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分类代码及危险废物主要类别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3
《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编号代码对应表》危险废物:废物代码、废物来源和危险特性。
“废物代码”为8位数字。
前三位为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代码;第4-6位为废物顺序代码;第7-8位为废物类别代码。
“废物来源”是对危险废物产生来源的具体描述。
“危险特性”是指易燃性(简称为I)、反应性(R)、腐蚀性(C)、毒性(T)和感染性(In)。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稿)》一般废物监管类废物:《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卖方:1.物化属性标准:14个一级分类,至三级,6位编码。
2.产生源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3位编码。
3.产生原因:2位编码。
4.属性:可回收成分(主要、次要),颜色,表面状况,杂质含量,物理性质(固态、泥状、液态),有害特性。
匹配:1.利用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附件《国家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
2.买方:1.属性:可回收成分(主要、次要),表面状况,物理性质(固态、泥状、液态)。
2.回收利用成本影响属性:尺寸、形状、杂质含量。
已有标准: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的有色金属废料分类标准《废钢铁》、《铜及铜合金废料》、《铝及铝合金废料》、《铅及铅合金废料》和《锌及锌合金废料》等我国已有的金属废料分类标准2.废纸:美废、欧废、日废3.《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4.海关商品编码方式与台湾再生资源及废弃物认定及分类使用指引台湾《再生资源与废弃物认定及分类使用指南》分级目录代码结构图5.台湾《再生资源与废弃物认定及分类使用指南》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8.《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编号代码对应表》影响因素:1.物理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资源化处理手段2.回收利用价值。
下几点:(1)危险废物是用名录来控制的,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种类都是危险废物,要有特殊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2)虽没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但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废物中某有害、有毒成分含量超过标准限值则认定为危险废物;(3)危险废物的形态不限于固态,也有液态的,如废酸、废碱、废油等;(4)废弃的放射性物质不归类为危险废物,应按照《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2.危险废物有哪些特性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主要有:腐蚀性(COiToSiVity)毒性(ToXiCity)易燃性(IgnitabiHty)反应性(Reactivity)感染性(InfeCtiVity)3.什么是危险废物的腐蚀性腐蚀性是指易于腐蚀或溶解组织、金属等物质,且具有酸或碱性的性质。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腐蚀性危险废物:(1)按照GB∕T15555.12-199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的规定制备的浸出液,PH≥12.5,或者PH≤2.0;(2)在55℃条件下,GB/T699(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20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4,什么是危险废物的毒性危险废物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甚至死亡的效应。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的规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将(1)经口摄取:固体的半数致死量≤200mg∕kg,液体的半数致死量≤500mg∕kg;(2)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1000mg∕kg;(3)蒸气、烟雾或粉尘吸入:半数致死浓度≤10mg∕1的废物定义为具备急性毒性特性的危险废物。
浸出毒性是指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附件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 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 入本名录:(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 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 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第三条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医疗废 物分类目录》执行。
第四条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废弃后属于危险废 物。
第五条列入本名录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危险 废物,在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第六条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的混合物,以及危险废物处 理后的废物的属性判定,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执行。
第七条本名录中有关术语的含义如下:—3—.(一)废物类别,是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 尔公约》划定的类别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危险废物进行的分类。
(二)行业来源,是指危险废物的产生行业。
(三)废物代码,是指危险废物的唯一代码,为8位数字。
其 中,第1-3位为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代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确定),第4-6位为危险废物顺序代码,第7-8位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
(四)危险特性,包括腐蚀性(Corrosivity, C)、毒性(Toxicity, T)、易燃性(Ignitability, I)、反应性(Reactivity, R)和感染性(Infectivity,In)。
第八条对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 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
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其主要有害 成分和危险特性确定所属废物类别,并按代码“900-000-鬃”(鬃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进行归类管理。
经鉴别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900-047-49生产、研究、开发、教学、环境检测(监测)活动中,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不包含感染性医学实验室及医疗机构化验室)产生的含氰、氟、重金属无机废液及无机废液处理产生的残渣、残液,含矿物油、有机溶剂、甲醛有机废液,废酸、废碱,具有危险特性的残留样品,以及沾染上述物质的一次性实验用品(不包括按实验室管理要求进行清洗后的废弃的烧杯、量器、漏斗等实验室用品)、包装物(不包括按实验室管理要求进行清洗后的试剂包装T/C/I/RHW13有机树脂 类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15-13湿法冶金、表面处理和制药行业重金属、抗生素提取、分离过程产生的废弃离子交换树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废弃离子交换树脂T HW49其他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T/In HW49其他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47-49生产、研究、开发、教学、环境检测(监测)活动中,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不包含感染性医学实验室及医疗机构化验室)产生的含氰、氟、重金属无机废液及无机废液处理产生的残渣、残液,含矿物油、有机溶剂、甲醛有机废液,废酸、废碱,具有危险特性的残留样品,以及沾染上述物质的一次性实验用品(不包括按实验室管理要求进行清洗后的废弃的烧杯、量器、漏斗等实验室用品)、包装物(不包括按实验室管理要求进行清洗后的试剂包装T/C/I/R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危废代码(900-015-13)废弃离子交换树脂有了范围界定;锅炉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不属于危废范围HW49其他废物危废代码 900-047-49(按实验室管理要求进行清洗后的试剂包装物、容器)不属于危废范围。
需各企业完善实验室管理要求中对试剂包装物、容器的清洗要求。
HW49其他废物危废代码 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废矿物油 与含矿物 油废。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一)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第三条列入本名录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危险废物,在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第四条危险废物与其他物质混合后的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后的固体废物的属性判定,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执行。
