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煤矿综合物探施工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24
矿山地质勘察中的综合物探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在矿山地质勘察工作中会使用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物。
比如,把互联网技术和传统矿山勘察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对真正矿山的内部结构进行模拟,以此进一步提高勘察效率。
工作人员在进行勘察工作的过程中使用综合物探技术可以进一步缩短勘察的时间,使用相应的技术不断优化以及完善勘察的方法,从而提高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篇文章对矿山地质勘察中的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以及所需要面对的挑战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山地质勘察;综合物探技术;1综合物探技术概述在通常情况下,综合物探技术指的是把各种勘察技术中的优势提取出来,然后使用到矿山地质勘察工作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勘察的质量。
在现如今地质勘查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单位使用综合物探技术,综合物探技术和传统单一的矿山地质勘察技术相比较,综合物探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在现场的地质勘察工作当中,综合物探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了较为突出的效果。
使用综合物探技术能把各种勘察技术的精华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可以进一步解决地质勘察中所存在的缺陷,还可以为勘察的质量带来提升。
比如,重力物勘察可以准确的展现出矿山地质的区域构造,低温测量技术能够进一步挖掘出地质结构中的异常现象,磁法能够把区域地质构造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岩体分布状况准确的反映出来,电法物探技术可以明确的反映地表以及地质构造。
对此,在矿山地质勘察工作中使用综合物探技术可以充分展现出各种物探技术的特点,从而对矿山的整体地质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为了可以精准的展现出所测地质的具体情况,可以应用磁法勘察,其原理是地表岩层磁化有不同强度,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使用相关技术,以此进一步分析磁场空间分布的规律、特点以及地质情况等。
另外,重力勘察过程中的主要测量工具是重力仪,使用这项工具测量对地下岩层以及矿物密度等具体情况所造成的重力变化。
在矿山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则是电法勘察技术,这项技术主要使用电法勘察论证地质的具体形成条件,对具体矿山地质构造和储层分布情况有全方位的了解,最后获得地质出现异常的现象。
矿山地质勘察中的综合物探技术发布时间:2022-12-29T05:54:35.49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9月17期作者:成浩刘壮[导读] 在矿山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综合物探技术,能够实现其价值,明确岩层低温异常带的实际位置、相关特征和分布规律,熟练掌握其矿山地质状况,为后期矿山资源的挖掘提供有力根据。
成浩刘壮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山东莱州261441摘要:在矿山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综合物探技术,能够实现其价值,明确岩层低温异常带的实际位置、相关特征和分布规律,熟练掌握其矿山地质状况,为后期矿山资源的挖掘提供有力根据。
综合物探技术在具体勘测工作中可以实现理想的效果,该技术能全面提升矿山地质勘察的质量,但这一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良的影响因素,需要深入探究和摸索矿山地质勘察技术,处理各种具体问题,加强对重点资源的勘察,提升资源的使用率与开采率,促使矿山能源的挖掘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矿山地质勘察;综合物探;技术1综合物探技术的概念及特点1.1综合物探技术概述综合物探技术指的是借助多种勘探技术的优点,在矿山地质勘察工作中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勘察工作的质量。
在当前地质勘探工作开展过程中,广泛应用了综合物探技术,和以往单一的矿山地质勘探技术相对,综合物探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在应用过程中实现了理想的效果。
综合物探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物探技术的优势,以便有效处理地质勘探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勘探质量。
比如,重力物勘探可以直观体现矿山地质的区域构造,低温测量技术能够更好地测量地质结构中存在的不正常状况,磁法能够直观反映出区域地质构造中的分布规律和岩体分布情况,电法物探技术能够准确显示出地质、地表构造。
