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__主治复习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__主治复习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__主治复习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__主治复习

内科学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

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

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

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长期发复→肺气肿

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3、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4、西医治疗

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控制感染→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

5、中医治疗

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

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寒饮伏肺――小青龙汤

肺气虚――补肺汤

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

二、支气管哮喘(哮病)

1、发病机制:

(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

(2)气道慢性炎症――哮喘的本质

(3)气道高反应性――共同病理生理特征

(4)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

2、中医病机

宿根――宿痰伏肺

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

3、表现

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

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

4、西医治疗

(1)β2受体激动剂――首选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2)茶碱类(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 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

(3)抗胆碱药――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

(4)激素――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

5、中医治疗

寒哮――射干麻黄汤

热哮――定喘汤

肺虚――玉屏风散

脾虚――六君子汤

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

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2)病毒性肺炎――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

(3)支原体肺炎

(4)真菌性肺炎

(5)肺炎衣原体肺炎

(6)非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2、病理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

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

(三)表现:

1、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

呼吸困难→休克肺中毒肺

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

并发症少见

(2)葡萄球菌肺炎

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衰竭

两肺散在湿啰音

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气胸或脓胸

(3)克雷伯杆菌肺炎

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

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

(4)军团菌肺炎

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

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体温上升与脉搏不成比例并发症:早期多系统受累是本病的特点

2、病毒性肺炎

阵发性干咳。(老幼)呼吸困难,紫绀,嗜睡,精神萎靡严重:呼吸浅速,肺部叩诊过清音,喘鸣音,三凹征

并发症:少见

3、支原体肺炎

持久的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本病的突出症状

咽、耳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

4、真菌性肺炎

(1)肺放线菌病

起病缓慢,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粘液或脓性痰

痰中有时可找到由菌丝缠结成的“硫黄颗粒”

贫血、消瘦、杵状指

并发症:脓胸和胸壁瘘管

(2)肺念珠菌病

支气管炎型: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点状白膜;

肺炎型:咯白色粥样痰,痰有酵母臭味或甜酒样芳香味

并发病多发性脓肿

5、肺炎衣原体肺炎

表现轻,咽痛,干咳,可持续数月

6、非感染性肺炎

(1)放射性肺炎

刺激性干咳,气急和胸痛,呈进行性加重

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和硬结,出现色素沉着

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2)吸入性肺炎

咳淡红色浆液性泡沫状痰。痉挛性咳嗽、气急

急性期双肺有较多湿啰音,伴哮鸣音

(四)治疗――尽早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首选1、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

(2)葡萄球菌肺炎――耐青霉素酶的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3)克雷伯杆菌肺炎――三、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4)军团菌肺炎――首选红霉素

2、病毒性肺炎――抗病毒

3、肺炎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次为氟喹诺酮类

4、真菌性肺炎――抗真菌

5、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

6、非感染性肺炎

(五)中医治疗

邪犯肺卫――三拗汤或桑菊饮

痰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

热闭心神――清营汤

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四逆汤

正虚邪恋――竹叶石膏汤

四、肺结核(肺痨,劳瘵,急痨,劳嗽,尸疰,虫疰)(一)病理――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三种病理变化多同时存在

病理过程:表现为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也可涉及心肝(三)治疗

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吡嗪酰胺

最常用的抗结核药――异烟肼

主要不良反应为第VIII对颅N损害的氨基酸苷类:链霉素

(四)中医治疗

肺阴亏损――月华丸

阴虚火旺――百合固金汤事秦艽鳖甲散

气阴耗伤――保真汤

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肺积,息贲)

――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有淋巴结和血行转移

(一)病理

1、解剖学分类:

中央型肺癌:发在段至主支气管,以鳞癌多见。占肺癌3/4

周围型肺癌

2、组织学分类

(1)小细胞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

(2)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常见的类型

(3)腺癌

(4)细支气管-肺泡癌

(5)大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

(6)鳞腺癌

(二)诊断

早期,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中期,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晚期,恶病质

诊断的最可靠手段――痰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检查

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

(一)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二)表现

1、代偿期: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稍动感心悸气短乏力

2、失代偿期: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体征:肺动脉高压和右室增厚的客观征象

主要并发症: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休克、DIC

七、慢性呼吸衰竭(喘证,喘脱,闭证,厥证)

(一)病因

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中医病机

病位在肺,与脾、肾、心关系密切

本虚标实:本虚:肺脾肾心虚;标实:痰浊,瘀血,水饮(三)血气分析

I型呼衰:PaO2<60, PaCO2≤40

II型呼衰:PaCO2>50 和(或)PaO2<60

代偿性呼酸:PaCO2升高,pH正常,HCO3-升高

失代偿性呼酸:PaCO2升高,pH<7.35

(四)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抗感染,机械通气

I型呼衰:给予高浓度(>35%)吸氧

II型呼衰:给予持续低浓度给氧→使颈动脉窦兴奋性降低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功能不全

(一)病因――心排出量下降,周围器官供血不足

1、心肌收缩力降低――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的心绞痛)

2、前负荷增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后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右心后负荷增加――阻塞性肺气肿

左心后负荷增加――回心血量增加

4、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

(二)左心衰

――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和器官低灌注临床表现为主

1、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症状

心源性哮喘,咳嗽,咳痰,咯血

2、体征:两肺底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交替脉

(三)右心衰――以体循环静脉瘀血表现为主

1、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

少尿及呼吸困难

2、体征:右心室扩大,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水肿

胸水和(或)腹水,肝肿大。晚期可有黄疸、腹水

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要点――腔静脉压升高

(四)治疗

1、利尿剂――小剂量,逐渐加量

急性肺水肿――首选速尿

充血性心衰时不宜用――甘露醇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洋地黄――心衰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

禁忌:窦房阻滞,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中毒处理:停药

快速性心律失常:钾不低――苯妥英钠

低钾――补钾

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二、心律失常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1、室上性心动过速

――颈动脉按摩能使心率突然减慢

表现:心率快规则,P波出现QRS之后,ST段与T波可无变化

2、早搏

(1)房早:提早出现的P’;P’R>0.12;QRS正常;代偿期间歇多不完全

(2)房室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其前无相关P波;QRS形态正常;代偿间歇多完全

(3)室性期前收缩:QRS提早出现,畸形、宽大,其前无相关P波;T波亦异常宽大;代偿间歇完全

3、室性心动过速(室颤):QRS畸形,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没有P波;频率150-220次/分

――是电复律的绝对适应证

4、房颤:房颤心室率快而不规则;QRS波和T波形状变异。

――最容易引起房颤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5、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F波;QRS波和T波形态正常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

1、窦缓:心率40-60次/分;常伴窦性心律不齐

治疗:<40次/分――阿托品

2、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阻:窦性P波,其后有QRS;P-R间期延长>0.2

(2)II度房阻

I型:P-R期延长,R-R缩短,直到P波后无QRS出现

II型:P-R间期固定;P波突然不能下传而QRS波脱漏

治疗:异丙肾;阿托品

(3)III度房阻:窦性P波,P-P间隔规则;P波与QRS无固定关系;心房率>心室率;心室心律由交界区或心室自主起搏点维持。

3、病窦综合征:持续、严重,有时突发的窦缓;发作时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动过缓与心动过速交替出现

