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数据交换规范IGES - 西华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491.00 KB
- 文档页数:50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国际货代与报关实验指导书目录一、操作说明 (2)1、系统登录 (2)二、基本数据 (3)1、客户资料 (3)2、联系资料 (6)3、币种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汇率转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沿讲座题目:开放式数控系统学生姓名:曾印权学号: 312011********* 年级/专业/班: 2011级机设 2 班学院(直属系) :机械工程学院开放式数控系统摘要: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CIMS的实现形式将从大型主计算机和大规模数据库为中心的集中型,向以个人计算机的小型计算机互相连接、配置成网络的分散发展。
其变化不仅拥有技术上的优势,而且更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控设备制造企业和机床制造企业是各自独立开发产品的,数控企业不断丰富系统的功能,但在数控机床实际应用中,并不一定需要庞大的系统功能支持。
另一方面,机床制造厂和用户有许多经验而这些经验不可能与数控装置的生产厂共享,很难融入到已有的数控系统中去。
业生产中机床设备的种类很多,许多机床是直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的。
控制器生产企业提供的数控系统大多是全功能的数控系统,数控中的许多参数都需要根据机床的实际情况设定。
系统要提供设定参数的接口,以供机床制造企业调整和修改。
数控系统提供的全功能,机床制造企业不一定都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希望数控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即具有高度模块化的结构,可以重新配置、修改、扩充和改装。
关键词:数控系统开发现状组成原理基本理论发展动向Ope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system,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MS will from large main computer and large-scale centralized database as the center, to small computer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to a network of diversification development.The change is not only have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and conforms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needs.Long n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s develop products independently, numerical control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of enterprise constantly enrich, but in actual application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does not necessarily require a lot of support system function.Machine tool manufacturers and us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 can't be Shared with the manufacturer of CNC equipment, it is difficult to feed into the existing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Many,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industry in the production of machine tool equipment, machine tool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users.Controlle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provide most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is a full-featured CNC system, CNC of many parameters need to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achine tool.System to provide the interface to set parameters, adjust and modify for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to provide a fully functional,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do not necessarily need to.In this case they want CNC system has a certain "openness", which has a highly modular structure, can reconfigure, modification, extension and modification.Keywords:numerical control system;development status;composition principle theory of constitution;fundamental theory;development trend浅谈开放式数控系统从1952年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以来,数控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趋完善,已由最出的硬件数控(NC)经过计算机数控(CNC),发展到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控(MNC)、直接数控(DNC)和柔性制造系统(FMS)等,并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西华大学文件
西华行字﹝2017﹞71号
西华大学关于公布国家级省级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西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西华行字〔2015〕69号)相关文件要求,本着推动我校“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开展实施的原则,学校组织校内专家对已立项未结题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了验收。
根据项目组提交的项目验收报告和成果,《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黄酒中铅的含量》等61个项目通过验收,准予项目结题,现将结题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予以公布。
附件:西华大学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名单
西华大学
2017年5月19日
西华大学党政办公室2017年5月19日印校对:李艳
附件:
西华大学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名单
- 3 -
- 4 -
- 5 -
- 6 -
- 7 -。
西华大学课程考核参考答案(卷)课程名称:运作营管理考试时间:分钟课程代码:双学位试卷总分:分一、填空(每空分,共分).自然.可变流水线成组流水线混合流水线.看管产量工序单件时间.查定能力计划能力.投入提前二、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分).√ .× .√ .× .√ .× .× .√ .×.× .√ .× .× .× .√ .√ .×.√ .×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分,共分)四、计算题(每小题分,分).解:假定产品台时定额=∑(×)=(××××)=以假定产品表示的车床组生产能力=设备台数×有效时间假定产品台时定额=×=具体产品生产能力假定产品生产能力×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产品:×=;产品:×=产品:×=;产品:×=.解:()顺序移动=∑×(+) =()平行移动=∑+()×长=(+)+(-)×=()平行顺序移动=∑-()×∑() ×(+)()×(+)==.解:()令()=则有:()=()+,=+=()=()+,=+=()=()+,=+=()=(),=+=即结点⑤最早开始时间为。
()令()=()=,则有:()=()-,=-=()=(-,-=()={()-,,(),}=(-,-)=()={()-,,()-,}=(-,-)=即结点⑥最迟结束时间为。
五、简答题(分)答案要点:准时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或提供所需的服务。
实现方法:适时适量生产、弹性配置作业人数、保证质量。