所以,在矿山地质勘查中广泛应用综合物探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物探技术的优点,从而准确掌握矿山地质状况。
磁法勘探在应用过程中应按照地表岩层磁化强度不同的原理,借助有关技术处理获得的相关数据,分析磁场空间分布的特征、规律及地质情况的相关性,因此能够清楚地测出地质的实际状况。
煤矿勘探施工方案1. 勘探目的本次勘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在某个地段煤炭储量的信息,为后续开采工作做准备。
2. 勘探方法本次勘探选用钻孔法进行探测,具体包括:•钻探主井道孔•钻探支井孔•钻探观察孔3. 勘探流程1.勘探前期:在勘探前进行必要的现场勘察和检测,制定合适的钻探方案,对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准备。
2.钻探阶段:根据钻探方案,进行主井道孔、支井孔和观察孔的钻探工作,并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地层分析和测量。
3.勘探后期:对钻探样品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煤炭储量和储藏结构,并制定开采方案。
4. 施工流程1.施工前期:确定施工的位置和范围,并清理现场准备施工。
2.钻探阶段:使用钻探机进行主井道孔、支井孔和观察孔的钻探。
3.安全措施: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保护施工人员安全。
4.施工后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分类处理垃圾并回收利用。
5. 设备和材料:1.钻探机和配套设备2.钻头和钻杆3.钻探样品收集器4.检测仪器和设备5.相关工具、材料和辅助设备6. 施工安全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保护施工人员安全。
具体包括:1.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2.加强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培训;3.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4.准备应急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7. 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各个环节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具体包括: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3.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8. 总结本文介绍了煤矿勘探施工方案,包括勘探目的、勘探方法、施工流程、设备和材料、施工安全要求、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以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安全性和质量性。
煤矿勘探施工方案
一、前言
在煤矿开采之前,必须进行勘探工作以确定煤矿储量和开采方案。
煤矿勘探施工方案是勘探工作的关键,正确地实施煤矿勘探施工方案
可以大大提高勘探效率和勘探质量。
二、施工流程
1. 前期准备
(1)编制方案
在确定勘探范围后,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方案应包括:透气、
排水、供水、电力、爆破等方面的安排和设计。
(2)确定勘探队伍
根据勘探范围和施工方案,确定勘探队伍的组成、数量及要求。
(3)准备仪器设备
根据施工方案、勘探范围和地质条件,准备必要的勘探仪器和设备。
2. 实施勘探
根据前期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实施勘探工作。
勘探工作应按照
施工方案有序进行,勘探中应注意安全。
3. 勘探结束
勘探结束后,对勘探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和未处理的事宜进行
整理、总结和评估。
根据勘探成果,撰写勘探报告。
三、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2. 充分掌握地质资料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地质资料,并做好地质分析,以提高勘探效率和勘探质量。
3. 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
4. 保护环境
勘探施工中必须适当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四、总结
煤矿勘探施工方案是进行勘探工作的关键,它的正确实施对勘探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充分准备,根据勘探范围和地质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高效、环保。
2023年 6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187综合物探方法在矿山覆盖区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毕征峰,王龙昌*,刘明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山东 潍坊 261021)摘 要:由于矿山覆盖区第四系覆盖严重,地质工作程度整体较低,地表露头少,地层、构造以及岩体等无法通过地表露头直接观察,多以中小比例尺综合性调查工作为主。
