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感人事迹及图片
- 格式:doc
- 大小:613.00 KB
- 文档页数:17
汶川地震的英雄人物事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震惊中外,随着8.0级地震的发生,无数生命被折磨,灾害使成千上万的家庭背负着巨大的伤痛。
在这场大灾难过后,一批英雄一般的人物站出来,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全,勇敢地奔向灾区,以全力抢救受害者,不惜以生命换救他人的性命。
第一位英雄是汶川县县长贾江秋,当时他在汶川发出紧急求救信号,他了解到情况后,即使受到一级响应指令,仍然勇敢地留在灾区,指挥公安等部门搜救,坚守岗位,不怕牺牲,与见义勇为的英雄一起在汶川村村落用自己的性命表达了极大的爱心。
第二位英雄是汶川县名古村村支书陈维军,他主动报名参加安全抢险行动,在紧急救援活动中,他尽一切努力,成功救出八名受困群众,令他们重获生命。
第三位英雄是汶川县救援总指挥赵素平,他指挥救援行动,安抚受灾群众,带领救援队伍竭尽全力开展搜救行动,他每天都在灾区奔波,用自己的行动和口号激励受灾群众,为当地抢救失去家园的人们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此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在各地抢救,安抚受灾群众,提供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服务,把社会带入了数九寒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汶川地震,虽然灾难触及了很多人,但也让世人看到了救援英雄的英姿,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爱心,也
激励了全世界的人们用爱诠释人性。
事实上,灾害来临时,大家应该秉持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努力帮助受害群众,以期尽绵薄之力抗拒灾难,把美好的世界传递给每一个人。
汶川大地震一位母亲的故事《一位伟大的母亲》2008 年 5 月 12 日,那是一个让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汶川发生了大地震。
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有无数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就来讲讲其中一位母亲的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叫晓丽(为方便叙述虚构的名字),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正在家里陪着才几个月大的宝宝。
突然,房子开始剧烈摇晃起来,晓丽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是地震了。
她惊慌失措,但马上就想到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她迅速冲进卧室,一把抱起宝宝就往门外跑。
可是,地震来得太猛烈了,还没等她跑到门口,天花板上的一块大石头就砸了下来。
晓丽没有丝毫犹豫,她转过身用自己的背紧紧护住了宝宝。
石头砸在了她的背上,那一瞬间的疼痛让她差点晕过去,但她咬着牙死死撑住。
整个房子都在摇晃,东西不停地掉落。
晓丽就那样弓着身子,保持着那个保护宝宝的姿势。
不知道过了多久,地震终于慢慢平息了。
当救援人员赶到的时候,他们看到晓丽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
救援人员赶紧把她和宝宝救了出来,发现晓丽的背上满是伤痕,但宝宝却安然无恙。
她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住了孩子。
当晓丽在医院醒来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问宝宝怎么样了,得知宝宝一切安好,她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晓丽恢复了健康,她和宝宝继续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她时常给宝宝讲起那次地震的经历,告诉宝宝妈妈是多么爱他。
这就是汶川大地震中那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晓丽的故事。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她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力量。
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危险,母亲都会毫不犹豫地守护自己的孩子。
就像晓丽一样,她的故事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真希望这样的灾难永远不再发生,让每一位母亲和孩子都能永远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1、老师身体断成两截仍紧握两学生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
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
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
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
2、女警家中10口亲人全部遇难仍奋战在抗灾一线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
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
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遇难。
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3、11岁少年背着3岁妹妹逃生在北川,一个11岁的少年背着3岁半的妹妹,非常吃力地前行。
这名少年叫吉万,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为了逃生,深山中步行了12个小时。
