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供电与低压供电系统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55.66 KB
- 文档页数:2
低压配电系统原理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电压在1000V及以下的配电系统,用于将高压输电线路传输的电能进行分支、分配和供电。
其主要原理有以下几点:1. 供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系统的起始点是供电变压器。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经过变电站的变电设备,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低到1000V以下。
变压器负责将电能从高压侧引入低压侧,以满足配电系统的供电需求。
2. 配电装置:在供电变压器后,低压配电系统通过配电装置将电能进一步分支和分配。
配电装置包括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等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
断路器负责断开或接通电路,以避免过载或短路等故障,保护配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3. 线路布置: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线路布置是根据用电设备的需求进行规划的。
线路主要分为进线、支路和出线等部分。
进线将电能从供电变压器引入配电系统,支路则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出线则是将电能从用电设备带出。
线路布置需要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
4. 用电设备:低压配电系统的终点是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包括照明设备、动力设备、空调设备等,用于满足各种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
用电设备通过低压配电系统得到所需的电能供应,并将电能转化为光、热、动力等形式进行使用。
5. 地线和保护措施: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地线和保护措施是确保系统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地线用于将电路的非工作导体与地面连接,以排除漏电和接地故障的危险。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还需要设置过流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接地保护等设备,以保障电路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低压配电系统的原理是通过供电变压器、配电装置、线路布置、用电设备、地线和保护措施等组成的。
通过这些设施和措施,将高压输电线路传输的电能分配给各个用电设备,实现电力供应和用电需求的协调。
同时,低压配电系统还需要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
高低压配电原理
高低压配电原理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电力输送到各个家庭、工厂或机构。
高低压配电系统通常包括变电站、配电站和户内配电。
高压配电系统采用高压电缆或导线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变电站。
变电站将高压电能转化为中压电能,然后再传输到配电站。
配电站是将中压电能转化为低压电能的关键环节。
配电站通常包括变压器,它能将电压从中压调整为低压。
变压器的作用是在电网中实现电压升降,并确保电能稳定供应。
户内配电是将低压电能输送到用户设备的过程。
一般来说,户内配电系统包括配电盘、导线和插座等设备。
配电盘是接收低压电能的设备,它能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电路和设备上。
导线是电能传输的媒介,插座则用于连接电器设备。
总之,高低压配电原理通过逐层传输电能,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设备。
这个过程中,通过变电站和配电站实现电压升降,确保电能的稳定供应。
户内配电系统则将低压电能输送到用户设备,实现电力利用。
煤矿安全供电知识范文煤矿安全供电是保障矿井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稳定的供电是煤矿安全运行的基础。
本文将从煤矿供电系统、电缆敷设、电缆附件、用电设备以及应急启动电源等方面,介绍煤矿安全供电的知识。
一、煤矿供电系统煤矿供电系统包括高压供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和矿井用电系统。
高压供电系统是指将高压电流变成与矿井用电负荷相适应的一种过程,通常采用10千伏、6千伏或3.3千伏的电压供电。
高压供电系统包括高压开关柜、变压器、悬置电缆和分支箱等。
在煤矿进行供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时,应根据矿井的用电负荷和特点,合理选择高压电缆的截面、长度和线缆的走向,以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低压配电系统是指将高压电能送到矿井各个用电设备的一种过程。
低压配电系统包括低压开关柜、断路器、电能计量表和接线端子等。
在设计和使用低压配电系统时,应严格按照电气设备的规定进行安装和接线,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矿井用电系统是指矿井内的工点、巷道和井口的用电系统。
矿井用电系统包括注水泵、通风机、输送机等各种用电设备。
在煤矿用电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时,应根据各设备的功率和用电负荷的要求,合理布置和安装用电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供电。
二、电缆敷设在煤矿供电过程中,电缆是起着承载电压和电流的重要作用的设备,电缆的敷设质量直接影响煤矿的供电安全。
首先,电缆应采用有防火性能的电缆。
在选用电缆时,应根据矿井的特点选择具有耐火、耐压和耐磨损性能的电缆,以确保在火灾等意外情况下电缆能够正常供电。
其次,电缆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敷设。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如敷设深度、沟槽宽度、电缆截面等。
同时,应注意电缆的绝缘和金属护套的完好性,确保电缆的安全使用。
三、电缆附件电缆附件是电缆敷设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电缆的连接可靠和电缆的安全运行。
首先,电缆终端头应采用合适的绝缘材料进行封装。
终端头的封装应符合规定的绝缘要求,保证电缆终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电缆中途接头的连接应使用合适的连接器件。