本次山东省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浅层二维地震测量方法在覆盖区的较强的分辨能力,查明矿山覆盖层下断裂构造的发育特征和第四系厚度分布特征,进一步提高地质研究水平,对本次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
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在山东省第四系覆盖区,开展矿山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覆盖区;综合物探方法;区域地质调查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1-0187-3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 in Geological Survey of Mine Covered AreasBI Zheng-feng, WANG Long-chang*, LIU Ming-ming(Shandong Provincial NO.4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survey, Weifang 261021,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serious coverage of the Quaternary system in the mine coverage area, the overall degree of geological work is low, and there are few surface outcrops. The stratum, structure and rock mass cannot be directly observed through the surface outcrops, and 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prehensive surveys. This 1:50000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 in Shandong Province uses the strong resolution of controllable source audio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CSAMT) and shallow two-dimensional seismic survey methods in the coverage area to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 structures under the mine overburden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Quaternary thickness,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geological research,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is work.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carrying ou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mines in the Quaternary coverage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future, and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words: Coverage area;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收稿日期:2023-03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2019年度省级地质勘查公开招标项目任务书的通知》鲁自然资函[2019]676号。
最新同煤大唐塔山煤矿选煤厂改扩建工程浓缩池车间施工组织设计同煤大唐塔山煤矿选煤厂改扩建工程浓缩池车间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地点及交通状况本工程为同煤大唐塔山煤矿选煤厂改扩建工程浓缩池车间。
该工程位于同煤大唐塔山矿,交通便利。
1.2工程特征浓缩车间包括浓缩池、深水井池、泵房。
浓缩池直径38米,地下部分高度为6.4 m,地上部分高度为14.212m,顶棚为球形网架顶棚,顶棚最大净空高度为6.5m。
泵房长为22米,宽度20米,高度为11.15米。
浓缩车间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厚600mm、浓缩池剪力墙体厚350mm,泵房剪力墙为400mm,由于该工程南侧紧邻原有原煤缓冲仓,在土方开挖前对缓冲仓做混凝土灌注桩支护。
支护桩直径为800mm,间距为1.2米、1.5米,深度为13米。
共计40颗。
支护桩由其他单位施工。
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垫层C15,基础保护层厚度为40mm。
剪力墙内侧保护层厚度为35mm,,钢筋采用HPB300及HRB400,剪力墙内的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