4、女护士奋力救援后流产地震发生时,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4岁的护士陈晓沪,一趟又一趟背着、抬着病人,搬运氧气罐、床、被子……在成功转移了病人后,她却先兆流产,孩子无法保住。
5、死难学生手里仅仅攥着一支笔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一名死难学生手里仅仅攥着一支笔,让人欲哭无泪。
6、警花当众解衣为灾区婴儿喂奶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当众解衣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
蒋小娟坦言,看着怀里的孩子,她担心起在婆婆家吃奶粉的儿子(6个月大)。
从5月12日以来,蒋小娟一直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子,她说:“送走的时候小家伙17斤,现在肯定又长了。
”7、痛失14为亲人仍坚守在救援第一线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在地震中失去15位亲人,却没有时间伤心,仍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8、母亲临终喂奶,女婴含乳生还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
汶川大地震中关于母爱的故事
救援人员在废墟之中发现一位女子,已经失去了生命的迹象。
透过砖瓦废墟的间隙,救援人员发现她保持着一种很奇怪的姿势,她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
救援人员小心地清理掉她身边的废墟,发现这位女子身下竟躺着一个大概3、4月大的宝宝。
在母亲身体的庇护下,孩子毫发无伤,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他还在安静地熟睡着。
当医生准备给孩子做检查的时候,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一位刚强母亲爱洒灾区
“世是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是一位3岁的小女孩在电话里给自己母亲歌唱,母亲是武警重庆总队抗震救灾医疗队医生吴秀琳,她已经在救灾一线奋战了31天。
吴秀琳拿出手机,给女儿编写战地手机日记:“丹丹,原谅妈妈不辞而别。
我知道你还在哭闹,怪罪妈妈的无情,但妈妈依然要去抗震救灾的远方……”。
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事迹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有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
以下是其中几个例子:
1. 张辉:这位抗震救灾英雄是一名援建队员,他在一次救援行动中救出了两名受困群众。
当时,他发现一对夫妇被困在一座倒塌的楼房废墟中,情况十分危险。
张辉毫不犹豫地冲进废墟中,用尽全力将他们救出,成功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2. 汤辉旭:这位年轻的志愿者是一名大学生,他参与了汶川地震后的救援工作。
在一次救援行动中,他发现有一名小学生被埋在废墟下,情况非常危险。
汤辉旭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冲进废墟中进行救援。
经过半小时的艰苦努力,他成功将小学生救出,挽救了他的生命。
3. 马萧红:这位医生是一名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她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出色。
马萧红经常奋不顾身地冲进危险区域,为受伤的人们提供急救和救治。
她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情况,始终保持着勇敢和坚定的态度,不顾个人安危,将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尽力挽救每一个生命。
这些只是汶川抗震救灾中的一部分感人事迹,他们的英勇行为展示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无私奉献和坚强勇气,也带给了灾区人民希望和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抗震救灾事迹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英勇的军队,他们在抗震救灾中展现了无
比的勇气和责任心。
2008年汶川地震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响应国
家号召,迅速组织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他们奋不顾身地冲进摇摇欲坠的建筑中,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困的
人们。
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灾民挡住危险,用手脚和心灵的温度给予
他们安慰和力量。
他们没有畏惧牺牲,为了拯救生命,他们甚至不惜
付出自己的生命。
解放军战士一直坚守在前线,日夜不息地工作。
他们清理废墟、
修复道路,确保救援物资和医疗队能够顺利进入灾区。
他们用坚强的
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为灾区人民提供了稳定和坚强的后方支持。
解放军的医疗队在抗震救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迅速组建
移动医疗队,前往灾区给予伤员紧急救治。
他们治疗伤者、救护病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奔赴一线救援。
解放军的抗震救灾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队对人民的忠诚,用生命守护了人民的
安全。
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始终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用血
肉之躯诠释了人民军队的薪火。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抗震救灾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他