交换机测试规范篇一:城域网核心交换机测试方案***公司核心交换机项目测试方案书2009年11月目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4 2 引用标准.................................................... ...................................................... ................ 4 3 测试硬件环境.................................................... ...................................................... .. (4)3.1 核心交换机.................................................... ...................................................... (4)3.2 思博伦测试设备.................................................... ................................................. 4 4测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 4 5 测试方法与步骤.................................................... ...................................................... . (5)5.1 10GE以太端口性能测试 ................................................... .. (5)5.1.1 测试拓扑.................................................... . (5)5.1.2 包长测试.................................................... . (5)5.1.3 混合包长测试.................................................... .. (6)5.2 GE端口测试 ................................................... . (8)5.2.1 测试拓扑.................................................... (8)5.2.2 包长测试.................................................... . (8)5.3 QoS流分类能力的测试 ................................................... .. (10)5.3.1 测试拓扑.................................................... .. (10)5.3.2 流分类测试.................................................... . (10)5.4 QoS拥塞管理测试 ................................................... . (14)5.4.1 测试拓扑.................................................... .. (14)5.4.2 测试方法.................................................... .. (14)5.5 QoS包过滤能力测试 ................................................... (17)5.5.1 测试拓扑.................................................... .. (17)5.5.2 测试方法.................................................... .. (17)5.6 IGMP V2/V3协议测试 ................................................... . (19)5.6.1 测试拓扑.................................................... .. (19)5.6.2 测试方法.................................................... .. (19)5.7 PIM协议测试 ................................................... (20)5.7.1 测试拓扑....................................................205.7.2 测试方法.................................................... .. (20)5.8 ACL 支持组播组过滤.................................................... . (21)5.8.1 测试拓扑.................................................... .. (21)5.8.2 测试方法..........................................(来自: 小龙文档网:交换机测试规范)................................................... (22)5.9 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 ................................................... (23)5.9.1 测试拓扑.................................................... .. (23)5.9.2 测试方法....................................................235.10 组播组转发时延.................................................... .. (25)5.10.1 测试拓扑.................................................... .. (25)5.10.2 测试方法.................................................... .. (25)5.11 组播组转发抖动.................................................... .. (26)5.11.1 测试拓扑.................................................... .. (26)5.11.2 测试方法.................................................... .. (26)5.12 组播分发能力测试.................................................... . (28)5.12.1 测试拓扑.................................................... .. (28)5.12.2 测试方法.................................................... .. (28)5.1 组播组容量.................................................... . (29)5.1.1 测试拓扑.................................................... .. (29)5.1.2 测试方法.................................................... .. (2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为配合***公司新一期IP网络的建设,针对***IP骨干网的特点,结合IP骨干网络建设中新的要求,对交换机进行测试验证,主要内容包括GE/10GE端口性能、QoS和组播测试等。
西华大学信息检索B实
验作业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序号: 116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信息检索B
课程代码:
学院(直属系): 经济学院(商务管理系)
年级/专业/班: 2014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
任课教师: 邱远棋
开课学院: 西华大学图书馆
实验中心名称: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一、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了解图书信息检索工具的特点,掌握图书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3检索过程
1.3.1本馆书目检索系统
1.3.3CALIS联合目录
一、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了解期刊信息检索工具的特点,掌握期
1.3 检索过程
1.3.3sciencedirect
一、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了解特种文献检索的特点,掌握特种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3.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
2、对特种文献检索进行总结
一、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特点,掌握网络搜
3 信息检索总结。
附件一西华大学宜宾校区2023年羽毛球赛比赛规则一、交换场区(一)以下情况运动员应交换场区。
(二)第一局结束。
(三)第三局开始。
(四)决胜局(21分制)达到11分时交换。
(五)运动员未按以上规则交换场区,一经发现立即交换,以便获得分数有效。
二、接发球(一)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延误发球。
(二)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线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限;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非接发球员站位不受限制。
(三)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与此同时整个拍框必须低于发球员的腰部。
(四)击球瞬间球杆应指向下方,从而使整个拍框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
(六)发球开始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发球不得二次挥拍),直至将球发出。