最新电力培训课件高低压配电系统培训xx年xx月xx日contents •高低压配电系统概述•高低压配电系统设备及选型•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与安装•高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与防护目录01高低压配电系统概述高低压配电系统是指将电力能源通过配电设施进行分配,以提供给各种用电设备使用的系统。
定义具有高效、可靠、灵活和环保等特点,同时需要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长的需求。
特点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定义与特点组成高低压配电系统主要由电源、开关设备、导线、变压器、补偿装置、保护装置等组成。
分类根据电压等级和供电范围的不同,高低压配电系统可分为城市电网、工业电网和农村电网等。
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组成与分类重要性高低压配电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能源的供应和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高低压配电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工业、商业、农业、交通等,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高低压配电系统的重要性及应用02高低压配电系统设备及选型高压开关柜用于10kV及以下的高压开关设备,主要有进线柜、出线柜、联络柜等用于升高电压和降低电压,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变压器组成用于测量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通常与电力变压器一起使用用于限制电流的突变,通常与电力变压器一起使用用于保护电力设备免受雷电和操作过电压的损害高压配电设备及选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避雷器互感器低压配电设备及选型用于0.4kV及以下的低压开关设备,主要有进线柜、出线柜、联络柜等低压开关柜配电盘电缆分支箱补偿电容器柜用于分配电能的设备,包括电源开关、保护装置、测量仪表等用于将电缆分成多个分支,以便向不同负载供电用于补偿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配电变压器及选型配电变压器的类型包括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等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选择需要考虑负载的大小、性质和分布情况等因素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位置选择应考虑便于操作、维护和管理,同时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1电力电缆及选型23包括交联聚乙烯电缆、聚氯乙烯电缆、橡胶电缆等电力电缆的类型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和敷设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电力电缆的截面积选择包括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桥架敷设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选择03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与安装高压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高效的原则。
国家电压等级划分1. 交流电压等级交流电压等级通常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具体划分如下:* 高压:通常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电力线路。
在某些情况下,110kV 也可能被认为是高压范围。
* 中压:通常指6kV到35kV之间的交流电力线路。
* 低压:通常指220V到6kV之间的交流电力线路。
在某些情况下,110V也可能被认为是低压范围。
此外,对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供电系统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交流电压等级可能会有所不同。
2. 直流电压等级直流电压等级的划分相对简单,通常分为高压和低压。
* 高压:通常指150V到1000V之间的直流电力线路。
* 低压:通常指12V到150V之间的直流电力线路。
与交流电压等级一样,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直流电压等级划分。
3. 交流系统频率交流系统频率通常是指供电网络中交流电的频率。
世界各地的交流系统频率各不相同,常见的有50Hz和60Hz两种。
例如,中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采用50Hz频率,而美国、日本和印度则采用60Hz频率。
4. 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在特定时间内对用户供电的可靠程度。
供电可靠性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例如99.9%表示在一年内,每100次供电中只有一次出现供电中断或故障的情况。
提高供电可靠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增加备用电源、采用环网结构等。
5.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指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需的电压值。
不同设备的额定电压可能不同,例如家用电器通常采用220V或110V的额定电压,而工业用电设备则可能采用更高的额定电压。
在选择和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注意其额定电压和使用条件是否匹配。
6. 电压偏差电压偏差是指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间的偏差值。
如果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则电压偏差为负;如果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则电压偏差为正。
电压偏差的大小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和性能有影响,因此需要在供电系统中采取措施来控制和调整电压偏差。
7. 闪变闪变是指由于电压波动引起的灯光闪烁现象。
高低压变配电系统介绍1.高压供电系统1) 系统定义及组成高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邮电通信领域,我们通常所指的高压电源即为10KV电源(少量地方会用到35KV)。
我们自己局内的高压供电系统一般要完成进线、避雷、测量、计量、出线、联络等功能。
这些功能有些可以不必单独使用一台柜体,如进线和避雷,测量和避雷等等,经常会安装在同一个柜体内,以节省空间和投资。
另外,对于容量较小的局站(400KV A以内),根据国家规定,也可以不配置高压系统,而通过跌落式保险直接将10KV电源送入变压器。