们的无私奉献、英勇与坚毅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勇气,成为全国人民
的骄傲。
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
巨大牺牲和贡献。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妈妈,我想你! 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书哈这是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
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
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死亡。
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第一线。
对于地震幸存者而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首先想到的是第一时间给家人报平安。
但就在那一刻,蒋敏工作的彭州市通讯中断,电话打不进来,也打不出去。
19时10分,出门巡逻回来的蒋敏再次拨动那个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然而,传来的还是那令人揪心的忙音。
20时30分,电话依然无法拨通。
13日凌晨6时许,蒋敏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对方号码是北川的。
喂!蒋敏刚刚和对方说了两句话,顿时泪如雨下。
蒋敏在哭,旁边女警也在哭:蒋敏的舅舅哭着打来电话,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除了舅舅,蒋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经确认死亡道路不通,通信不通,我回去也没用,还不如在这里做点事,帮帮和家人一样的灾民。
遭受重创的蒋敏,此时异乎寻常地选择了坚强。
地震发生后,蒋敏一直和战友们忙碌在救援第一线,维持震后秩序,帮助安置源源不断从灾区送下来的灾民。
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
看着蒋敏在抗灾一线一天天忙碌憔悴,领导和同事们非常担心,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到了一线。
因为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晕厥过去。
现场的警官们赶快把蒋敏扶到板凳上,用手托着她的头,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压很低。
在医生的坚持下,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但一醒过来,她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
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我也不能停下来。
蒋敏挣扎着回到天彭中学安置点。
28岁的蒋敏出生在北川县,是个漂亮的羌族姑娘。
女儿降生后,由于夫妻工作繁忙,无人照顾,瑞瑞只得随外婆住在北川。
女儿两岁了,会打电话了。
蒋敏告诉记者,女儿既乖巧又聪明,每次都会在电话里背唐诗给妈妈听,还会甜甜地说:妈妈,我想你。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四川汶川大地震最感人的故事大汇集xx/06/27 21:261、教师谭千秋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为了四个学生,他张开了双臂“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她的丈夫、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保住了4名学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
他说,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恸哭失声??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中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记下了这一切。
2、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已经泣不成声。
3、用自己的身体为娃娃撑起生命的天空救助人员发现时,她已经死了,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这是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她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身体被压的变形,成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雕像。
后来,救援人员在她的身子底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
人们小心奕奕地清理开她身上的废墟,从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着的孩子,约三、四个月大,娃娃完好如初,还在安静的睡着。
医生准备给娃娃做身体检查,发现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妈妈留给娃娃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汶川地震英雄人物事迹:他们用生命为我们筑起坚实的堡垒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地震的瞬间造成了十万人死亡。
然而,在这个惨痛的时刻,有无数的人们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为救援和重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汶川地震英雄人物的故事,看看他们为我们筑起了哪些坚实的堡垒。
一、敢于顶天立地的英雄——明确疏散方向,挽救数百人的费俊龙费俊龙是汶川中学的语文老师,他在地震的瞬间,身在教学楼顶,却毫不犹豫地冲回课室,带着学生们通过堵塞楼道和合理疏散,成功地挽救了巨大的生命财产。
在整个救援行动中,他们的简单而坚定的行动,成为了整个城市的灵魂。
