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卷
- 格式:pdf
- 大小:286.01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炽(chì)痛嗥(háo)鸣斑斓(lán)参(cān)天B . 谰(lán)语怪誔(dàn)亘(gèng)古浆(jiāng)液C . 田垄(lǒng)污秽(suì)蚱蜢(měng)呻呤(yín)D . 辗(zhǎn)转辘(lù)辘默挈(qì)丰饶(yáo)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这些蔬菜长的这么好,是由于菜农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B . 我每次向他借书,他不顾年老体衰,都亲自冒着严寒酷暑跑进小书屋寻找。
C .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是不能抛弃吗?D . 她虽然缺乏对待顾客的热忱,却有一套对付顾客批评的本事。
3.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多经历一些事情,多思考一些问题,你的视野会更加广漠,知识也会更加丰富。
B . 尽管许多流行读物企图装扮成经典,但他们最终会被时间的水流冲走,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
C . 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音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虎行动”的打击下,现在惶惶不可终日。
D .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值得推广。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 《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B . 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楷.(kǎi)硕.果(shuò)气冲斗.牛(dòu)B.地壳.(ké)校.补(jiào)锲.而不舍(qiè)C.疏.懒(shū)慷慨.(kǎi)炯.炯目光(jiǒnɡ)D.典籍.(jí)独裁.(cái)潜.心贯注(qiǎ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哀微独裁沥尽心血慷慨淋漓B.梳头澎湃目不窥园警报叠起C.抱歉秩序迥乎不同昂首挺胸D.赫然卓越一反既往形式紧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党的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作者臧克家,是山东诸城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被誉为“农民诗人”。
B.本文从闻一多作为学者、诗人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介绍他的“说和做”。
C.在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D.本文用“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的例子来衬托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研究的专注。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正因为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傲的英雄②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二、阅读与理解(28分)(一)阅读课文《说和做》(节选),完成6-9题。
2.《说和做》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字音字形(读准字音,规范写出汉字)秩.序( ) 小楷.( ) 硕.果( ) 卓.越( ) 警报dié( )起气冲斗.牛( ) 锲.而不舍( ) 迥.乎不同( )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书写下列句子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①为了这项科技发明,他qièér bùshě锲而不舍,lìjìn xīn xuè,但他的发明最终没有得到专家认可。
发明项目评审组织者对这样的结果表示bào qiàn 。
②正在进行的演讲激情péng pài ,可那位姑娘却xīn búzài yān 地望着窗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的唯一现存的例证。
B.礼堂里一浪盖过一浪的掌声宣告着这场草根晚会高潮迭起..。
C.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是精神上的伴侣..,能与这样的朋友相遇将是一生的幸事。
D.集电话、电脑、相机、银行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越来越慷慨淋漓....。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作多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B.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先生。
C.《烙印》《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均为臧克家的作品。
D.学术著作《红烛》,诗集《死水》《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都是闻一多的代表作品。
5.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B.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秩.序(zhì)兀.兀穷年(wù)卓跃.(yuè)心不在焉.(yān)B.哀.微(shuāi)群蚁排衙.(yá)深宵.(xiāo)一反即.往(jì)C.漂.白(piāo)锲.而不舍(qì)无畏.(wèi)迥.乎不同(jiǒng)D.迭.起(dié)目不窥.园(kuī)抱歉.(qiàn)慷慨.淋漓(kǎi)2.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群众大会上,闻一多慷慨淋漓....地指骂民族败类。
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对于学习中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定会收到事倍..的效果。
..功半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宰割迭起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涉猎独裁惹人注目死而后己C.深邃赫然一拍既合马革裹尸D.仰慕磐石忘乎所以一返既往5.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解释词语或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群蚁排衙:(2)兀兀穷年:(3)迥乎不同:(4)气冲斗牛:(5)锲而不舍:(6):费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7):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第2课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同步练习练习练习题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赫.然(hè) 校.补(xiào) 衙.门(yá) 气冲斗.牛(dòu) B .窥.探(ɡu 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 潜.心贯注(qián) C .独裁.(cái) 衰.微(shu āi) 迭.起(dié) 慷慨.淋漓(k ǎi) D .弥.高(mí) 一剂.(jì) 深宵.(xi āo)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诗兴不作 目不窥圆 兀兀穷年 潜心惯注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心会神疑 警报叠起一反即往 凶多吉少 气冲斗牛 契而不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 .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 .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 .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2.《说和做》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众多英雄为保家卫国li jin xin xuè①_。
闻一多救亡图存,动人心,鼓壮志,qì chōng du niú②__,声震天地;鲁迅mù bù kuī yuán③_,夜挑灯,勤译书,以笔做枪,qiè ér bù shě④_。
shēn xiāo⑤__的灯火是他们的bàn 1ǖ⑥_,手中的纸笔是他们的武器。
在时代狂澜中,他们始终以péng pài⑦__的热情和dà wú wèi⑧_的精神不断奋勇前行。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应当崇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境界,积小胜为大胜,创造奇迹。
B.这部电影不仅视听语言扎实,战争场面高潮迭起..,叙事和人物塑造也令人惊叹。
C.天灾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慷慨淋漓....地对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D.老师嘱咐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千万不可心不在焉....,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望闻问切,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学术著作有《唐诗杂论》《神话与诗》等。
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是臧克家,其代表作有《红烛》等。
D.“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一)名著阅读4.【名著阅读】人物是作品的灵魂,下面名著片段中的“她”是()她上身穿着件浅绿的绸子小夹袄,下面一条青洋绉肥腿的单裤。
绿袄在电灯下闪出些柔软而微带凄惨的丝光,因为短小,还露出一点点白裤腰来,使绿色更加明显素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卷(3)一、基础知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ɡjiǒnɡ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宝藏.锲.而不舍jiǒnɡjiǒnɡ目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弥高”的“弥”意思是。