2) 系统运行方式由于重要的通信局站往往不止有一路高压外市电引入,因此,使得高压供电系统有不同的主结线型式(是采用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
对于两路市电电源是主、备用运行或两路市电分段运行供电,当其一路市电停电及该路市电来电后的切换及投入方式又存在不同的选择。
两路市电引入时,高压系统运行时的切换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具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或已确定的方案取舍):a.当两路市电为主、备用时,两路进线开关的切换有如下三种方式:∙备用自投,主用自复。
∙备用自投,主用手动投入。
∙两路电源的切换均采用手动操作。
b. 当两路市电互为主、备用时,两路进线及母联开关的切换方式:∙母线分段,母联自投。
∙当主用市电停电后,备用市电开关自动投入,当备用市电停电后,主用市电开关自动投入。
c. 当两路市电电源均有容量限制(每路均小于总用电需求)时的切换方式:∙平时母线分段运行,当其中一路市电故障时,母联开关手动操作投入,由另一路市电供给故障回路变压器供电(此种联络方式应限制低压侧负荷不超过单线路容量)。
d. 平时母线分段运行,中间不设母联开关(有些地方供电部门要求),当其中一路市电停电时,则依靠低压系统母联开关进行联络,供保证负荷用电。
3) 高压配电设备的继电保护继电保护主要至对高压系统中的故障情况自动进行的保护措施。
对于保护装置的选择,目前我们一般选择微机综合保护监控装置。
⾼压和低压的区别很多新⼊电⽓⾏业的朋友,对⾼压和低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哪怕是做了很多年电⽓的朋友,可能平时只接触电⽓⼤家族⾥⾯的⼀部分,对⾼低压专业⽅⾯的知识接触也不多,所以,可能在这⼀块的知识并不是很系统。
今天在这⾥帮⼤家梳理⼀下这⽅⾯的知识,供⼤家参考。
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压电器:国际上公认的⾼低压电器的分界线交流电压是1000V(直流则为1500V)。
交流1000V以上为⾼压电器,1000V及以下为低压电器。
有时也把变压器列⼊⾼压电器。
再让我们看看什么是低压电器:低压电器是⼀种能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动或⾃动地接通、断开电路,以实现对电路或⾮电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的元件或设备。
控制电器按其⼯作电压的⾼低,以交流1000V、直流1500V为界,可划分为⾼压控制电器和低压控制电器两⼤类。
总的来说,低压电器可以分为配电电器和控制电器两⼤类,是成套电⽓设备的基本组成元件。
在⼯业、农业、交通、国防以及⼈们⽤电过程中,⼤多数采⽤低压供电,因此电器元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低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家⼀定看出来了,⾼低压的界定是以交流1000V (直流1500V)为界限,简单的说,交流1000V以上的是⾼压,1000V以下的为低压;直流以此类推。
关于⾼压电器的通俗分类⾼压电器中,⼀般来说按电压等级来分,⾼压⼜分为中压、⾼压、超⾼压、特⾼压。
分类低压区间对应的电⽹的标称电压(KV)⾼压开关设备上额定电压等级(KV)中压3KV-35KV3、6、10、20、35 3.6、7.2、12、24、40.5⾼压66KV-220KV66、110、22072.5、126、252超⾼压330KV-750KV330、500、750363、550、800特⾼压1100KV-10001100说明:1、⾼压与低压的分界线按IEC标准规定为1000V,⽽我国没有1000V电压等级,⾼压与低压分界线实际为3000V。
高压低压的区别与应用场景高压和低压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两个术语,用来描述电力传输和供电过程中的不同电压等级。
理解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的用途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压与低压的区别1. 电压范围:高压和低压的电压范围不同。
一般来说,高压指的是电压大于1000伏特(V)的电力系统,低压则指小于1000V的电力系统。
2. 传输距离:高压电力系统适用于长距离的电力传输,低压电力系统则适用于短距离的电力供应。
3. 电流:由于欧姆定律(Ohm's Law)的关系,高压和低压之间会存在不同的电流大小。
在同样的功率情况下,高压系统的电流会相对较小,而低压系统的电流则会相对较大。
4. 安全性:由于高压系统的电流较小,所以在同样的功率下,高压系统相对更安全。
低压系统的较大电流可能会对人体构成危险。
二、高压与低压的应用场景1. 高压应用场景:a. 电力输送:高压电力系统广泛应用于长距离的电力输送,如电力线路从发电厂到电网的输电过程中就采用了高压系统。
高压系统可以减小电流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b. 工业用电:许多工业设备需要高功率供电,因此高压系统常常用于工业场所,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
高压系统还可以减少线路电阻引起的能量损耗。
c. 强电场实验:高压系统通常用于进行强电场实验,如高压设备的测试与研究。
高压系统可以产生高强度的电场,探索电场的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 低压应用场景:a. 家庭用电:低压电力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用电。
一般家庭中的电器设备,如灯具、电视、电脑等,需要低压供电。
b. 商业用电:商业建筑中的诸多设备和系统,如空调、照明设备、电梯等,一般都需要低压供电。
c. 充电设备:低压电力系统通常用于给移动设备充电,如手机充电器、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等。
低压充电设备更为便携和灵活。
三、高压低压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压和低压电力系统都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1. 高压:高压输电技术在降低传输损耗和提高输电效率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电力低压与高压的标准
电力低压与高压的标准是根据电压等级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低压(LV) :额定电压在1000V及以下的电路。
低压电力通常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的照明和插座供电压(MV) :额定电压在1000V到35kV之间的电路。
中压电力通常用于电气化铁路、大型商业或I业建筑物和一些住宅区的供电。
高压(HV) :额定电压在35kV到230kV之间的电路。
高压电力通常用于城市和工业用电,包括工厂、铸造厂和一些大型建筑物的供电。
超高压(UHV) :额定电压在230kV以上的电路。
超高压电力通常用于大型发电厂、跨国电网以及远距离输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电压等级的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国家或地区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遵循类似的范围和命名规则。
电力系统中高压和低压的划分标准是以电压等级为主要考虑因素的。