(七)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
单打、双打击球区单打、双打发球界限网高(h=1.55m)4 ------------------------ 5,18m ------------------- -------------------- 6,10m ----------------------三、羽毛球的违例(一)发球不合法违例,或接发球者提前移动。
注:发球时,球拍拍框高于握拍手的手腕(称为:过手)或者拍框过腰(称为:过腰)属于违例。
(二)发球员发球时未击中球。
(三)发球时,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四)比赛时 1球落在球场边线外。
2 .球从网孔或从网下穿过。
3 .球未过网。
4 .球碰到场边线外。
5 .球碰到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6 .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击球者网的这一方(即过网击球)。
7 .运动员球拍、身体或衣服触及网或网的支持物。
8 .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以任何程度侵入对方场区(击球者击球后,球拍可以随球过网)。
9•妨碍对手,如阻挡对方紧靠球网的合法击球(即对方本可以网前E 96.00t E 86∙L W ΓE 861合法封网击球却被本方以任何形式干扰)。
2020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编号:ZZ202009赛项名称: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组别:中职学生组模拟卷(二)竞赛注意事项1、参赛选手2人一个团队,1名选手为组长,另1名选手为队员,每人一台计算机。
2、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若有违反,则按照相关规定在竞赛的总成绩中扣除相应分值。
3、每个参赛队的2名队员可以相互轻声交流,但不得影响相邻参赛队的竞赛;不同参赛队之间则不得互相询问,否则按作弊处理。
4、参赛选手必须遵从裁判,不得出现扰乱赛场秩序、对工作人员或裁判做出过激甚至人身威胁等行为,现场裁判可对情节严重的参赛选手直接取消参赛资格,并在大赛点评阶段给予公开通报批评,特别严重的应上报所在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肃处理。
5、参赛选手饮水、上洗手间等均计在比赛时间之内。
离开赛位的申请必须举手向裁判示意,经裁判允许后方可离开。
6、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因违规操作,造成设备、工具损坏者,经裁判裁定,视情节轻重,做扣分直至终止比赛的处理。
裁定终止比赛必须报裁判长批准后执行。
终止比赛的选手应离开赛位至指定区域等待比赛结束后统一离场。
7、竞赛任务书当场启封、当场有效,每队分发2份。
参赛选手手绘的图纸作为评分依据与竞赛任务书、测绘实物、现场工具等均在竞赛结束后上交,不许参赛选手带离赛场,否则按违纪处理,成绩无效。
8、参赛选手在电脑E盘上以“赛位号”建立一个文件夹,并在该文件夹下建立三个子文件夹,分别命名为:“1-结构优化图”、“2-二维零件图+装配图”和“3-三维零件模型+装配模型”。
9、参赛选手仔细阅读竞赛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如有异议,可向现场裁判反映。
比赛过程中,如遇问题必须举手向裁判提问,一切与比赛无关的活动均需示意裁判,经裁判允许后方可进行。
10、参赛选手应按照竞赛任务书要求保存并提交竞赛结果,所有电子文件和手绘图纸上均不可留有与竞赛内容无关的标记,一经发现按作弊处理,该参赛队的整场比赛判为零分。
西华大学省部级学科平台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第一条本着省部级学科平台(本办法所指省部级学科平台包括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加强省部级学科平台与国内外优秀学者交流,提升学术水平,促进省部级学科平台逐步建设成为国家和地方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基地,特立项一批省部级学科平台开放课题。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四川省(含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含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课题资助的范围由各省部级学科平台根据相应学科领域的特点、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结合学科发展前沿确定相应年度的研究方向,编制出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明显研究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年×××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开放课题申报指南(西华大学)》(以下简称《指南》),明确规定课题资助的具体范围和要求。
并通过各学科平台、西华大学研究生部(学科建设办公室)主页等方式发布《指南》。
第三条课题资助的对象开放课题主要资助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企事业的科技人员。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分为三类: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自筹课题。
资助对象的基本要求是: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是课题的实际负责人,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所申请课题的研究。
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但未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者,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进行书面推荐。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方法探讨先永利,齐聪慧(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39)一、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特点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大类,是一门交叉学科。
西华大学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新成立的专业,从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可以发现,学生除了需要学习电子信息课程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外,比如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等,还需要学习医学信息领域内的课程。
比如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医学信号处理等。
其中,“数字图像处理”着重讲授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知识及实现方法,训练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而该课程在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有其特殊性,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往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且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气氛单调的“平面化”教学问题[2]。
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涉及的数字图像和医学成像设备获取到的图像有关。
生物医学图像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
微观层面主要指显微图像,比如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学显微镜获取到的细胞图像,宏观层面主要指人体浅表或者体内的器官或者组织图像。
如计算机断层成像(CT)、超声、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正电子发射成像(PET)等大型影像设备的成像结果。
这些图像都会涉及图像增强、分割、融合等处理。
而且由于图像所占的存储容量大,并且每次拍摄获取的图像都以几十张到上百张,这就涉及到图像的存储和压缩等处理。
如何把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方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上这门课的老师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文对西华大学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结合当前时代发展主流,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概念,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对就业方向和深造方向提供参考。
二、理论教学在本科阶段,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包含八个内容:图像处理基础知识、图像的数字化与显示、图像变换与二维数字滤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和图像分割、形态学处理、彩色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