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业汉英翻译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68.51 KB
- 文档页数:4
从中西方差异视角探讨红色旅游文本翻译摘要:红色旅游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其旅游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媒介。
因此,如何翻译好红色旅游文本,更好地向海外游客宣传和推介中国红色旅游资源也就成为旅游翻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
本文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将中西方语言和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揭示其对翻译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技巧,打破由于中西方差异带来的翻译桎梏,使译文真正发挥其功能。
关键词:红色旅游文本旅游翻译中西方差异Abstract: The Chinese-English Red Tourism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popularize the Chinese Red Culture and to boost the inbound tourist industry. It is the most convenient way for foreign travelers to seek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ountry. However, differences in linguistic habits, thinking patterns and culture bring certain difficulties for C-E translation. Taking the Introduction to Zhou Enlai and Deng Yingchao Memorial and the author’s original translation as the exampl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of Red Tourism translation,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and then provides sugges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Peter Newmark’ translation theory.Key words: Red Tourism, Tourism Translatio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一、引言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革命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旅游资源并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旅游公示语汉英翻译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旅游景点都广泛使用了英语公示语。
本文根据一些实例,对章丘的百脉泉公园、朱家裕民俗风景区、桃花山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由此提高章丘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完善章丘的公示语的语言环境。
一、引言吕和发先生曾较全面地指出了公示语的定义和内涵,即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旅游景区的公示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示语的英语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甚至国际形象。
所以,为了促进当地的国际化发展,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旅游景点的语言环境,加强英译问题的研究,提高英译质量。
现在很多地方忽略了公示语的重要性,含糊了事。
就以章丘市旅游景区为例,我们研究小组先后在百脉泉公园、朱家裕民俗风景区、桃花山公园等旅游景点进行实地研究考察,通过分组搜集回来的资料整理,发现章丘市旅游景点存在很多问题,公示语翻译体系还不成熟,有待完善。
二、章丘旅游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一)单词拼写错误拼写错误在英译中是很常见的,主要有漏拼、误拼等。
产生错误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种:一种是译者的英语教学教育的水平不高,导致出现的错误;另一种是在制作公示牌的过程中排版人员出现失误,导致拼写错误或多余空格等。
百脉泉景区很多公示牌是由石碑制成的,由于制作过程繁琐,制作后无人校对,公示语就存在单词拼错、少拼、两单词拼在一起等问题。
例1:以李清照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为主题设计的一组仿宋园林。
a unlt of garden imitating the style of the song Dynasty(960-1279) and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i poem of Li Qingzhao “Deep mboo courtyard,how deep could it be”.评析:先不分析单词大小写问题,第一行第二个单词“unlt”应该是“unit”;而第二行的单词“mboo”应该改为竹子“bamboo”。
跨文化沟通中汉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跨境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的作用变得越发重要,因为只有通过翻译才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地沟通。
但是,文化的差异会对翻译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汉英文化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种影响,以期为跨文化翻译的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语言表达习惯不同中英文化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中文中,往往需要使用很多含蓄委婉的表述方式,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更是如此。
而在英文中,通常更加强调直接明确的表述方式。
例如,在中文中,经常会使用“可能”、“似乎”等词语来表示不确定性;而在英文中,同样的意思通常会简单地直接说“可能性很大”。
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这就需要对两种语言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转换。
此外,在中英文化差异中,还存在诸如礼仪用语、敬语、姓氏称呼等等问题。
在中文中,特别需要注意不同场合下使用不同的敬语,尤其是在与长辈、上司等有威望的人交往时。
而在英文中,敬语使用的要求相对较少。
翻译者需要仔细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敬语规范,以确保准确恰当地传递信息。
二、文化符号和隐喻的差异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和隐喻,这些符号和隐喻在不同的文化中的含义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需要格外注意这些符号和隐喻的使用。
例如,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代表喜庆和好运,而在英国文化中却可能代表危险和血液。
类似地,中国文化中的白色通常代表哀悼和悲伤,而在西方文化中却通常代表干净和纯洁。
此外,类似的隐喻和谚语也会出现差异。
例如,在中国人眼中,“天上人间”指的是一种极美的情境,而在英文中“heaven on earth”则指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类似这样的符号和隐喻的差异需要翻译者深入研究两种文化才能了解其含义和使用。
三、文化背景的影响每个文化背景都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旅游公示语英译中中式英语现象探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观光旅行。