治疗: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

三、心脏骤停

(一)病因: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及其并发症

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是猝死的最强预测因素

(二)治疗:

首先捶击复律,其次是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1、除颤和复律

室颤的首选治疗措施――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

2、药物

利多卡因――利于心脏保持电的稳定性

难治性室速和室颤电击后仍没有好转,首选――胺碘酮

急性高钾引起的顽固性室颤――给予钙剂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无脉搏――常用肾上腺素,阿托品

肾上腺素――维持稳定心电与血流动力学的首选药

异丙肾――治疗原发性或民除颤后心动过缓

3、复苏

能否成功的关键――恢复有效心律

基础复苏的目的――建立人工循环

心肺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脑复苏

四、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调节机制:

急性调节:通过压务感受器及交感神经活动来实现

慢性调节: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肾脏对体液容量的调节来完成

(一)病理

早期主要变化――周身小动脉痉挛

持续多年后,病变最显著的是――肾细小动脉硬化

(二)表现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主要临床特征:长期的血压增高和顽固的低钾血症

2、皮质醇增多症可见:尿中17-羟类固醇聝17-酮类固醇增高

(三)并发症

我国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脑血管意外

急进型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尿毒症

(四)治疗

1、急症――首选硝普钠

2、常用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

3、应用:

1)合并心衰――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

2)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用ACEI;

3)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选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

4)糖尿病――用ACEI和α受体阻滞剂

5)心梗后和冠心病――先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

6)高脂血症――不用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

7)妊娠――甲基多巴、β受体阻滞剂,不用ACEI、ARB

8)脑动脉硬化――用ACEI、CB

9)中年舒张期高血压――长效CCB、ACEI、α受体阻滞剂

10)合并支哮、抑郁症、糖尿病――不用β受体阻滞剂

11)痛风――不用利尿剂

12)心脏传导阻滞――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CCB

五、冠心病

六、心绞痛

(一)表现

1、劳力型心绞痛典型心电图改变:

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T波倒置或低平,发作缓解后恢复。

2、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症状:

劳力时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后3分钟内缓解

3、变异性心绞痛的主要特征:

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

4、心肌损伤的心电图特征:ST段弓背型抬高

(二)治疗

1、硝酸甘油――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

2、心得安――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

3、地尔硫?――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氧

4、钙通道阻滞剂――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

七、心肌梗死

(一)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表现

急性心梗早期(24小时)死因主要是――心律失常

心梗最常见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

1、心电图: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病理性Q波,T波倒置

I、aVL、V5-7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前壁心梗

V1-5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急性间隔心梗

室速、室颤多见于――广泛前壁心梗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心梗

2、血清检查

AST变化:6-10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持续3-5天

LDH变化:6-10小时开始↑,36-48小时达高峰,持续7-14天

(三)溶栓适应证;禁忌证

八、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一)病因

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最常见

咽部链球菌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要条件

(二)表现

1、二尖瓣狭窄

症状:呼吸困难,咯血(粉红色泡沫样痰),咳咳嗽,右心衰

体征:二尖瓣面容;梨形心;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左心房增大。

2、二尖瓣关闭不全

症状: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后期体循环淤血

体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心尖部III级以上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

左房左室增大

3、主动脉瓣狭窄

症状: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典型三联征

体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出现收缩期震颤中;主动脉瓣区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症状:多无症状

体征:颈动脉搏动明显,有周围血管征,左室增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呈抬举性,水冲脉,靴形心

心尖第一心音减弱,主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早期递减型叹气样杂音

可有动脉枪击音及杜氏双重杂音

5、联合瓣膜病

6、并发症:心衰――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心律失常――以房颤最常见

栓塞――最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房颤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风心病早期

肺部感染

脉压增大可出现――水冲脉

左室功能不全可出现――交替脉

引起左室前负荷增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引起右室后负荷增加――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Graham-Stell杂音

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胃炎

(一)病理:炎症;萎缩;化生

(二)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因素――慢性胃体炎的主要原因

(二)胃镜表现

1、浅表性胃炎:粘膜充血,色红,边缘模糊,多局限,形成红白相间征象,粘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

组织学:粘膜或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浸润

2、萎缩性胃炎:粘膜色淡弥散变薄,有上皮细胞增生或肠化生

组织学:粘膜萎缩伴有假幽门腺化生

二、消化性溃疡(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命名:因溃疡的形成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

(一)病因

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因子与其自身防御因素失去平衡

(二)病理

GU可发于胃的任何部位,以胃角和胃窦小弯常见

DU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

(三)表现

――上腹疼痛,慢性病程发作,呈周期性、节律性

GU――餐后1小时内发生疼痛

DU――两餐之间,持续不减,直至下次是食后缓解,午夜痛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穿孔

幽门梗阻――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引起

癌发

影像:龛影――直接征象;痉挛性切迹――间接征象

化验:胃溃疡――胃液酸度↑↑

DU――胃酸↑,胃泌素↑

.

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胃酸↑↑,胃泌素↑↑(四)治疗

三联疗法:鉍剂+克拉霉素+甲硝唑

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鉍剂+克拉霉素+甲硝唑

三、胃癌

――居消化道肿瘤死亡原因第一位

(一)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息肉;残胃炎;

胃溃疡;巨大粘膜皱襞症

(二)病理

1、部位:好发于幽门区(胃窦、胃小弯及前后壁),次贲门部

2、形态分型

(1)早期胃癌:粘膜及粘膜上层

(2)中晚期胃癌:侵及肌层或全层

(蕈伞型;溃疡型;溃疡浸润型;弥漫浸润型)3、组织分型

根据腺体:管状腺癌;粘液腺癌;髓样癌;弥散型癌

根据分化分: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

根据生长方式分:膨胀型;浸润型

根据肿瘤起源分: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

(三)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结;血行播散;腹腔内种植(四)中医病机:病位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五)表现

上腹痛-最常见的症状

并发症:出血;梗阻;穿孔

伴癌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

四、肝硬化

(一)病因: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虫病

(二)表现

1、代偿期:乏力,食欲减退

2、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症状;

(2)门静脉高压症: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腹水――代偿功能减退最突出体征

(三)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自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肝癌

肝肾综合征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五、原发性肝癌

(一)病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饮用水污染(二)病理: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三)转移途径:肝内转移;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种植转移(四)表现

肝区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肝大;黄疸;肝硬化;全身表现;

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五)诊断标准:AFP>400

异常凝血酶原――对亚临床肝癌早期诊断有价值六、急性胰腺炎

(一)病因:胆道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二)表现:

腹痛――主要和首发症状

多位于上腹中部,饭后1-3小时发病渐加重

疼痛剧烈而持续,向腰背放射

恶心、呕吐及腹胀

发热――中度以上发热

胁腹皮肤可见呈暗灰蓝色斑(Crey-Turner征)

脐周皮肤青紫(Cullen征)

并发症: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败血症,肾衰,心衰,DIC (三)检查

1、淀粉酶:血>500U,6-12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

尿>256U 2、脂肪酶:>1.5U,48-72小时开始升高

3、C反应蛋白(CRP)>250mg/L――提示广泛的胰腺坏死

七、上消化道出血

(一)病因:消化性溃疡――主要原因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胃与大肠,与肝脾关系密切