制表:审核:批准:。
10kV高压供电系统与低压380V/220V供电系统的不同点:首先是中性点接地方式,10kV高压供电系统属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低压380V/220V 供电系统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其次是供电方式,10kV高压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三线制供电,低压380V/220V供电系统则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另外,10kV高压配电柜中的主进线柜通常采用下进线,俗称倒进火,即“刀带电”。
我国目前大多采用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即380V/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供电系统。
该供电系统具有3条火线,即L1、L2、L3(或A、B、C),一条零线。
这条零线之所以称为零线,就是因为它是由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引出的,而二次侧中性点又直接接地,与大地零电位连接。
在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中它既是工作地线,又是保护零线,现在称为PEN线,其中PE是保护零线,N是工作零线,合起来就是PEN线,PEN线表示工作零线兼做保护零线,俗称“零地合一”。
下图是三相四线制低压380V/220V供电系统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单相负载(灯泡)一端接火线,另一端接在零线上;三相电动机的三相绕组分别接在三条火线上,而电动机的金属外壳则接在零线(地线)上。
从而不难看出,这条零线(地线)既是单相负载(灯泡)的电源回路,又是三相电动机保护接零的保护回路。
这里顺便说说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问题,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叫工作接地,按照规程要求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
我们知道10kV高压系统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那么为什么380V/220V低压供电系统非要中性点直接接地呢?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V/220V低压供电系统中,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因此,任何一条火线对地电压都是220V。
如果任何一条火线接地的话,都会造成短路,此时会造成开关跳闸或熔丝熔断。
如果中性点不直接接地,若有一条火线接地,由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就形成不了回路,也就不会引起开关跳闸或熔丝熔断,从而使大地带电,此时未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不是220V,而是380V(相当于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线电压)。
高压配电站与低压配电站的区别与联系配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从发电厂输送来的高压电能转变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
在配电站中,通常会涉及到高压配电站和低压配电站两种类型。
本文将探讨高压配电站与低压配电站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1.1 电压等级高压配电站的电压等级一般在110千伏及以上,可达到500千伏甚至更高。
而低压配电站的电压等级一般在380伏以下,常见的有220伏和110伏两种。
1.2 转换方式高压配电站主要负责将从发电厂输送来的高压电能通过变电设备进行变压,转换为合适的电压等级再进行分配。
而低压配电站则是将高压配电站传递过来的低压电能再进行一次分配,根据用户需要的电压和功率进行进一步调整。
1.3 电网范围高压配电站多为电力系统的起始点,将电能从发电厂送至各个高压主干线路。
低压配电站则位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终点,将电能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或建筑物,满足其电力需求。
1.4 容量规模高压配电站通常具有较大的容量,能够满足大规模的电力需求。
低压配电站则相对较小,容量适中,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分配相应的电力。
2. 联系2.1 电力传输高压配电站和低压配电站通过配电变压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电力传输的网络。
高压配电站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至低压配电站,在此过程中经过变压、变流等设备的转换和调整,最终将电能分配给各个用户。
2.2 保护控制高压配电站和低压配电站都涉及到电力系统的保护控制工作。
高压配电站主要负责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防止电力系统出现过载、短路等故障。
而低压配电站则需要对低压线路和用户设备进行保护,确保供电安全和稳定。
2.3 运维管理高压配电站和低压配电站都需要进行运维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巡检、维修、保养等。
通过有效的运维管理,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
2.4 能效优化高压配电站和低压配电站都可以通过能效优化措施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利用先进的变压器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减少能量损失和运行成本,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高压和低压的电力供应保障措施在电力供应中,高压和低压分别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和责任,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一、高压电力供应保障措施高压电力供应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提升至更高的电压,通过输电线路传送至变电站,再由变电站进行变压、配电处理后供应给用户。