二、坚毅不屈的英雄——救援到天亮,为救人负重百斤的黄文秀黄文秀是一名女教师,在地震发生后,她不顾自己的安危,第一时间向地震灾区冲去,参与了救援行动。
整整十天的奋战之后,她被疲劳和汗水浸润的身体已经不像人类。
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她救出了89名孩子,用自己的身体为辖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堡垒。
三、有勇有谋的英雄——提前引爆炸弹,保障了安全的王建国王建国是一名特警,他是在地震发生2个剧烈余震后前往汶川的,准备在西线参与救援行动。
这时,他的部队突然接到一枚炸弹的消息,引发了全员的警觉。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王建国决定亲自前往炸弹所在地,动员群众,成功地引爆炸弹,保障了周围的安全。
四、无畏冒险的英雄——用生命为他人挡飞车的救援队员刘小华刘小华是成都市第四中学的一名救援队员,在地震后她和另外几名队员前往灾区参与救援。
然而,他们在回程的途中遭到了严重的车祸。
在这个时刻,刘小华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为另外两名队员挡住了一辆飞车,使他们得以生还,但她却牺牲了。
五、胸怀天下的英雄——重建救援中心,为未来保驾护航的白发老人马官桥马官桥曾是成都市高级救援中心的主任,他在地震发生后主导了成都市地震救援行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意识到重建是重要的,因此他投身重建事业,成立「一路申奥」,迎接奥运会。
汶川地震十大感人故事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一场毁灭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这场灾难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人物,这些故事和人物展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以下是十个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以及它们的拓展: 1. 不放弃,不放弃——小周和她的家人
小周是四川省绵竹市人,她的父亲是一名地震预警员。
当地震发生时,小周和她的家人正坐在家里。
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小周和她的家人被埋在废墟下。
尽管房屋已经被摧毁,但小周和她的家人仍然坚信,他们应该继续尝试救援他们的家人。
小周和她的家人在废墟下坚持了几个星期,直到救援人员的到来。
2. 黑暗中的坚守——李老师和她的学生
李老师是四川省都江堰市人,她是一名小学老师。
当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上课。
她立即让学生逃离教室,自己则躲在桌子下面,保护自己的身体。
地震持续了几分钟,然后停了下来。
尽管她失去了自己的房屋和许多学生,但李老师仍然坚信,她应该继续上课。
她在黑暗中坚守了几个星期,直到救援人员的到来。
3. 爱与希望——志愿者和救援队员
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许多志愿者和救援队员来到了灾区。
他们为灾民提供帮助,救援受困者,重建房屋。
这些志愿者和救援队员展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他们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爱与希望。
4. 废墟下的坚守——小张和她的家人
小张是四川省乐山市人,她和她的家人被埋在废墟下。
当地震发生时,她的家人已经死亡,但她仍然坚信她的家人会醒来。
她在黑暗中坚守了几个月,直到救援人员的到来。
地震抗震救灾中感人先进事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英雄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向遇难群众遗体鞠躬;武警官兵克服重重险阻,徒步赶往灾区……四川汶川地震后,救灾动作迅速展开。
而在灾区,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用团结、坚强、温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
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考量每一位国民的道义责任。
汶川地震,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坚强,也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普通百姓不平凡的爱,它必将汇聚成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而细细品读普通百姓的爱,很朴实,但很伟大,“未看完,已泪流满面”。
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儿。
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
”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
对她自己的孩子来说,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孩子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
“电台里说有人需要捐血,而接受捐血的地点只有两个,都离得较远。
身边有邻居说话了:走,坐三轮去。
”凌晨3点,还有人在询问医生能不能献血。
在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患难之中见真情。
这种真情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普通百姓的善良、真诚和友爱上。
抗震救灾,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能义演的义演,能献血的献血。
这种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就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一场里氏7.8级地震,导致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巨大震动。
这场地震的影响非常广泛,甚至波及到了国际社会。
