纵系统,从播出效劳器输出的视频采纳了MPEG-2的编码系统进行处置,并通过单频网适配器后发往各发射点。
各发射点的发射设备除东方明珠的发射机外,大体上都采纳我所自行研制的DVB-T发射机、双工器、天线等。
接收端的天线部份采纳了我所研制的高增益全向天线,机顶盒目前采纳的是支持移动接收的MPEG-2机顶盒。
目前基于MPEG-4的接收机样机已经完成,正在做测试和改良。
本文将第一说明系统方案及其确信的依据,然后表达单频网的计划和实现方式,接着对系统的各部份进行进一步说明,最后介绍下一步的打算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