“锲而不舍”比喻。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2.(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他要给我们_______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________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________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________了。
A.衰弱凝结蓦然一反既往B.衰弱凝固赫然一如既往C.衰微凝固蓦然一如既往D.衰微凝结赫然一反既往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3.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等。
(2)闻一多(1899﹣1946),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①排比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5.某班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5分)1. (4分) (2017八上·宜昌期中)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________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 wù tòng jí________的文字。
——选自鲁迅《藤野先生》②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càn________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精神上感到满足时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________然失色……——选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2. (2分) (2017七上·澄海期末)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受到委屈的她,一边咄咄逼人地哭着,一边理直气壮地争辩着。
B . 下了车,只见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C . 他志存高远,矢志不渝的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不见异思迁,真让我敬佩。
D . 我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演出,那小丑的表演太滑稽了,我情不自禁地笑了!3. (2分) (2016九下·津南期中)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C . 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 . 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4. (2分)选出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A .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秘密的厚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
步练习卷
一、积累与运用
1.(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赫.然(hè)校.补(xiào)衙.门(yá)气冲斗.牛(dòu)
B.窥.探(ɡuī)硕.果(shuò)卓.越(zhuó)潜.心贯注(qián)
C.独裁.(cái)衰.微(shuāi)迭.起(dié)慷慨.淋漓(kǎi)
D.弥.高(mí)一剂.(jì)深宵.(xiāo)锲.而不舍(qì)
2.(3分)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诗兴不作目不窥圆兀兀穷年潜心惯注
沥尽心血迥乎不同心会神疑警报叠起
一反即往凶多吉少气冲斗牛契而不舍。
3.(3分)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我们不应兀兀穷年
....,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
D.老舍先生沥尽心血
....,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4.(3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3分)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
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
C.①排比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
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
6.请辨析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3)“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4)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
7.请根据《邓稼先》和《说和做》拟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8.为配合班级开展“走近闻一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
对于闻一多先生的先行后言,先言后行,你是如何看待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2)假如你是闻一多时代的一名记者,报社决定请你去采访大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请你根据《说和做》一文的有关事实,拟一个采访提纲,把自己要问的问题一一列出来。
(两个问题即可)
二、阅读理解
9.阅读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从“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至结尾,回答问题。
(1)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选文中写了闻一多“说”和“做”的哪几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一句中“这个方面”指代什么?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5)体会“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在全文中的作用。
10.
刘德华的“厚脸皮”
陈亦权
1982年,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喽啰的刘德华和林子祥、马斯晨、缪骞人等人一起在海南岛参加《投奔怒海》的拍摄。
在拍外景戏的时候,他们经常坐在一辆敞篷货车上赶来赶去,一路上都特别枯燥和乏味。
有一次,刘德华站起来对大家说:“我唱歌给大家听好不好?”
马斯晨和缪骞人等人一听,都吓了一跳,唱歌?也不想想身边正坐着林子祥呢!他可绝对是当时香港乐坛的老大,有他在场一般人哪还敢唱歌?就连有着“粤语流行歌曲开山鼻祖”称号的许冠杰都曾表示“有林子祥在场会觉得压力特别大”。
马斯晨和缪骞人不约而同地往林子祥脸上看去,刘德华也像明白了两人的意思,可是他不但没有胆怯或者难为情,还对林子祥说:“我就唱两首你的歌,你帮我指点指点,给点意见吧!”
旁边的人都暗暗笑话刘德华,连许冠杰都觉得有压力的人,你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居然敢在林子祥面前亮一嗓,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不过,林子祥的儒雅是圈中出了名的,他自然不会拒绝刘德华,当刘德华唱起了林子祥的代表作《分分钟需要你》后,车上的人都笑了,相比于林子祥那清晰明朗的嗓音,刘德华那低沉粗犷的嗓子实在显得太滑稽了。
林子祥认认真真地听着,最后他夸奖刘德华说:“你的嗓子很特别,很有磁性呀!以后有机会的话来我的录音棚里玩吧!”
谁都听得出来,这只是林子祥给刘德华这个晚辈的一句客气话而已,并不是真的邀请刘德华去他的录音棚,刘德华却像完全没听明白这是句客气话似的,电影拍完回到香港后,刘德华还真的就经常去林子祥的录音棚里玩,有时候是观察别人创作和演唱,有时候则是自己试着一展歌喉。
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得到了林子祥的很多提点和帮助。
就这样,刘德华抓住这个机会唱啊唱,居然还真唱出了一点小名堂。
1985年,他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正式向歌坛进军;五年后,刘德华靠着《可不可以》和《再会了》两张专辑奠定了他在香港歌坛的地位,跻身四大天王行列……
“我真是厚脸皮!”在前不久的一个访谈节目中,刘德华说起这段经历时这样笑着评价自己,不过接着又说,“可是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我的脸皮不是那么厚,能有今天的刘德华吗?所以我真正想说的是,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不要害怕展示自己。
只要有机会,你就应该全力向前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写的主要事件。
(2)题目《刘德华的“厚脸皮”》中“厚脸皮”一词加了引号,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3)文中用了不少笔墨描写当时马斯晨、缪骞人等人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有何作用?
(4)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古典文学,刘德华醉心于唱歌,最后都有所成。
他们的经历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启发?
(5)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妙。
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
这样写也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请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赞颂某人对工作、学习的热爱,注意用词的精妙。
(150字左右)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
段》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2.;3.B;4.D;5.B;6.;7.闻一多唐诗杂论严谨治学;8.;
二、阅读理解
9.;10.;。