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国历年进出口数据(1990-2019)
- 格式:xlsx
- 大小:172.38 KB
- 文档页数:24
数据库:年度数据时间:1978-2015进口总额(人民币)(亿元)进出口差额(人民币)(亿元)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时间进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2015年245502.93141166.83104336.136830.73 2014年264241.77143883.75120358.0323525.72 2013年258168.9137131.4121037.516093.98 2012年244160.2129359.311480114558.29 2011年236401.95123240.56113161.3910079.2 2010年201722.15107022.8494699.312323.54 2009年150648.0682029.6968618.3713411.32 2008年179921.47100394.9479526.5320868.41 2007年166863.793563.673300.120330.2 2006年14097477597.263376.8614220.3 2005年116921.862648.154273.78374.4 2004年95539.149103.346435.82667.5 2003年70483.536287.934195.62092.3 2002年51378.226947.924430.32517.6 2001年42183.622024.420159.21865.2 2000年39273.220634.418638.81995.6 1999年29896.316159.813736.52423.4 1998年26849.715223.611626.13597.5 1997年26967.215160.711806.53354.2 1996年24133.812576.411557.41019 1995年23499.912451.811048.11403.7 1994年20381.910421.89960.1461.7 1993年112715284.85986.2-701.4 1992年9119.64676.34443.3233 1991年7225.83827.13398.7428.4 1990年5560.12985.82574.3411.5 1989年4155.919562199.9-243.8 1988年3821.81766.72055.1-288.4 1987年3084.214701614.2-144.2 1986年2580.41082.11498.3-416.21985年2066.7808.91257.8-448.9 1984年1201580.5620.5-40 1983年860.1438.3421.816.5 1982年771.3413.8357.556.3 1981年735.3367.6367.7-0.1 1980年570271.2298.8-27.6 1979年454.6211.7242.9-31.2 1978年355167.6187.4-19.8注:1.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该指标可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
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以下是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总额数据:建党前56年(1865年):进出口总额1.1亿海关两白银,其中,出口0.54亿海关两,进口0.56亿海关两,入超200万海关两。
建党前50年(1871年):进出口总额1.37亿海关两,其中,出口6700万海关两,进口7000万海关两,入超300万海关两。
建党前40年(1881年):进出口总额1.63亿海关两,其中,出口7100万海关两,进口9200万海关两,入超2100万海关两。
建党前30年(1891年):进出口总额2.35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01亿海关两,进口1.34亿海关两,入超3300万海关两。
建党前20年(1901年):进出口总额4.38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70亿海关两,进口2.68亿海关两,入超9800万海关两。
建党前10年(1911年):进出口总额8.49亿海关两,其中,出口3.77亿海关两,进口4.72亿海关两,入超1.01亿海关两。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掠夺了中国大量的白银,造成中国白银大量流失。
建党元年(1921年):进出口总额23.49亿元法币,其中,出口9.37亿元法币,进口14.12亿元法币,入超4.75亿元法币。
建党10周年(1931年):进出口总额38.29亿元法币,其中,出口14.17亿元法币,进口24.12亿元法币,入超9.95亿元法币。
建党20周年(1941年):由于正处于抗日战争中,大量国土沦陷,对外贸易通道基本被日本切断,因而无对外贸易数据。
不过自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以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数据开始逐年下降。
1931年,出口14.17亿法币,进口24.12亿法币,入超9.95亿法币;1932年,出口7.68亿法币,进口17.99亿法币,入超10.31亿法币;1933年,出口6.12亿法币,进口14.81亿法币,入超8亿法币;1934年,出口5.35亿法币,进口11.35亿法币,入超6亿法币;1935年,出口5.76亿法币,进口10.92亿法币,入超5.16亿法币;1936年,出口7.05亿法币,进口10.36亿法币,入超3.31亿法币。
中国历年对外贸易分析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位成员,为此中国付出了15年的努力。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利益至上,在经济上面,中国为入世贸付出的15年说到底是为了追求更大更好的利益,为了能够同世界更好的进行贸易往来,在世界经济的大蛋糕中分上一羹,它值得中国这么做。
有利益就会有风险,就得看中国如何看待和应对了。
纵观这些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利大于弊,但是弊端也是越来明显。
入世带来的经济成果是巨大,中国作为世贸成员后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自然会少了许多约束条件,多了许多待遇,虽然这是建立在中国也必须要降低关税、更加开放市场等等的条件下,但是对于迫切需要更大发展空间的中国来说,这是可以预料和接受的。
数据通常是能最直观的表明结果的,来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表1 入世前后商品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注:以上数据来自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001~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4.56万亿美元,这一数值比我国入世前的1981~2000年20年的进出口总值3.67万亿美元还高出了24.25%。
其中,2001~2005年出口2.39万亿美元,比入世前的1981年~2000年的1.84万亿美元增长28.26%;2001年~2005年进口2.17万亿美元比入世前的1981年~2000年的1.41万亿美元增长53.90%。
此等惊人的经济成果,何不让人惊讶?入世后的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就一直在快速的发展,但着重于计划经济的中国始终对经济发展存在着太大的阻碍,入世后,为了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大大减小,这就让许多资源配置和发展因素有了充分的自我发挥和调控空间,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调控下,中国的经济体会向着更大的利润靠拢。
