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考核方案22:10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诊断学技能考核方案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2015年下学期《诊断学》技能考试方案《诊断学》是一门连接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更好地与临床见习接轨,其实践技能考核为单列考试科目。
由于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20个班,影像方向专业4个班,共约700余人,且考核项目多,耗时长,集中考核执行难度大,拟分阶段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考试具体安排如下:1.考核对象、课时安排⑴考核对象及考核内容:1、2014级临床医学1~20班:考核问诊、体格检查及心电图、X 线/CT阅片三大部分。
2、2014级影像方向1~4班:考核问诊、体格检查两大部分。
共24个班,以小班为单位进行考核。
⑵时间分配:问诊: 15分钟/人;体格检查:5分钟/项×4项=20分钟/人心电图及X线/CT阅片:15分钟/人。
2.考核时间暂定于2015年11月中旬—12月初开始,预计2周内完成,具体时间请留意通知。
3.考试内容:⑴症状问诊内容:发热、咳嗽与咳痰、呼吸困难、咯血、头痛、胸痛、腹痛、水肿、恶心与呕吐、呕血与便血、腹泻——考核其中1项,抽签决定。
⑵体格检查内容(每人考核4项):第一部分:血压的测量、腋窝淋巴结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检查、头围测量、眼球运动、眼球震颤检查、瞳孔调节及集合反射、瞳孔对光反射、鼻窦检查、咽部检查、甲状腺触诊、气管检查。
第二部分:胸部体表标志(5个)、胸壁及胸骨压痛、胸廓扩张度、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肺上界叩诊、肺下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肺部听诊、三种正常呼吸音听诊;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叩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第三部分:腹部九区法、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Murphy 征检查、Mcburney点压痛、肝脏触诊、脾脏触诊、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肝区和肾区叩击痛、肠鸣音听诊、振水音、血管杂音检查第四部分:脊柱弯曲度及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肌力评估、肌张力评估、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Romberg征、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校实验考核实施方案一、考核目的。
校实验考核是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考核对象。
全校所有学生均参与校实验考核,包括理科、工科、文科等各个专业的学生。
三、考核内容。
1. 实验操作能力,考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仪器使用、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2. 数据处理能力,考核学生对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能力。
3. 实验报告撰写能力,考核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分析和总结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四、考核方式。
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按照指定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分。
2. 数据处理考核,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考核老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3. 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最终评定学生的考核成绩。
五、考核要求。
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需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2. 数据处理考核,学生需准确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实验报告撰写考核,学生需按照实验报告撰写要求,清晰、准确地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合理的分析和总结。
六、考核评分标准。
1. 实验操作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仪器使用技能等情况进行评分。
2. 数据处理考核,根据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进行评分。
3. 实验报告撰写考核,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规范性、逻辑性、描述准确性等情况进行评分。
七、考核结果处理。
1. 考核成绩将计入学生的综合成绩,作为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2. 对于考核成绩较低的学生,学校将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
八、考核改进措施。
学校将根据每年的考核情况和学生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考核方案,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全面提升。
实验诊断学实验指导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教研室实习的目的与要求: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学习有关检验的操作方法,熟悉和了解其基本技术,以便进一步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二、实验室守则1、准时参加实习,进实验室时必须穿好白大衣,遵守课堂纪律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整齐与安静。
2、实验前,将学习手册加以预习。
实习开始,仔细听取讲解,认真观察示范操作及示教标本,先明了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后再操作。
3、实验过程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联系有关理论进行思考,注意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4、爱护仪器,节约试剂,用前检查,用后清点,损坏时要登记赔偿。
5、注意安全,凡病人标本均应视为有传染性,应防止污染自己及他人每次实习课后认真洗刷实验用具,并轮流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
6、认真作好实验记录,正确地书写实验报告并于每次实习后交给辅导教师。
实验成绩共20分(每次实验3分,提问2分),直接加到期末考试成绩中(卷面成绩满分80分)。
目录第一单元血液一般检查………………………………………第二单元尿及粪便常规检查……………………………………第三单元浆膜腔穿刺液与脊髓液检查………………………….第四单元检验报告单的阅读及分析…………………………….第一单元血液一般检查一、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要求] 掌握末梢采血技术,熟悉细胞计数板的结构及用法,进行红细胞计数,并记住参考值、临床意义。