(三)出血量的估计

>5ml 粪便隐血+

50-100ml 黑便

250-300ml 呕血

400-500ml 出现全身症状

>1000ml 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四)治疗

大量出血伴休克――首选积极补充血容量

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以链球菌感染最常见

病理:弥漫性毛细血管样及系膜区细胞增生及WBC浸润

电镜特点:上皮下驼峰状电子沉积

(二)中医病机:初期病变主要在肺脾;恢复期主要在脾肾

(三)表现: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少尿

(四)治疗――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药药

――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五)中医辨治

急性期:风寒束肺,风水相搏――麻黄汤合五苓散

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越婢加朮汤

热毒内归,温热蕴结―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味消毒

脾肾亏虚,水气泛溢――五皮饮合五苓散

肺肾不足,水温停滞――改已黄芪汤

恢复期:脾气虚弱――参苓白朮散

肺肾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少数由急性发展而来,多数为免疫介导性疾病

病理:双肾一致性肾小球改变

类型:系膜产生性;膜增生性;膜性肾病;局灶性

(二)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

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

水肿、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

(三)治疗:低蛋白低磷;控制血压;PLT解聚药;避免肾损害

三、肾病综合征(NS)

(一)病理:

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高发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胞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少年

膜性能病――好发于中老年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好发于青少年男性

(二)表现与并发症

1、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

大量蛋白尿(>3.5g/d)――最基本的特征

2、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急性肾衰、

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

(三)治疗

――首选激素(泼尼松)

1、消肿:利尿剂

2、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

3、激素抵抗型――环磷酰胺、氮芥

四、尿路感染

(一)病因: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

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

病理:病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

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

(二)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与肝脾密切

(三)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高热寒战,尿频急痛,排尿困难,肾叩击痛

2、膀胱炎:多见于青年妇女,尿频急痛,尿混浊

.

3、尿道炎

(四)检查

1、尿常规:尿WBC>5个/高倍视野

2、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

(五)治疗

1、初发者――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氧氟沙星

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头孢曲松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大肠杆菌感染且肾功正常――庆大霉素

五、慢性肾功能不全(癃闭,关格,溺毒,肾劳)

(一)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主要特征:脂代谢异常

血管紧张素II在慢性肾衰进行性恶性中起重要作用

蛋白尿是肾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肝

(三)诊断:Ccr<80ml/min Scr>133umol/l

1、肾贮备功能下降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50-80%

血肌酐正常,无症状

2、痰质血症期:GFR减少至正常的25-50%,出现氮质血症

血肌酐高于正常<450,轻度贫血、多尿和夜尿3、肾衰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25%

血肌酐450-707,贫血明显

4、尿毒症期:GFR减少<10%,血肌酐>707

临床特点:贫血,尿量增多,夜尿增多

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

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

(一)铁的代谢

1、主要来源于食物

2、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3、不能被利用的铁贮存于肝、脾、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内

4、铁与血浆转铁蛋白在小肠粘膜细胞内结合

5、分布:成人体内存在的铁为3-5g

67%组成血红蛋白,

29.2%为贮存铁;

3.5%存在肌红蛋白中;

0.2%存在于参加细胞代谢的血色素酶类

0.12%在血液中运转

(二)病因:慢性失血占缺铁的首位

(三)中医病机:病位在脾、胃,与肝、肾相关

(四)诊断: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男<120,女<110,孕妇<100

MCV<80,MCH<27,MCHC<30%

2、血清铁浓度<8.9umol/l,总铁结合力>64.4umol/l

3、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清铁蛋白<12ug/l

(五)治疗

1、口服铁剂――最常用

2、输血或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30g/l,症状明显

3、注射铁剂――口服铁剂不能奏效需要迅速纠正缺铁者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虚劳,血虚,血证)

(一)中医病机:病位在骨髓,发病在心、肝、脾、肾,肾为本(二)主要表现:贫血、发热、出血

(三)诊断的最佳方法:骨髓活检

(四)再障的骨髓表现:红有髓总量减少,脂肪组织增多(五)治疗

首选药物――雄激素

最佳方法――骨髓移植

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外周血WBC数持续<4.0*109/L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WBC数持续<0.5*109/L

(一)病因:

1、粒细胞生成障碍:

电离辐射→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干扰粒细胞增殖周期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无效性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恶性肿瘤、白血症→造血受抑制

2、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脾亢、某些病毒及细菌感染、药物性

3、粒细胞分布紊乱及释放障碍

(二)表现: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出汗,周身不适

咽部疼痛,红肿,溃疡,和坏死,

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咽峡炎

四、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在儿童及35岁以下的成人中,白血病占死亡率的第1位

分类:

1、急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及早幼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2、慢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多为较成熟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白血病)

临床特征:发热、出血、血亏、骨痛、癥块

五、急性白血病

诊断:发热,贫血,胸骨压痛,外周血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一)诊断特点:脾肿大――最突出体征

粒细胞显著增多

具有特异的Ph标记染色体

(二)治疗

1、羟基脲――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首选药

2、白消安(马利兰)

3、阿糖胞苷(Ara-C)――Ph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甚或转阴

4、白细胞单采――拟减少过多的白细胞

5、干扰素

6、骨髓移植――45岁以下慢粒慢性期缓解后

七、特发性血小板北海性紫癜(ITP)

(一)特征: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PLT↓,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PLT生存时间缩短及抗PLT自身抗体出现。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

慢性型――好发于40岁以下女性

(二)诊断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

2、多次检查PLT减少

3、脾不大或轻度大

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三)治疗

激素――首选药物

脾切除――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病因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常见

2、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3、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4、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滤泡状甲状腺癌

(二)诊断要点

――怕热、多汗、易激动、易饥多食、消瘦、手颤、腹泻、心动过速及眼征、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部位听到血管杂音和触到震颤

甲亢性心脏病――表现为房颤和心衰

(三)治疗

治疗甲状腺危象――首选丙硫氧嘧啶

既往有哮喘病史的――不宜用心得安

二、糖尿病

(一)病因

.

1、1型:以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为特征

2、2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性缺乏

病理: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

(二)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低血糖反应及昏迷,感染

2、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征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动眼神经、展神经麻痹及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三)检查

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的指标――糖基化血红蛋白

鉴别1型与2型最好的检测是――胰岛素释放试验

三、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失水

1、高渗性失水早期主要表现――口渴

2、等渗性失水多发生于胃肠液急性丧失

3、低渗性失水特征:无口渴感

补液:轻度1200,中度1800-3600,重度>3600

(二)水过多和水中毒

――血浆渗透压和血钠明显降低

(三)低钠血症<135

(四)高钠血症>150

特发性高钠血症――给予氢氯噻嗪可使症状改善

(五)低钾血症<3.5

心电图:T皮宽而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六)高钾血症>5.5

心电图:高尖T滤

(七)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深快

pH↓,HCO3-↓,PaCO2正常,AB、SB↓,BE负值增加(八)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浅性

pH↑,HCO3-↑,PaCO2正常,AB、SB↑,BE正值增加(九)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常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

pH↓,HCO3-↑,PaCO2↑,AB、SB↑,AB>SB

(十)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加快,换气过度,伴呼吸困难和意识改变

pH↑,HCO3-↓,PaCO2↓,SB↓,AB>SB

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

一、风湿热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诊断表现: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

