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精品文档42页
- 格式:ppt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42
经典肿瘤靶点——EGFR简介肿瘤知识碎片- 我的肿瘤医学笔记 -如果诺贝尔奖的颁奖词能够修改,那么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StanleyCohen与Rita Levi-Montalcini ,至少配得上这样一句赞美:他们的发现,为人类抗击肺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EGFR这个大名鼎鼎的抗癌靶点,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的,当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EGFR与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也就是我们说的“抗衰老”。
掌握“抗衰老”秘密的两位科学家后来都长命百岁了享年103岁享年97岁那么什么是EGFR?EGFR称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享年103岁享年97岁享年103岁享年97岁它就是表皮细胞表面的受体,接收生长因子的信号,向细胞内传递,通过一系列信号传递过程,促进细胞的生长。
生长因子+EGFR↓受体活化↓信号转导↓调控细胞生长享年103岁享年97岁生长因子+EGFR↓受体活化↓信号转导↓调控细胞生长EGFR 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短臂q22,是一段长110kb的DNA。
包含28个外显子,编码产生蛋白质EGFREGFR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一员。
其他还包括HER2、HER3及HER4。
另外一个名字也耳熟能详——HER2亲如一家的兄弟是抗击乳腺癌的突破口是一类重要的跨膜糖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外表面EGFR可分为胞外区、跨膜TM区以及胞内区,三个区域的主要功能分别是配体结合、锚定膜上位置和信号转导中继。
EGFR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可以理解为钥匙和锁,EGFR 这个锁芯与钥匙EGF 结合后,“打开了”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
配 体:EGF、TGF-α、AREG、EREG、βTC、HB-EGF、EPI。
信号通路:PI3K/AKT/mTOR通路Ras/Raf/MEK/ERK通路JAK/STAT通路。
EGFR 作为受体将会与配体结合,EGFR可被激活,由单体转化为二聚体,发生自体酪氨酸磷酸化,并进一步激活下游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将信息传递至细胞核,调控细胞生长。
EGFR基因突变和对应的靶向药物【最全梳理】
基因突变和对应的靶向药物【最全梳理】
EGFR基因突变和对应的靶向药物【最全梳理】
EGFR基因的突变位点肺癌是全世界范围
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左右。
目前,晚期NSCLC的患者的生存期方面作用有限。
在非小细胞肺腺癌里,
基因的突变频率非常高,尤其是亚裔非吸烟的女性患EGFR基因的突变位点和相对应的靶向药物也研究
1:EGFR基因突变位点及对药物的指导如
EGFR基因的常见突变位点发生在18、19、20和
号外显子上,其中19号外显子的非移码缺失突变约占
,21号外显子的L858R点突变占40-45%,这两种突变基因有药物敏感突变,也就是突变后可以使用某种靶
突变就是一个耐药位点,而且占了50%左右的突变频。
二、EGFR的第一代靶向药物如果基因检测发现EGFR 19号外显子的非移码缺失,或
号外显子的L858R错义突变,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代EGFR 、厄洛替尼(特罗凯)。
当然也不是说存在这些基因突变位
、BRAF等激活突变,以及HER2、c-MET等基因的突
因此患者在选择做EGFR基因检测的时候,
突变而存在漏检,第二是把那些耐药基因突变也给筛79%。
关于肺癌EGFR突变的靶向药大全文章来源:泽光国际肺癌是全世界最多的肿瘤疾病,而非小细胞肺癌中的EGFR突变在亚裔的发生率也非常的高,中国患者突变率35-40%,常见突变位点发生在18、19、20和21号外显子上。
其中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占45%,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占40-45%,这两种突变为常见突变。
除19与21号外显子外,其他突变的发生概率较低,被我们称为罕见突变。
可是EGFR路线的抑制靶向药也非常多,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能吃什么药呢?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关于EGFR突变的靶向用药究竟要怎么选择。
首先第一代EGFR-TKI抑制靶向药有三种,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埃克替尼(凯美纳)。
虽然他们三个都是一代的靶向药,都是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但是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临床数据对比,中位OS两者分别是:吉非替尼58.9%,9.6个月,厄洛替尼65.8%,10.7个月,从此看来厄洛替尼的治疗其实是优于吉非替尼的,同时厄洛替尼对脑转移的患者效果很好,也可以针对肺鳞癌的治疗,但是厄洛替尼的副作用比吉非替尼大些,如果一般不是脑转移的患者则还是更推荐用吉非替尼,而埃克替尼的分子靶点和厄洛替尼很相似,可是埃克替尼每日要服用三次,而其他的都只用服用一次,从这就能看出,虽然埃克替尼被称为“国产易瑞沙”但是效果还是不如前两种,但也不会差到哪里,这三种靶向药对于EGFR突变的效果都很好。
第二代EGFR-TKI抑制靶向药:阿法替尼(2992)。
阿法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酪氨酸激酶的强效、不可逆的双重抑制剂。
适用于以下患者治疗:1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既往未接受过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2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组织学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阿法替尼与EGFR酪氨酸激酶区的结合是不可逆性的,所以阿法替尼相比一代药的效果更强,但是就是因为效果更强所以副作用也更大,而且阿法替尼对ErbB4的信号通路也有抑制作用,主要针对的是HER2突变,但也能治疗T790M突变,阿法替尼因为针对的靶向很多,算是在EGFR突变中盲试很不错的靶向药,所以HER2基因突变及ErbB4的信号通路都有抑制作用,所以对于基因检测到HER2突变的患者,可以考虑靶向药物阿法替尼,而且阿法替尼治疗肺鳞癌的效果要优于厄洛替尼。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蒋华,王海,李宗海*10 15 20 25 30 35 40(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上海 200032)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作为原癌基因 C-erb-B1的表达产物,其过表达和突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EGFR 在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中存在突变或高表达。
因此,已经有很多研究把 EGFR 作为肿瘤的治疗靶点。
近年来,靶向 EGFR药物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 本文整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综合阐述了该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EGFR;肿瘤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肿瘤疫苗中图分类号:R73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tumor drugs targeted to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Jiang Hua, Wang Hai, Li ZonghaiShanghai cancer institute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Abstrac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 as the expression product of theproto-oncogene C-erb-B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igenesis.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the overexpression and mutation of EGFR have been frequently found in a variety of epithelialtumors, includ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ead and neck, breast, bladder, colorectal andovarian cancer. Therefore, EGFR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ecancer therapy. Recent years, targeting EGFR drugs have become a hot spot of the anticancer drugresearch. The present review gave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anti-tumor mechanism ofthese drugs and their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Keywords: EGF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monoclonal antibody;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umor vaccine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