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三生教育常识1、“三生教育”就是什么教育得简称?答:“三生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得简称。
2、什么就是“三生教育”?答:所谓“三生教育”,就就是要通过教育得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树立正确得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得主体认知与行为过程。
也就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得力量,激发学生得主体认知与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目标过程。
3、什么就是生命教育?它得主要任务就是什么?答: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得意义与价值得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得存在与发展规律,认识个体得自我生命与她人得生命,认识生命得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她物种得生命存在与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得生命观,领悟生命得价值与意义;要以个体得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她人、自然建立与谐关系得过程中,促进生命得与谐发展。
4、什么就是生存教育?它得主要任务就是什么?答:生存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得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与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得教育。
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得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与谐发展得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得生存追求,学会判断与选择正确得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与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得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与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得问题。
5、什么就是生活教育?它得主要任务就是什么?答: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得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与人类幸福生活得教育。
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得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就是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与公共生活等组成得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得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得爱心与感恩之心,培养学生得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得生活比较与生活选择,理解生活得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得关系。
罗崇敏三生教育解读
罗崇敏的"三生教育"解读如下:
1、生命教育,是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
2、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3、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罗崇敏认为教育价值是国家核心价值的基础,是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石,主张普世教育,不提倡带着民族情结、国家观念来看待教育。
因而罗提倡我们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更要让他们承担起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的任务。
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它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生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三生”,即“生活、生命和生存”。
它强调教育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帮助他们发展才能和个性,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命是指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存是指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
三生教育强调个性化的学习,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需求。
它摒弃了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三生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从学科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生教育强调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问题,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家庭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与学校一起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和教育目标。
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
三生教育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培养。
它认为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学校,还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应该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
他们应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获取和利用知识。
同时,学生还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三生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三生教育”内容:内容:以“三生教育”为学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打造出学校的德育品牌。
生命教育,是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价值,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生命教育的家庭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保障机制,尤其是优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环境等等。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以及教职员工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学,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使教职员工更加珍惜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学校的生活教育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入手,从教师和学生的走路、吃饭、说话、交往、感恩等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珍惜生活,珍爱生活的家庭和集体,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生态教育,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
学校的生态教育必须让师生关注自然,爱护自然,宣传先进的生态知识及保护生态的意义,从生活小事做起,珍惜生态,关心社会和自然的教育,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绿色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树立学生和教师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
”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幼儿园“三生教育”三生教育分别是“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二在幼儿园里,我们通过一些教育手段来让其渗透到幼儿平时的一日活动中,从而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三生观念,知道要珍爱尊重自己及周围人的生命、让自己尽快适应周围环境、学会如何生存、热爱生活、保护自己等。
一、“三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生命教育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我们要先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珍惜生命。
所以在三生教育里我们最先要了解生命教育,平时就要引导幼儿主动并且积极正面的去认识生命、发展生命,让幼儿们充分完整的去认识生活,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同时也让他们感知到,在处理危及自身的事情时,有必要也考虑到他人的生命,并意识到他人的生命同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
1.生活教育在当今的社会,同以往相比父母们在对待孩子的生活上有了更多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对孩子们的溺爱也变多了,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去完成各种事情,这其实就是一种想要孩子更好却反而害了他们的冲突现象,这是一种“有害于”他们的爱,有时反而会造成孩子形成性格缺陷,会让幼儿养成一些例如:不体谅他人、太依赖父母的习惯。
因此三生教育需要有助于孩子们去解决这一冲突,让幼儿、逐步学会如何独立去面对去生活,学会去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师要从一日活动中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让幼儿实践、懂得如何独立以及与他人相处。
2.生存教育在平时经常会了解到一些幼儿在事故中,因为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而失去了生命,因此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通过学习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幼儿知道如何应对生存危机并且摆脱生存困境。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三生教育”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利用晨谈、游戏、盥洗等各种环节来渗透一些相关的三生教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进餐时,我们可以提一些要求:细嚼慢咽、右手拿勺左手扶碗;每次游戏结束后,让幼儿自己收拾玩具,不依赖他人,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午睡前后,幼儿自己尝试穿脱衣物,实在困难的可以请身边的小朋友帮忙,互相协作。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三生教育内容三生教育内容“三生”总概生命——要珍惜生命,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要正确认识生存的意义,了解生存知识,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能力,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