[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的等渗性溶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室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并求得每升血液内的红细胞数。
.[仪器试剂]1、血细胞计数板,为一特制的长方形硬质玻璃板,中间l/3部分具有“H”形槽沟,横槽沟上下的平台部分各深0.1mm,成为二个计数台(池),每台有一个计数区域,分为9个大方格,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lmm2,四角的每个大方格又划分为16个中方格,供白细胞计数用。
中央的一个大方格用双线划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中方格又划分为16个小方格,共为400个小方格,供红细胞计数用。
考试方法与标准一、五年制考核体系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八年制考核体系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及平时成绩相结合方法。
其中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占40%,技能考试占3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老师评价40%、作业与测验40%(包括病历书写、入科和出科测试)+考勤20%。
三、具体方法1、理论考试:时间120分钟(1)试卷命题:五年制命题有本科生院统一命题考试,8年制命题工作由我院诊断学教研室负责实施。
要求考教分离,并采用试题库、试卷库命题。
每门课程考核至少准备难度相当、覆盖面相同、不得有重复试题的两套试卷,一套用于期末考核,一套备用。
每套试卷均应进行试做,并提供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建立健全命题、审题制度,每套试卷至少由一位教师命题、另一位教师审题,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
(2)命题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重点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题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
试题内容要求覆盖面广、题型优化、题量与难度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良好的区分度,期望值控制适中。
(3)题型:我院诊断学考试题型目前采用1)选择题(A1、A2、A3型选择题及B型选择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综合分析题,其中英文题目占30%。
考试试卷模板见附件1。
(4)教师不得指定考核重点或划定考核范围,更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考核内容。
(5)补考采用备用卷,要求与期末考核相同,不得简化程序,降低标准。
2、技能考试:为站点式,包括物理诊断和实验诊断2部分,物理诊断为各部位的体格检查(心脏、肺部、腹部等),各种穿刺;实验诊断为心电图、血气分析、骨髓片、血片阅片。
每站时间8分钟。
8年制上述技能全部考核,5年制仅考核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见附件2。
3、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老师评价40%、作业与测验40%(包括病历书写、平时测试)+考勤20%。
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考核试题课程代码:10042009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B题号一二总分合分人复查人应得分17 3 20实得分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 1 分,共 17分)。
1、下列哪项中性粒细胞不增多……………………………………………………( )①大面积烧伤②除草剂中毒③伤寒和副伤寒④急性心肌梗死⑤急性失血2、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描述不准确的是…………………………………………( )①核分叶越多说明造血功能衰退②分五叶核以上的粒细胞超过0.03称核右移③核右移多见于巨幼细胞贫血④核右移是预后不良的征兆⑤疾病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3、下列正常值错误的是……………………………………………………………( )①血小板总数:(10~30)×109/L ②白细胞总数:(4~10)×109/L③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0.05~0.5)×109/L ④血沉:0~20mm/h⑤网织红细胞百分率:0.5~1.5%4、不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增多的原因是…………………………………( )①反复腹泻②排汗过多③连续呕吐④大面积烧伤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最容易引起红细胞计数结果不准的是…………………………………………( )①溶血性贫血②再生障碍性贫血③缺铁性贫血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⑤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6、对交叉配血试验描述错误的是…………………………………………………( )①交叉配血试验可查出血型鉴定有无错误②可发现亚型及Rh血型③可发现各种不规则抗体④主侧凝集即不能输血⑤无凝集,有溶血时可以输血7、粪便颜色性状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①米泔样便见于霍乱②阿米巴痢疾时以出血为主③红色粪便示下消化道出血④蛋花样粪便见于乳儿消化不良⑤果酱色粪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8、尿中出现蜡样管型最常见于…………………………………………………………( )①肾结石②慢性肾炎晚期③急性肾盂肾炎④急性肾小球肾炎⑤肾肿瘤9、尿液中发现大量的脓球应首先考虑…………………………………………………( )①肾病综合征②急性肾小球肾炎③肾结石④肾移植术后⑤急性肾盂肾炎10、诊断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是……………………………………………( )①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②红细胞系显著减少③未找到巨核细胞④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细胞≥30% ⑤粒:红比值增高11、最适宜用来鉴别原粒与原淋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①过氧化物酶②糖原染色③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④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⑤铁染色12、ApoA1增高的意义是…………………………………………………………………( )①抗动脉粥样硬化②引起Ⅰ高脂蛋白血症③引起Ⅱb高脂蛋白血症④引起Ⅲ高脂蛋白血症⑤引起Ⅴ高脂蛋白血症13、目前发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标志物是…………………………………( )①CK ②CK-MB ③LDH ④cTnT ⑤Mb14、不是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是………………………………………………………( )①蛋白定性常>3+②蛋白定量显著增加③葡萄糖含量显著增高④氯化物明显减低⑤细胞计数常>500×106/L,分类以中性分叶核为主15、引起血沉增快的原因是……………………………………………………………( )①血浆总蛋白增多②血红蛋白增多③球蛋白增多④清蛋白增多⑤卵磷脂增多16、溶血的标本对哪项检查影响最大…………………………………………………( )①Cl-②Ca2+③H+④K+⑤Na+17、糖尿病的远期监控指标是…………………………………………………………( )①GHb测定②C肽测定③FPG ④OGTT ⑤胰岛素测定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