旅游公示语英译作为国际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桥梁,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旅游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
本文分别从语言、语用、文化的角度对景区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中式英语现象进行分析,并给出提高旅游公示语翻译质量的对策。
一、中式英语概述什么是中式英语?李文中将其定义为“中国学习者与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通俗来讲,我们习惯了中文的表达习惯,就会在英语表达中不自觉地带入中文的味道,这就产生了中式英语。
造成这种畸形英语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又称为“干扰”,即母语模式或规则不适用于目的语。
在负迁移的影响下,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即源语的信息和内容不能在目的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负迁移很容易造成字面直译的语言错误。
比如说,“欢迎您来青岛!”人们会把它翻译成“Welcome you to visit Qingdao!”这是典型的中式英语。
其二是思维模式。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思维模式。
表现之一在于英语强调形合,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而中国人则强调意合,注重意义的连贯表达。
二、旅游公示语英译中中式英语现象浅析(一)语言层面1.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旅游公示语英译中最常见、最基本的错误。
它通常表现为缺少或增加一个字母。
这类错误可能是由于翻译人员英语水平不高或者粗心大意造成的,也可能是制作者没有做好校译工作。
比如说,将“团体售票”译成了“Group Visitor Ticlet”。
这不仅会给外国游客造成误解,还有失国际形象。
2.语法错误旅游公示语英译中除了拼写错误,还存在语法错误。
译者对英语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法则掌握不到位,翻译过程中比较随意,这就很容易出现词性误用、冠词遗漏、动词形式不当、单复数使用不正确等语法错误。
浅析文化差异对外宣翻译的影响目录一、引言 (3)二、外宣翻译的内涵 (4)三、外宣翻译的意义 (4)四、我国外宣翻译的现状及不足 (5)(一)词不达意 (5)(二)违反日常用语习惯 (6)(三)外宣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突出 (7)(四)单词拼写和语法方面的错误 (7)五、外宣翻译问题背后的成因分析 (8)(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8)(二)外宣翻译基础薄弱 (8)(三)对外宣翻译的监督力度不够 (8)(四)技术落后 (9)六、外宣翻译中应把握的原则和策略 (9)(一)加强多元文化的学习 (9)(二)加大外宣人才的培养力度 (9)(三)加强对外宣翻译的监察力度 (10)七、结语 (10)浅析文化差异对外宣翻译的影响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步入全球化的国际信息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跨文化交流,解读文化差异的密码,与国际接轨已是大势所趋。
外宣翻译的主体、客体、环境都包含了目的语民族的文化因素,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和外宣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外宣翻译全球化文化差异一、引言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包涵着诸多的文化差异,每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是本民族的思维习惯、历史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
相近或相同的文化之间沟通起来比较方便,而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一些障碍。
翻译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密切,所以在翻译时需要转换的不仅是语言模式,还要注意文化模式的差异。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展示我国风采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就是对外宣传中国的最好契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外界的联系愈加频繁,从大的方面讲,外宣翻译的好坏会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从小的方面说,外宣翻译准确与否会影响到外国友人对我国文化、风俗等的了解。
所以,外宣翻译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汉英文化差异对借喻英译的影响与异化翻译
中国汉英文化差异对借喻英译的影响与异化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汉英文化差异有着深刻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中文借喻翻译成英文时,由于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异化翻译。
首先,汉英文化差异可能会对借喻英译的影响。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积淀比英语文化更深厚,因此,中文的借喻更丰富,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英语的借喻可能没有那么丰富。
当中文借喻翻译成英文时,由于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异化翻译。
其次,汉英文化差异可能会对借喻英译的异化翻译产生影响。
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中文借喻翻译成英文时,会出现异化翻译,即中文借喻的文化内涵无法完全表达出来。
例如,中文“拔苗助长”这个借喻表达的是“过分溺爱孩子,使其无法在正常环境中发展”的意思,而英语“spoil the child”却只是表达“过分溺爱孩子”的意思,没有表达出“无法在正常环境中发展”的意思。
总之,汉英文化差异对借喻英译的影响与异化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汉英文化差异有着深刻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翻译者应该根据文化差异,在翻译时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以免出现异化翻译。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业汉英翻译的影响
作者:焦阳, 索龙嘎, Jiao Yang, Suolongga
作者单位:焦阳,Jiao Yang(滨州学院外语系,山东,滨州,256600), 索龙嘎,Suolongga(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刊名: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10,19(1)
1.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2005(05)
2.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 2000(05)
3.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2001
4.穆爱民从文化角度初探旅游资料的英译[期刊论文]-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4(03)
5.刘慧梅;杨寿康从文化角度看旅游资料的英译 1996(05)
6.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 200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mggydxxb-shkx201001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