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ppt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25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东山完小龚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退1作10”的原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2. 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体会笔算减法规定从个位减起的合理性,从而能自觉依照这一顺序进行笔算。
3. 通过有趣的比赛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领悟并总结笔算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50根小棒(5捆)、计数器、作业本。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趣中温故1.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数学比赛,你们想去参加吗?首先进入的是口算比赛,我们也来比一比吧。
(课件出示小动物举着算式卡片)13-9 11-4 17-925-8 56-7 30-52.与板书对照互评、自评:相同数位对齐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设计意图: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是学习新知的基础,课始安排复习,抓住新旧知识联结点,从知识上、思维上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以动物园举行数学比赛开始,赋予童话色彩,改变了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
)二、激趣提问,引入新课1.现在进入第二项比赛,大象考官出题:(课件出示:例题)小星说:“我有50张邮票。
”小梅说:“我有26张邮票。
”2.根据你听到的,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50-26)3.大象考官出的这道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揭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设计意图: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儿童对所学内容有内在的兴趣”,以“大象考官出题”的形式引出例题,引发孩子个性中“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探究的欲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 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3. 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和算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退位减法。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减一位数、一位数减两位数,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
2. 讲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示范例题。
3.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和算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例题和练习题。
2. 练习册: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3. 实物模型:如计数器、小棒等,用于直观展示退位减法的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示范例题。
2. 第2周:学生练习退位减法,巩固所学知识。
3. 第3周: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九、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说课稿(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编排退位减法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其计算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例2和例3的重点都是突出如何退位的问题,例2通过小棒图向学生完整地展现出“56-18”的笔算过程,在其计算过程中配合小棒图着重向学生介绍退位的方法,例3则着重解决被减数个位是0如何退位的问题,让学生切实懂得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10减4”。
对于笔算减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仍然采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同时淡化了法则的文字表述,重点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提醒学生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材安排了一幅“北京赢了”的情景图,画面上不仅有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欢庆场面,同时还有四个申办城市所得的票数。
情景图一方面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为后面教学退位减法提供了实际背景,将枯燥的数据赋予振奋人心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在钻研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我力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最新资料推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 89~90 页。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退 1作 10 的原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2. 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体会笔算减法规定从个位减起的合理性,从而能自觉依照这一顺序进行笔算。
3.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领悟并总结笔算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 口算复习。
谈话:(课件出示数学城堡)今天我们一起到数学城堡去玩一玩。
1 / 8(课件出示小火车) 瞧,接我们的小火车呜呜地开来了。
我们只要答对小火车上的口算题,就能顺利到达数学城堡。
15-6= 13-7= 11-8= 12-3= 14-9= 20-6= 31-5= 开火车口算,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让学生说说31-5是怎样算的。
2.谈话:小朋友都答对了,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出发吧!(课件出示数学城堡)瞧,我们到了。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 教学例 4。
(1)出示例 4,引导列式。
谈话:我们先到生活馆去逛逛吧。
(出示例题情境图)小星和小梅都是集邮爱好者,瞧,他们正在一起欣赏邮票呢!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条件?知道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课件显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26=)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1一、悟透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把握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精选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
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
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五、整体设计思路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