第二章编制依据2.1、招标文件、地勘资料及建设单位的相关指示;2.2本工程建筑、结构、安装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图集;2.3、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1523-20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27-200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和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三章目标策划第一节质量目标策划3.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规程的要求,达到合格标准。
5回采工作面综合物探方案设计样板××××矿××××工作面综合物探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xxx矿地测科x年x月x日注:本设计适用于矿方自行施工的工作面物探工程,对于第三方合作施工项目仅供参考。
××××工作面综合物探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单审批人员主要意见签字日期编制审核地测科生产科通风科机电科安全科地测副总生产副总安全副总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备注: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增加审批人员目录1目的和任务12工作面概况12.1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12.2工作面及煤层特征12.3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22.4工作面水文地质特征23无线电波透视法基本原理23.1无线电波透视基本原理23.2无线电波划分地质异常区的依据34矿井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45矿井无线电波透视数据采集设计65.1施工方法65.2测点布置与工作量65.3装置及参数选择76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数据采集设计86.1施工方法86.2测点布置与工作量96.3装置及参数选择117拟提交的探测资料结果118工作计划、进度安排119质量保证措施1210技术服务保障措施12××××矿××××工作面综合物探设计1目的和任务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和瞬变电磁技术对××××工作面进行综合探测,主要任务是通过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探查××××工作面内部的异常地质构造及利用瞬变电磁探测工作面顶板上方XXm、工作面底板下方XXm范围及工作面外侧XXm内范围底板煤岩层的富水性,为下一步工作面回采工作,以提供技术支撑,科学指导生产,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参考××××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及相关图纸编写本方案,目的是使物探设计更加详细、准确,能对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指导意义。
雁崖煤矿8304工作面110工法PU监测系统方案一、系统监测指标及意义二、设备布置方案110工法PU监测系统设备布置图:110工法PU监测系统设备布置图2/ 11巷道测站示意图监测仪器仪表:监测方案:(一)顶板离层监测巷道顶板活动的主要表现为弯曲下沉、离层、冒顶,须通过顶板位移监测仪监测。
顶板位移监测仪采用ф32mm钻孔安装,顶板钻孔深度不大于10米,允许钻孔倾角+30度。
每个顶板离层传感器配套一个3通本安型接线盒,安装方法如下图示。
深基点A安装在老顶中,浅基点B安装在直接顶中。
顶板位移监测仪的安装与恒阻锚索支护同时进行。
雁崖煤矿8304顺槽每隔50m装设1台,深基点深度11m(比恒阻锚索锚固段高1层位),浅基点深度2m。
共10台。
(二)顶底板位移监测通过监测顶底板移近量与恒阻锚索压力监测、顶板离层监测相比较,分析离层及顶板下沉,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
顶底板位移监测是通过YHU200型矿用本安型顶底板移近量监测仪来观测。
雁崖煤矿8304顺槽顺槽每隔20m装设1台(此设备可复用)。
共10台,后续留巷视现场情况复用。
(三)锚杆(索)受力监测锚杆(索)载荷监测是为便于实时跟踪监测锚杆(索)载荷变化情况,根据载荷变化所对应的时空关系,分析锚杆(索)工作状态,为调整和修改锚杆(索)支护参数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锚杆(索)载荷的监测是通过YAD200型矿用锚杆(索)测力仪来观测,穿孔直径Φ80mm。
雁崖煤矿8304顺槽顺槽每隔50m装设1组,切缝侧及巷道中部恒阻锚索安装。
共20台。
建议前期加密观测。
(四)支承压力分布监测通过柔性注液探测单元主动给钻孔施加预应力,与孔壁全面耦合,监测岩层由弹性变形到塑性变形的全过程,进而推演出采场支承压力分布变化规律。
雁崖煤矿8304顺槽安装2测站。
距切眼120m/140m顺槽向工作面实体煤打孔,孔径Φ54mm,钻孔深度7m/12m,孔间距1m,距底板高度1m。
(五)支架受力及缩量监测为监测切缝成巷过程中工作面端头段上覆岩层压力变化,通过对采场超前支架、过渡支架、超后支架和工作面支架立柱受力状况和缩量的监测,掌握采场顶板岩层运动规律,为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支护设计提供矿山压力上的指导。