・配6・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年lO月第22卷第10期ChinJDcmVenemd,Oct.2008,Vd.22。
No.10・检验技术・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的实验评价赵娟1,谭延国2【摘要】目的探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rP.CMIA)的效果,以及同ELISA。
TPHA和11P队法的可比性。
方法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ELISA法、TPHA和11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盘标本。
结果CMIA,ELISA,’IPPA和TPH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98.吣%,96.15%,96.15%和92.31%,特异性均为100%。
TP—CMIA法对弱阳性标本显示出较好的检出效果(8例弱阳性标本检出7例)。
结论11P—CMI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其他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可用作梅毒抗体的筛查之用。
[关键词]梅毒抗体;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技术;梅毒抗体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089(2008)10—0626—02EvaluationOilAChemilumineseenthnmummsayTedmiquefortheD西矗加ofTreponmmPamdumAntibodyZHAOJuan.TANYan—guo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e娟姗肿ceofChemiluminescentMicropartieleImmunoassaytechniqueforthede-tectionofantibodiesagainstTreponemapallidum(TP-CMIA),andthecomparabilitybetweenTP.EuSA,TPHA,TPPAandTP—CMIA.Me山odsTP.EUSA。
TPHA。
1'PPAandTP.CMIAwereusedtodetectantibodiesagainstTreponemapallidumforsamplesofsyphilisserunlpanel.Resultr11IesensitivityofTP—CMIA,TP-EUSA,rIPPAand1朔Awere98.08%,96.15%,96.15%and92.31%respectively.andtllespecificitywas100%forallofthefour鹅savB.ThereWaScertainextentofoufissionfortllede-tectionofsyphillsantibodiesbytllefour船say8.Fortlleweakreactivesamples.TP.CMIAmanifestedbetterdetectionperformance(7reactiveoutof8weakreactivesamples)ConclusionHigher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andgoodconcordancewithotherassays帅foundfor1'P—CMIA,goodrepetitiveness,TP-CMIAcouldbeusedforthescreeningofsyphilis.Keywords:Syphilisantibody;CMIA;TPHA;ELISA梅毒螺旋体培养艰难,临床症状、对黏膜或皮肤破损样本的实验室检查和血清学结果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
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成为医疗界“福尔摩斯”的秘籍嘿,你知道吗?在神秘的医疗世界里,就像超级英雄要有酷炫的装备和强大的能力一样,医生们也有他们的“战斗标准”——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要是不掌握好,小心在拯救生命的战场上“掉链子”哦!这可关乎着能否准确揪出疾病这个“大坏蛋”,让患者重获健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一、“听诊神器的魔法:倾听身体的悄悄话”**在诊断的领域里,听诊器可不是个简单的小玩意儿,它就像医生的“顺风耳”!“听诊神器的魔法:倾听身体的悄悄话”,千万别小瞧了这一操作,它可是能捕捉到身体内部隐藏的秘密信号。
想象一下,心脏的跳动声、肺部的呼吸音,就像是身体在跟医生说悄悄话。
正常的声音就像一首和谐的交响乐,而异常的声音则是里面跑调的音符。
通过听诊器,医生能分辨出是哪个“乐器”出了问题。
比如,心脏杂音可能暗示着心脏瓣膜的故障,就像一扇没关好的门在嘎吱嘎吱响;肺部的哮鸣音,就像一只调皮的小怪兽在气管里捣乱。
举个例子,一位患者总是感觉呼吸不畅,医生用听诊器一听,发现肺部有哮鸣音,进一步检查发现是哮喘发作。
所以呀,熟练掌握听诊技巧,那就是医生的“魔法秘籍”,能让疾病无处遁形!**二、“叩诊的神奇节奏:敲打身体的密码锁”**“叩诊的神奇节奏:敲打身体的密码锁”,这叩诊就像是在敲打着身体的密码锁,试图找出隐藏其中的秘密。
叩诊就像是在和身体玩一场“敲敲门”的游戏。
医生通过不同的叩诊手法和力度,能感知到身体内部器官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比如,实音、浊音、清音,每种声音都代表着不同的情况。
实音就像敲在一堵厚厚的墙上,可能意味着有实质性的肿块;清音则像敲在一个空空的大箱子上,说明这里是含气的空腔。
就像有个病人腹部胀痛,医生通过叩诊发现有鼓音,怀疑是肠梗阻,进一步检查果然证实了猜测。
学会这神奇的叩诊节奏,不就相当于拿到了打开疾病真相之门的钥匙嘛!**三、“视触嗅的组合拳:调动感官的大作战”**“视触嗅的组合拳:调动感官的大作战”,医生的眼睛、手指和鼻子,那可是一套厉害的组合拳!眼睛要像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实验诊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诊断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检测方法?A. 血液学检测B. 生化学检测C. 免疫学检测D. 影像学检测答案:D2. 在临床诊断中,下列哪项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A. 白细胞计数B. 红细胞计数C. 血红蛋白浓度D. 血小板计数答案:A3. 以下哪种酶通常用于评估肝脏功能?A. 肌酸激酶B. 乳酸脱氢酶C. 谷丙转氨酶D. 肌酐答案:C4. 用于检测肾脏功能的常用指标是什么?A. 肌酐B. 尿酸C. 胆固醇D. 甘油三酯答案:A5. 用于诊断糖尿病的指标是什么?A. 空腹血糖B. 餐后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A. 心电图B. 胸部X光C. 超声心动图D. 所有以上答案:D7. 用于诊断贫血的指标是什么?A. 红细胞计数B. 血红蛋白浓度C. 红细胞压积D. 所有以上答案:D8. 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指标是什么?A. 甲状腺素(T4)B.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C. 促甲状腺激素(TSH)D. 所有以上答案:D9. 在诊断肿瘤时,下列哪项是肿瘤标志物?A. 甲胎蛋白(AFP)B. 癌胚抗原(CEA)C.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用于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的指标是什么?A. 类风湿因子B. 抗核抗体C. C反应蛋白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4-102. 