地震之后,有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涌现出来,这些人们用最朴素、最真挚的方式,展现出了人性中最伟大、最高尚的品质。
下面,我们将来一起回顾一下“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一、受难者家庭自己解救在灾难当中,很多受难者的亲属都是自主组织起来,积极的寻找他们自己的亲人。
许多失踪的家庭在地震之后,自己动手搭建帐篷、寻找食物、水源等等,从其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每一位普通人的顽强与力量。
在灾难当中,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变得像这些受难者一样坚强?二、救援部队舞狮在救援队的驻扎地,在一次休息时间里,队员们就起来做起了一次狮舞。
然而,这些狮舞都是非常的特别的,因为这些狮舞的队员们都是从不同的省份来到的,他们带着浓厚的本地特色和文化,融入了这次救援活动之中。
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灾区中并不罕见,救援队员们把他们自己的特色融入了这次的救援活动之中,让那些受难的人看到了一种荣耀,这种荣耀来自于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任何时候大家都可以一起努力。
三、研究与神州第三号在救援高峰期的某一天,中国航天员首次使用了移动电话与地面联系,这使得救援工作可以更加顺利。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线路的瘫痪是很常见的,然而,就是这个时候,过去曾经诟病过的神州三号却为当时的救援工作和民众安全提供了卓有成效的通信保障。
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中国科学家的风采,即使然是在最危险的时候,他们还是能够保证我们的科学成果更快速的向社会发展。
四、普救会的成立在汶川大地震当时,中国社会就积极的组织起来进行捐赠,这些捐赠主要是经由里面的普及救助,甚至是一些全国性大型的机构也纷纷通过普及救助提供物资以及金钱的捐赠。
在最危险的时刻,我们的社会组织和它们自己的成员都能够紧张的合作看到,我们可以真正成为一个民族。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发生着各种不一样的事情。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有那些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次7.8级的强烈地震,这场地震造成了超过7万人遇难、37万人受伤的惨重后果,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震惊和哀悼。
在这个灾难面前,有很多感人的事迹,这些事迹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善良和勇敢,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地震发生时,很多人被埋在废墟下,许多伤者需要紧急救治。
包括医生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死扶伤。
千方百计找到救援物资和药品,尽可能救治更多的伤员。
他们无所畏惧,不顾个人的安危,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
他们的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二、普通人的勇敢行为在救援和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许多普通的百姓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比如,成都城郊的村民前往汶川,自发地加入救援队伍,用手推车搬运救援物资;志愿者走上街头协助交通指挥,引导救援车辆前往受灾区;在废墟下,很多人与死神擦肩而过,而有些人还挣扎着生还,自救和互救……他们的勇气和坚强,是为了把更多的人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三、志愿者的爱心奉献在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踊跃参与救援、物资搬运和指导交通。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类大家庭”的观念。
有的志愿者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严峻的环境下不退缩;有的志愿者是年幼的孩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受灾地区做出贡献。
他们的座右铭是“有人才有事儿做,有事儿才能有人做”,在这场地震中,他们的爱心照亮了灾区的每一个角落。
四、捐款助贫自地震发生起,全国各地捐款助贫火热进行。
许多人纷纷捐赠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数额,用自己的温暖与力量关爱着灾区的人民。
更令人难忘的是,很多无名的小善举。
比如,某小学的学生腰里的零花钱全部捐出;某公司员工自愿加班义务劳动,为灾区捐款;某市民竭尽自己的力量收集各种可以回收的废品,把所得款项全数捐赠给灾区……这些都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就在那个春天,这些普通人的行动带给了灾区的人民无限温暖和希望。
总之,汶川地震过后,众多感人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人们的无私奉献、坚强勇敢和爱心无限。
512汶川地震感动人心的事迹“哎呀,妈妈,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 512 汶川地震的事情呢!”我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和妈妈说道。
妈妈停下手中的活儿,看着我说:“那你给妈妈讲讲呗。
”我眼睛亮晶晶的,开始回忆起老师讲的那些感人故事。
那时候的汶川,原本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欢乐的地方。
有一所学校里,孩子们正在教室里上课,一切都那么平常。
突然,大地开始剧烈摇晃,天花板上的灯也开始晃动起来。
“快跑啊!地震啦!”老师大声喊道。
孩子们惊慌失措,有的吓得哭了起来。
“别怕,孩子们,跟着老师跑!”老师一边安慰着大家,一边组织着同学们撤离。
小明同学腿都吓软了,站在那里动弹不得。
同桌的小红赶紧拉住他的手说:“快走呀,小明,别害怕!”他们手牵手一起往外跑。