塔山煤矿综合物探施工设计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任务 (1)第二节10217工作面概况 (2)第二章矿井地质 (4)第一节地层 (4)第二节构造 (5)第三节 10217胶带顺槽区域地质 (7)第三章煤层 (8)第一节含煤性 (8)第二节可采煤层 (8)第四章水文地质 (12)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12)第二节10217胶带顺槽区域水文地质 (14)第五章瞬变电磁基本原理及仪器参数 (15)第一节基本原理 (15)第二节仪器参数 (17)第三节矿井震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18)第四节矿井震波勘探的仪器参数 (19)第六章现场施工布置及现场条件 (20)第一节现场施工布置 (20)第二节瞬变电磁现场施工条件 (21)第三节矿井震波现场施工条件 (21)第七章施工工程量预算 (22)第八章提交成果资料 (23)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24)第一节瞬变电磁施工 (24)第二节矿井震波施工 (25)第三节施工组织 (25)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大同市南郊区塔山煤矿,前身为南郊区西万庄乡上窝寨小桦岭煤矿与鸦儿崖乡官窑新井,经同煤技字(92)第123号与同地发(92)第51号文上报省煤资委申批联营,经审查以晋煤资字(1992)第140号文批准联营而组建,成为大同市南郊区塔山联营煤矿,颁发采矿许可证号为D1135号,井田面积1.32km2,批采太原组2、3、5(3-5)、8、9号煤层,生产规模150kt/a,隶属南郊区经营管理。
井田面积和生产规模几经变动,1996年晋煤资字第281号文批准该矿井面积改为3.79km2,矿井设计能力为300kt/a。
2011年4月26日国土资源部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000002009121120050132,批采石炭系煤层,生产规模为2400kt/a,井田面积8.146km2,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30年,自2011年3月31日至2041年3月31日。
本次综合物探技术探测位置位于2号煤层,2号煤层为太原组最上一层煤,分布于井田全部区域,大部可采。
国投塔山煤矿测量与验收作业流程煤矿测量与验收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要环节,也是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
为了实现煤矿测量与验收工作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使煤矿测量与验收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服务,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流程。
煤矿测量工作流程:一、接受测量工作任务1、接受施工设计技术文件、资料后,测量技术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对施工设计技术文件中给定的坐标数值、高程数值、开口方位等进行几何关系闭合审核计算。
对发现的错误上报总工程师批准改正,确认无误后该文件作为测量给线依据。
2、以正确的施工设计为依据,计算测量给线起算数值,至接到给线通知单三日后,实施测量给线工作。
3、无设计文件不得私自进行测量给线工作。
二、测量工作安全风险预控1.在主要运输大巷及运输石门等运输繁忙地段,必须提前与有关部门、联系,在测量作业区段内禁止车辆通行、机械运转。
其他巷道和工作面的运输设施影响观测时,亦应立即停止运行。
作业中应加强前后瞭望,做好监护,保证人员与仪器安全。
2.在有架线巷道和电力设施的地点施测时,应特别注意人员和仪器的安全,必要时应停电作业。
3.在上、下山等坡度较大的巷道内作业时,应事先联系禁止斜巷绞车运行,必要时停止工作面施工,然后方可施测。
4.严禁擅自进人盲巷、独头、独巷或已失修巷道进行测量。
5.在特殊地点进行测量作业,必须编制专项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
6.井下工作面标定放线需打眼固定中腰线的,应由现场施工单位负责,测量人员不得违章操作。
三、实施测量外业工作1、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电池电量、测量仪器、防爆是否完好);(2)、准备测量资料;(3)、准备材料(对讲机、木桩、线绳、钉子、红漆);2、导线外业测量(1)、检测起始点(新测数据与原测数据比较不超限方可进行其他测量工作);(2)、栓后视点(线绳悬挂自由垂直、不摇摆);(3)、选择前视点位置,顶板要坚硬牢稳、无淋水、便于拴点线绳,底板无积水、便于架设仪器;(4)、架设仪器(脚架要架稳踩实、对中整平);(5)、正倒镜照准前、后视点测记水平角、平距、伪高差;(6)、量取仪器高、点上下高,精确到毫米;(7)、多测回测记的水平角、平距互差满足《煤矿测量规程》限差要求方可搬仪器;3、开口及中心线标定测量(1)、检测标定基准点(新测数据与原测数据比较不超限方可进行其他测量工作);(2)、栓后视点(线绳悬挂自由垂直、不摇摆);(3)、在标定基准点架设仪器(脚架要架稳踩实、对中整平);(4)、照准后视点测记起始方向值;(5)、依据事先或现场算好的标定要素进行标定;(6)、在标定方向上选择顶板坚硬牢稳、无淋水、便于拴点处至少拴4根中线;(7)、照准标定中线点、测记标定方向值;(8)、倒镜测记前、后视方向值及平距;(9)、现场计算拨角和标定要素与设计数据对照,满足《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后方可搬仪器;4、倾斜巷道腰线标定测量(1)、按设计坡度算出单位平距的高差值;(2)、在距倾斜巷段最近的已知高程点架设仪器;(3)、选择便于标设腰线点的巷道位置;(4)、测量出腰线点到架仪器的已知高程点的最短平距;(5)、计算出已知高程点与腰线点间的高差;(6)、测出腰线点的垂直方向上一点的高程或与仪器视准轴同高程点,按仪器点与腰线点间的高差算出垂直方向上一点的高程或与仪器视准轴同高程点上或下间距,用小卷尺量距定出腰线点;(7)、每组腰线不少于三根;(8)、根据方便使用腰线的的原则,可将腰线定在巷道的中心线或巷道两帮上;(9)、测出各腰线点的高程和腰线点间距,算出坡度与设计坡度对照,满足《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后方可搬仪器;5、仪器、工具维护及保管(1)、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应在室内对使用过的仪器、工具用软布或手刷擦拭外部灰尘,通风凉干然后装箱。