生活——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要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培养积极乐观、自强自立、永不放弃、懂得感恩等生活态度和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改善自身的生活品质,为创造今后的更加健康、文明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三生教育”的主要内容1、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2、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校园生活安全教育歌生活道路不简单,安全时刻记心间。
地砖地板光又滑,小心谨慎踩上它。
上下楼梯不追打,礼让三分不为下。
不讲粗言和秽语,团结愉快易进取。
室内活动防磕碰,防挤防坠防摔下。
小心开水和电器,消防设施要爱惜。
室内易燃物品多,校内严禁玩烟火。
贵重物品不要带,以免丢失和损坏。
别人东西不要拿,洁身自爱人人夸。
乱扔垃圾不卫生,随地吐痰不文明。
遇事镇定不要慌,自我保护要增强。
同学处处守纪律,文明之星属于你。
安全教育歌谣(一)交通安全走路要走人行道,过路要走横行道,红灯停,绿灯行,来往车辆仔细瞧,车行道上不玩耍,人行护栏不跨越。
上下车辆不争抢,乘车文明要做到,身体不向窗外探,上车扶手抓抓牢,身背书包不闲逛,轻易别理陌生人,流浪小狗有疾病,不要和它来玩耍。
(二)课间安全遵守秩序进校门,不拥不挤不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行,先后有序不争抢,走廊通道慢慢走,奔跑打闹太危险,进了教室要文明,不踩桌椅不攀高。
(三)运动安全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械,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锻炼前,做准备,伸伸胳臂弯弯腰,动作规范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活动全部结束后,整理运动做做好。
01定义02背景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三生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定义与背景目标与意义目标通过三生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生活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意义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设置与安排课程设置三生教育课程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课程安排三生教育课程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同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存的乐趣、领悟生活的真谛。
03通过动植物观察、生命科学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和特征,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感知生命存在引导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和尊严权,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和博爱精神。
尊重生命权利通过讨论、阅读、艺术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认识生命意义生命意识培养生命价值认知生命无价观念强调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无价,培养他们的珍惜生命的意识。
生命质量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质量,包括身心健康、精神充实、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帮助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价值。
生命责任观念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教育学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调节情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自我关怀的方法。
自我关怀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包括倾听、理解、支持、帮助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大东完小“三生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落实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切实开展“三生”(生命、生存、生活)德育系列教育活动,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生活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生活过程中,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实现和谐发展。
二、活动宗旨
以“三生教育”为主线,贯穿学生安全教育始终,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让广大师生领会“三生教育”的内涵,充分认识“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紧紧依托各种“三生教育”活动,创造浓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氛围,为以后持续进行“三生教育”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开展“三生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三、活动主题
热爱生命、学会生存、了解生活。
四、方法与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4月下旬——7月上旬)
1、健全组织:成立领导小组。
为使“三生教育”活动开展扎实有效,不走过场,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三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z
成员:z
2、制定计划,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学校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各班根据实际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3、宣传发动:主要通过晨会、学校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教育。
发一封倡议书,开好动员会,布置横幅标语,播放有关歌曲,设校园活动网页,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二)实施阶段(3月下旬——11月底)
●活动主要内容
1、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到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2、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3、使学生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
要帮助学生确立为个人、家庭、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要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
要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帮助学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
未来的生活追求。
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主题教育活动
三月中下旬:1、组织开展敬老院献爱心活动。
通过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洗漱梳理、陪老人聊天等尊老、敬老、助老行动,感受生命易逝,珍惜青春年少的生命时光。
2、引导学生观看“三生教育”的专题电视片,从中接受相关知识的教育。
3、开展爱护小动物月活动,让学生知道珍爱生命。
四月份:1、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遗志”活动。
利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伟大导师、革命先烈的诞辰纪念日,带领广大学生重温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感受革命先烈的生命价值。
同时,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深刻理解。
2、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
以班为单位,积极开展以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即读一本世界名着,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组织一次讴歌“生命”的诗朗诵;观看一部生命主题的影片;组织一次征文比赛;举行一次演讲比赛。
3、组织开展一次感受自然的远足野炊活动,既可健身强体又能训练生存技能。
五月份:1、组织家长为低年级学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如系鞋、穿衣、折被等进行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测试后报班主任,为中高年级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进行等级测试后报班主任.2、掌握逃生技能。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涝”、“台风”、“雷电”、“雪崩”、“山体滑坡”等,传授相关的应对知识,开展地震、消防疏散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保护生命的意识。
3、举办一次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遵守交规的意识。
六月份:1、以《我给爸爸……》、《我给妈妈……》为主题,组织学生写一篇以“孝心”为主题的征文。
2、举办“倾诉同学情”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之间说出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感人故事,从而化解部分同学之间的矛盾,争创“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九月份:举行“颂师恩”演讲比赛。
通过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尊重教师劳动,彰显师生和谐,倾诉难忘师恩。
十月份:1、举办以“风雨过后,阳光更灿烂”、“珍爱生命,赠进心理健康”等心理讲座;举办以“给青少年的希望”为主题的励志讲座。
2、组织开展“悦纳自己和他人”主题征文评比,让学生面对自己和他人可能存在的外貌或身体缺陷,学会悦纳和包容。
十一月份:开展人际关系大讨论。
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组织辩论,罗列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说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学会高雅的人际交往。
(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份)
年底,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组织“生命之星”、“生存之星”、和“生活之星”的评比表彰,“三生活动”开展情况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