第五条本名录中有关术语的含义如下:(一)废物类别,是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划定的类别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危险废物进行的分类。
(二)行业来源,是指危险废物的产生行业。
— 3 —(三)废物代码,是指危险废物的唯一代码,为 8 位数字。
其— 4 —中,第 1-3 位为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代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确定),第 4-6 位为危险废物顺序代码,第7-8 位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
(四)危险特性,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有害影响的毒性(Toxicity, T)、腐蚀性(Corrosivity, C)、易燃性(Ignitability, I)、反应性(Reactivity, R)和感染性(Infectivity, In)。
第六条对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
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其主要有害成分和危险特性确定所属废物类别,并按代码“900-000-××”(××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进行归类管理。
经鉴别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第七条本名录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调整。
附件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废物处理后的废物的属性判定,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执行。
第七条本名录中有关术语的含义如下:—3—(一)废物类别,是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划定的类别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危险废物进行的分类。
(二)行业来源,是指危险废物的产生行业。
(三)废物代码,是指危险废物的唯一代码,为8位数字。
其中,第1-3位为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代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险废附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831-001-01 感染性废物In831-002-01 损伤性废物In 卫生831-003-01 病理性废物InHW01医疗废物831-004-01 化学性废物T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272-005-02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HW03废药物、非特定行业药品900-002-03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药物和药品(不包括HW01、HW02、900-999-49类)T氯丹生产过程中六氯环戊二烯过滤263-001-04 产生的残余物;氯丹氯化反应器的真T 空汽提产生的废物263-002-04 乙拌磷生产过程中甲苯回收工艺产生的蒸馏残渣T 263-003-04 甲拌磷生产过程中二乙基二硫农药生产、配制过程中产生的过期原料及废弃产品T非特定行业HW05木材防腐木材加工剂废物900-003-04201-001-05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农药产品使用五氯酚进行木材防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以及木材防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沾染该防腐剂的废弃木材残片TT—7—废物类别行业来源HW05木材防腐木材加工剂废物废物代码201-002-05危险废物使用杂酚油进行木材防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以及木材防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沾染该防腐剂的废弃木材残片危险特性T使用含砷、铬等无机防腐剂进行木材木材加工201-003-05 防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以及木材防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沾染该防腐剂的废弃木材残片THW05 木材防腐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酸丁酯、苯酚工业生产中作为清洗剂或萃取剂使900-404-06 用后废弃的其他列入《危险化学品目T/I录》的有机溶剂900-401-06中所列废物再生处理过程900-405-06 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及其他过滤吸附T介质900-402-06和900-404-06中所列废物900-406-06 再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及T其他过滤吸附介质—8—900-407-06251-004-08900-215-08—11—252-001-11 炼焦过程中蒸氨塔产生的残渣T261-007-11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甲苯二胺光气化法生产甲苯二异氰261-123-11264-002-12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物—17—900-254-12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炸药、火工及—19—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336-055-17残渣—20—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危险废物焚烧、热解等处置过程产生HW21 电子元件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900-023-29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HW33900-306-34 使用硝酸进行钝化产生的废酸液C—26—石棉及其他有机氰化物生产过程中催化、精馏和HW38 有机氰化物废物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68-38 过滤工序产生的废催化剂、釜底残余物和过滤介质有机氰化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261-069-38处理污泥TT 261-140-38废腈纶高温高压水解生产聚丙烯腈-铵盐过程中产生的过滤残渣THW39 基础化学原含酚废物料制造261-070-39酚及酚类化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和反应残余物T括上述HW06、HW39类别的废物)其他有机卤化物的生产过程中产生261-085-45 的不合格、淘汰、废弃的产品(不包T 括上述HW06、HW39类别的废物)261-086-45 石墨作阳极隔膜法生产氯气和烧碱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非特定行业900-036-45 其他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卤化物废物(不包括HW06类)T —28—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87-46镍化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残余物及不合格、淘汰、废弃的产品THW46含镍废物电池制造镍氢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394-005-46废水处理污泥T非特定行业900-037-46 废弃的镍催化剂T HW47含钡废物基础化学原钡化合物(不包括硫酸钡)生产过程T321-007-48 铅锌冶炼过程中,锌焙烧矿热酸浸出针铁矿法产生的针铁矿渣T 铅锌冶炼过程中,锌浸出液净化产生的净化渣,包括锌粉-黄药法、砷盐法、321-008-48 反向锑盐法、铅锑合金锌粉法等工艺T除铜、锑、镉、钴、镍等杂质过程中产生的废渣321-009-48 铅锌冶炼过程中,阴极锌熔铸产生的熔铸浮渣T321-010-48321-028-48—31—废物类别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精炼石油261-166-50农药制造263-013-50 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T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本目录各栏目说明:1.“序号”指列入本目录危险废物的顺序编号;2.“废物类别/代码”指列入本目录危险废物的类别或代码;3.“危险废物”指列入本目录危险废物的名称;4.“豁免环节”指可不按危险废物管理的环节;5.“豁免条件”指可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应具备的条件;14772-002-1 8 煤焦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利用》,且作为原料深加工制取萘、洗油、蒽油等。
行业代码类型及名称表一、行业代码类型及名称行业代码是指用于标识各个行业分类的一组代号,是为了统计和管理各个行业而设立的。
以下是各个行业代码类型及对应的行业名称:代码类型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1. A 农、林、牧、渔业2. B 采矿业3. C 制造业4.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 E 建筑业6. F 批发和零售业7.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 H 住宿和餐饮业9.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 J 金融业11. K 房地产业12.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4.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6. P 教育17. Q 卫生和社会工作18.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0. T 国际组织代码类型二:行业代码(GB1 587)1. 采矿业2. 制造业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 建筑业5. 批发和零售业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 住宿和餐饮业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 金融业10. 房地产业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5. 教育16. 卫生和社会工作1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二、行业代码的应用行业代码在经济统计、税务管理、工商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行业代码的几个应用示例:1. 经济统计:行业代码是统计各个行业的基础,通过行业代码可以准确地了解各个行业的规模、增长情况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