矿山地质勘察中的综合物探技术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矿产资源消耗量的增加,在现阶段如何对矿山地质进行有效合理的勘探,以提升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利用效率,已经是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综合物探技术在现阶段是应用范围较广,且整体探勘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技术,科学有效地对该技术进行应用,将能够为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和矿山勘探形成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矿山;地质勘察;综合物探技术近年来,综合物探技术在矿山地质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
矿山勘探技术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需要不断优化与创新勘察技术,单一的勘探技术不适应多种环境和地形需求,不能保证勘察的精度和深度,为了有效处理这个问题,技术人员借助每种勘探技术的优点,全面选择恰当的勘探方法,从而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资,全面提高了矿山地质的勘察精准度。
1综合物探技术的概述综合物探技术简称综合物探,是针对特定的勘探对象和勘探任务,为达到最佳勘探效果,采用的地球物理方法的组合。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解释方面存在的多解性问题,提高地球物理勘探解释的可靠性。
物探也称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岩石、矿石(或地层)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密度、磁化性质、导电性、放射性差异为基础,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测的手段。
并在此基础上为探测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该方式兼具有勘探与试验两种功能,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空间广等多方面的优势。
2矿山地质勘察中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2.1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地震勘探技术是当前地质勘察过程中应用尤为广泛的物探技术之一,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相应的资料进行收集、处理,从而才能确保相关勘探工作开展得顺利和有效。
在实地资料收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地震波的激发,通过形成地震波对地下不同介质对地震波的反射与折射状况来分析地下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方法之下可以实现比较良好的勘探效果。
其次,在完成对相关资料的采集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资料的分析工作,从而才能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形成条件。
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任务 (1)第二节10217工作面概况 (2)第二章矿井地质 (4)第一节地层 (4)第二节构造 (4)第三节 10217胶带顺槽区域地质 (6)第三章煤层 (7)第一节含煤性 (7)第二节可采煤层 (7)第四章水文地质 (10)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10)第二节10217胶带顺槽区域水文地质 (12)第五章瞬变电磁基本原理及仪器参数 (13)第一节基本原理 (13)第二节仪器参数 (15)第三节矿井震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16)第四节矿井震波勘探的仪器参数 (17)第六章现场施工布置及现场条件 (18)第一节现场施工布置 (18)第二节瞬变电磁现场施工条件 (19)第三节矿井震波现场施工条件 (19)第七章施工工程量预算 (20)第八章提交成果资料 (21)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22)第一节瞬变电磁施工 (22)第二节矿井震波施工 (22)第三节施工组织 (23)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大同市南郊区塔山煤矿,前身为南郊区西万庄乡上窝寨小桦岭煤矿与鸦儿崖乡官窑新井,经同煤技字(92)第123号与同地发(92)第51号文上报省煤资委申批联营,经审查以晋煤资字(1992)第140号文批准联营而组建,成为大同市南郊区塔山联营煤矿,颁发采矿许可证号为D1135号,井田面积1.32km2,批采太原组2、3、5(3-5)、8、9号煤层,生产规模150kt/a,隶属南郊区经营管理。