(一)病因病理

病因:链球菌咽部感染

病理:以侵犯心脏、关节为主

分期:变性渗出期

增殖期――特征:风湿小体形成――风湿活动标志

硬化期

风湿性心脏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检查

1、咽拭子培养:链球菌感染+

2、血象:WBC↑,RBC沉降率↑

3、透明质酸酶+

4、活动期:C反应蛋白↑,血沉↑,血清糖蛋白、粘蛋白↑

(三)治疗

1、抗生素――首选青霉素

2、抗风湿药物――首选非甾体类,常用乙酰水杨酸

3、心脏炎――激素(常用泼尼松)

4、舞蹈病――加镇静药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病理:滑膜炎――最基本病理改变

血管炎――类风湿性结节

(二)表现:晨僵;痛与压痛;关节肿;关节畸形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

(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舒林酸,阿西美辛,双氯芬酸)

2、慢作用抗风湿药:首选甲氨蝶呤

3、激素――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四)中医辨治

活动期:湿热痹阻――四妙就

阴虚内热――丁氏清络饮

寒热错杂――桂枝芍药知母汤

缓解期: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肝肾亏损,邪痹筋骨――独活寄生汤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一)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发病主要机制病理: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

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苏木紫小体;“洋葱皮样”病变(二)中医病机:病位在经络、血脉,与心脾肾密切相关(三)诊断:

颧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

非侵蚀性关节炎;浆膜炎;蛋白尿或细胞管型;

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

(四)检查

抗核抗体(ANA)――SLE阳性率最高的抗体

抗Sm抗体――SLE特异性最高的抗体

(五)治疗

1、轻型:对症治疗

2、重型:激素;细胞毒药(环磷酰胺);环孢素;丙球

(六)中医治疗

气营热盛――清瘟败毒饮

阴虚内热――玉女煎合增液汤

热郁积饮――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

瘀热痹阻――犀角地黄汤

脾肾两虚――济生肾气丸

气血两亏――八珍汤

脑虚瘀热――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瘀热伤肝――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

一、癫痫

治疗: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丙戊酸钠;其次氯硝西泮

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

儿童肌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其次乙琥胺或氯硝西泮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二、急性脑血管疾病

病因

1、血管壁病变――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

2、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

3、血流成分改变及血流流变学异常(血液粘稠度↑,凝血异常)脑栓塞最常发生在――大脑中动脉

第九单元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一、急性中毒总论

(一)病因:工业性毒物;农药;药物;有毒动、植物

(二)发病机制

一氧化碳――严重影响血红蛋白结合并输送氧的功能

硫化氢――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缺氧

亚硝酸盐――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缺氧

(三)表现

1、呼吸

安眠药中毒――呼吸抑制

氰化物、吗啡中毒――呼出气有苦杏仁味

有机磷中毒――呼出气有蒜味

苯酚、甲酚皂中毒――苯酚味

.

2、循环:

心律失常――洋地黄,夹竹桃,乌头,蟾蜍

心脏骤停――洋地黄,奎尼丁,氨茶碱,锑剂,吐根碱低钾――可溶性钡盐,棉酚,排钾性利尿药

休克――三氧化二砷,巴比妥类

3、眼症状

瞳孔扩大――阿托品,可卡因,麻黄碱,莨菪碱

瞳孔缩小――有机磷中毒,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

视神经炎――甲醇中毒

(四)解毒药

1、金属中毒:铅中毒――依地酸二钠钙

砷、汞――二巯基丙醇

汞、砷、铜、锑――二巯基丙醇磺酸钠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中毒――亚甲蓝(美蓝)

3、氰化物中毒――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

4、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解磷定

5、中枢:阿片类麻醉药中毒――纳洛酮

苯二氮?类中毒――氟马西尼

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CO中毒最容易受损害的脏器――脑和心脏

(一)表现

1、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COHb浓度达20-30%

中度中毒――COHb浓度达30-40%

重度中毒――COHb浓度>50%

2、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

“假愈期”:2-60天

表现: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锥体系;

大脑皮质局灶症;周围神经炎

(二)治疗

尽快纠正急性CO中毒组织缺氧――首选高压氧舱三、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一)表现

口服中毒5-20分钟

呼吸道吸入30分钟

皮肤吸收中毒2-6小时

1、轻度中毒:以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为主

胆碱酯酶活力降至50-70%

2、中度中毒:M样症状加重,出现烟碱样(N样)症状

胆碱酯酶活力30-50%

3、重度中毒:M、N样症状,合并肺水肿,抽搐,昏迷

胆碱酯酶活力<30%

(二)治疗

1、阿托品――对抗毒蕈碱样症状

2、胆碱酯酶复活剂――解除中毒的烟碱样症状

对1605、1059、3911中毒――疗效好

对敌百虫、敌敌畏中毒――疗效差

对乐果、马拉硫磷中毒――疗效不显

对二嗪家、谷硫磷――无效且有不良反应

对急性中毒迁延过久或慢性中毒者――无效

第十单元内科常见危重症

一、休克

――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一)病因病理

1、脓毒性休克――严重损害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的靶器官

抗凝及凝血障碍,以及低血压为主要表现

2、心源性休克――心泵衰竭的极期改变

冠心病急性心梗――主要原因

3、过敏性休克――全身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

(二)表现

1、休克早期――代偿性休克阶段

2、休克中期――失代偿性休克

3、休克晚期――不可逆休克

(三)治疗1、脓毒性休克

激素:――休克发生后4-6小时之内用,首选甲基强地松龙抑制细胞因子,并减少致炎物质的合成与释放

抑制血小板聚集

解除血管痉挛

增加心肌收缩力

2、心源性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

3、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

二、急性心力衰竭

主要表现――急性肺水肿,重者伴心源性休克

(一)病理:

心脏收缩力↓↓↓,心排血量↓↓

左室瓣膜性急性反流,左室舒张末压急剧↑↑↑,肺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压↑↑,肺毛细血管压↑↑→急性肺水肿

(二)中医病机――以心阳虚衰为本

(三)诊断: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咳嗽伴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双肺对称性布满水泡音和哮鸣音

有引起急性心衰的心脏病基础

(四)治疗

原则:降低左房压和左室充盈压;

增加左室心搏量;

减少循环血量

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保证气体交换

1、吸氧

2、吗啡――镇静,减慢呼吸,扩张外周静脉,扩张小动脉

3、快速利尿――利尿,扩张静脉,缓解肺水肿

4、血管扩张剂――降低心室前后负荷,缓解肺淤血

硝普钠――降低心室前后负荷

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

酚妥拉明-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降低心室后负荷

5、洋地黄类

西地兰――适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并已有心室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6、氨茶碱――扩张支气管并有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

7、静脉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三、急性肾衰竭

――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呈进行性升高的综合征

(一)中医病机

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三焦、膀胱

病机:肾失气化,水湿浊瘀不能排出体外

(二)表现:急骤发生少尿

体征:水肿→全身浮肿,高血压,肺水肿

高血钾→心律缓慢,心律不齐,室颤,停搏

酸中毒,呼吸深大

并发症:感染;循环系统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检查:血肌酐每日上升44.2-176.8umol/L

血尿素氮上升3.6-40.7mmo/L

(三)药物治疗

1、利尿剂――只应用于急性肾衰少尿期

2、钙拮抗药――用于缺血性急性肾衰的早期

可减少钙离子细胞内流,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

硝苯地平

四、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指急性严重感染及一些非感染因素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4小时之后导致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早受累的器官――肺脏