为了保障高压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输电线路绝缘检测与维护:定期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绝缘性能符合要求,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保护装置的设置和运行监测:在高压输电线路上设置合适的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通过定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故障排除与恢复:及时发现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并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排除和恢复工作,缩短故障的处理时间,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4. 电力调度和运行监测:建立高效的电力调度系统,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实时调整和优化电力供应方案,确保高压电力供应的平衡和稳定。
二、低压电力供应保障措施低压电力供应是指将高压电网的电能经过变压器降压后供应给用户使用。
为了保障低压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变压器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变压器进行维护和保养,检查变压器的绝缘状态、冷却系统和配电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2. 线路检测和故障排查:定期对低压配电线路进行巡检,及时发现线路的老化、松动、损坏等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和更换措施,防止线路故障对供电造成影响。
3. 过载保护和自动切换开关:安装过载保护装置和自动切换开关,当供电线路出现过载或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保护用户设备和人身安全。
4. 用户故障处理:建立健全的用户故障报修和处理机制,提供及时的故障处理服务,确保用户在供电故障发生时得到及时的支持和解决。
综上所述,高压和低压的电力供应保障措施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目标是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0kV高压供电系统与低压380V/220V供电系统的不同点:
首先是中性点接地方式,10kV高压供电系统属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低压380V/220V 供电系统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
其次是供电方式,10kV高压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三线制供电,低压380V/220V供电系统则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
另外,10kV高压配电柜中的主进线柜通常采用下进线,俗称倒进火,即“刀带电”。
我国目前大多采用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即380V/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供电系统。
该供电系统具有3条火线,即L1、L2、L3(或A、B、C),一条零线。
这条零线之所以称为零线,就是因为它是由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引出的,而二次侧中性点又直接接地,与大地零电位连接。
在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中它既是工作地线,又是保护零线,现在称为PEN线,其中PE是保护零线,N是工作零线,合起来就是PEN线,PEN线表示工作零线兼做保护零线,俗称“零地合一”。
下图是三相四线制低压380V/220V供电系统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单相负载(灯泡)一端接火线,另一端接在零线上;三相电动机的三相绕组分别接在三条火线上,而电动机的金属外壳则接在零线(地线)上。
从而不难看出,这条零线(地线)既是单相负载(灯泡)的电源回路,又是三相电动机保护接零的保护回路。
这里顺便说说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问题,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叫工作接地,按照规程要求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
我们知道10kV高压系统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那么为什么380V/220V低压供电系统非要中性点直接接地呢?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V/220V低压供电系统中,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因此,任何一条火线对地电压都是220V。
如果任何一条火线接地的话,都会造成短路,此时会造成开关
跳闸或熔丝熔断。
如果中性点不直接接地,若有一条火线接地,由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就形成不了回路,也就不会引起开关跳闸或熔丝熔断,从而使大地带电,此时未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不是220V,而是380V(相当于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线电压)。
这时人站在地上就等于踩在一条火线上,如果不慎碰到另外两相中的任一条火线,就将承受380V电压,这是非常危险的。
二次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另一意义在于,可以降低低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我们知道,配电变压器一次侧(高压)额定电压一般多为10kV,而二次侧额定电压为400V。
可见配电变压器一、二次额定电压之比,即U1/U2=10000V/400V=25,也就是说一、二次电压相差25倍。
如果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话,一旦变压器绝缘损坏,一次高压串入二次低压,低压电气设备难以承受这么高的高压,势必造成绝缘击穿,从而烧毁低压电气设备;如果提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又必然造成电气设备造价提高。
如果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话,即使变压器绝缘损坏,一次高压串入二次低压侧,电流也可以通过中性点接地(工作接地)流向大地,从而起到降低低压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作用。
10kV高压供电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即使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仍属于不接地系统,也就是说,只要不是直接接地,就称为不接地系统。
采用不接地系统供电,可以避免由于系统中一相接地造成故障掉闸,以致影响供电系统正常运行。
然而有利必有弊,即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如接地相金属性接地,接地相的相电压为0,另外未接地的两相的相电压将升高根号3倍,即由5.8kV升到10kV,这不仅威胁设备的绝缘,还可能由于绝缘击穿造成另一相接地,从而引发相间短路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