井田面积和生产规模几经变动,1996年晋煤资字第281号文批准该矿井面积改为3.79km2,矿井设计能力为300kt/a。
2011年4月26日国土资源部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000002009121120050132,批采石炭系煤层,生产规模为2400kt/a,井田面积8.146km2,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30年,自2011年3月31日至2041年3月31日。
本次综合物探技术探测位置位于2号煤层,2号煤层为太原组最上一层煤,分布于井田全部区域,大部可采。
煤层厚度0.10-4.38m,平均3.00m,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1-5层。
煤层顶板为砂岩或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高岭质泥岩。
为了保证1021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安全,利用综合物探技术对10217工作面10217胶带顺槽煤层底板3-5号煤层采空区富水性及空间展布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任务如下:1、通过瞬变电磁勘探方法调查10217胶带顺槽22号测点至22号测点前640m范围,煤层底板下方3-5号煤层采空区富水情况;2、通过矿井震波勘探方法调查10217胶带顺槽22号测点至22号测点前640m范围,煤层底板下方3-5号煤层采空区空间展布情况。
图1-1 10217胶带顺槽探测范围示意图第二节10217工作面概况1、地面位置10217工作面对应地面为井沟、珍珠窑沟之间的山坡和沟谷地段,对应地表为低山丘陵、沟谷、冲沟及黄土台地,山脊基岩裸露,植被稀少,地面标高为1425~1675m,平均1550.0m,地面无建筑物。
巷道中部对应地势相对较高,北部、南部对应地势相对较低,煤层埋藏深度419~627m。
2、层间关系2号煤层之上315~340m为四老沟矿开采的侏罗系大同组14号煤层空区,再向上25~35m为侏罗系大同组11号煤层采空区(1949年前旧采空区);2号煤层之下4.41~4.81m为石炭系太原组3-5号煤层采空区。
3、四邻关系工作面北侧隔矿界煤柱与同煤集团白洞煤矿相邻;巷道南侧为1075回风、皮带和辅运三条大巷;西侧隔18m煤柱为10215工作面(现正在回采);东侧为2号倾斜煤层实煤区。
4、煤层根据10215工作面2#煤层回风大巷实际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推断10217工作面煤层为复杂结构,煤层中普遍含有两层夹矸,夹矸单层厚度分别为0.05~0.10m,岩性为褐色高岭质泥岩及炭质泥岩。
2号煤层为太原组最上一层煤,煤层厚度0.10-4.38m,平均3.00m,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1-5层。
煤层顶板为砂岩或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高岭质泥岩。
5、地质构造10217工作面位于井田东部边缘,巷道所在区域呈一单斜构造赋存,煤层有波状起伏,因2号煤层整体趋势为北西部较低,南东部较高,故巷道趋势也为北部较低,南部较高,其巷道底板标高为970.0~1055m,平均1013m。
由于工作面东侧受构造挤压影响,会波及10217胶带顺槽,造成煤层倾角局部增大。
根据10215工作面实际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推断在10217两顺槽巷的相应位置分别将揭露12条正断层,即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断层。
由于东部煤层受构造应力的影响向上卷起为一构造发育区域,预测巷道内可能出现新的断层,且裂隙较发育。
6、主要水文地质地质问题1)奥灰岩溶水主要为灰岩承压水。
灰岩承压水含水层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组。
2)顶板砂岩裂隙水3)同层10215工作面采空区积水。
4)底板3-5号煤层小煤窑采空积水。
第二章矿井地质第一节地层井田内西部多为黄土掩盖,东部地层出露较多,井田内发育地层由老到新为:太古界集宁群、寒武系、奥陶系下统亮甲山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中统大同组、云岗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现自下而上叙述如下:一、上太古界集宁群(Arjn)二、寒武系(∈)三、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2、上统太原组(C3t)四、二叠系(P)1、下统山西组(P1s)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3、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五、侏罗系(J)1、下统永定庄组(J1y)2、中统大同组(J2d)3、中统云冈组(J2y)六、第四系(Q)1、中上更新统(Q2+3)2、全新统(Q4)第二节构造一、区域构造大同煤田位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的南侧,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