在混乱中,有个小朋友摔倒了,另一个大哥哥马上停下脚步,扶起他说:“快起来,我们一起走!”大家相互扶持,拼命地往安全的地方跑去。
老师们始终在最后面,确保没有一个孩子落下。
当大家终于跑到操场上时,才发现校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但是大家都活着,这是多么幸运啊!我对妈妈说:“妈妈,你说他们是不是很勇敢呀?”妈妈点点头说:“是啊,他们真的很勇敢,在危险面前没有只顾自己。
”我又说:“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互相帮助,一起度过了难关。
那我们平时也要多帮助别人,对不对呀?”妈妈笑着说:“对呀,宝贝,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我想,在那场可怕的灾难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勇敢善良的人们,有了他们之间的爱和互助,才让更多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这难道不是最让人感动的吗?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吗?。
汶川地震的英雄人物事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地震对整个四川省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在这里,不少人在灾难中做出了英勇化的行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惜一切去拯救同胞,他们就是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人物。
基蒂朗.莫拉巴,是阿尔梅里亚大学的一名高年级学生。
在地震发生后,他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立即组织阿尔梅里亚大学的师生和学生们组织了一支营救队,赶赴灾区抢救灾民;他在灾区冒着危险,救出了许多被埋在山体下的灾民;莫拉巴拒绝了家人的建议,继续留在灾区为灾民提供帮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正的“勇于承担,奋勇抗灾”的精神。
王进,是一位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人物。
他的英雄事迹发生在一所学校里,在地震发生之前,他见到了地面颤抖,而且颤抖得越来越厉害,他立即把学校里的所有学生都叫出来,并把他们全部护在自己身旁,他迅速把他们带到外面,在汶川地震中救出了近百名学生。
这次地震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毅然决然,挺起身杆,继续完成任务,成功把学生都救出来。
朱莉玛莫斯科蒂是非常勇敢的一位技术人员,她虽然有着技术的专业素质,但当汶川地震时,她乘坐小飞机飞往灾区,把电力设备紧急修复,这样才能稳定当地的核电站,防止出现更严重的灾害,莫斯科蒂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大的危险,但她坚持不懈,坚持到最后,帮助了当地许多灾民,也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
汶川地震中,有许多英雄般的人物,他们们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以自己的行动和表现,诠释了真正的“家国情怀”的精神。
他们的伟大事迹,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们的英雄行为,也将一直被历史永远铭记。
5.1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
地震烈度达到9度。
那么,大家知道汶川地震期间有哪些感人的事迹吗?下面店铺为你介绍。
5.1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介绍*13岁女生救出10多名同学自己被困50小时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
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
何翠青是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
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15岁少年救出七名同学雷楚年,15岁,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
地震时不是往外逃生,而是冲进教室救同学。
跑到自己的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全部蹲在教室的墙角边,马上带着他们往楼下冲。
跑到一半,小雷突然发现,跟着他下楼的只有6名同学,还少一个!他又赶紧又往楼上跑。
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由于惊吓过度,女孩蹲在门口一个劲地哭,可能是吓傻了,怎么拉她都拉不动,就干脆抱起她往楼下冲。
最后几秒,楼塌了,他和七名同学幸存下来。
*9岁小背出两名同学来自映秀县的小,今年9岁。
在此次四川中,小小年纪的他却在,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
而自己的父母却至今仍联系不上。
还是14岁的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带着他们,走了7小时才到达。
面对镜头小英雄显得非常镇定,然而他勇敢的举动,却已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18岁男孩救出三名幼儿5月19日,四川阔达乡仙坪村,一个名叫任冬的18岁男孩,他的右手臂有一个长约15厘米,深约1厘米的伤口。
汶川地震的英雄人物事迹
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强度为8.0级,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西南部。
这
次地震也引起了全中国的重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前去抢救汶川灾民,表达了他们对灾
民的牵挂之情。
这次发生在我国的汶川地震,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几乎所有
的国人都以社会公民的身份,不辞辛劳而克服重重困难,及时奔赴救灾一线,帮助汶川人
民渡过难关,他们的奉献为咱们国家绽放光辉的笑颜!