中医病机:阴阳逆乱是发病的关键

气滞血瘀是基本病理改变和中间环节

正气欲脱、阴阳离决是最终阶段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伤寒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伤寒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宜选用 A、半夏厚朴汤 B、竹叶石膏汤 C、半夏泻心汤 D、藿香正气散 E、理中丸 2、竹叶石膏汤主治 A、余热未清,肝胃不和正 B、中焦虚寒,肝脾失调证 C、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 D、余热未清,脾胃虚寒证 E、中焦虚寒,脾虚湿盛证 3、瘥后劳复证的治法为 A、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B、清热解毒,和胃降逆 C、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D、益气和胃,降逆止呕 E、清热和胃,益气生津 4、下列不属于竹叶石膏汤药物组成的是 A、竹叶

B、生姜 C、麦冬 D、半夏 E、粳米 5、竹叶石膏汤中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的药物为 A、竹叶 B、生姜 C、麦冬 D、半夏 E、粳米 6、下列各项中,竹叶石膏汤药物的配伍意义正确的是 A、人参、麦冬益气生津、滋液润燥 B、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 C、甘草、粳米补中益气养胃 D、半夏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 E、以上都是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

之。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证论述了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的证治。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瘥后劳复证即竹叶石膏汤证,论述了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的证治。治宜清热和胃,益气生津。方用竹叶石膏汤。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中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人参、麦冬益气生津、滋液润燥;甘草、粳米补中益气养胃;半夏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用意尤妙。全方相合,既清其余热,又益其气阴,更有和胃降逆之功,故为清热滋阴和胃之佳方。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中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人参、麦

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汇总

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汇总

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意识障碍恢复后,可经过多长时间的“假愈期”而出现迟发脑病 A.30天左右 B.2~60天 C.5~10天 D.72天 E.6个月 参考答案:B 2、一贯煎的药物组成中不包括 A.熟地 B.沙参 C.麦冬 D.当归 E.川楝子 参考答案:A 3、泄泻的基本病机在于 A.感受外邪 B.脾胃虚弱 C.脾虚湿盛 D.食滞肠胃 E.肾阳虚衰 参考答案:C 4、下列属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综合征是 A.脑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B.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C.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D.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E.小脑后中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 参考答案:E 5、霍乱对机体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A.严重脱水 B.严重酸中毒 C.心功能

不全 D.急性脑水肿 E.严重败血症 参考答案:A 6、单卵性孪生子,如果一个人发生白血病,另一个人的发病率达 A.1/3 B.1/4 C.1/5 D.1/6 E.1/7 参考答案:C 7、当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端坐呼吸、紫绀、咳粉红色泡沫、两肺满布水泡音时,说明病情已处于 A.肺动脉高压期 B.代偿期 C.右心衰竭期 D.左心房衰竭期 E.疾病终末阶段 参考答案:D 8、支气管哮喘病入的致病因素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呼吸道感染 B.遗传因素 C.吸入性变应原 D.食物因素 E.刺激性气体 参考答案:B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心率>160 次/min,体温>39℃,腹泻 B.心率加快,血压高,头晕,头痛 C.心悸、气促、呕吐、腹泻 D.心率加快,

消化系统疾病科室介绍汇总

消化病学介绍 我国消化病学是由张孝骞、江绍基、陈敏章等著名的消化病学家创始并发展起来的。国内一大批消化病学专家活跃在科研、临床第一线,如北大第三医院的林三仁,协和医院的钱家鸣,上海长海医院的许国铭,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樊代明院士,301医院的杨云生,北京友谊医院的张澍田,上海瑞金医院的袁耀宗,广州中山第一医院的陈旻湖,上海仁济医院的萧树东等。连同他们所在的医院,为我国消化病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都是消化内科领域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和带头人。 上海仁济医院的消化内科是首批国家博士学位授予点。由江绍基教授和萧树东教授创建的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是国家教委内科消化重点学科, 1991年被确立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事部/教育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上海市“领军人才”等一批专家教授。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姜泊教授,周殿元教授是国内著名胃肠内镜专家,其消化内科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计委“211工程”最早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学科。目前与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5 所大学的相关实验室联合建成的国际分子医学研究中心1100平方米,中日国际消化内镜中心(1000平方米,总面积约6400 平方米,设备总值1300万元.是享誉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名牌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1年成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被命名为国家重点学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50年代,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是河北省第一个临床医学博士点,2 000年获“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姚希贤教授、姜慧卿教授、白文元教授都是国内知名专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