数据库:年度数据时间:最近10年指标2019年2018年2017年出口商品总额(百万美元)2486681.512263345初级产品出口额(百万美元)134992.83117733.19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额(百万美元)65471.1962626.14饮料及烟类出口额(百万美元)3713.243468.29非食用原料出口额(百万美元)18021.0115439.77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出口额46722.2235389.1 (百万美元)动、植物油脂及蜡出口额(百万美元)1065.18809.89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百万美元)2351688.682145638.1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出口额(百万美元)167465.65141293.46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出口额(百万美元)404659.17368564.14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百万美元)1207787.541082329.15杂项制品出口额(百万美元)565605.76547691.71未分类的其他商品出口额(百万美元)6170.565759.69注: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1978年为外贸业务统计数,1980年起为海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97631.192273468.222342292.722090042048714 105186.79103927.11112692.13107267.63100558.21 61097.6558154.3658913.6255726.0952074.91 3539.153309.292883.012608.872590.41 13101.6713917.1415826.3714562.7314341.47 26873.1927901.5134446.0133786.131006.96 575.14644.82623.12583.83544.47 1992444.42169541.112229600.572101736.371948156.13 121928.76129579.57134543.23119617.54113565.36 351244.68391017.71400224.21360606.39333140.81 984212.261059118.221070504.351038534.39964361.3 529488.41587444.66622061.62581249.01535671.87 5570.292380.942267.161729.051416.792011年2010年1898381157775410054581685.765049341148.2622761905.911497711603.033227426673.09526355.47 17978361496068.5611478887571.93319560249108.07901774780268.76459370377651.9323431467.88。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进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进口贸易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相对较小,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较为稳定,初级产品进口占20%,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占80%左右, 1985年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创历史新高,达到87.48%。
而初级产品的进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其比重在不同时期有所起浮。
1990年“七五”计划完成时,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占18.7%,工业制成品占81.3%。
“八五”时期,工业制成品比重一直维持在80%以上,其中1993年最高,为86.3%,1995年最低,为81.5%。
“九五”时期,初级产品进口比重略有回升,2000年最高,为20.8%,1999年最低,为16.2%。
“十五”时期,初级产品进口比重逐年提高,从2001年的18.8%提高到2005年的22.4%。
综观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进口一直占主要地位。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大部分年份,制成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均在80%以上。
在制成品进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发展最快,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在制成品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均在40~50%之间。
第二,进口商品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
从表3-9的统计数据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进口的比重略有上升,而低技术产品和中等技术产品的进口比重却明显下降,分别从1990年的17%和45.9%下降至2005年的7.8%和27%。
值得注意的是,高技术产品进口比重从1990年的13.4%提高到2005年的35.7%,成为进口的主导产品。
这种变动趋势表明中国一般加工业的国产化能力正逐步提高,从而对国外低、中技术产品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同时也显示,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对数增加了1777.15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514.20%.三大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后面6年增加的总额几乎是前面11年增加的总额的5倍。
表三、图三的数据和图形可以看出:1993年到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从576.2:100骤升到861:100。
1995—2004年之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很小,基本维持在827:100。
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开始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得出,不管是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还是按贸易方式分货物进出口总额都在2001年以后得到了快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市场半径扩大了若干倍才使得贸易总额骤增。
近20年以来,对外贸易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90年的30%上升到了2007年的64.39%,从而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提升,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愈显重要。
然而,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国外市场需求虽然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但处理不好,“动力”也会变成“阻力”。
因此,正确地分析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各种因素与进出口总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现主要是选取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各种产业结构的比重,国家政策等。
(一)各种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1.一般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对外升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上升,这将会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减少,出口总额下降。
反之,如果人民币对外贬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下降,这样就能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使得出口增加,出口总额上升。
再有,1994年实施的汇率并轨,国内银行挂牌的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从1993年的576.20元骤升至861.87元,人民币大幅度的贬值对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使外贸依存度一度高达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