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第一单元《温暖送给身边人》优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温暖的传递者》教案公开课学案概述本公开课以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温暖的传递者》为背景,旨在通过讲解这一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善意和温暖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传递温暖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温暖的传递者》的情节和主题。
2. 理解善意和温暖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善意心态,懂得传递温暖。
4.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讲解通过讲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发展。
2. 善意和温暖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善意和温暖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 温暖的传递激发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传递温暖,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在班级或社区实施。
4. 视频观看与分析观看与《温暖的传递者》相关的视频,并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展现的善意和温暖,并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
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与讨论:老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含义,并与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2. 视频观看与分析: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展现的温暖和善意,然后进行讨论。
3. 个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可以是在校内或社区中传递温暖的具体行为,可以个人行动也可以小组合作,然后在班级或社区实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公开课的开展,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道德与法治中善意和温暖的含义,并懂得通过自己的行为传递温暖。
通过讨论和互动活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与现实生活的对比,加深了对善意和温暖的理解和体验。
在实施个人和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性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参考资料-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温暖的传递者》- 相关视频资源。
苏少版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活动三《温暖送给身边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暖送给身边人》是苏少版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活动三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教材内容丰富,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温暖,学会关爱他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他们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有一定的同情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表达关心和关爱的勇气和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温暖的概念,学会关心和关爱身边的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温暖的概念,学会关心和关爱身边的人。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温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温暖,学会关爱他人。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礼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温暖故事,引发学生对温暖的思考,导入新课。
2.学习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温暖故事,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动手制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关爱他人的机会,让他们亲手制作礼物送给身边的人。
4.分享感受: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让大家共同感受关爱他人的温暖。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关爱他人融入日常生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温暖送给身边人1.理解温暖的概念2.学会关心和关爱身边的人3.实际行动关爱他人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于关爱他人的认识和体会。
苏少版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活动三《温暖送给身边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暖送给身边人》是苏少版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活动三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体会到关爱他人的温暖。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调查了解身边人的需要、制作温暖的礼物、分享温暖的故事等,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关爱他人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中还需要指导和鼓励。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经常会遇到身边的人需要帮助的情况,但不知道如何去关爱他人,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关心。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调查、制作、分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身边人的需要,学会制作温暖的礼物,知道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制作温暖的礼物。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去关爱身边的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关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实例教学法:通过分享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关爱身边的人。
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表达自己的关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温暖送给身边人》2.制作温暖的礼物的材料(如围巾、手套等)3.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4.记录学生表现的表格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暖送给身边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身边人的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教案标题:第二单元活动主题三温暖送给身边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温暖送给身边人2. 活动时间:1课时3. 活动地点: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身边人的关爱事迹,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
2. 引出活动主题:温暖送给身边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的活动。
2. 教师为学生提供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 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讨论并确定本组的关爱对象和活动形式。
三、活动实施1.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贺卡、小礼物等,准备送给关爱对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 制作完成后,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学生手工制作的成果及作品展示。
3. 学生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身边的人,将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2.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3. 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温暖,学会将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