316中西医结合知识点总结 基础知识 1.中医学中“证”指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2.“阴中求阳”治法的病理基础是阳偏衰 3.肝木旺而伤脾土的理论依据是五行相乘 4.肺主行水主要基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5.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中起根本作用的是调畅气机 6.肺与肝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7.对全身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肾之蒸腾气化 8.元气:运行的道路是三焦;营气、:行于脉中;宗气:居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灌注心脉及延三焦下行,布散全身 9.宗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卫气:由水谷精微中剽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功能; 10.奇经八脉中的“十二经脉之海”是冲脉 11.风邪伤人,病位具有游走性的特性是风性善行 12.外感病常出现实证的阶段是初期或中期 13.“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 1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主要适用的病机变化是阳偏衰 15.根据《素问·痹论》所述,以游走性疼痛为特点的痹证是行痹 16.《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的“道”是指养生之道 17.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麻黄汤 18.用小陷胸汤治疗小结胸病,其症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同时可见脉象为脉浮滑 19.《伤寒论》中治疗“热利下重者”,宜用白头翁汤主之 20.黄疸,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小便不利,治宜茵陈蒿汤 21.防己黄芪汤证出现的症状: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22.风温病的致病邪气为风热病邪 23.春温后期,余邪留伏阴分治宜青蒿蹩甲汤 24.湿温初起,湿重于热,邪遏卫气的热型是身热不扬 25.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一般属于寒、凉 26.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増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使27.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8.具有清实热、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知母 29.治疗怀胎蕴热,胎动不安,应选用的药物是黄岑 30.秦艽具有的功效: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31.薏苡仁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32.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宁心安神 33.茵陈具有的功效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34.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35.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药物是附子 36.具有凉血止血散瘀功效,尤善治尿血的药物是小蓟 37.白芥子的功效:温肺化痰 38.龙骨: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39.具有平息内风、祛除外风功效的药物是天麻 40.地龙与僵蚕具有的共同功效是息风止痉 41.地龙:清热定惊、平喘、通络利尿 42.具有补肾助阳、袪风除湿功效的药物是巴戟天 43.五味子的主治病证是肺虚久咳 44.黄龙汤煎时加桔梗一撮的主要用意是宣肺以降腑气 45.体现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46.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47.属消法功用的:消导食积、消痞化积、消痰利水、消疮散痈 48.热药冷服,寒药热服属于“反佐”范畴 49.理中汤的主治病证:阳虚失血、中寒霍乱、小儿慢惊风、胸痹 50.固经丸所治疗的崩漏病因是阴虚血热 51.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52.在补阳还五汤中重用且为君药的是生黄芪 53.四妙丸是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牛膝、薏苡仁 54.对大出血患者应采用的治则是急则治其标 55.热病见热象应采用的治则是正治 56.春温见低热,口干咽燥,神儀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而干,脉虚细或结代,治宜加减复脉汤 57.春温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治宜青蒿鳘甲汤 58.治疗中气未虚,寒实积滞之腹痛便秘的方剂是大黄附子汤;治疗脾阳不足,冷积阻滞之腹痛便秘的方剂是温脾汤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自然界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脏为阴,腑为阳 肺—阳中之阴,心—阳中之阳 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 脾—阴中之至阴 背为阳,腹为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脉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可概括热证、实证、表证,阴证可概括寒证、虚证、里证。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凡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凡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药性有寒、热、温、凉“四气”。其中寒、凉属阴,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热、温属阳,能减轻或消除寒证。 药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还有淡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关知识点回顾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3T11:26:54.5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潘建萍郭惠蒋洪梅[导读]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山东省诸城市辛兴卫生院)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64 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 组患者各为 32 例。2 组患者都接受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还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 2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的患者在接受了常规西医疗法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68. 75%,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6. 88%。通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 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消化内科;胃溃疡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疗法,中西医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消化内科的疾病类型比较多,在我国的病发率也是非常高的,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有肠胃疾病、食管功能疾病等[1],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西药方法进行治疗的,但是获取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患有消化系统类疾病的患者消化系统的敏感性都比较强,当患者使用纯西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使本已经出现问题的消化系统再一次被刺激,这样很容易给患者埋下健康隐患,使其在反反复复中失去了治疗的希望。中西医结合疗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而且能够及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合理配伍增强了药物的药效,同时还缩短了治疗周期,由于疗效不错,也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肯定。此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 64 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为 32 例,研究组患者为 32例。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中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此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 64 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为32 例,研究组患者为 32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 18 例,女性患者有 14 例,年龄均在 31 ~ 65 岁,平均年龄为(46.23 ± 12.05)岁,在对照组患者中包括了14 例胃溃疡患者,1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 例复合型溃疡患者。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 14 例,女性患者有 18 例,年龄均在 30 ~ 64 岁,平均年龄为(47.53 ±13.28)岁,在研究组患者中包括了 16 例胃溃疡患者,10 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 例复合型溃疡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上差异不明显,无法体现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同样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等药物[2],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接受中药香砂养胃丸的治疗,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都需要连续接受治疗 1 个月,并且在治疗期间,注意患者的饮食情况,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禁食生冷、辛辣、甜腻、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法之后的临床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 0 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主要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 表示,分别采用 t 值和 χ2 值进行检验,P < 0. 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68. 7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 88%,通过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两者之间的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之间的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通过对比中西医的观点,发现中医角度更加关注理气和胃,让患者服用加味乌贝散,可以保证健脾养胃[3],促进患者胃黏膜功能的恢复,使溃疡康复的速度逐渐加快。乌贼骨、浙贝母等药物可以有效的镇痛止血,及时缓解患者的平滑肌痉挛镇痛,从而减小药物的毒性,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让胃肠黏膜再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加速愈合溃疡,及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此次研究选取了对照组患者为 32 例,研究组患者为 32 例。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中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此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中的患者在接受了常规西医疗法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為 68. 75%,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6. 88%。通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 < 0. 0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疾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更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取得了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另外,中西医疗法在其他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疗法,是经过广大的医务工作人员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西医结合疗法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其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有效性,在众多领域都表现出了非常骄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俊玲.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运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1):28-29. [2]陶秀芝.浅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运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7):54-55. [3]林友谊.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疗,2016,35(28):178-180

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库完整

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 A1/A2题型(单选题) 小气道疾患是指内径小于多少的小支气管发生了病变 A.

? E. 12小时内正确答案:B

偏头痛最常见的类型 二A.典型型偏头痛 B.普通型偏头痛 O C?偏瘫型偏头痛 ◎D.偏头痛持续状态 O E.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正确答案:B 治疗震颤麻痹目前较接近病因治疗的药物是? A.心得安 O B.左旋多巴 「C.溟隐亭 ? D.安坦 ? E.氯硝安定 正确答案;B 偏头痛最常见的先兆是 ? A.视觉症状 ? B.偏身麻木 o C.轻度偏瘫 ? D.言语障碍 ? E.幻听 正确答案:A 酒精中毒透析的特征为 ◎A.血乙醇含量>100mg/dl O 血乙醇含量>200mg / dl ? C?血乙醇含量>500mg / dl O D.血乙醇含量>800mg / dl O E.血乙醇含量>1000mg/dl

正确答案:C

女性,33岁,双上睑下垂3年,有时出现复视和眼球活动受限,晨轻暮重, 后气喘,CT检查有胸腺瘤,诊断最可能为 ◎A.动眼神经麻痹 ? B.重症肋无力 O C.格林-巴利综合征 O D.甲亢并发突眼性眼肌麻痹 ? E.颅神经病变 正确答案:B I VaVL导联出现心肌梗死图形,梗死部位位于 ? A.前间壁 ?氏局限前壁 ? C.高侧壁 ? D.广泛前壁 ? E.下侧壁 正确答案:C 晕动病治疗常用的药物,不包括 ? A.晕海宁 ? B.异丙嗪 o C.东罠著碱 ? D.地西泮 ? E.苯妥英钠 正确答案;E 胆碱酯酸复活剂对解除什么症状效果明显 ? A.烟碱样症状 ? B.毒蕈碱样症状 ? 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D.中间型综合征 ◎E.多汗症状 正确答案:A

消化内科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探讨

消化内科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9-04-16T11:37:41.7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1期作者:董薇 [导读] 消化内科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突出,不仅可以达到高质量止血效果,同时还能够根本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按照入院顺序与随机数字法原则将4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西药治疗方式,实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标准(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标准(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突出,不仅可以达到高质量止血效果,同时还能够根本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消化内科主要涉及到肠胃功能障碍以及食管功能减退等疾病,临床中发生消化内科疾病的可能性较高,同时疾病本身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形成严重影响。临床中一般都是以西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无法根本上治愈,导致整体疗效较差[1]-[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本文以消化内科部分患者为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4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3至78岁,平均年龄(51.5±15.2)岁。按照入院顺序与随机数字法原则将4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均为20例),确保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保持相近。两组患者多项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具备对比研究价值。 1.2方法 酚磺乙胺由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1893;二乙酰胺乙酸乙二胺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2467;西咪替丁片由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3429。 常规组采取西药治疗方式,主要是应用酚磺乙胺静脉滴注,每次0.55g,每天治疗3次;二乙酰胺乙酸乙二胺静脉滴注,每次400mg,每天治疗2次;西咪替丁片口服,每次0.4g,每天用药3次。以一周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一个疗程。 实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与常规组相同,中药治疗采用止血散,止血散方剂为4g三七、5g白及、5g五倍子,药物用水煎煮服用,每天用药3次,每次一副,疗程与常规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显效:48小时之内胃镜检查无任何出血,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恢复正常,血常规检查正常;有效:72小时之内胃镜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大便潜血试验结果基本恢复正常,血常规有明显好转;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治疗标准。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的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均是方式表达,采用±的标准差形式描述,数据之间采用P值进行检验,在P值<0.05时说明数据差异突出。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患者总共2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热、1例冷汗,发生率10.0%;常规组患者有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热,2例冷汗,1例头晕,1例四肢乏力,发生率20.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标准(P<0.05)。 3.讨论 消化道出血属于消化内科常见性疾病,临床危害性较高,因为患者会暂时性失去消化道功能,所以患者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管道营养供给,这也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遭受严重影响[3]。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物质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改善,饮食方面的丰富也为许多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因为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的大量使用,多种原发病以及消化道出血的案例不断增多[4]。 常规的西药治疗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是整体疗效并不是非常理想,同时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A