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男性:130-175,女性:115-1503. 血小板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150-4004. 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7-565. 肾功能检查中,肌酐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Laboratory diagnosi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3110051 课程总学时:20/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2/3 学分:1.5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法医、口腔、麻醉、影像、中医、预防医学、临医专升本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实验诊断学概论 2 2二临床血液学检测1:血液一般检测 5 2 3临床血液学检测2:血细胞形态特二5 2 3征及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三血栓与止血检测 2 2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1:尿5 2 3四液检测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2:脑四2 2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测六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2 2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五、七2 2常用生物化学检测八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5 2 3九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 2 2总计32 20 1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实验诊断学是论述通过实验检测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它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与基础医学间的桥梁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与实验医学研究都必须具备的一门独立学科。
通过对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学习和实际训练,使学生理解实验诊断对临床诊治的重要性,学会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及正确评价实验结果。
3、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临床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诊断学》第7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推荐参考书《实验诊断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1版,王鸿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8月出版。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核+实验成绩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血液一般检查(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 3学时实验血细胞形态检查(白细胞分类计数) 3学时实验尿液常规检查 3学时实验免疫学检测(乙肝两对半检测) 3学时实验二、教学内容纲要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实验诊断学的概念;参考范围与医学决定水平;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
【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
【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肱动脉或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
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
(5)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10分)
①为什么不能同时触诊两侧颈动脉?(5分)
答:晕厥。
②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周围血管检查有何异常?(5分)
答:枪击音、水冲脉等。
③有水冲脉者应考虑什么问题?(5分)
答:脉压差增大,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评分细则(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方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一、考核目标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旨在对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能力考核,包括临床实践能力、研究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
通过此考核,对学生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确定是否具备颁发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资格。
二、考核内容1.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临床检验诊断相关的病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研究能力:包括文献查阅、科学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论文撰写等。
3.学术交流能力:包括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能够与他人交流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三、考核方式1.临床实践能力考核:(1)病例分析:学生选择一定数量的病例,进行病例分析和解决问题。
(2)模拟临床实验:教师模拟真实临床实验场景,学生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并解答相关问题。
2.研究能力考核:(1)论文答辩:学生撰写一篇完整的研究论文,并进行答辩。
(2)学术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报告,并回答评委的提问。
四、考核评价标准1.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对病例进行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临床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2.研究能力:评价学生在科学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在学术报告和答辩中的表达能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及格要求根据考核评价标准,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两个方面的综合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和学术报告,经评委会评审通过,方可获得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六、考核安排1.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将在临床实验室进行,由教师组织和评估。