汶川地震的英雄人物就是这次灾难中的奋战者们,他们不畏艰险,拯救灾民,扶困济贫,他们是这次灾害中的真正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神。
一个叫吴菊芳的女护士,曾参加汶川地震的救援行动,在乌鲁木科街道抢救重伤的灾民。
吴菊芳激发大家的热情,抢救了71名受伤的灾民,她还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灾民抗
击疾病,她成全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再比如,在四川省汶川县疏勒山关石板桥镇,教师郑立山、三个学生胡国庆、阚媛媛
和赵强勇救抢,他们用自己身边所有的野外营建物料作脚手架,向深处抢救受伤人员,共
拯救出50多人,将被埋压的汶川群众救出,令众多的生命得以挽救。
中尉邓自兵也是汶川救灾中的一位英雄,邓自兵是来自成都军区某特战队的优秀士官,他奉命2017年4月抵达西南桥,参与汶川救援。
邓自兵挑起重担,在绝对害怕的情况下,发现一条生还之路,先在崩塌的山坡上吊索牵引把156名灾民抬了上去,最终和他的同伴
一起把汶川在救护一半被埋受陷的工人救出,令工人安全。
谭明夫士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他把自己的直升机出动了起来,飞越崩塌的地面,抢
救幸存的灾民,。
北川县北川中学将近三千名学生,在四川汶川县发生的8级地震中仅有大约一半学生生存,另一部分学生遇难或生死未卜。
图为两日来,大批学生从教学楼废墟中发掘出来。
当一名男生尸体从被地震摧毁的教学楼中挖掘出来时,他的母亲悲痛欲绝,心如刀搅。
让我们为灾区祝福,一切从头再来!*13岁女生救出10多名同学自己被困50小时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
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
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
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15岁少年救出七名同学雷楚年,15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
地震时不是往外逃生,而是冲进教室救同学。
跑到自己的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全部蹲在教室的墙角边,马上带着他们往楼下冲。
跑到一半,小雷突然发现,跟着他下楼的只有6名同学,还少一个!他又赶紧又往楼上跑。
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由于惊吓过度,女孩蹲在门口一个劲地哭,可能是吓傻了,怎么拉她都拉不动,就干脆抱起她往楼下冲。
最后几秒,楼塌了,他和七名同学幸存下来。
来自映秀县的小林浩,今年9岁。
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小小年纪的他却在危机时刻,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
而自己的父母却至今仍联系不上。
还是14岁的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带着他们,走了7小时才到达都江堰。
面对镜头小英雄显得非常镇定,然而他勇敢的举动,却已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18岁男孩救出三名幼儿5月19日,四川平武县阔达乡仙坪村,一个名叫任冬的18岁男孩,他的右手臂有一个长约15厘米,深约1厘米的伤口。
因为没有处理过,伤口化脓了,感染很厉害。
地震发生时,他跑进幼儿园,先后抱出了3个孩子。
他的右臂就是在那时受伤的。
*让同学躲在自己肚皮下甯加驰,都江堰聚源中学三•二班的学生,15岁。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时,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里。
“甯加驰,救救我。
”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班同学曾婧。
他让曾婧躲在自己肚皮下,救了同学一条命。
10岁的董玉培在映秀镇小学读四年级。
地震那天,董玉培她们班正在二楼的教室上科学课,楼房坍塌了,董玉培随着走廊重重摔到地上。
清醒后,董玉培发现自己肚子边趴着一个同校二年级的女同学,该同学头部的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废墟;同时,自己的左手边也躺着一个女同学。
董玉培活动了一下四肢,发现右肩膀剧烈疼痛(后来医生检查是肩膀脱臼),其他的感觉很正常。
董玉培连忙使劲推开自己身边的一些小水泥块,连滚带爬从废墟里钻了出来,然后使劲扒开水泥块救出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已遇难)*初中男生为女生挡楼板遇难15岁的平武县平通中学初中二年级女生曾媛醒来后发现,同桌刘力压在她身上,挡住了楼上塌下的水泥块,她被救了,但同桌永远的离开了她。
曾媛表示,伤好后第一件事就是回乡寻找“同桌”的墓,以后年年祭奠他。
*16岁男生救同学压断腰唐富文,16岁,北川中学高一学生,腰椎骨折。
5月12日地震后,为救面临窒息的好友谭勇,他让其他同学推倒砖石,结果砸中腰部。
*职高生勇救小孩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北川职高电子电工班的学生尹全奎和朱华琳刚跑上马路,就听到一个小孩倒在地上大声哭喊,旁边60多岁的大爷大呼“救救我孙女。
”尹全奎和朱华琳冲上去抱起孩子冲出去,走出2米多远,一间房屋倒下,大爷被淹没。
*小学生救出多名师生11岁的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
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居然没有受伤。
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
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
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