东与大同盆地接壤,以口泉山脉为界,西邻经向构造带的西石山脉,南以洪涛山背斜为界,与宁武煤田隔山相望,在构造形态上为一开阔向北东倾伏的向斜构造,南东翼倾角较陡,边部煤层露头地段倾角一般大于60度,局部直立倒转,北西翼倾角较小,中部、西部倾角较平缓,大多在10度以下,由于受构造的影响,向斜轴总体走向为北东30-50度,见图2-1。
2-1 大同煤田构造形态示意图二、井田构造塔山煤矿位于大同煤田中东边缘地段,属大同向斜中东翼,井田内为一走向北东N30º-45ºE,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东部煤层露头一带地层倾角大,由30º-80º,局部有倒转现象,向西部逐渐转向平缓,倾角在2º左右。
井田构造见图2-2。
2-2 井田构造纲要图第三节 10217胶带顺槽区域地质本次探测位置为2号煤层1021胶带顺槽22号测点至22号测点前640m处,2号煤层为太原组最上一层煤,煤层厚度0.10-4.38m,平均3.00m,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1-5层。
煤层顶板为砂岩或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高岭质泥岩。
煤层底板距离3-5号煤层顶板2-5m。
第三章煤层第一节含煤性井田内赋存侏罗系煤层和石炭二叠系煤层,侏罗系大同组煤层多已采空关闭,二叠系山西组主要为极不稳定的山4号煤层,该煤层局部被煌斑岩破坏,现井田内零星分布。
该矿批准开采煤层与实际开采煤层一致。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石炭系太原组煤层,井田内太原组地层厚73.50-97.60m,一般厚为87.48m,主要可采煤层分布稳定,该组在本井田内共含煤8层,煤层平均总厚为29.70m,含煤系数34%,其中可采煤层为2、5(3-5)、6、7、8、9号六层,其它为薄而不稳定,仅零星赋存,工业价值不大。
第二节可采煤层现将井田内可采煤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2号煤层:为太原组最上一层煤,上距山西组底部(K3)砂岩0-9.00m,平均8.28m,分布于井田全部区域,大部可采,见图4-1。
煤层变异系数为0.06%,属稳定型,煤层厚度0.10-4.38m,平均3.00m,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1-5层,现为该矿主采煤层,煤层顶板有伪顶、直接顶、老顶。
伪顶区内零星分布,岩性为炭质泥岩、泥岩,厚0.1-0.3m;直接顶岩性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厚一般在2-5m;老顶以砂砾岩、粗砂岩为主,局部为中细砂岩,厚2-18m。
底板岩性为粉砂岩,高岭质泥岩,厚1-4m。
5(3-5)号煤层:上距2号煤层1.55-6.67m,平均4.35m,全井田均有赋存,井田内与3号合并,变异系数为0.16%,属稳定煤层,煤层厚度15.72-26.77m,平均17.93m,西厚东薄见图4-2,结构极复杂,夹矸一般为5-11层以上,岩性多为高岭质泥岩或炭质泥岩,煤层顶板有伪顶、直接顶、老顶。
伪顶区内零星分布,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厚0.2-0.5m;直接顶岩性为高岭质泥岩、炭质泥岩,厚3-5m;老顶岩性为中粗砂岩,厚6-15m。
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厚0.8-3.20m。
6号煤层:上距5(3-5)号煤层0.60-8.84m,平均3.35m,在井田中部赋存,仅在井田北部可采,煤层厚0-2.57m,平均1.11m,见图4-3,可采性指数0.71,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夹矸一层,煤层顶板为直接顶。
直接顶岩性为砂质泥岩和高岭质泥岩,厚1.2-3.5m。
底板岩性为泥岩、细粒砂岩,厚1.5-3.65m。
7号煤层:上距6号煤层1.70-9.59m,平均4.66m,赋存于井田中部,煤层厚0-3.92m,平均1.72m,见图4-4,变异系数0.66%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石1-3层,煤层顶板有直接顶、老顶。
直接顶岩性为泥岩,厚0.8-2.7m;老顶岩性为细粒砂岩,厚2.3-3.74m。
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高岭质泥岩,厚1.1-3.15m。
8号煤层:上距7号煤层16.18-28.29m,平均20.96m,8号分布于全井田,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厚度 1.47-7.45m,平均 3.91m,由南向北厚度变薄,见图4-5,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矸1-2层,变异系数为0.43%,可采性指数1,属稳定型煤层,煤层顶板有直接顶、老顶。
直接顶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及粉砂岩,厚3-10m;老顶以中粗砂岩为主,局部为砂砾岩,分布稳定,厚3.5-10.8m。
底板为粉砂岩或泥岩,厚0.53-3.45m。
9号煤层:上距8号煤层1.50-13.50m,平均7.59m,部分地区中夹8下煤层,一般厚度较薄,9号煤厚为0-5.84m,平均1.80m,广泛赋存于全井田,厚度变化大,东部含夹矸,往西南变薄为零,西部边缘为高灰份煤,变异系数为0.77%,可采性指数0.84属较稳定型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或粗砂岩,一般厚1.70m,底板为炭质泥岩或高岭质泥岩,厚度1.5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