2.研究能力考核将在学院举行,由评委组织和评估。
3.论文答辩和学术报告将在学院举行,由评委组织和评估。
4.具体考核时间和地点将提前通知学生。
七、考核结果公布考核结束后,评委会将根据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分和汇总,评分结果将在一周内公布。
学生可以通过学院的通知或网站查询自己的考核结果。
诊断学实验报告诊断学是医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原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与诊断学相关的实验,旨在提高我们对常见疾病的辨识能力和诊断技巧。
以下将对实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临床观察和病史采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模拟了真实的临床情境,观察了一组患者并采集了详细的病史。
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程、伴随症状等信息,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病情,为后续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实验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学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它通过检查患者的生理参数、外观特征、器官功能等来发现异常情况。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听诊、触诊、视诊等。
通过仔细观察和触摸患者的身体,我们可以发现心脏杂音、肿块、皮肤变化等异常病征,并进一步分析其可能的病因。
实验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理体液和组织样品,我们可以了解其体内物质的水平和功能状态,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参考。
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常规、尿液分析、电解质测定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患者的炎症程度、肾功能状态以及电解质平衡等重要信息,对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实验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现代医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诊断手段,通过使用X射线、超声波、核磁共振等技术,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体内的异常情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进行了一些模拟性的实验。
通过观察X射线片、超声波图像和MRI图像,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骨折、肿瘤、器官病变等问题,并进一步判断其性质和程度。
实验五: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对组织切片的检查和分析,揭示病变的本质和机制。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组织取样和病理切片制备的技术,并进行了一些模拟的病理学检查。
通过观察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和染色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肿瘤、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并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实验诊断学》考核方案
一、课程描述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考查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实验诊断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
它更是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各门课程的基础和入门,因而也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
因此,我教研室为了学生更好的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优异的考核成绩,特制定了科学、全面、易于操作的考核办法。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课程性质:必修考查课
教学时数:理论课22学时,实验课10 学时。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检验教研室
授课对象:12级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诊断方向1-10班、工程方向1班)、护理学专业1-5班、预防学专业1班。
二、考核的目的与要求
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参与程度等,分为终结性考试和形成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是对学期末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考核内容、方式、题型、时间
(一)考核内容: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内容和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
核内容。
1、形成性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课出勤考核、实验报告、实验考核、技术操作。
2、理论考核内容即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内容:包括概论、临床血液学检测、排泄物、分泌物、体液检验、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其它检测等方面内容。
(二)考核方式:《实验诊断学》的形成性考核采用实验课出勤抽查及实际操作的形式完成;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
(三)考核题型:
1、形成性考核题型:实验课出勤占5分,实验报告占5分,实验考核占5分、技术操作占5分。
2、终结性考核题型:课程结束考试采用理论考试、百分制的形式,题型为选择题占50分(A1型题占30分,A2型题占5分, A3-A4型题占5分,B型题占10分),概念题占10分(2分×5),填空题占5分(1分×5),简答题占24分(4分×6),论述题或病例分析题占11分(5.5分×2)。
(四)考核时间:《实验诊断学》的实践考核时间为100分钟,课程结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成绩构成
《实验诊断学》的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形成性考核成绩:20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成绩考核的20%,即实验课成绩占20分,由实验室负责考核。
2、终结性考核(理论考试)成绩:80分
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80%,由教研科负责考核。
医学检验教研室
201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