*12岁女孩帮同学撤退自己遇难汶川县映秀小学身高1.6米的藏族姑娘邹雯,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12岁,该班的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她是县体育运动会短跑第五名,发现她的遗体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
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事后,幸存的同学都这么说。
5月15日9时05分,记者随成都军区一支应急通信小分队搭乘直升机,飞赴震中汶川县城。
映秀镇到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瓦砾,完整的建筑几乎不存在了。
一位位伤员被抬上了飞机。
为了能多装两位伤员,随机的几位官兵都自觉让出了座位。
小小的机舱,除了3位机组人员、随机的4人和李大军中校外,竟装了8位伤员。
“再上一位!”激切的呼喊让正关机门的机械师郭德高停了下来。
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被抬了上来。
她身旁,是一个腿部严重变形、绑着夹板的少年,女孩的半个身子压在他的身上,少年头上很快渗出了汗,却一声不吭地尽量让出地方——但他伤得太重,完全无法挪动自己的身体了。
我把他半扶起来,为他的腿让出空间。
躺在他身边的女孩由于躺得不正,也非常痛苦,却只是咬着牙。
当我握住她的手时,她竟冲我笑了,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
可怕的灾难面前,一个正值撒娇使性子年龄的女孩竟如此坚强。
我记住了这个名叫王天怡的14岁女孩,祝愿她早日康复。
5月15日,直升机进入汶川县,映秀镇部分灾民成为该县最早得到救治的幸运者。
昨天下午,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映秀镇漩口中学学生、13岁的女孩向孝廉讲述了她的求生经历。
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现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
她说,地震发生时自己在3楼的教室上课。
“当时化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
老师慌忙喊我们跑,我们就争相往门外涌。
”在走廊上时,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
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
“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
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
“我那时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我想,我得看他们一眼再死。
想到这里,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
“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我就醒了。
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
“我哭着告诉他,马健,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
马健说,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
”后来向孝廉又慢慢昏过去,马健就在外面喊:“坚持!坚持!”向孝廉再次醒来,发现脚和手都被压得严严实实,就对马健说:“你使劲拖,别怕把我的手和脚拖断,只要头不断就行。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
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
“他抱着我,我们痛哭起来。
紧接着他就背着我向学校大门口走去。
刚走到门口,先前我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
如果晚几分钟,我还会连累马健,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
”讲到这里,她突然说道:“记者叔叔,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
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医生说,向孝廉的右手臂和左脚都可能被截肢。
下午6点,她被送进了手术室,离开病床时,她向记者招呼说:“叔叔,祝我幸运吧。
我叫向孝廉,我爸爸名叫向忠诚。
忠诚孝廉,我们的名字取得好吧?我家在农村,非常贫穷,哥哥是个残废。
记者叔叔,你帮我告诉医生,千万不要给我截肢。
我最崇拜丁磊,我想以后像他那样挣很多钱。
截肢了,我怎么去养活父母呢?”不哭的可乐男孩5月15日23时,在灾难过后80个小时,一个男孩终于被救援人员缓缓抬出废墟。
就在人们要将男孩抬上救护车时,男孩突然向救援人员说,“叔叔,帮我拿瓶可乐”。
现场的救援人员都被这句话逗乐了,他们纷纷说,“好,给你拿可乐。
”谁知男孩又说,“要冰冻的”,救援人员马上答应,“好的,拿冰冻的。
”随后男孩被迅速送往医院。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做薛枭,只有17岁。
他无意中的幽默,驱除了队员们身上所有的疲惫。
我们看到了虽然满脸灰尘但又生动而鲜活的生命,他的得救和给大家带来的轻松,就如历经黑夜后的一丝亮光,让在场所有的人和后来看到这个镜头人都会感到幸福,都在饱含泪水中扑哧笑出了声。
这个17岁的男孩从此被网友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可乐男孩”。
当时,可乐男孩和一个女孩在那里被困了80多个小时,救援人员来的时候,他却一直要求他们先救女孩,再救他。
80个小时,他以顽强的生命和乐观的情绪,给无数期盼的心,带来新的希望,人们的笑声里既有赞许,也有欣慰。
“可乐男孩”,这个名字将是镇定、勇气、乐观和毅力的代名词,给所有走过悲伤的人以特别的鼓励。
悲痛会淡化,灾难会过去,笑脸又会在阳光下绽放。
从废墟中爬出的人们,都会像可乐男孩一样,在大家的搀扶下站起,幸福生活将像要一杯冰冻可乐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