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5分) 萎缩性胃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重症哮喘: 脑栓塞 二、单选题(共30分,每题1分) 1、癫痫的治疗原则是:() A、一用药,可频繁更换使用。 B、开始即可多种抗痫药联用。 C、按发作类型选用抗痫药。 D、抗痫药可随意更改。 2、脑栓塞在病因上的特点为() A、脑栓塞者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病。 B、脑栓塞者有家族史。

C、脑栓塞者有高血压病史。 D、脑栓塞者有糖尿病史。 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为() A、脑电图。 B、脑干诱发电位。 C、腰椎穿刺术。 D、头颅正侧位片。 4、胃溃疡较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 A、进食后疼痛。 B、饥饿时疼痛。 C、持续性疼痛。 D、灼痛。 5、胃食管返流性病() A、做胃镜可以确诊。 B、主要症状为烧心。 C、与HP感染有关。 D、反流物胃酸。 6、脑出血者的治疗原则那项是错误的() A、溶栓治疗。 B、管理血压。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加强护理。

7、中风中脏腑和中经络的区别点是:() A、半身不遂。 B、偏身麻木。 C、口眼歪邪。 D、有无意识障碍。 8、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型的治疗原则那项是正确的() A、益气活血,育阴熄风。 B、清热化痰,醒脑开窍。 C、益气活血,通窍熄风。 D、健脾化痰,熄风通络。 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 A、溃疡活动期。 B、溃疡愈合期。 C、溃疡好转期。 D、溃疡疤痕期。 10、心胸阵阵隐痛,动则益甚,神疲懒言,舌淡胖,脉细缓,其治法为() A、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B、祛痰活血,宣痹通阳。 C、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D、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11、气滞心胸型心绞痛胸痛的特点()。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方剂考试大纲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 细目一:方剂学发展简史 要点:历代有代表性医籍的成书年代、作者、载方量及其在方剂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细目二:方剂与治法 要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2-1 八法的涵义2-2 八法的适用范围2-3 八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三: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1.方剂配伍的目的 2.方剂的基本结构2-1 君臣佐使的涵义 3.方剂的变化形式3-1 各种变化形式的涵义3-2 各种变化形式对功能的影响 细目四:常用剂型要点:1.汤、丸、散、膏、酒、丹剂的特点2.汤、丸、散、膏、酒、丹剂的临床意义细目五:煎服法要点:1.煎法2.服法2-1 服药时间2-2 服药方法 第二单元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要点:1.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组成 2.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功用 3.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主治证候 4.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的配伍意义 5.麻黄汤与大青龙汤的鉴别 6.桂枝汤的用法 7.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8.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 细目三:辛凉解表要点:1.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组成 2.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功用 3.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主治证候 4.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配伍意义 5.银翘散与桑菊饮的鉴别 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 细目四:扶正解表 要点:1.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组成 2.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功用 3.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主治证候 4.败毒散的配伍意义 第三单元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要点:1.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组成 2.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功用 3.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主治证候 4.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鉴别 细目三:温下要点:1.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组成 2.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功用 3.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主治证候 4.温脾汤的配伍意义 细目四:润下要点:1.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 2.麻子仁丸、济川煎的功用 3.麻子仁丸、济川煎的主治证候 4.麻子仁丸、济川煎的配伍意义 细目五:逐水要点:1.十枣汤的组成 2.十枣汤的功用 3.十枣汤的主治证候 4.十枣汤的用法 5.十枣汤的配伍意义 6.十枣汤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六:攻补兼施要点:1.黄龙汤的组成 2.黄龙汤的功用3.黄龙汤的主治证候 4.黄龙汤的配伍意义第四单元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1.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组成 2.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功用 3.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主治证候 4.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配伍意义 5.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的鉴别 6.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鉴别细目三:调和肝脾要点:1.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组成 2.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功用 3.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主治证候 4.逍遥散、痛泻要方的配伍意义 5.逍遥散与加味逍遥散的鉴别 6.逍遥散与黑逍遥散的鉴别 细目四:调和肠胃 要点:1.半夏泻心汤的组成 2.半夏泻心汤的功用3.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候 4.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意义 5.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的鉴别 6.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的鉴别 第五单元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2.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2016年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汇总

2016年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意识障碍恢复后,可经过多长时间的“假愈期”而出现迟发脑病 A.30天左右 B.2~60天 C.5~10天 D.72天 E.6个月 参考答案:B 2、一贯煎的药物组成中不包括 A.熟地 B.沙参 C.麦冬 D.当归 E.川楝子 参考答案:A 3、泄泻的基本病机在于 A.感受外邪 B.脾胃虚弱 C.脾虚湿盛 D.食滞肠胃 E.肾阳虚衰 参考答案:C 4、下列属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综合征是 A.脑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B.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C.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D.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E.小脑后中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参考答案:E 5、霍乱对机体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A.严重脱水 B.严重酸中毒 C.心功能不全 D.急性脑水肿 E.严重败血症参考答案:A 6、单卵性孪生子,如果一个人发生白血病,另一个人的发病率达 A.1/3 B.1/4 C.1/5 D.1/6 E.1/7 参考答案:C 7、当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端坐呼吸、紫绀、咳粉红色泡沫、两肺满布水泡音时,说明病情已处于 A.肺动脉高压期 B.代偿期 C.右心衰竭期 D.左心房衰竭期 E.疾病终末阶段 参考答案:D 8、支气管哮喘病入的致病因素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呼吸道感染 B.遗传因素 C.吸入性变应原 D.食物因素 E.刺激性气体参考答案:B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心率>160 次/min,体温>39℃,腹泻 B.心率加快,血压高,头晕,头痛 C.心悸、气促、呕吐、腹泻 D.心率加快,心悸头晕 E.血压高、头痛、气促、腹泻参考答案:A 10、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桶状胸 B.语颤增强 C.心音遥远 D.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 E.肝浊音界下移参考答案:B 11、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 A.老人 B.儿童 C.青年 D.壮年 E.婴儿 参考答案:B 12、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于 A.老年人 B.青年 C.儿童 D.壮年 E.各类人群 参考答案:C 13、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是 A.血液系统表现 B.心血管系统症状 C.胃肠道表现 D.神经、肌肉系统表现 E.呼吸系统症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与分级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四:肺结核 要点: 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及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8.预防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 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西医治疗 8.中医辨证论治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细目一:心力衰竭 要点: 1.基本病因、诱因 2.病理生理 3.临床分型 4.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 细目二:急性心力衰竭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急性左心衰严重程度分级 4.西医治疗 细目三:慢性心力衰竭 要点: 1.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 5.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四:心律失常 要点: 1.发生机制 2.心律失常的分类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完美笔记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笔记 (完美排版) 第一单元肺系病症 一、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涎而言,为肺系的主要证候之一。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位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凉燥证—杏苏散加减)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者不能平卧。病因是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三种。病机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 发作期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6)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016年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汇总

