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本医疗诊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4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医疗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25•【字号】苏政办发〔2021〕56号•【施行日期】2021.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医疗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5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医疗保障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8月25日江苏省“十四五”医疗保障发展规划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四五”我省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省医疗保障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全省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各类人群、制度基本健全、待遇水平稳步增长、公共服务持续优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组建成立医疗保障部门,我省集中统一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全面建立。
“十三五”时期,医保改革推进力度持续加大、医保功能作用进一步发挥、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支撑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
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截至2020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967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公平普惠的待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5%和70%左右。
除外计价内容单位11(一)一般医疗服务1101 1.挂号费患者一次为诊断一种疾病,涉及两个以上科室的,当日只收一次挂号费和诊查费。
开展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的医疗机构,预约服务不得收费。
110100001挂号费含门诊、急诊及其为患者提供候诊就诊设施条件、诊断书、收费清单次三类医院不超过1元;二类、一类医院不超过0.8元。
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按疗程收取一次挂号费110100001-a 急诊挂号费次三类医院不超过1.5元;二类、一类医院不超过1.2元。
110100001-b 门诊病历手册册11102 2.诊查费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疗程中不再收取诊查费110200001普通门诊诊查费指医护人员提供(技术劳务)的诊疗服务次各地仍执行现行的分地区、分类标准110200002专家门诊诊查费指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提供(技术劳务)的诊疗服务。
次110200002-a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临床医学专家次14110200002-b 主任医师次9110200002-c 副主任医师次6110200002-d 院士门诊诊查费特需服务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价格说明110200002-e 特需门诊诊查费具备单独的诊疗场所,有专人陪同,实行包括挂号、采样、送检和取药等全程服务。
次特需服务项目,限民营医疗机构收取110200003急诊诊查费指医护人员提供的24小时急救、急症的诊疗服务次各地仍执行现行的分地区、分类标准110200004门急诊留观诊查费含诊查、护理等日门诊诊查费加同类医院的Ⅲ级护理费各地仍执行现行的分地区、分类标准;已收门诊、急诊诊查费的,不再重复收取110200005住院诊查费指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性服务日各地仍执行现行的分地区、分类标准11033.急诊监护费110300001急诊监护费含监护、床位、诊查、护理日100符合监护病房条件和管理标准,超过半日不足24小时按一日计算,不足半日按半日计算。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27•【字号】苏政办发〔2021〕108号•【施行日期】2021.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1〕10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进一步健全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制度,更好解决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门诊保障问题,切实减轻其医疗费用负担,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加快医疗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按照“保障基本、平稳过渡、协同联动、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门诊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逐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实现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二、主要措施(一)建立并完善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门诊统筹),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
门诊统筹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的普通门诊费用,超过起付标准的,纳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不低于60%,科学设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差异化医保支付比例。
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2022年底前,所有统筹地区要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统筹。
统筹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年度合理设置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
原则上,要通过降低起付标准,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并随着个人账户计入办法的逐步调整和统筹基金承受能力增强,逐步提高门诊统筹待遇水平。
江苏省医疗保障条例(2023年1月19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医疗保障体系第一节基本医疗保险第二节大病医疗保险第三节医疗救助第四节其他医疗保障第三章医疗保障基金第四章医疗保障医药管理第五章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保障关系,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维护公民医疗保障合法权益,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江苏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国务院《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医疗保障的参保筹资、待遇支付、基金运行、医药管理、公共服务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医疗保障事业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遵循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原则,坚持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增强公平性和均衡性。
第四条本省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慈善医疗救助、医疗互助等其他医疗保障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第五条公民有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和义务。
用人单位有保障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义务。
用人单位和职工、城乡居民应当依法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城乡居民,按照规定享受相应医疗保障待遇。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医疗保障工作的领导,将医疗保障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医疗保障能力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规定做好医疗保障相关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医疗保障相关工作。
第七条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保障工作。
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医疗保障相关的具体事务。
卫生健康、财政、民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的医疗保障工作。
江苏省基层卫生条例(2023年5月31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章基本医疗服务第四章协同发展第五章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第六章保障与监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公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健康江苏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基层卫生服务及其保障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第三条基层卫生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彰显公益、医防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发展基层卫生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保障,优先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基层卫生工作,协调解决基层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重要工作的落实。
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日常工作由卫生健康部门承担。
第五条卫生健康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基层卫生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基层卫生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基层卫生相关工作,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层卫生服务。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基层卫生相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交通状况等情况,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
医保报销放射费项目相应报告我想你一定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有很多的问题都会问到你。
当你还不知道你要问什么的时候。
你可以点开这个页面再看一遍,里面就有很多答案。
可能你也是这样想的,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因为当你打开它的时候,里面会有很多答案和疑问,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去思考任何专业的问题。
因为你需要知道,可能下面会有答案和疑惑。
这里有一种特殊的问法:你真的需要知道医保报销放射费项目相应报告吗?1.我的医保报销放射费项目相应报告包含了什么内容?答:答:根据《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个人门诊费用中使用核磁共振检查所需耗材等项目,均在其对应医保目录内报销。
但并不是所有费用都能从医保基金里报销。
那么如果需要使用报销放射费项目,您需要将这几个项目填报成相应报告吗?答:首先,我们要知道医院报销项目对应报告里面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医疗服务机构基本信息;临床路径;收费标准;药品目录;费用明细;项目明细及费用明细清单;价格项目编码;支付项目清单;费用明细;报销时间;医疗机构名称和执业证书编号;医院类型及分类;级别等;出院记录及医疗机构编码;核磁共振检查名称;附表(可在“我要查询”中找到)还有费用明细等其他内容。
2.我的门诊费用报销要求是什么?A.门诊就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另一种是参保人员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定点医疗机构一般有三种:一个是定点医院、一个是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是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后个人负担的部分,参保人员个人先行自付后再按规定比例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是门诊统筹支付方式,这点一定要弄清楚。
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是指具有医疗保险待遇资格,以统筹方式在定点医疗机构内进行诊疗活动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
门诊医疗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统筹范围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提供门诊服务直至符合约定门诊医疗服务协议约定的医疗服务为止。
发文单位: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文号:苏劳社医[2009]5号颁布日期:2009-05-31生效日期:2009-05-31关于印发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修订版)的通知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和适应医疗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意见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22号)和苏劳医[1999]17号文件的要求,按照《江苏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分类标准,省厅对2008年印发的诊疗服务项目支付范围进行了增补,并对部分项目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调整,制定了《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以下简称《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适用于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使用。
各统筹地区要严格执行,不得调整或另行制定。
二、省统一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并建立《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标准库》(以下简称《医疗服务项目库》),实行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管理。
医疗服务项目库中的项目内容随基本医疗保险诊疗服务项目政策调整作相应调整。
三、诊疗服务项目、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依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标准和支付比例的不同,执行分类管理,共分为三类:(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服务项目(丙类):1、综合医疗服务类挂号费、体检费、救护车费、陪护床费、会诊费、静脉氧输液仪给氧、家庭巡诊费、围产保健访视、传染病访视、出诊费、建立健康档案、疾病健康教育、尸体料理费等。
2、医技诊疗类(1)尸体解剖与防腐处理。
(2)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
(3)自身免疫病的实验诊断蛋白芯片法、遗传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