2. 税务管理:行业代码是税务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行业代码可以对各个行业进行差异化的税务政策和税收管理。
3. 工商管理:行业代码在工商管理中用于注册登记、行业准入和监管等方面,有助于规范各个行业的经营行为。
附件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稿)》(二次征求意见稿)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第三条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执行。
第四条列入本名录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危险废物,在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第五条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的混合物,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后的废物的属性判定,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执行。
第六条本名录中有关术语的含义如下:(一)废物类别,是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划定的类别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危险废物进行的分类。
(二)行业来源,是指危险废物的产生行业。
(三)废物代码,是指危险废物的唯一代码,为8位数字。
其中,第1-3位为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代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确定),第4-6位为危险废物顺序代码,第7-8位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
(四)危险特性,包括腐蚀性(Corrosivity,C)、毒性(Toxicity, T)、易燃性(Ignitability,I)、反应性(Reactivity,R)和感染性(Infectivity,In)。
第七条对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
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其主要有害成分和危险特性确定所属废物类别,并按代码“900-000-××”(××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进行归类管理。
经鉴别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第八条本名录自2020年×月×日起施行。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1. 简介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是一种用于划分不同行业的分类标准,用于统计和分析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贡献度。
该代码由国家统计局制定和发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统计调查和经济分析中。
2. 代码结构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主要由4-6位数字组成,其中前两位表示各大类经济行业,后面的数字表示具体的细分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行业类别代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01 农林牧渔业•02 采矿业•03 制造业•0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5 建筑业•06 批发和零售业•0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09 金融业•10 房地产业•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5 教育•16 卫生和社会工作•1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9 国际组织3. 应用场景3.1 经济统计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在经济统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各行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情况,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3.2 经济研究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也是经济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该代码对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各行业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为企业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3.3 行业监管对于政府和相关行业监管机构来说,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是进行行业分类和监管的基础。
通过将企业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划分,监管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各行业的整体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代码更新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结构的变化,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发布最新的行业分类标准,并对之前的代码进行修订和补充。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新兴产业的出现。
5. 结论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在经济统计、研究和监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2023 环保一、概述行业分类代码是一种标准化的行业分类体系,用于统计、监督和管理不同行业的经济活动。
它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标准,方便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对行业进行管理和监管。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2023中与环保相关的行业分类。
二、行业分类代码和解释以下是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2023中与环保相关的一些行业分类及其解释:1. 环境治理与监测技术服务业行业代码:F4400该类行业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服务、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服务、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等。
其主要职责是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监测环境污染物、治理环境污染、处理废物等。
2. 废物处理和处置业行业代码:C2700该类行业包括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等。
其主要职责是收集、处理和处置各类废物,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水利管理业行业代码:G4600该类行业主要负责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库管理、水资源调度、水土保持等。
其目标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4.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代码:C3400该类行业主要职责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防火、土壤保护等。
其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生物多样性。
5. 环境公共服务行业代码:S9400该类行业主要提供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等公共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咨询和支持。
三、行业分类代码的意义行业分类代码的制定和使用对于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统计分析:行业分类代码的使用能够统一行业的统计口径和标准,方便对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为环保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有利于监管管理:行业分类代码的使用可以帮助政府对不同行业进行分类监管和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环保督察和整改。
•有利于企业经营:行业分类代码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所属行业的特点和要求,有利于企业进行合规经营和规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