2016年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汇总

2016年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意识障碍恢复后,可经过多长时间的“假愈期”而出现迟发脑病 A.30天左右 B.2~60天 C.5~10天 D.72天 E.6个月 参考答案:B 2、一贯煎的药物组成中不包括 A.熟地 B.沙参 C.麦冬 D.当归 E.川楝子 参考答案:A 3、泄泻的基本病机在于 A.感受外邪 B.脾胃虚弱 C.脾虚湿盛 D.食滞肠胃 E.肾阳虚衰 参考答案:C 4、下列属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综合征是 A.脑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B.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C.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D.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E.小脑后中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 参考答案:E 5、霍乱对机体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A.严重脱水 B.严重酸中毒 C.心功能

心悸头晕 E.血压高、头痛、气促、腹泻 参考答案:A 10、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桶状胸 B.语颤增强 C.心音遥远 D.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 E.肝浊音界下移 参考答案:B 11、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 A.老人 B.儿童 C.青年 D.壮年 E.婴儿 参考答案:B 12、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于 A.老年人 B.青年 C.儿童 D.壮年 E.各类人群 参考答案:C 13、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是 A.血液系统表现 B.心血管系统症状 C.胃肠道表现 D.神经、肌肉系统表现 E.呼吸系统症状 参考答案:C 14、心电图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一过性ST段

下移、T波倒置,发作缓解后恢复,最可能为A.心肌梗死 B.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C.无症状型冠心病 D.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E.心力衰竭 参考答案:B 15、慢性胰腺炎晚期具有特征性表现的并发症为 A.糖尿病 B.脂肪泻 C.消化道出血 D.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E.胰腺癌 参考答案:B 16、放射性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适应证不包括 A.年龄在25岁以上 B.中度甲亢 C.经ATD 治疗无效 D.甲状腺危象 E.不宜手术 参考答案:D 17、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的中医的分型 A.湿热阻滞证 B.气滞痰凝证 C.阴虚火旺证 D.气阴两虚证 E.肝火旺盛证 参考答案:A 18、既往有哮喘病史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不宜使用 A.丙硫氧嘧啶 B.甲硫氧嘧啶 C.甲巯咪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支气管炎 (一)实证 1、风寒犯肺证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加减。 2、风热犯肺证 治法:清热解表,止咳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浊阻肺证 治法:燥湿化痰,降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4、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5、寒饮伏肺证 治法:温肺化饮,散寒止咳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二)虚证 1、肺气虚证 治法: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方药:补肺汤加减 2、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肺健脾,止咳化痰 方药: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3、肺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一)发作期 1、寒哮证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虚证 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2、脾虚证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味 3、肾虚证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细目三:肺炎 1、邪犯肺卫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 3、热闭心神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细目四:肺结核 1、肺阴亏损证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3、气阴耗伤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湿毒蕴证 治法:祛湿化痰,清热解毒 方药:导痰汤加减 3、阴虚毒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教学点: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对诊断肺炎球菌性肺炎最有意义的是 A.胸痛咯血色痰 B.肺部实变体征 C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D.X线示肺部片状阴影,呈肺叶或肺段分布 2、.消渴病的病机特点不包括 A.阴虚为本 B.燥热为标 C.气阴两虚 D.痰热壅盛 3、.首选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停肺证的方剂是 A.泻肺汤 B.小青龙汤 C.清金化痰汤 D.苍白二陈汤 4、下列哪种药物可有效缓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蕈碱样症状 A.双复磷 B.氯磷定 C.阿托品 D.利多卡因 5、.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神疲乏力 B.面色萎黄 C.气短懒言 D.腰膝酸软 6、患者下痢日久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嗜卧怕冷,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粘液夹有血液,舌淡苔腻,脉虚而数。痢疾发作时,粪便镜检30~40个白细胞/高倍视野。其证型是 A.阴虚痢 B.休息痢 C.虚寒痢 D.寒湿痢 7、患者患肺炎球菌肺炎1周,症见:低热夜甚,干咳少痰,五心烦热,神疲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型是 A.肺阴亏虚 B.气阴两伤 C.阴阳两虚 D.痰热壅肺 8、下列物质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无关的是 A.慢反应物质(SRS-A) B.环化-磷酸腺苷(cAMP) C.环化-磷酸腺苷(cGMP) D.腺苷脱氨酶(ADA) 9、.胃癌的癌前期病变是 A.胃粘膜萎缩 B.胃粘膜炎症 C.胃粘膜糜烂 D.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10、胃炎饮食停滞证的治法为 A.健脾解郁,温中止痛 B.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C.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D.温中行气,散寒止痛 二、名词解释 1、萎缩性胃炎 2、慢性肾功能衰竭 3、重症哮喘 4、脑栓塞 三、简答题 1、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2、胃食管反流性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3、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其治法和代表方是什么 四、病例分析题 王某某,男,45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为7.4mmol/L,次日复查空腹血糖为6.9mmol/L,但无明显不适。请问: 1)考虑患者可能是什么病?需要做哪些进一步的检查?如果诊断成立,治疗原则如何?如需服药,应使用哪一种药物? 2)如果诊断成立,中医对该病可分那些证型辩治?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常见急症 A型题 对酒精中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度中毒以上者应严格限制活动,以免发生外伤 B.意识障碍者采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C.中毒严重,昏迷时间长者可用血液透析疗法 D.重度酒精中毒者应迅速进行催吐及洗胃 E.轻度表现为动作笨拙,步履蹒跚,语无伦次,甚至神志错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中毒轻重分为三度:轻度表现为目睛红赤,两颧潮红或苍白,眩晕,言语增多,易激动,举止失常;中度表现为动作笨拙,步履蹒跚,语无伦次,甚至神志错乱;重度表现为郑声独语,昏睡,皮肤湿冷,口周青紫,瞳仁散大,呼吸微弱,脉细数结代,甚至出现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昏迷、二便自遗、脉沉缓或沉微等虚脱之象。 一氧化碳中毒特效的治疗方法为 A.高压氧治疗 B.利尿 C.血液净化 D.催吐 E.控制心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疗法。 下列哪项药物为正性肌力药物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山莨菪碱 D.硝酸甘油 E.多巴酚丁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心源性休克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常合并使用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与多巴胺联合应用,缓慢静脉滴入。还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强心甙、多巴酚丁胺、安力农等。 下列除哪项症状外,均属于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A.睑下垂 B.眼外展障碍 C.面瘫 D.呼吸肌麻痹 E.四肢抽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中间综合征: 若患者在度过胆碱能危象的急性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发生之

前,出现一组以部分颅神经(以第九、十对神经为主)支配的肌肉、屈颈肌肉、肢体近端肌肉及呼吸肌的肌力减弱或麻痹的临床表现,称中间综合征。临床表现有睑下垂、眼外展障碍、面瘫,甚至呼吸肌麻痹。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较为公认的是神经肌肉接头障碍学说。治疗在解毒的基础上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同时注意防治并发症,补充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急性一氧化碳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发展到高峰的时间范围是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18小时 D.18~24小时 E.24~48小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防治脑水肿: 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可在24~48小时发展到高峰。脱水疗法很重要。目前最常用的是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也可注射呋塞米脱水。三磷腺苷、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也有助于缓解脑水肿。如有频繁抽搐,首选地西泮。 下列有关人工呼吸有效的判断标准,叙述错误的是 A.吹气时患者胸廓升高 B.不吹气时胸廓复原 C.吹气人感觉气道阻力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